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搬迁移民城市社区生活适应性研究
——对楚雄市鹿城镇A社区的个案调查
2016-04-13李艳霞
李艳霞
(楚雄师范学院人力资源与公共管理研究所 云南·楚雄 675000)
民族地区搬迁移民城市社区生活适应性研究
——对楚雄市鹿城镇A社区的个案调查
李艳霞
(楚雄师范学院人力资源与公共管理研究所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文章作者在对楚雄市A社区进行个案调查调查的基础上,试图了解搬迁移民对城市社区生活的适应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搬迁移民适应城市社区生活。
关键词:民族地区;搬迁移民;社区;生活适应性
随着我国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强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必然涉及到需要搬迁大量少数民族移民到城市社区,完成从农民到城市居民的身份转换。因此,考察搬迁移民生产生活环境发生的巨变,关注搬迁移民对安置地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搬迁移民对城市社区生活的融入度,就成为移民搬迁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A社区移民搬迁背景与概况
A社区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城区,是楚雄市青山嘴大型水库移民的主要安置点,始建于2008年,总投资4亿元,规划用地面积326.7亩。A社区居民多数是因当地政府兴建水利工程被动从原居住农村搬迁到城市社区的,面对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角色的转换、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丧失与再造,移民对新社区生活必然有一个适应过程。
为切实做好移民安置工作,A社区秉承“搬得来、住得稳、有发展、能致富、共和谐”的发展理念,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等形式,定期开展以法律法规、文明礼貌、社区文化、生活习惯、职业技能、就业观念等为主题的专题知识讲座。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居民在转变思想观念、养成城市生活习惯、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了移民对社区生活的适应性。
二、A社区搬迁移民社区生活适应性分析
A社区移民经历了一个突变的搬迁过程,其面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所发生的剧变为社区适应设置了障碍和困难。
(一)观念适应:对城市社区生活认同感不高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农民到居民身份的转变,60%的搬迁移民认为还是在农村做农民好,22.5%的人认为说不清,10%的人认为无所谓,仅有7.5%的人认为做居民好。其中,认为做农民好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可以把土地作为生活保障,农转居后失去了土地,身份转变支付的成本较高。当问及“你在安置地是否住得稳的问题?”时,22.5%的搬迁人员回答住得稳,67.5%的移民认为还说不清。当问及“对外出打工的态度”时,53%的移民表现赞同,表明移民对现代职业的市场化、高度分化及自由流动性有了初步认识。但统计移民外出打工的人数和所占比例的相关数据并不支持这种认识,只有极少数移民外出务工,半数以上移民更喜欢蜗居生活,家庭仍然扮演着乡村社会中经济生活、社会联系的核心作用,现代职业观念并未真正得以确立,现代性的业缘群体并未形成。可见,半数以上移民把农民作为身份认同,把土地作为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城市居民必备的的现代职业观念、政治参与观念还未确立,由此导致移民对城市社区生活认同度较低。
(二)社会交往适应:由族内交往转向初级的地缘交往
少数民族搬迁移民搬迁之前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农村社区,其生活聚居区是一个由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结成的熟人社会,少数民族对传统农村社区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交往圈子局限于同村或亲戚的交往,以族内交往为主。搬迁到城市社区后,交往的人员不再局限于本族、本村人,与社区外的人员交往也随之增多,地缘交往逐渐取代族内交往。
但是城乡环境的诸多差异和差距,使得A社区移民在与族外人员的交往中障碍重重。表现得尤为突出的是移民封闭自卑敏感的心理状态为人际交往设置的巨大障碍。访谈中认为城市居民“趾高气昂,难以接近”,认为自己就是“身在城市的农村人,土气,与城市居民谈不拢”的社区移民大有人在。此外对城市未来生活的担忧所产生的焦虑感也进一步加深了移民根深蒂固的自卑和敏感。这种封闭自卑敏感心态一方面阻碍了移民对城市社区生活的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自身与城市居民的交流沟通,同时加剧了自身与城市居民的心理隔阂感、疏离感。
(三)生产生活方式适应:艰难进程中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A社区移民中很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其中尤以彝族人口较多,而彝族具有爱畜善牧的传统。在村寨,彝族村民喜欢在房子周围或附近搭棚子或是圈一块地来养家禽,喜欢在自家庭院里养鸡养鸭栽种些花花草草自己欣赏。每逢彝族的传统民族节日,都要祭祀杀牲,过年过节更是要杀猪宰羊,邀请众多亲友在家中欢聚一堂。然而离开农家院坝,住进干净整洁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楼房后,移民们发现猪羊鸡鸭没地养了,传统的彝族杀牲待客的习俗更是成为永不重现的历史。在居住上,移民在村里大多居住土墙木瓦房,搬迁后居住到城市社区单元房中,城市狭小的住房空间,视野良好、空间宽敞的农家庭院的缺失,使得移民难以习惯。
移民对城市生产方式的适应是他们得以融入城市社区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搬迁至城市社区的移民必然在生产劳动条件、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内容、劳动方式等方面发生重大改变。
可见,移民搬迁前绝大多数从事农业,搬迁后,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技术水平,多数移民的职业转变面临诸多困难。据A社区居委会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底,社区共有移民6460人左右,找到就业岗位的仅为1000多人。只有少数年轻的失地农民靠打零工贴补家用,大多数年纪大的,特别是女劳动力只能在家靠土地征用款过日子,成为了无土地、无工作、无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
(四)心理适应:对社区生活心存疑虑
