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对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影响及其对策——以莆田学院临床医学院为例

2016-04-13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网络对策

陈 超

(莆田学院 基础医学部,福建 莆田 351100)



网络时代对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影响及其对策
——以莆田学院临床医学院为例

陈超

(莆田学院 基础医学部,福建 莆田 351100)

摘要:在网络时代背景下, 快速更新的大量信息充斥着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网络信息中多元文化和价值观交融共生,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对道德信仰产生深刻影响,造成他们的道德养成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本文以莆田学院临床医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网络时代对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网络;道德信仰;对策

随着4G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网络的方便快捷,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当前的时事动态。网络正逐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5年6月,全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68亿。其中,高校大学生网民规模是所有年龄结构网民规模中最大的[1],因此他们也是受网络影响最大的群体。

由于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形成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和辨别能力不强,因此,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到网络世界中各种诱惑的侵扰。一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了偏差,他们的道德信仰也必定会受到影响,导致道德信仰危机。本文在了解大学生道德信仰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网络环境对高校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影响,探究加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措施,进而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提升。

1道德信仰的内涵

目前,针对道德信仰的内涵,学术上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任建东在其《道德信仰论》一书中曾明确指出:“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的信仰,是对某种道德目标及其理论的信服和崇拜,或者是对道德的笃信与崇敬,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和付诸道德行动的情感;另外,道德信仰亦可泛指道德的形而上学之基础,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道德形成的前提性精神基础;二是指道德的终极指向,即道德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2]在当前的高校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中,通常还是以第一种角度来理解,即是人们对善、良心以及高尚道德的虔信、敬畏和奉行。

2网络对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影响

自2011年以来,福建省是继北京、上海和广东之后,全国网民数量最多的省份。而福建省高校大学生作为福建网民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在全国高校学生网民中亦占有较高的人口比例。本文以莆田学院临床医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28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网络对高校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影响。

2.1网络的繁杂性弱化了大学生道德信仰的认知水平

网络的繁杂性在带给大学生丰富信息的同时,也容易弱化大学生道德信仰的认知水平。在网络世界,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各种文化,获取多方面的时事动态信息。问卷调查显示,面对个人博客、QQ空间等散布的社会各类传闻,有56.4%的大学生会选择相信这类传闻。另外,有44.3%的大学生认为这个社会存在许多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对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失去信心。在现今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他们更多的是选择相信网络上的报道,甚至怀疑社会的公平与公正。这无疑助长了他们的消极心理,使得认知水平出现偏差甚至弱化,最终影响其自身的道德信仰。

2.2网络的便捷性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约束力

网络的便捷性既提高了大学生信息获取的速度,也降低了他们道德的自我约束力。大学生随意抄袭网上资料应付作业的行为屡见不鲜,不少大学生会把网络文章直接下载下来,或者稍作变通即交给老师。根据问卷调查,能够独立撰写论文,而不照搬网络原文的大学生仅占调查大学生比例的30.8%,而绝大多数学生都或多或少地直接复制抄袭网络文章,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作业和论文上交。网络的方便快捷,使得大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搜索到所需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复制粘贴立即成文。这无疑助长了剽窃他人成果的不良之风,降低了大学生的自我道德约束力[3]。

2.3网络的虚拟性淡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网络的虚拟性通常造成大学生道德情感上的冷漠。由于担心惹上麻烦,大学生一般不会在网上填写个人真实资料,聊天内容也并非真实可信。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当中,85.12%的大学生不愿意在网络上公布个人真实信息,他们填写的网民个人资料都或多或少存在虚假成份。同时,70.59%的受调查大学生表示不会与匿名网友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而有些心理失衡、性格孤僻的大学生,他们长期沉溺网络,较少参与社会活动,从而弱化了与他人之间的感情。虽然网络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方便的交流平台,但是网络身份的虚假性,使得大学生网民可以随意伪装自己的形象,丧失了彼此信任的信心,从而失去共同培植道德情感的可能性,造成大学生之间道德情感的冷漠。

