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校推广排舞运动的可行性研究
2016-04-13郑丽红许爱梅
郑丽红许爱梅
(1.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基础部 广东·广州 510990;2.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 510631)
广州高校推广排舞运动的可行性研究
郑丽红1许爱梅2
(1.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基础部广东·广州510990;2.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排舞是当今全球风靡的时尚新兴休闲体育项目,通过资料总结归纳提出排舞四大特点,解读高校排舞推广实施的三大基本原则,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体育教学改革需求为切点,探析了高校推广排舞运动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校;排舞运动;推广;可行性
排舞的流行在于它与时俱进,不仅是一项约束性少、健身性强、团队性强、国际性强、普及性广、时尚性高的休闲运动,还是文化继承、创新、传载的一个重要的导体。起初用吉它和拍手的方式起舞,随着时代的发展,吸取了体育舞蹈、街舞、踢踏舞、东方舞、爱尔兰舞、波尔卡、健身操等多种舞蹈元素。[1]由于排舞的舞风格创新多样、单易学,既可以单人独舞,又可以相约集体性共舞,是一种新型舞蹈。[2]在国外高校,排舞很快就成了美国学生社交开场舞的首选,随着人数的增多,排舞开始风靡全球。随着全球时尚健身风浪2002年排舞首次登陆中国,2006年成立了全健排舞推广精英团队,2009年已被我国家作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重点推广项目之一。[3]排舞在我国江苏、江西、陕西、广西等省以及北京、上海、重庆、西安等市高校排舞推广情况比较理想,例西安15所普通高校中,开展排舞运动的学校已有10所,学生参与排舞运动的方式以学校课程为主占60%,比赛或表演占20%,俱乐部或协会占10%,自由练习占10%。[4]重庆普通高校有66.67%的教师愿意担任排舞选课课程教学,63.33%认为排舞运动会在全国推广,73.34%觉得有必要开设排舞运动选修课程。[5]舞能够有效提高人体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性,同时可以健心、健美,还能培养大学生终身锻炼的理念,十分符合大学生群体的需要,适宜在高校公共体育开设。[6]排舞不仅能全面有效的增强体质、抵抗疾病、健美形体、降脂减肥,而且可以舒缓情绪、缓解压力、娱乐身心;从而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7]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以高校排舞运动推广为研究对象。以“排舞”等为关键词通过文献资料法进行归纳总结。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19所高校体育教师发放了69位问卷,回收问卷69份,回收59份,有效率为95.5%;对参加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排舞实践推广学生发放问卷260份,回收256份,有效率为98.4%。11位专家对问卷设计信、效度检验均符合要求。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排舞运动的概念排舞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排成一排跳的舞蹈,中文称其为“排舞”[8]在2012版《全国排舞评分规则》中对排舞定义进一步得以完善,指出:“排舞是指编舞者按照自己所选伴奏音乐的结构,以国际多元化舞步为元素,创编成一套有方向及节奏重复规律的成套舞蹈动作。[9]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对排舞运动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完善。王美和朱莉莉认为排舞是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身体练习和多变的步伐为基本手段,使练习者达到舒缓压力、调节身心状态、塑造形体及增强身体协调性等,从而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质。[10]
(二)排舞运动的特点
1.音乐题材广泛,创编流行全球化
每支由各国舞蹈者创编的排舞在国际网站被公布前,都需来自全球各国排舞专家的再编排和认证通过,由此舞蹈动作素材融合了各国具有代表性、时代性、时尚性的元素,对全球参与者的吸引力强,受到越来越多老中少青各类人群的喜爱例如: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排舞推广方向大、人群影响广泛,在度假光观的海滩、文化传承的校园、娱乐休闲的广场、生活舒适的社区等场所都有排舞锻炼人群的身影。
最早的排舞以采用拍手击掌或吉它伴奏方式控制节奏进行跳动。到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大量媒体技术的发展,当时流行的美国西部乡村音乐也称为牛仔风格的音乐成为了当时排舞舞曲音乐的主要题材,例如:我全国全健排舞系列推广教学光碟的响仔牛仔,回到家乡等都属于乡村风格。上世纪90年代早期以后,开始不断融合跨地域多元化的音乐素材,例如:我的心上人属欧美名曲、哇咔哇咔是南非世界杯主题歌、回到妈妈的身边属经典歌剧、卡萨布兰卡属奥斯卡抒情金曲,燃烧我心属现代风格,番茄之歌属于拉美风格等。在音乐题材选取上广泛不受节奏快慢、地域、时期等限制、风格各异、具有各地民族特色。
