APP下载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应该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2016-04-13崔国生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发展

崔国生

(沈阳工程学院 发展规划处, 辽宁 沈阳 110136)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应该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崔国生

(沈阳工程学院 发展规划处, 辽宁 沈阳 110136)

摘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两个角度,分析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重申了高校转型发展的内涵;给出了“实施综合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紧密依托行业,坚持特色发展”“学校统筹规划,院系自主发展”等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工作原则;提出了建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以及推进校企、校地合作等8项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并阐述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主要任务

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起草的建议”再次指出:要鼓励具备条件的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地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已经纳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意志。

2015年11月,辽宁省人民政府积极响应三部委“指导意见”,出台了《关于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辽宁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支持有关高校和专业启动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试点通知》),标志着辽宁省高校转型发展正式进入建设周期。

为了助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我们探讨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高校转型发展必要性

从社会实际角度看:国家三部委在《指导意见》中详尽阐述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概括地讲,就是为了解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4个主要问题:①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问题;②高等学校同质化倾向严重问题;③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问题;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人才的培养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问题[1]。

在这4个问题当中,前两者属于原因性问题,是转型发展改革的内容,后两者属于结果性问题,需要通过转型发展改进效果。解决前两个问题是我们的工作手段和主观选择,解决后两个问题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和客观要求。

从高等教育自身角度看,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经济社会发展对设计、研发、高层管理等高端人才需求累计不会超过劳动力总数的20%,绝大多数劳动者为生产、服务一线的中低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中后期,部分省市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有半数以上的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他们当中半数以上的人员最终要走上生产、服务一线。如果所有高校或者是多数高校都致力于培养学术型人才,既不符合人才市场需求,也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精英毕竟是少数)。

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特别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社会生产中劳动密集型岗位比例越来越低,生产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一线人员既要掌握较高的技能,又要具有一定的技术,高职、中职教育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实要求,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部分发达国家由于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因此其本科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相对淡化专业教育(少数精英人才可以选择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选择就业人员可以到应用技术大学或社区学院参加培训)。这是与其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我们不用质疑,也不能简单模仿。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将办学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条件已经成熟,行动刻不容缓。

二、准确把握高校转型发展的内涵

从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区分,可以把本科院校简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术型院校,一类是应用型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学术型本科院校是同一层次的两种类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学校属于同一类型的两个层次[2]139。所谓高校转型发展,即是指高校办学由学术型取向转向应用型取向,因此是转变类型,而不是改变层次。国家三部委在《指导意见》中明确界定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四个转到、两个提高”。四个转到是:①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②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③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④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两个提高是:①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②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1]。

原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先生认为:走应用型道路的地方本科院校,不仅要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源,成为培养和储备经济转型升级中千千万万技术大军的摇篮;同时也要成为技术应用源和技术创新源,成为行业或者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成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从这个层面讲,应用型转型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2]1。由此可见,实行转型发展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讲,其办学标准丝毫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

三、科学制定转型发展的工作原则

高校转型发展不是独立于教学、科研活动之外的单项工作或改革项目,也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而是现阶段我国地方高校发展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路径,是关乎学校发展前途的系统工程。相关高校既不能消极懈怠,也不能急于求成;既不能邯郸学步,也不能标新立异。需要科学谋划、上下齐心、整体推进、步步为营。转型工作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实施综合改革,驱动转型发展

高校要积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为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要聚焦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科技服务等重点难点,构建新的制度体系,形成新的运行机制,以整体改革驱动转型发展,通过综合改革,提升整体水平。

2.紧密依托行业,坚持特色发展

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性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行业企业服务,其过程需要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关门办学与转型发展是格格不入的。转型高校务必要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选准服务行业领域,实现专业链、人才链对接行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凝练特色,提高水平,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坚持面向区域,依托行业,错位竞争,特色发展。