2.4网络的自主性浊化了大学生的道德行为

网络的自主性易导致大学生失控行为的产生,浊化了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能力较弱,缺乏正确的基本道德规范认识。从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仍有7.61%的学生会经常浏览黄色或者暴力网站。同时,约有61.59%的学生会在网络上公布他人私人的照片或其它相关资料。网络的自主性让许多大学生能够不受道德的约束,随意浏览各类网站,迷恋黄色或暴力网站,恶意下载传播不良信息,散布他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权,产生不良道德行为。

3网络时代下加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对策

3.1鼓励教育者主动开展网上道德信仰教育

教育者应积极融入高校学生的网络生活。善于利用网络技术拓展德育信仰教育新领域,实现德育工作手段的多样化和科学化[4]。把网络建设成大学师生信息沟通和思想教育的新平台,通过与学生们共同经历与体验网络生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分析学生心理变化,把握学生道德定位,思其所想,解其所难。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搭建校园网络交流桥梁,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在网络中宣传和引导健康乐观、科学向上的人文和德育知识,让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正确轨道上。带动大学生学习网络美德文化,培养网络信息世界主体的道德意识,提升信息判断与处理水平,强化道德行为自主规范和自觉遵守能力。

3.2引导大学生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道德实践

网络的虚拟性助长了大学生们情感上的冷漠,教育者应鼓励高校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完善和创新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劳动的方式,带领大学生参加义工、志愿者等广泛有益的社会道德实践,为社区、社会和弱势群体服务,促进大学生思想成熟,美化他们的心灵,满足他们自我表现、亲身体验和自主成才的心理需要,增强他们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帮助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范式。同时,通过鼓励学生多与现实社会相接触,增强实践经历,增加社会生活的磨炼,促进人与人的真实交流,提高德育认知水平,增强人际交流的彼此信任感,从而达到逐步缓和人际交流情感冷漠的目的,增进大学生们的道德情感。

3.3强化网络的道德监管与法制建设

教育者应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行为监管机制,进行网络行为法制宣传教育,关注并引导他们的网络学习生活,帮助他们走出网络道德的盲区。高校专家学者要发挥专业优势,协助政府部门,制定务实有效、针对可行的网络法律监管制约机制,充分保护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个人隐私和心理健康。大力推广网络实名制,培育大学生的法制意识,从源头上防堵他们不良的道德行径[5]。培育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素养,强化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让他们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用途观念,更好地挖掘网络作为知识来源和道德养成的作用。同时,利用网络行为准则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加以预防、规范和约束,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自觉性,激发大学生利用网络作为至善的能力,养成网络社会生活的优秀道德品质。

3.4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中的陶冶作用

教育者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道德发展中的教化作用。高校校园是一个海纳百川、百花齐放的文化发展、宣传和交流的广阔天地。多样的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形成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创造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展现高校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道德定位、审美熏陶和技能培训,形成良好风气,激励大学生开拓进取。同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传统美德,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位,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理解和传播多元文化。校园文化的这些陶冶、教育功能,能防止消极网络文化的影响,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促进形成正确的道德信仰。

4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大学生的网络环境不断变化,网络时代对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影响也时时改变,这无疑给高校的德育教育带来更多挑战。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网络氛围,高校教育者应本着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开展网络道德信仰教育,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道德实践,创建网络监管机制,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增进人际间真诚交流,切实提升高校道德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2)[2015-10-04].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

[2]任建东. 道德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2.

[3]付蕊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问题研究[M].金融理论与教学,2013(4):103-104.

[4]魏振波,李新瑾.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养成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10(6):72-74.

[5]李良玉.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效性的路径及对策[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6):155-157.

(编辑:刘彩霞)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Age on College Students’ Moral Belief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ducator——Taking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Putian University for Example

CHEN Chao

(Department of Basic Medicine, Putian University, Putian 351100,China)

Abstract:Under the Internet age, college students’ study and life are filled with the rapidly increasing information.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hows the symbiosis and combination in multiculturalism and values, and changes college students’ thinking. Therefore, the network has profound impact on moral beliefs, and causes many problems on moral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akes students in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Putian University as survey objects,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age on college students’ moral belief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 and proffers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moral beliefs education.

Keywords:Internet; moral belief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978(2016)01-0022-03

作者简介:陈超(1986—),女,福建莆田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5-12-26

猜你喜欢

网络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