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要求及常用方法

2016-04-13陈丹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导语方法课堂

⌾陈丹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市西秀高中教育集团二铺中学 561000)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要求及常用方法

⌾陈丹

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它的作用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控教学气氛,切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为一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成功的导语,不但能感染学生,活跃气氛,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打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

语文教学;学习兴趣;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教学中,好的课堂导入语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导入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个教学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行为方式。

一、课堂导入的要求

1、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加上去,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导语的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出发,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围绕语文教学目的设计导入。导入设计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切不可为了使学生产生兴趣而离题万里。教学的目的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一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的。一般说来,一堂课的教学目的应该包括:向学生传授哪些新知识,这节课应达到什么要求;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对学生进行什么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等。能否实现教学目的,是一堂课成败的标准。因此,教师的导入设计,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展开,为完成教学目的服务。

3、从学生实际出发。教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教育必须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一定的顺序性,又有一定的阶段性。如思维的发展,总是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课堂的导入设计要有明显的针对性,要从学生家庭生活环境,社会生活阅历,文学艺术修养,接受心理水平出发,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客观规律,有的放矢。

4、课堂导入要适应文体。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文体,要作不同的导入设计。教授抒情散文时可以以情导入,以情激趣。教授说明文可以导之以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授议论文应当导之以理,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5、导语形式要多样,语言要简洁。开头导入的形式很多,设计时可配合交叉运用不能总是一样的模式,而应灵活运用,引人入胜。同时导语要短小精悍,一般两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千万不敢太长,否则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二、导入的常用方法

1.直接导入 当前教学中提倡这样一种教学方法——目标展示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进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导入。如我上《谈语言》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语言,是我们人类交际的主要工具。怎样使文章的用语口语化、规范化?学习了《谈语言》这篇课文后,我们就能找到答案。”目标展示导入法醒目,直截了当,直切主题,是一种很好的导人方法。

2.温故知新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所以,我们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可巧妙地联系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情境。如:我在讲授《醉翁亭记》时,首先让学生迅速地回顾我们前面学过的课文《岳阳楼记》,再自然地过渡到了新课的学习上。

3.巧设悬念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心理学上认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的,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能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课,我一上课就说:“今天语文课,老师考大家一道科普题。”语文课考科普题,一下子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于是,我问大家:红色的花朵热情、奔放,令人赏心悦目、精神振奋。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引入了新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课的重点内容自然迎刃而解。

4.直观演示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根据这种心琂特炙,在教学中,应大胆采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牡、标本、模型或挂图等直?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

5.故事导入 这种方式就是以讲故事开头,来吸引学生,因为学生都比较喜欢听故事,如我在讲授《陌上桑》时,是这样导入的;我先讲一则幽默故事,听完后大家说它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继而开始讲故事:一位农夫的女儿长得奇丑,父亲让她去地里看玉米,老鼠见了她,吓得不仅不敢偷吃她家的玉米,还把几天前偷走的玉米送了回来。学生听了哈哈大笑,有的同学说这是夸张。我继续引导:“夸张是从修辞角度说的,如果从描写方法这个角度说呢?”学生立即领悟说:“是侧面描写。”“对,侧面描写是一种值得学习和掌握的方法,它往往比正面描写的效果好得多。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我国古代侧面描写的典范作品——《陌上桑》。

如在讲《皇帝的新装》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有这样一个人,一天他戴着一顶破帽子在街上走,迎面来了个富翁,嘲笑着说:‘嗬,你脑袋上面那破玩意儿是啥,那也能算是帽子吗?’这个人并不因此难过、自卑,而是反唇相讥:‘嗬,你帽子下面那破玩意儿是啥,那也能算是脑袋?’这个人的回答多么巧妙、多么睿智!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对,是安徒生!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者却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这么睿智的安徒生是不可能沉默的,他借助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以犀利的笔锋,对皇帝极尽戏弄让他丑态百出,丧尽尊严,不惜笔墨地鞭挞了一群道貌岸然的大臣。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这篇脍炙人口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总之,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作为教师,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情认真思考,寻找最佳的方案,设计漂亮而精彩的导语,尽可能地设计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悄然动容、神采飞扬、跃跃欲试,很快进入学习境界,真正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市西秀高中教育集团二铺中学 561000)

猜你喜欢

导语方法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导语
美在课堂花开
阳光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本期专栏导语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导语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