2.舞步规范统一、上肢编排自由
通过国际机构认证的排舞,都有固定规范统一的舞码,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目前,我国的排舞学习、推广、资源获取主要是通过个人、国家体育总局、中华总工会国际排舞协会学习和交流后,对国际排舞进行选择性引入我国,全健排舞推广教学光碟就来源于国际固定规范统一舞码的排舞舞曲。除部分有上肢规定动作外,大部分上肢和躯干动作可自由任意编排。在推广教学光碟和现场培训学习中,对上肢和躯干动作要求不高,上肢和躯干动作都是学员在熟知舞步环节后由练习者自身来发挥再编排。在排舞比赛中,同支舞码排舞通过不同参赛队对上肢躯体动作再编排,让观众和锻炼者们从中得到更多的视觉冲突。
3.锻炼人群多层性
排舞适合少、青、中、老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群,有初、中、高三个不同级别。根据年龄、性别以及自身对运动强度、运动量需求等不同特征,可选择不同级别及风格的舞曲。一般情况青少年比较喜欢有个性、激情奔放、热情洋溢的街舞类、国际拉丁类、爵士类、迪斯科类、印巴类等风格舞曲,如:街舞风格——爱的火花、拉丁风格——桑巴恰恰、摇滚爵士——摇摆时钟、印巴风格——凯丽凯丽,中老年一般比较喜欢国际摩登类、乡村类、现代抒情类等风格舞曲,如:华尔兹风格——最后的华尔兹、乡村风格——迷情夜晚。
4.活动场所灵活、形式多样
高校人群相对集中,是全民健身运动实施的重要领域,其他体育活动对活动场所与器材的需求较多。对于球类运动场与室内舞蹈锻炼场,锻炼学生的享用率更不高,影响了学生的锻炼氛围和次数。但排舞不受场地、人数、性别、国度等因素影响,对锻炼场地要求不高,校园内可在足球场、篮球场、休闲广场、学生活动广场等场所都可进行锻炼。排舞运动活动形式多样,可满足健身、休闲娱乐、各类型表演、比赛等各类人群需求。服饰多元化更加提升了排舞锻炼者的参与性。2002年12月,在香港,12168人齐跳排舞打破了新加坡同年5月11967人的吉尼斯世界记录。
(三)高校排舞推广实施的基本原则
1.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必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需求。适宜性主要体现在舞曲风格、数量多少、动作的难易、运动量的大小。一学期的课堂教学舞曲数量不能过多,风格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社团健身每周推出一支新舞。动作难易度要适当,舞曲运动强度的选择应符合学生最佳锻炼心率脉博范围(120次/分-170次/分)。
2.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可以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排舞知识和不同方位的感受排舞运动魅力,扩大排舞的影响,吸引学生的关注参与度。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活动形式多样、教学内容多样、舞曲风格多样、教学方式、宣传方式多样。在形式上可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外大型表演、校内外比赛、社团健身等方位进行推广;在内容上要有理论教学内容学习如:排舞起源、特点、编排等,实践教学学习如:不同风格舞曲、上肢实践编排、队形实践编排等有利于激发培养学生兴趣。在教学方式上注重上肢动作编排编新展示、组织视频拍摄、组织合作讨论学习、鼓励参与表演比赛等。在宣传方式上可通过校内社联网站、校内资源共享网站、社团联宜、微博、社团标志性的物体等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开花式的宣传推广。
3.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能够较好地让校园排舞与社会排舞相融合,能够较深入地挖掘和发展学生潜能力,能够多方位地充分展示学生跳排舞魅力,能够较大范围地提高校园排舞活动氛围。灵活性主要体现在教材的选择、教学场地、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在教材上:可灵活地选择以中华总工会推广的全健排舞教材与国家体育局推广的排舞教材相结合。在教学场地上:课堂教学方面正常教学采用室内、学生能力拓展教学采用社团教学体验、视频拍摄、参与表演、参与比赛一般采用室内与户外相结合,社团健身、表演、比赛采用转移式多场地教学训练,室内与户外相结合。在课堂教学考核方式上:在上肢动作编排创新方面应以鼓励的考核方式来充分体现学生的创编能力。
(四)高校推广排舞的可行性分析
教师是推广排舞的主力军,教师师资力量、推广意愿都是影响高校排舞推广的主要因素。通过广州高校68位教师的问卷得出:有8.82%教师参与过排舞专业学习,有充备的隐性师资力量如体育舞蹈、健美操、街舞等;72.06%觉得排舞适合在高校推广;68.05%愿意参与课堂教学、58.10%愿意参与课外指导教学。
1.符合教育人才培养要求,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世纪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要求:需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科学定位,办出特色,为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素质人才作贡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加强基础平台建设,构建科学的内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1]排舞属于中等有氧运动,由于排舞音乐题材多而广、舞蹈风格多样、上肢运动可随编排、活动形式多样化等特点,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排舞活动的254位学生调查结果表明:90.7%认为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99.61%认为排舞适合在高校开展。