心理适应就是搬迁移民是否对迁入社区从心理上产生了认同,是社区生活适应的较高层次。当搬迁移民搬迁到一个不能确定是否适合自己生存的社区,心理上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迁出与迁入的社区生活的比较,比较的结果决定着移民能否认同迁入社区,对其产生归属感。
A社区的移民中存在“特殊公民”心态,认为自己为支持地方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离乡背井迁移到城市,因此是做出了贡献的人,往往对政府提出难以实现的过高要求。同时,地方政府的一些工作人员为完成移民搬迁任务,往往在动员搬迁时私自夸大搬迁优惠政策,导致移民期望值过高。当政府无法满足移民需求时,矛盾就会凸显甚至加剧。加之移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技能水平差,对城市环境和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的不适应,以及针对移民的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完善,城市生活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移民心理压力大,对城市生活疑虑重重。
三、促进搬迁移民适应城市社区生活的对策分析
综上,A社区搬迁移民在适应城市社区生活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究其根源与移民所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再造过程的困难较多,移民缺乏城市生活的必备知识和技能,移民难以形成对城市社区的文化认同等因素密切相关。在追根溯源的基础上,可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
(一)重视搬迁移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搬迁移民在市民化过程中隐含着较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与心理变化,与其他城市社区居民相比较,搬迁移民更需要精神文化层面的关怀,需要加强心理疏导以及排忧解难。深入了解和重视移民心理需求与变化,是做好移民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培育其社区归属感的重要措施。对其存在的潜在心理问题,应因势利导予以解决。移民心态呈现多层次性,外迁后产生的心理落差、心理障碍、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让部分搬迁移民感到焦虑。因此,要做到及时了解他们关心的困难问题,高度重视他们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尊重和保护他们的人格与利益,对于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尽快给予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做好细致工作,给予正确疏导,引导他们以平稳心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二)加强社区整合、增强搬迁移民内心归属感
所谓社区整合是指社区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相互适应与调节,达到一种相互合作与依赖的过程和状态。安置地社区是失地移民交流碰撞的地方,要增强搬迁移民内心的归属感,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加强安置区的社区整合。首先,政府要重视社区交流场所的建设,为社区移民提供交流场所。其次,要组建各种社会交流团体,以促进搬迁移民与迁居地居民间的交流,帮助其增强内心的归属感,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关系网络。再次,要创建多元立体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信息交流畅通无阻,消除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社区工作者与工作者、居民与居民间的隔阂。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即完善社区文化活动机制和完善社区居民诉求表达机制。三是完善对外交流机制,与周边社区、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实现社区移民与城市生活的高度融合。
(三)提高搬迁移民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角色的转变
首先,要引导和教育搬迁移民更新观念。要对搬迁移民开展广泛的心理教育工作,帮助移民克服和消除“等、靠、要”的思想,更新他们的就业观念,树立没有技能、不提高技能就不能稳定就业的新观念,确立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新意识。同时要帮助移民破除陈规陋习,逐步了解体现城市文明的交通规则、城市公共生活、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人际交往方式。其次,对搬迁移民进行技能培训。要使搬迁移民在安置地真正住得稳,就必须增加其生存技能、切实解决就业问题,要让他们获得在城市的谋生手段,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移民的长远发展问题。
(四)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享受到一定的社会保障有助于解决搬迁移民失去土地的后顾之忧,也是搬迁移民是否享受市民待遇的重要标志。我国的社保制度虽然经过十几年探索实践,制订出台了不少城镇、农村的保障法规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针对失去土地的搬迁移民的保障问题,目前还缺少较系统、完备的政策法规。另外,移民搬迁人员的教育、就业、养老、医疗各项保障措施仍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要消除搬迁移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其由农民向市民转变,需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将搬迁移民统一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为加快其尽快融入城市社区,适应城市社区生活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康.社会学词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352.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35.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6)03-185-02
作者简介:李艳霞,楚雄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与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