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的实践与探索
——以浙江大学“求是圆梦”贵州学生访学浙大为例

2016-04-13叶盛珺陈曼姣陆智辉

昭通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湄潭浙大浙江大学

叶盛珺, 崔 晋, 陈曼姣, 陆智辉

(浙江大学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浙江杭州 310058)

欠发达地区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的实践与探索
——以浙江大学“求是圆梦”贵州学生访学浙大为例

叶盛珺, 崔 晋, 陈曼姣, 陆智辉

(浙江大学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浙江杭州 310058)

随着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数增加,留守儿童的现状引起社会关注。资料显示,大多数留守儿童存在缺乏关爱、家庭教育缺失、性格孤僻、梦想教育缺乏等特点。近年来,欠发达地区青少年体验城市类公益项目逐渐兴起,通过体验式学习的方式让欠发达地区青少年体验城市的生活和学习,开拓视野,加强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进行梦想教育。通过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开展的“求是圆梦”湄潭学生访学浙大案例,总结分析了该类公益项目施行的困境,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体验式学习; 公益; 留守儿童

一、体验城市类公益项目概况

(一)体验城市类公益项目相关背景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多地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产生的农村劳动力富余的现象也愈发凸显。大批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进城务工,而这种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也打破了稳定的家庭结构,导致父母和子女分离,在欠发达地区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2]。这些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关怀缺失、心理问题骤增、学习兴趣减低、道德意识淡漠、安全问题频出等共性问题,如何保障他们的教育质量和生活水平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中之重。

本文从留守儿童自身出发,通过城市体验类公益项目与现有教育管理模式相结合,帮助留守儿童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健全的世界观,为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条出路。

(二)体验城市类公益项目分类

根据目标和内容的不同,体验城市类公益项目也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小候鸟”类公益项目

“小候鸟”类公益项目通常以寒暑假与父母进城团聚为主要目的,帮助留守儿童在寒暑假期间能够与父母团聚,以填补其亲情方面的空白。但此类公益项目目的相对单一,主办方在留守儿童与其父母团聚后,对活动的掌控能力有限,因此在亲情关怀以外能够达成的效果有限。

2、“圆梦”类公益项目

“圆梦”类公益项目通常以感受城市增长见闻为主要目的,通过引领留守儿童参访人文景观、历史古迹、博物馆、科技馆等方式实现校外教育,进而实现开阔视野的目的。此外,“圆梦”类公益项目也会采取城市青少年与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结对的方式作为进行活动的延续。

3、“主题探索”类公益项目

“主题探索类”公益项目通常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以城市所在地正在举办或开展的活动为契机,帮助留守儿童进一步学习和认识体验城市。本文以浙江大学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湄潭分团举办的“求是圆梦”项目为例,开展了高中生体验大学的公益项目,帮助欠发达地区青少年感受浙大,树立理想。

二、“求是圆梦”项目实践情况

(一)项目背景

本项目的组织方为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针对县城高中学生缺少交流、梦想缺失等现象,希望通过真人体验式的活动,增强切身感受,树立学习目标,延续浙大与湄潭的渊源。

1、县城学生多为留守儿童,缺乏交流沟通

经遵义市有关部门初步测算,2012年底遵义市常年在外务工的158万劳务大军[3],2013年末遵义市常住人口总数614.25万[4],估算在外务工人数占总人数的25.72%。随之带来的是农村、县城的留守儿童人数增加。这些留守儿童除在校时间外,多利用网络消磨课余时间,很少与父母、师长沟通,性格多偏内向。

2、县城高中生对于梦想的理解较为狭隘,缺少奋斗的目标

支教团对湄潭县某高中高一学生的职业理想调查,调查总量为50人。有32%的学生梦想是成为教师,22%希望成为老师,14%为经商,6%希望从政。此调查结果说明县城学生对职业选择的多样性缺乏了解。在西部县城城镇建设发展较快的时代,学生对现实物质需求的满足感超过了对更高目标追求的动力,大多学生缺少自己的奋斗目标,产生明显的懈怠心理。

3、浙江大学与湄潭县有深厚历史渊源,当地学生渴望进一步了解浙江大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西迁贵州省遵义、湄潭办学7年。在对当地普通高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98%的学生知道浙江大学,74%的学生希望有机会去浙江大学看一看,5%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希望并有意愿考浙江大学。

4、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多年来开展带湄潭教师赴杭学习项目,成效显著

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湄潭支教九年,开展策划“求是强师”项目7次,组织139名湄潭优秀教师赴杭州知名初高中培训学习,提高湄潭当地教学水平,有效提升湄潭教师素质。为学生赴浙大的参访搭建了平台和基础。

(二)参访对象的选拨

由于项目经费、资源有限,把参访名额作为优秀学生的激励,对参访学生的选拨尤为必要。此项目的目的是感受大学学习生活环境,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奋斗目标。在选拔上,以学习成绩排名作为参考,重点面试考察学生对就读重点大学的意愿、行为品德方面,选择成绩上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性格稍腼腆且家庭情况困难学生作为重点对象。

(三)参访日程安排

本项目开展周期为4天。主要安排内容如下:

1、求是圆梦·学习交流

(1)邀请浙大湄潭籍优秀学长学姐代表给同学们带来一场分享学习经验、大学生活。

(2)参观实验室,参与实验操作体验,体验大学专业学习氛围。

但是,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单一,而且创新效果并不理想,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这些都是商业银行需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原因。

(3)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大学课程进行旁听学习,初步了解所感兴趣的专业和方向。