2.符合体育教学改革需求,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转型,首先要承认学生的权益,再协调各方面权益并使其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灌输了多少知识技能,而在于能否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了解和发现自己体育潜质,并且建立更多的运动自信,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最终达到大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1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健身、健心、育人、娱乐、沟通、社会、传播等功能,作为一种高校体育教育的延伸体,其所蕴含的深刻内容正在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竞赛等形式对高校的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信心。[13]
通过参与排舞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大型表演、校园及校外排舞比赛实践活动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6.46%认为能提升他们对排舞运动的了解程度;100%认为能有效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98.88%认为能增强参加活动的自信心;84.48%认为能提高社会交往能力;991.34%认为能增强他们对排舞运动的喜爱程度;90.56%认为能有效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三、结论
首先,高校排舞推广可依据适宜性、多样性、灵活性三大原则进行实践活动。
其次,高校开展排舞活动,符合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一致认为排舞适合在高校开展;符合体育教学改革需求,学生认为参加排舞锻炼或组织活动可有效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增强参加活动的自信心、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增强他们对排舞运动的了解和喜爱程度,能有效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郭萍,周明进.高校社体专业开设排舞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5):104.
[2]王秀荣.运动与健康[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9.
[3]曹湘.排舞普及其高校推广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34):641-642.
[4]刘敏.西安市排舞运动的开展与实践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1:25.
[5]彭天娥.重庆市普通高校开展排舞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19-21.
[6]李珊珊,陈勇军.排舞在大学公共体育开设的可行性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4(2):176.
[7]赵进亮.排舞选修课在河南省普通过高校开展的可行性分析[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5.
[8]Bill bader The history and spread of The dance P.A.L. Workshop Notes,2004.
[9]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M].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全国全健排舞专业委员会等,2012:3.
[10]王美,朱莉莉.我国排舞运动的开展及其推广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2):137.
[11]孙崇正,肖念,金保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的演进与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2):52-53.
[12]孙鸿,刘新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视野[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2):231-232.
[13]魏琳洁.校园体育文化与高校人才培养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硕士学位论文,2008:13-14.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6)03-166-02
作者简介:郑丽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