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2016-04-13郭留英

教育家 2016年36期
关键词:园所办园教职工

文/郭留英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文/郭留英

幼儿园的发展本质上是文化的发展,未来幼儿园的竞争亦是文化的竞争。幼儿园要赢得未来的发展,必须注重文化的积淀和引领。而一所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则是形成园所核心价值的重要支撑,对于园所文化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核心引领作用。北京市延庆区第六幼儿园在三年的办园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园所文化的重要性,在自然教育办园理念的引领下,不断摸索尝试,适应本园园所文化建设的途径,从而提升幼儿园办园品质,为园所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定位文化建设的着眼点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活的灵魂,它彰显着学校的个性与品质。作为一所新建园,只有充分了解园所实际,才能挖掘其独特的发展优势与潜能,提高办园质量。

全面了解园所实际情况,分析发展优势与机遇 幼儿园于2012年7月成立,这所幼儿园有着鲜明的“三个多元化”特点,即幼儿家庭多元化,生源来自周边10个村、2个小区,家长大多为农民或个体户、打工者,其中农民占31%;教师来源多元化,来自市立园、校办园、中小学、新分配等多种渠道;周边资源多元化,村庄、田野、树林、果园、种植大棚等不一而足。于是,幼儿园结合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三大多元化特点,将“农村资源”作为园所特色发展的重要资源——周边自然资源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家长群体是一个重要的人际资源,而幼儿的居住环境大多为平房,每家每户都有着种植院落,在自然探究方面有着非常便利的条件,这些为幼儿的自主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明确办园方向,找准文化建设切入点 在分析优势的基础上,全体教职工经过反复研讨,与专家多方沟通,初步形成“自然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园所文化,确定了新时期园所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即以“尊重生命、和谐发展”为办园宗旨,打造“爱事业、懂儿童、善合作、勇创新”的教师队伍,培养“爱自然、乐探究、善表达、有自信”的幼儿,向北京市“自然教育”特色的精品幼儿园迈进。

明确了办园理念与办园目标,我们以自然教育这一办园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自然”这一核心来培育园所文化,从而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

增强文化建设的科学性

解读办园理念内涵,全面深入践行 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新时期教育的发展要求,我园充分相信教职工,依靠教职工,以“共筑师幼生命成长的幸福家园”为共同愿景,开展 “办园理念大家谈”“我和自然教育”等论坛活动,并将自然教育的四大原则全方位融入园所管理之中,从园所管理、队伍建设、幼儿发展等三个方面深入践行。其一,在园所管理上,遵循新建园发展规律,建园初期以“夯实基础,规范建设”为重点,未来的发展定位在“提升内涵、打造特色”上,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促进园所健康稳定发展;其二,在队伍建设方面,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按破土期、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四个层次实施分层引领;其三,在幼儿发展方面,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将把握幼儿年龄特点,接纳幼儿的不同作为开展保教工作的工作准则。让办园理念通过具体的日常工作和言行举止来落实,成为每一位教职工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信念。

科研课题引领,提高育人质量

我园将科研课题作为促进园所保教质量提升、实施有效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区级课题“城乡接合部幼儿园自然教育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为切入点,以北京市规划办课题“挖掘农村幼儿园资源优势,构建自然教育园本课程”为统领,从自然教育园本课程构建、自然材料创意表现、信息技术有效支持等多个维度,认领和申报子课题,建立科研实践小组,营造全员研究的浓厚氛围。

借力拓展思路,提升发展实力新建园的发展历程中,开放办园、借力发展是提升专业实力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途径。几年来,我们尝试运用“专家入园现场指导”“走出去开阔视野”“拉手园帮带指导”等多种途径,引领干部教师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借力拓展专业视野。多途径的学习,为我园保教质量的提升、园所文化建设的深化打开了窗口,搭建了平台,使园所和教师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促进师幼的共同发展

在自然教育办园理念的指导下,我园以培育“四自”文化,即自由互动的物质文化、自我发展的精神文化、行为自觉的制度文化、自主探究的课程文化为突破口,以“共筑师幼生命成长的幸福家园”为共同愿景,探索多种途径,让师幼在自然文化的构建中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以“自由互动”的物质文化,创设温馨自然的学习环境 物质文化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的文化形态,是园所文化的外壳,奠定着园所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它又是园所文化“内核”精神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一定的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等,是富有内涵的人文环境。我园的物质文化将“在自然中学习,用自然的方式学习”这一教学理念有机融入每块环境、每个角落当中,突出体现“自由”与“互动”。

以“自我发展”的精神文化,营造自然和谐的文化氛围 自我发展的内涵为主动发展、内动力的调动与激发。我园多措并举打造自我发展的精神文化。

首先,加强人文关怀,凝聚团队合力。幼儿园坚持“三条主线”,即:健康你我,品味美好生活;愉悦身心,赏家乡美景;生日祝福,体验成长快乐。有效调节新建园的工作节奏,让教职工在工作中充满热情与活力。其次,实施民主管理,培养主人翁责任感。引导教职工自然融入六幼大家庭,在“三重一大”事项以及规划、计划制定、实施过程中,引领教师为园所发展献计献策,为园所发展融入情感;坚持开展“爱园如家模范之星评选”、讲述“感动六幼的人物和故事”等活动,弘扬正能量,鼓励教职工争做幼儿园的主人。再次,转变管理方式,助力自我成长。依据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干部教师自主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使其工作有目标有方向。干部在管理过程中实施“三个转变”,即在实践问题面前,变“手把手教”为“问题式引领”,让教师多思考;在参加培训或承担任务过程中,变“干部直接安排”为“教师自主自荐”,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培训研讨过程中,变“干部一言堂”为“教师充分发言”。抓住人事聘任的契机,引导教职工互相考验,凭态度、能力实施自主选择式的双向聘任,激发教职工之间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凝聚团队合力,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发展潜能。

以“行为自觉”的制度文化,增强管理的内驱力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园风,才能保证园所文化活动的实效性。

幼儿园本着法规制度的“软着陆”原则,将刚性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的自我管理相结合,增强制度的生命力,使制度能够以人为本,科学可行。首先,注重过程的参与,变外在约束为自觉意识,使教职工真正认识到个人成长与纪律约束之间的关系。其次,分享案例故事,寻找、分享自己身边的故事,使教职工认识到制度的约束与保护双重作用,进而成为主动行为。再次,共同面对问题,变干部拿意见为干群共同解决。制度中出现问题,把问题拿出来,大家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其主人翁意识,使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自主探究”的课程文化,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幼儿园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儿童的发展。我们以自然教育园本课程的构建为载体,紧紧把握自主探究这个核心,开展自然教育课程实践探索,让幼儿享受快乐的童年生活。

自然文化建设的建议与思考

文化建设需要一个漫长的积淀过程,并需不断探索途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实践过程中,还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第一,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以管理理论来支撑自然教育下的园所文化建设,构建更为科学的自然教育文化体系,使文化积淀的过程真正为园所发展服务,促进师幼更有效的成长。第二,自然教育作为办园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将其内涵与原则进一步内化,分解落实到更为具体更可操作的行为文化当中,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三,梳理办园理念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探索更加适宜新建园发展的文化建设途径,能够为今后广大学前教育后备园所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与依据。

猜你喜欢

园所办园教职工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幼儿园园所文化之浅析
幼儿园摇篮文化引领园所内涵发展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