(4)在图书馆进行一晚的看书、自习,感受名校学生自律、自觉、认真的学习氛围。

(5)参与大学学生会、社团组织的户外大型学生活动,与大学生们一起社团活动的快乐。

2、求是圆梦·西迁情怀

(1)参观浙大校园,寻找西迁足迹,了解求是文化内涵。

3、求是圆梦·素质拓展

(1)游览孤山、断桥等景点,分组使用规定的金额完成午餐,锻炼理财规划能力。

(2)组织团体辅导素拓项目,增强学生交流合作能力。

(四)项目反馈

项目结束后,组织方继续对参访的10名学生进行反馈调查以及跟踪调查,了解参访者对本项目的态度以及项目对参访者本身带来的影响。

1、“求是圆梦”各项目受参访学生欢迎程度

请参访者根据自己的喜好为“求是圆梦”过程中主要的九个项目进行以9—1分进行打分,印象最深刻的为9分。调查结果显示,图书馆自习项目以及参观大学校园的受欢迎程度最高,大部分同学反映喜欢浙江大学名校的学习氛围,很受打动。参加校学生会组织的户外集体活动“color run”是第三受欢迎的项目,可以从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2、“求是圆梦”项目对参访学生及其同学的影响

通过对“求是圆梦”10名参访学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其学习成绩和心理状态。所有的参访学生都表示在赴浙江大学参访后更加希望能考上浙江大学,在心理上增加了学习的动力。通过参访学生对其同学、朋友的二次传播,整体学习动力上升。通过对参访者的学习成绩进行了解,10名参访者中9名学生的期末成绩与参访前期中考试成绩年级排名浮动在30名以内,基本保持平稳(全年级2000名左右学生);有1名学生从之前的年级61名上升到年级第6名,成绩上升明显。

四、体验城市类公益项目的困境及解决途径

(一)多途径筹集公益项目活动经费

在经费筹集方面,在由当地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经费的基础上,可以从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城市体验类公益项目的新途径,从而多角度多方面地寻找到全新的筹集经费渠道,努力整合社会资源,寻求社会力量从经费和物质上对欠发达地区青少年体验城市类公益项目的支持。比如与知名的企业和商家联合,让他们为公益项目提供一定的赞助费用和物品资助等等。

(二)多渠道加强参访学生安全管理

安全问题是整个项目的首要考虑因素,这直接关系到每个青少年以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也是有效开展体验城市类公益项目的基本前提。要全方位保障项目实行中参访学生的安全,必须从多个渠道做好安全管理[4]。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几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包括行前做好项目前期的安全常识知识讲解和训练工作;培训志愿者为学生出行和餐饮安全提供良好服务;做好出访点的安全布置及应急工作;加强学生安全意识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行前召开家长会取得家长的支持等。

(三)多角度发挥活动过程教育意义

欠发达地区青少年体验城市类公益项目是蕴含多学科丰富知识的“第二课堂”。项目组织方要明确体验城市类公益活动的功能,在活动组织前尽可能详细策划活动内容、游览路线,对游览效果做出初步预计,以便将来用于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为了培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项目组在游览景点的设置上,可以偏重于那些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单位。

(四)全方位关注学生后续心理问题

由于西部地区青少年对未来生活具有充分的想象力,当他们走出大山,在城市中感受到精彩与刺激后再回到大山,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5]。项目组需要在项目实行前后都要密切关注参访学生的后续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态度和宽阔的胸怀。

(五)注重二次传播,提高项目影响力

由于经费、安全等原因,该项目的参访学生人数有限,因此一次传播只可能影响到少数学生。但可由参访学生作为传播主题,在活动之后,在各自班级、学校进行演讲,以朋辈教育的方式将体验城市全程的所见所思告诉身边的同学,使得该项目的教育意义得到横向和纵向的延续及升华。

[1]蒋笃运. 以科学发展观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 中国教育学刊,2008(7):8—10.

[2]景林飞. 政府部门大力组织有序输出 遵义市158万大军每年挣回上百亿支持家乡建设[N]. 贵州日报, 2012-02-06 (14).

[3]李晓敏. 沈阳市城区初中生户外教育实践体系构建研究[D]. 沈阳体育学院,2013.

[4]贺金莲. 提能:高校贫困生解脱“贫困链”束缚的有效途径[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3):173—175.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Project For Teenagers From Developing Areas To Cities——Based On the “Qiu Shi Yuan Meng” Project Organizated By Volunteer Teaching Team Of Zhejiang University

YE Sheng-jun, CUI Jin, CHEN Man-jiao, LU Zhi-hui

(College of Media and International Cultur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58, China)

With the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from the Western China increasing rapidly, the situ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should be paied more attention. The data shows that these children lack of love and dreams. Recently, public welfare projects which give chances for children from developing areas to go to developed cites is becoming popular. In this way, these children experience lifestyle of cities, which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ir ability but also help them build their own dreams. Analyzing the case “Qiu Shi Yuan Meng”, this article makes a summary about the project in this category.

Experiential learning; Public Welfare; left-behind children

2015-11-01

叶盛珺(1992— ),女,浙江杭州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

G775

A

2095-7408(2016)04-0106-03

●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湄潭浙大浙江大学
有趣!浙大的实践课让网友羡慕不已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
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简介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浙大全球农商研究院
湄潭茶园
鉴赏
贵州湄潭:建管护运 四好通途 致富农村
欢迎订阅《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La jeunesse chinoise d'aujourd'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