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初探
2016-04-13江苏省仪征市陈集中学李臣园
江苏省仪征市陈集中学 李臣园
新探索
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初探
江苏省仪征市陈集中学 李臣园
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载体,是中国丰富历史画卷的呈现,《老子》《周易》《尚书》《左传》《国语》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其中所蕴含的语言文字知识,更是为人处世的哲学。就高中文言文教学而言,受应试观念所束缚,重“文”轻“意”,强调的是让学生以背诵、记忆的方式掌握“文”,故而很多学生是“谈文言文色变”。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还要转变这种教学,还得正视文言文的价值,引导学生多读,由“文”及“意”,获得体验。
一、以读为基,整体把握
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学习的基础,也是理解“文”,把握“意”的必要手段,但从当前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来看,无论是读的时间,还是在读的方法指导上都较为欠缺,更多的是以“讲”代“读”,再以大量的练习进行操练,学生厌烦这种模式,文言文教学效果始终不佳。文言文中生僻字较多、句式复杂,如果学生没有熟读而要其翻译并理解文意,这只能是空谈。如《劝学》中“肉腐出虫,鱼枯生蠹”一句,如不懂“蠢(dù)”之意(虫子),也就难以理解事物发展各有原因的道理,更难以明白君子应当善于选择良师益友,远邪近正、修身立德的重要性。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一是要保证时间课前要安排学生自读,课中要预留相应的时间引导学生度,课后要在翻译的基础上理解读,真正做到熟读成诵,这样理解文言文也就容易了很多。二是在读的时候不能读“望天书”,而要在自读中借助工具书先解决生僻字,做到读准、读顺,且能断句。三是要结合翻译而朗读,在读中初步把握文意。如《师说》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一句,先要知道“知”“之”“孰”“惑”等词的基本含义,再读而串联起整句话,掌握其基本含义。四是要能读出韵味来,而要做到这一点,那就需要在课堂中所引导学生对其“文”和“意”进行探究,理解后再读。
二、以生为主,翻译“文”
在对学生进行访问中不难发现,半数以上的学生都会觉得文言文很难学,问及原因多是读“文”没有理解,对“意”把握不了,课堂中只能听老师讲,实词、虚词太多,掌握不了。的确,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的自主性不强,多以被动方式参与。以《六国论》为例,但就是文中需要翻译的字词就达60多个,就课堂中讲这些字词的翻译也要用去不少时间,更不要说句子的翻译、文章的结构、文意的理解了。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还得多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此而促进学生理解“文”,把握“意”。
就翻译而言,文中的常见字词的翻译,可组织学生借助教材中的翻译和工具书自行解决,教师更多要做的是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和归纳。梳理是对句子的梳理,如《六国论》中“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一句,在学生理解“以攻取”、“小”等字词的基础上对句子翻译进行梳理即可。就归纳而言,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翻译、用法进行整理。如“以”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作介词,相当于“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具体的句子,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做到举一反三。
三、以议促思,把握“意”
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重“文”轻“意”的现象,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多讲多练让学生掌握的“文”也就可以应付考试了,至于其“意”,认为考试中涉及较少,可“视而不见”。其实不然,文言文是“文”和“意”的综合体,文言文教学所要做的是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还得让学生把握“意”,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获得所需的营养。如《阿房宫赋》的学习,若不了解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过程,对秦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也就难以获得深入的理解,又怎能做到以史为鉴,也难以体会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在引导学生把握文言文的“意”的过程中,不能依然用讲授的方式进行,而要注重以问题、活动方式而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在学生探究基础上再进行点拨。如《师说》的教学中对论证结构、思想内容及语言特色的引导,以第一段为例,可先问“该段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你认为是什么?”(学生阅读并尝试找出)教师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后追问“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组织学生围绕文本展开交流,教师提示是分几层展开的,分别应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最后问“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引导学生发言后明确作者所表达的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如此,在问题引导下逐步深入,由论证结构的分析而逐渐向所表现的思想靠近,让学生真正获得体验。
文言文教学不是让学生掌握几个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能在考试中翻译即可,相反,文言文教学要能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通过引导学生“读”“译”“议”“思”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文言作品,在理解其“意”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考,由此而让学生从中获得传统文化的营养,为自身的发展而提供精神力量。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从“应试”中解放出来,多引导学生读,辅以教师指导,启发学生思且用,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文言文的教学效率,让文言文教学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