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我国汉语盲文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趋势
2016-04-13陈立冯敏
陈立冯敏
(1.四川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四川达州635000;2.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刍议我国汉语盲文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趋势
陈立1冯敏2
(1.四川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四川达州635000;2.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我国汉语盲文起源于由西方传教士最早创设的“康熙盲字”,其后经历了心目克明盲字、现行盲文和汉语双拼盲文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虽然我国盲文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但盲文的改革发展将呈现出本土化、简约化和标准化的特点。
汉语盲文;历史演进;发展趋势
盲文(又称点字),是以国际通用六个凸起的圆点为基本结构组成的,专供盲人摸读、书写的一种文字形式。[1]1517年,西班牙人弗兰西斯格·路克斯(FrancescoLucas)曾把字母雕刻在木板上,教盲人摸读,这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盲文。其后英国威廉·穆恩(Williammoon)创造了“月”型盲文,形体上以最简单的线条来表示字母。这些盲文方案实际上与普通拉丁字母形体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只解决了盲人摸读问题,而未从根本上解决书写问题,所以未得以广泛流传。1824年,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LouisBraille)受夜文的启发,创造出了以简单的凸点代替拉丁字母的盲文体系。这种盲字一改过去许多盲文方案的不足,结构简明,易于摸读和书写,受到盲人的极大欢迎,并逐渐得到国际的公认与通用。各国依据布莱尔盲文体系并结合本民族文字的特点,从而建立了适合本国文字特点的盲文体系。从可靠的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布莱尔盲文传到我国后逐渐被“中国化”而产生的“康熙盲字”,开创了中国盲文的先河,其后相继出现“心目克明”盲字、现行盲文和汉语双拼盲文等。
一、我国近代汉语盲文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之前,全国各地先后出现了多种方言盲字方案,其中以“康熙盲字”和“心目克明盲字”为主要代表。
(一)康熙盲字。1874年,英国传教士威廉·穆瑞(William Murray)在北京创办“瞽叟通文馆”,开启了我国近代正规化盲人教育的筚路蓝缕。为了向盲人传教和推动盲校的教学实践发展,他和几位传教士等在北京当地人的帮助下,依据布莱尔的六点制盲文字符和《康熙字典》的音韵特点,采用两个布莱尔符号组成音节来排列出北京语音常用的408个音节,并用号码形式标记不同读音。这便是中国出现最早的盲文,叫做康熙盲字“”北京盲字”“瞽目通文”,或简称“408”等。“康熙盲字”其每个字音都从一到十编成系列符号,学生需要记住各发音的号码,拼读时将号码转变成字即可。同时“康熙盲字”结合了西文拼音的强项,改变了汉语字音分离的缺陷,每个盲字实现了字符、拼音和音调三重涵义的结合。但在读音上需要机械记忆,记忆的符号略多,给盲生造成一定的记忆负担。
“康熙盲字”用途较为广泛,不仅为盲人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盲人与普通人间的交流,而且奠定了后续中国汉语盲文改革与发展的框架。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中国又是世界上盲人人数最多的国家,“康熙盲字”在这两个“最多”间架起了桥梁,[2]此后的一系列汉语盲文的改造大多基于“康熙盲字”,在其影响之下,全国大多地区盲校展开了早期盲字实验,产生了多种方言盲文体系。其中使用范围较广的有“大卫·希尔法”“字母法”“穆恩法“”秦州法”等。这些盲字先后沿用数十年,对各地盲校的教育教学产生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依照各地方言口语建立起来的盲文其符号、读音存在较大差异,对地区间的盲人交流等造成一定不利的影响。
(二)心目克明盲字。1907年基督教第三次代表大会中的与会人员指出中国的方言盲字种类繁多,差异性大,影响了不同地区间盲人的沟通交流,统一盲文逐渐成为盲人和盲人教育实践者的共同诉求。1913年,“大英圣经公会”和“美国圣经公会”等联合各方面人士在上海确定统一盲文的四项要求:统一采用“布莱尔”点字符号、以“秦州法”和“大卫·希尔”法为基础制定新的盲文体系、制定包括所有普通官话音在内的发音表、选择一种标准作为汉字分类的根据。[3]在上述要求的指导下,英国传教士等按照中国官话(南京方言)的统一发音并和“布莱尔符号”组合形成一种新的盲文体系,该体系因采纳了以往各种盲文体系的优点,故名“和合布莱尔法”(简称和合法),后来中国最习惯的名称为“心目克明”盲字。