3.学校统筹规划,院系自主发展

学校要降低管理重心,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及二级学院的主体作用。以学校为主导,以二级学院为主体,激发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确定转型发展总目标。各二级学院要瞄准各自学科专业服务的行业领域,精准把握转型内涵,理清转型思路,明确转型任务,细化转型方案,自主发展。学术委员会及其分委会全程指导、监督,各职能部门要协调配合、主动服务。

四、解决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问题

在国家三部委《指导意见》及辽宁省政府的《实施意见》中,已经明确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指明了道路。地方高校在推进转型发展的工作实践中,应该着力解决以下主要问题[3]:

1.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学校治理结构

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顺利实施和有效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保障。各院校要建立健全有地方、行业、用人单位和学校四方参与的学校理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努力构建政府宏观管理、企业深度参与、社会广泛支持、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格局。只有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联合创新,才能使学校转型发展顺利启动、健康发展。

2.优化专业结构,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应用型专业体系

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各院校要把专业设置作为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密切跟踪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紧密围绕地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结合学校学科专业优势,选准服务行业领域,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要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专业办学条件、评估评价结果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确定是否招生以及招生数量。学校办学资源要向服务地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专业集聚,着力打造地区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群。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二级学院要根据各自学科专业服务的行业领域,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精准把握转型发展内涵,理清转型发展思路,明确转型发展任务,细化转型发展方案,积极发挥师生员工的首创精神,全员参与,真抓实干。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实务部门开展深度合作,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科学制定、实施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紧密跟踪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根据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建设需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形成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努力深化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突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机制

对于地方高校走应用型道路,黄达人认为:更高的要求是要将学校融入国家的创新体系,……,所培养的学生不仅仅强调对于岗位的适应性,而且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8。

要遵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根据职业能力需求科学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合理安排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积极与行业、企业、实务部门等共建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探索共建、共管、共享的长效机制;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虚拟、仿真以及网络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统筹各种资源,探索实训资源配置优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探索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

5.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积极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采用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相适应的组织方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大力推进学生课程学业水平评价改革,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查和能力的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评价方式。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通过交流、互聘等形式,形成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教师的有效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一批转型发展急需的领军人物以及行业企业技术拔尖人才,建设一支教师、工程师等资格兼具,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要积极引导教师关注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大力支持教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开展技术研发。

7.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质量标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自然要有不同的质量标准,采取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转型高校要制定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质量标准,完善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积极构建专业教学质量评估与反馈机制,探索形成有效的学生毕业前质量反馈和毕业后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建立毕业生培养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评估评价机制,切实根据评估评价反馈情况不断改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8.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积极协同区域行业、企业,开展直接服务于行业、企业的以技术攻关为主的应用研究,既是转型发展的任务,也是转型发展的目的。转型发展院校要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明确重点服务的行业领域,凝练学科方向、聚集学科队伍,打造科研平台,开展科学研究,主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中心;积极鼓励广大教师以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方式与企业深度合作,将学校潜在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学校要主动面向小微企业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服务,提升小微企业技术应用水平;要积极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提升技术能力服务;要积极开拓终身教育市场,努力提升继续教育层次,丰富继续教育内容,大力开发密切跟踪行业新技术的培训项目,积极拓展面向个人“转型升级”的培训项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1-16].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11-16/7624837.shtml.

[2]黄达人.大学的转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EB/OL].[2015-12-01].http://www.lnen.cn/zwgk/zcwj/283782.shtml.

(责任编辑伊人凤校对祁刚)

Several Key Problems of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Local Colleges

CUI Guo-sheng

(Office of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henyang 110136,China)

Abstract:From two perspectives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age,the study analysi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eiterat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principles——“implemeting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and promoting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tightly relying on industries and insist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 university′s overall planning and self-development of department”.

Key words: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primary mission

收稿日期:2016-01-12

作者简介:崔国生(1965-),男,吉林农安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DOI:10.13888/j.cnki.jsie(ss).2016.02.014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617(2016)02-0213-05

猜你喜欢

应用型转型发展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