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材入手,“文”“言”并举
——浅谈高中《古代散文鉴赏》校本教材的选材

2016-04-13张志祥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校本散文教材

⌾张志祥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737200)

从教材入手,“文”“言”并举
——浅谈高中《古代散文鉴赏》校本教材的选材

⌾张志祥

通过《古代散文鉴赏》校本教材的使用,从提供创作背景、鉴赏示例及写作训练,为学生找到一条“文”“言”并举的学习途径,有效地提高学生古代散文鉴赏的能力。

古代散文;鉴赏;教材;选材

古代散文是古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殷商甲骨文中可算作片断散文的某些卜辞起,经过三千多年的历史沉淀,留下了无数灿烂的篇章。鉴赏古代散文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高中阶段古代散文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教材中每一册有一个单元,共有五个单元,17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26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四个单元,18篇。就数量而言,已经不少了。然而,经过对这些篇目的学习以及高考前无数的文言文阅读训练之后,学生依然面对考题,采用蒙和猜的办法,就不要提对文言文的美学欣赏了。长期以来,针对高中阶段古代散文鉴赏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息。有人主张重新审视并且改良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串讲法、质疑法、诵读法、训练法、积累法;有人提倡在绘画中想象,在音乐中感悟,在表演中体会,在积累中丰富,在研究中深化,在写作中升华,在论辩中明晰。这些研讨对高中古代散文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但是,笔者认为这些论说重在教法的探讨,而忽视了教材的重要性。

要想提高高中古代散文学习的效率,首先应该解决选择什么样的文章来教学的问题。人教版除必修课目外,提供了两本有关古代散文的选修教材,还有广东版的《论语选读》,苏教版的《史记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两册以及其他版本的选修教材。经过对这些教材的研究,笔者认为其各有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过于集中于某类作者或局限于某个时期,不能给学生提供古代散文发展相对完整的、比较系统的鉴赏材料。为此,我们成立了课题小组,用两年多的时间,开发了一本《古代散文鉴赏》校本教材,试图为学生找到一条“文”“言”并举的学习途径。既让学生扎扎实实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语句式,同时又能在读懂文章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文章内涵,领会文章的情感,和古人的心灵沟通,进而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养。

在我们编写的校本教材的选材上,除了完成“言”的基本解释与必要的基础知识积累、训练外,在“文”的角度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史为脉,提供创作背景,知人论世,力争简捷而又全面地反映时代特色和作者行文的目的

在文学史上,名家名篇往往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学特点和文化精髓。为了深入鉴赏单篇古代散文,以获得对古代散文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古代散文的鉴赏能力,首先应该注意作家及其特定的时代对文本的影响。例如汉武帝时代,西汉封建王朝进入全盛时期,为了大一统的需要,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黝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倡儒家思想的古代散文应运而生。贾谊的政论文《过秦论》等名篇就应和了当时儒家的民本思想。六朝的骄文己经发展到形式成为表达思想内容的桎梏,唐代致力于中兴大唐的封建士大夫打出了“尊儒复古”的旗号,古文运动应时而起,了解韩愈的思想倾向对学生理解课文是有很大帮助的。从选文出发,梳理文学发展线索,了解古代散文的文学史背景,把握不同时代古代散文的特点,做到点面结合,触类旁通,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也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系统了解。这对于提高古代散文的鉴赏能力无疑是很意义的。

二、紧扣文体特点,提供鉴赏示例,通过对不同文体的行文方式赏析,快速把握作者行文的脉络和写作方法的特点

古代叙事散文,或记政治和外交的风云变幻,或记杰出人物的言行事绩,鉴赏的重点就放在对事件的生动描写,对人物形象刻画上,从而了解古人的才华和品德,领悟作者说明的道理。山水游记散文,重在鉴赏作者通过对自然风物的描绘,对游历过程的记叙,以及视觉化效果的语象所表达的情感和志趣。议论性散文,大多结构严谨,思维缜密,思想宏大,情思精微,鉴赏则重在说理的形象性和论说逻辑的严密性。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尤其是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具有一定深度的思想水平和宽广宏大的情怀。抒情散文时代不同,文体不一,所抒发的感情也各不相同:有回归田园的乐趣,有才士不遇的悲情,有人世沧桑的感慨,有不懈追求的壮志,也有友情和亲情的抒发。语言或典雅华丽,气韵流动;或沉郁顿挫,或令人回肠荡气;娓娓道来,质朴自然。鉴赏这类抒情散文,重在悉心体会作品通过哪些具体形象和怎样的语言来抒发的真挚情感的。在体会文体特点,把握文章意蕴的同时,能够让身处当代的学生在传承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过程中以古人的行事来反观自己,提高自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读练并重,提供探究拓展的问题及提示,设计训练试题,通过鉴赏古代散文意蕴,提高现代汉语的写作能力

古代散文可以给学生写作提供很好的范文。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在时间上受到不断加重的学习负担的挤压,阅读时间不断压缩,学生读的课外书越来越少,学生作文语言越来越贫乏,越来越粗鄙。古代散文都是用文言写就,有的意象独特,有的意境优美,有的论证严密,但是都行文流畅而简洁,表意丰富而精炼,言简意赅,辞约意丰。今天我们可不写文言,但是学习古代散文的语言,锤炼语言,使自己的文章字字珠矶,凝练而有气势。通过借鉴古代叙事散文情节的运行模式、场景的安排、艺术手法的多样等写好记叙文。通过借鉴古代说理散文现实针对性、逻辑结构、论证方法、丰富多彩的句式等,写好议论文。绝大多数古代散文作品堪称精品,以其高超的写作艺术为中学生作文的模仿和借鉴提供了光辉的榜样。加强对古代散文的写作价值的开掘,从写作和阅读两方面提高对古代散文的鉴赏能力。

“让学生把文言文当作现代文来读”,是笔者倡导并积极实践的中国古代散文鉴赏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目的。其核心就在于:在学生了解时代特征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就让学生在不看注释的情况下,对文章内容进行介绍并做简要分析;提供必要的注解,提出针对文章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细读;根据不同篇目特点,提供一些名家鉴赏,设计一些学生自主鉴赏的问题,力求达到美读的境界。但愿《古代散文选读》能帮助我们早日实现这一愿望。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737200)

猜你喜欢

校本散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