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中职服装专业课中开展德育教育

2016-04-13金国彦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专业课服装德育

⌾金国彦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117000)

浅谈如何在中职服装专业课中开展德育教育

⌾金国彦

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由此可见,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是德育老师,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及专业课中都应渗透德育教学的内容。

职业学校;服装专业课;德育教育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源于中考淘汰下来的学业成绩差、行为习惯差、思想品德差的初中生。许多不良习气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出来,如果在中职阶段的教育中不加以扭转,走向社会后,他们将会成为社会、家庭的不稳定因素,这给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作为一名服装专业课教师,在我多年的教学中,经过反复思考和不断总结,我认为服装专业课教学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正人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是学生最直观形象的教材。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素质,给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教师只有具有了正直的品性、光辉的人格,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有强烈的敬业心和责任感,才能做到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品德教育。

二、在服装专业课教学中,贯彻“大德育”思想

从现代德育内涵角度看,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定位的变化,德育本身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中职生毕业后就将走上就业岗位,不仅要懂得技术,而且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德育工作不能像过去那样局限于狭窄的道德教育范围,如何突破德育工作范围,从而使德育内容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成为中职学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差,易产生厌学心理。在对待人生价值方面,集体观念、劳动观念淡薄,学生处事的思想和方法不成熟;在个人心理品质方面,意志培养的自觉性不均衡,不能正确评价自我;在学习方面,缺乏较强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近几年用人单位因思想道德素质等问题对中职毕业生的认可程度逐渐下降,所以,中职学校不能过分强调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就业率的高低,还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中职学校专业课的课时占比较大,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更多,几乎要天天面对学生,这就为专业课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就成了专业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在服装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设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做人道理

服装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它横跨文理科,集成文史艺术、工程技术为一体,教材的多样性为德育渗透提供了更多的切入点。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但他们的智力并不差,差就差在他们对这门学科缺乏兴趣。因此,在服装专业课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用故事来解决他们厌学的情绪。

现举一例,太原市民薛女士到某商场给5岁女儿购买了一件T恤衫,可穿了没几天,薛女士就发现,女儿老是抓后背,说身上不舒服。原来是衣服里层的绒毛都粘在孩子的皮肤上了,孩子脖子和后背上还有不少小红点。后来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大夫说可能是所穿的衣服造成孩子的皮肤过敏了,才会出现瘙痒。此案例反映了个别不法企业主,为追求更多利益,降低成本,失去做人良知,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做虚假宣传,根本不考虑材料的基本性能和实用性能,给消费者身心健康造成伤害。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要努力学习,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鉴别力,使自己不受或少受伤害。今后的成长路上,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将来无论是做企业高管还是普通员工,都应遵守行规,遵守职业道德,做诚实守信的公民,同时对学生进行择业教育、创业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在服装专业课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奋进精神

在服装专业课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恰当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经常运用讨论探究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讨论的形式、内容,引导学生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力所能及有言可发。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集思广益,积极思考,大胆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新知。例如,在讲授“袖开衩的缝制工艺”时,教师准备几种不同的袖开衩实物样品,先让学生观察这些袖开衩的款式特点,再根据不同的款式特点研究他们的工艺流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分析的结果,归纳出操作步骤,最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工艺标准和要求。课堂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消化吸收且条理性强,由于学生始终处在主体位置上,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同时,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在服装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由于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在蜜缸里泡大的一代,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劳动意识,不关心别人,集体观念淡漠,自我意识强。在课堂上表现为:惰性强,没有耐心,作业完成粗糙不精细,有得过且过的思想。老师要求重做或修改时,缺乏耐心,甚至不理不睬。但服装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学生必须加强动手能力,勤学多练,才能形成技能技巧。老师从课堂练习入手,为减少资源浪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实习所需的材料,教师提倡用家里的废旧衣物做练习,可以重复使用,教师把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并严格要求学生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要求进行练习,不放过任何细节,让学生平时就养成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绝不让学生有拖拉、毛糙的习惯出现。通过强化训练,培养学生技能技巧的同时,在课堂中渗透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品质,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未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针对中职生的现状,还应加强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美育教育等一系列德育教育,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只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真正做到德育生活化,德育的春风才会吹遍中职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和谐德育总论》詹万生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117000)

猜你喜欢

专业课服装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让人心碎的服装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