“心目克明”盲文作为拼音文字,包含54个字母(其中18个声母、36个韵母),声韵双拼组成一个音节,再加上另一个音符标调,因此也被称为“三方字”。1925年,上海盲童学校盲人教师王湘源博士参照“康熙盲字”的标调方法并结合“心目克明”盲文,制定出一套“心目克明两方字”,在两方音符内标出南京方言的5个声调。这套盲文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声韵调双拼的汉语盲文,其形式简约、发音准确,很受欢迎,成为当时流行于中国各地的盲字。
二、我国现代盲文的改革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和扶持盲文、手语的研究和应用,全面展开盲文的改革工作,先后出现“现行盲文”和“汉语双拼盲文”两套盲文方案。
(一)现行盲文。1952年,盲文专家黄乃和一些教师一起设计了一种以北京语音为拼音标准,以普通话为基础并且语词连写的盲文方案,称为“新盲文”或“现行盲文”,以区别于拼写南京方言、语词不连写的“心目克明”盲字。该盲文采用声、韵双拼制,声母21个、韵母34个,声调符号设置可有可无,设计合理、简单易学,不受方言区域限制。该方案先在北京、大连、沈阳三市的盲校和北京盲艺人训练班、兰州生产教养院附设盲人班等试用,证明其效果优于旧盲字。1953年由教育部正式公布并批准施行,同时盲人读物、盲文教材等也采用新盲字出版发行,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现行盲文”迅速取代了其他几种盲字,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统一规范的盲人文字。“现行盲文”能在短时期得以全国推广,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盲文的统一提供了前提条件,还有当时盲人入学率低,大多盲人没有文化、没有学习过盲文为新盲文的推广提供了必要条件。
“现行盲文”自推广以来,对于满足广大盲人群众接受教育的需求,提高盲人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水平,促进盲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现行盲文”在具体的实践使用中也曾出现一些不足,如缺乏明确客观的标调规则,实践中常出现主观随意标调的情况,造成“一形多词、一词多形”的情况经常发生,使得“现行盲文”一直处于盲文的初级形态,[4]但是我国盲文研究者对“现行盲文”存在的问题一直给予高度重视,相应的研究从未中止过。
(二)汉语双拼盲文。1958年,全国人大通过《汉语拼音方案》,并在全国推广实施,为我国汉语盲文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同年教育部、盲人协会等联合成立盲字研究委员会,并积极尝试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结合汉语盲文的特点推进汉语盲文改革,使汉语固有的民族特征和国际公认的盲字符号普遍地结合起来,并使汉语盲文能够最大限度地同普通文字自由转换。1975年,黄乃等人提出一个两方盲符内全标调的双拼盲字方案,称为“七五方案”,后定名为“带调双拼盲字”,并在北京、南昌、昆明等地7所盲校进行教学实验,结果发现带调双拼盲字在两方盲符内实现全面标调,比现行盲文科学、精密,有利于方言区的盲人学习普通话,并提高其摸读准确率等。之后又经过了十几年的不断研究、探索,1992年,第四次盲文改革研讨会将这套盲文定名为“汉语双拼盲文”。1995年,国家教委、中国残联等部门共同发出《关于在全国试推行〈汉语双拼盲文方案〉的通知》,同年中国残联分别在北京、天津和青岛等地举办了汉语双拼盲文师资培训班,进一步推动汉语双拼盲文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与普及。
汉语双拼盲文相比以往盲文其特点鲜明,首先,声介合一、韵调合一,两方之内字字标调,符合词形清晰、音意准确、少方少点及好学好用的设计原则。同时,放弃了字母国际化,取得按汉语特点设计的自由,并突破了一符一母的传统思想,允许部分声母和韵母同形、点位的变化反映了汉语语音的内在联系。此外,按照字母使用频率设计字符,频率高者用少点字符,频率低者用多点字符,取得总体上减少点数的效果,并且点数分布、缺陷词形的出现频率合理,符合盲人的生理特征,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词形优化。然而,双拼盲文在实践应用也存在一些不足,其许多内在规律超出学龄盲童入学时的认知理解水平,对初学盲文的儿童也造成一定困难。[5]
