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2016-04-13杨胡
⌾杨胡
(作者单位:贵州省兴仁县第一中学 562300)
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杨胡
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当下的学习方式。在高中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开展探究性学习,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
探究是一种活动,探究性学习则是以探究这种活动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对学生而言,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他们,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积极学习过程,所以,探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一、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和愉悦的教学环境
语文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能够使教和学双方产生互动、互信的情感,使师生关系密切,因而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和愉悦的教学环境。对启发学生思维产生最佳效果。若要获得探究性学习的实效,教师必先具有审美感。如对一篇小说的分析,对构思美的讲解,对语言美的情读,教师要能先动情,才会使学生在感情酝酿中受到启迪,使之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语文教育过程,同时也在指导学生遵照美的法则去探索真的知识。真和美的联系在语文教育中随处可见。如文章的谋篇布局技巧,意境的深远,人物形象美,语言的生动准确等。学习时,学生产生审美感;心灵净化时,精神得到满足,又提高美感能力,增强对生活中是非善恶的判断力。总览全套的语文教材,每篇课文都闪烁着审美的光彩,几乎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以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现美的各种形态。所以语文教师要用美学的观点,以培养他们健全高尚的审美观。作者塑造正面形象,会引起学生热爱、仰慕、仿效,以致成为学习榜样;作者通过形象语言、说理、所表现出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会引起学生的赞美、追求,以至于成为他们生活指南。我国的语文教育,是以单篇文章作为教材进行教学,因此教学中就必须文道统一,要求学生因文悟道,因道学文。而审美情境教学最能显现我国语文教育的特质,符合文化原理与需要。他寓教于乐、于情境之中,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受到文化教育的熏陶,以文化来感人,也使当今语文教学,走向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目标。
二、把握高中语文学科特点,巩固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1.重视阅读,牢固树立“阅读即探究”的思想 学生主要通过阅读文本来获得语文知识,培养情感与价值观,所以阅读文本是探究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抓住了阅读文本的特点进行探究,才能让学生领会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才能让学生深入地与文体交流和对话。学生与文本发生深层次信息交流的阅读才是最好的语文探究性学习。语文学科有自己的特殊性,阅读是传统语文教育遗留下来学习语文最根本又最有效的方法,比如学生个性化阅读探究方法、比较阅读探究方法等。
2.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思维能力,而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积极思索,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方式有许多种,其中发散思维、辨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探究性学习的三大思维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围绕阅读文本而进行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去发散学生的思维,伸长联想的空间,从课本知识到课外阅读,从古代到现代,从音乐美术到影视录像,从民间俗语到诗词典故。在丰富联想的基础上容易找到知识中的空白,思维中的矛盾,从而发现问题,找到探究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提供参与形式,关注探究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形式。只有直接参与探究新知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欣喜。优化教学过程的最根本所在就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学习的内涵是丰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机会和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和实验。参与要多样化、全方位,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参与内容和形式也不同。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反馈与评价。
四、鼓励大胆质疑,培养探究精神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吞”知识,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内耗,效果差,从而失去信心,也就折了锐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彻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的彻底体现在学生敢于问,善于争,勤于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敢于大胆发问,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敢于反驳别人的意见,敢于相互争论,在相互交流中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体验独立思考的乐趣。
五、拓展迁移,挖掘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具体可以采用下面的几种自主探究方式:首先,在语文文本矛盾处挖掘探究的沃土。
高中语文教材中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的地方,学生围绕这些矛盾大胆探究,是寻找探究切入点的方法之一。《祝福》中有这么写祥林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学生在自探究的过程中会发现,这样的矛盾恰好衬托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也有力的控诉了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对她的无情的压迫;其次,扣住情境,进行换位的思考。课文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产物和思想轨迹,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或借用文中角色,或引入相关角色,或充当某些角色,去换位思考。语文教学经常采用的角色扮演就是其中的一种。
2.师生、生生合作探究 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深入地思考,仔细地研究,更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寻求答案,共同寻找事物的规律。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学习的关系,这不仅强调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更要强调教师要在引导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合作,不仅珍视探究中教师自身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同样,也要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这样才能体现师生之间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总之,语文是人类最主要的沟通工具,它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学科对于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从而学好其它学科,日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的文化,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都具有深厚的人文价值。因此在现代教育中,探究性学习所带来的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是其它教育所不能企及的。
(作者单位:贵州省兴仁县第一中学 56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