三、我国汉语盲文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一)本土化。早期盲人教育工作者直接照搬采用布莱尔盲文符号来简单地逐个排列出北京方言音节,未能充分考虑布莱尔盲文符号与汉语的有效结合,而导致康熙盲字读音上需要机械记忆,记忆的符号略多,推广也相对较为困难。近年来,我国汉语双拼盲文则是在基于布莱尔盲文的框架之下,参考汉语拼音方案,放弃字母尽量国际化的做法而根据汉语固有的民族特征设计盲文,体现了盲文改革本土化的特点。同时,我国盲文的创造最早由外国传教人士开始研究,而后由国人接续研究,并逐渐成为盲文研究与改革的主体。这种由外国人向国人其研究主体的转变,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汉语盲文发展本土化的突出表现。
(二)简约化。早期的康熙盲字有408个字音,“心目克明”盲字有54个字母(其中声母18个,韵母36个,并形成“三方字),这些盲文方案字音较多,书写占用一定篇幅,给盲人摸读、学习等造成额外的记忆负担。而今我国现行盲文从开始设计就非常注重节约原则,盲文方案中包含了一些简约化的因素,如“zhi.chi.shi.ri.zi”等音节中“i”的省略,“一般不标调”等。汉语双拼盲文更突破了一符一母的传统思想,确立了少方少点的简约化设计原则。虽然当前我国盲文仍无系统的简写方案,但简写已成为汉语盲文升级的必由之路,通过简写不仅可以节约盲文方数,扩大盲人获得的信息量,节约时间,同时区别与其他字的盲文符形,达到在常用词的范围内区别同音词等,[6]可见,简约化不仅是盲文改革与发展的要求,而且也为盲人快捷地处理并掌握信息,共享信息时代成果奠定基础。
(三)标准化。虽然我国1995年发布《中国盲文国家标准》,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和历史原因等,在具体实践中各省市却存在使用不同的盲文方案。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曾对北京等18个省1.6万人的问卷调查显示多数盲人主要使用现行盲文,同时仍有部分盲人和教师使用双拼盲文。[7]因此,汉语盲文的标准化、规范化将成为盲文发展的必然趋势。2011年国家语委、中国残联等部门正式启动通用盲文标准修订课题,该课题立足于现行盲文并充分吸收原有两套现行盲文和汉语双拼盲文的优点,来调整现行盲文标调规则,以期实现现行盲文全面标调,并通过简写减少盲文篇幅。[8]同时,简化分词连写规则优化,促进现行盲文表音完全准确,提高表义功能。总之,在保持现行盲文主体结构不变、盲人群体易学、易用前提下,努力克服现行盲文的先天缺陷,提高其科学性和易行性,促进我国盲文向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四、总结
我国汉语盲文虽是来华传教士宣传教义、扩张教势的产物,但其产生也是我国盲人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汉语盲文由早期简单采用六点字符排列汉语音节,已转型为基于六点字符框架实现字形、音调、拼音的有机统一。这既反映了对盲人认知、需要等特点的关注与尊重,也是适应我国盲人教育实践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国汉语盲文当前仍处于初级阶段,随着我国盲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盲文的改革也将会越来越明显地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发展将呈现本土化、简约化、标准化的特点,其在盲人教育、交流和生活等领域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1]滕伟民.中国盲文(第2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1.
[2]郭卫东.北京瞽叟通文馆与中国盲文体系的初建[J].北京社会科学,2005(3):100.
[3]郭卫东.中国近代特殊教育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50.
[4]钟经华.关于现行盲文标调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3):52.
[5]钟经华.盲文[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7-8.
[6]钟经华.汉语盲文改革的新视角[J].中国特殊教育,2004 (6):46.
[7]顾定倩.加快手语、盲文规范化进程,构建无障碍沟通环境[J].语言文字运用,2013(1):19.
[8]黄伟.国家通用盲文通用手语标准研制工作启动[J].残疾人研究,2011(4):80.
[责任编辑郑丽娟]
G761
A
2095-0438(2016)04-0082-03
2015-11-24
陈立(1988-),男,陕西太白人,四川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盲文。
四川省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度研究课题“四川省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及其相关研究”(SCTJ-2015-D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