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关怀伦理学视角的自闭症早期干预伦理观

2016-04-13连翔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伦理学自闭症关怀

连翔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泉州 362000)

基于关怀伦理学视角的自闭症早期干预伦理观

连翔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泉州 362000)

教育是关乎人一生的活动。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关乎自闭症儿童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为更好地实现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的成效,研究者从关怀伦理学视角探寻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的观点与实践取向,进一步探明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的生命向度与生命意义,实现从“能力关怀”向“生命关怀”的超越,使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赋予人文关怀的同时也具有伦理实践的可能。

关怀伦理学;自闭症;早期干预

公正伦理的出发点是单独的个体和人类的理性,人与人之间是分离的,彼此处于竞争的状态,每个人都力图获得优势和胜利;而关怀伦理的出发点则是处于具体关系和联系中的人以及人类的情感,人们处于相互联系中,彼此依赖,相互合作[1]。所以,关怀伦理学将道德行为的核心源泉指向人的情感回应,提出要正视我们存在的情感基础,并赋予应有的地位。本研究试图从自闭症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现况为基点,借助关怀伦理学视角,即人的相互关系和彼此依赖中探寻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的实践方向,同时也是在理论层面,见证特殊教育中的大爱。

一、早期干预伦理观的应然

(一)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性表现。共同关注的前身是社会定向——即孩子会自发地要求去直接关注另一个人。自闭症儿童在生活早期就会显示出社会定向障碍,在社会性刺激物面前,他们只可以定向到个别的非社会性的刺激物。大约一岁大的自闭症儿童就已经表现出比其他的孩子更少地注视成人或者对自己的名字做出反应[2];自闭症儿童在6个月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对人脸缺乏兴趣;自闭症儿童在24个月大的时候就表现出对人的声音缺乏定向性。这些表现都成为之后用来诊断自闭症的前期症状。除此以外,自闭症儿童比普通儿童或者发育迟缓的儿童对各种刺激物的反应都少,表现为普通儿童在面对熟悉的或者陌生的脸孔时,会在大脑中表现出不同的、与事件相关的潜意识活动,自闭症儿童则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在自然的社交场景中,自闭症儿童注意人脸部、嘴巴的次数是注意鼻子次数的两倍,但是频率比眼部区域少2.5倍[3];普通儿童面对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人会出现很大的皮肤电导反应,面对中性的物体就会出现较低层次的反应,但是自闭症儿童不管是面对一个人还是面对一个杯子时,出现的皮肤电导反应都是一样的。

这些基本处理过程中的差异最终演变成高阶的推理与归因问题。所以,自闭症儿童会表现出较为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以及逃避社会性刺激物。众所周知,儿童的发展性学习主要取决于他们自愿参与的社会互动,而不是让他们所接触到的某个特定的活动或者信息[4]。理论工作者和治疗师设计干预方案时,也意识到了自愿的社会定向和共同关注的重要性,因此,需要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一个持续的并且强烈倾向于社会信息的环境,努力提高自闭症儿童周围环境的社会性。

(二)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的现况。

1.基于行为主义的干预观。主要的干预理念是,试图通过分解目标、强化原则、辅助原则,利用回合式操作进行干预。目的是通过反复的操作和练习,达到塑造行为效果。虽然行为主义的干预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干预的效果不具有持续性,而且干预过程中的方法值得商榷。当自闭症儿童不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时,教师或训练者往往采取反复地、强迫性地要求自闭症儿童进行配合,甚至会使用威逼利诱手段[5]。有时,教师或训练者甚至还会使用糖果、点心等强化物,以此来塑造自闭症儿童的行为。

因此,由于自闭症儿童不理解学习任务的目的和要求,而完全是为了逃避厌恶刺激或者为了获取强化物而做出被动的行为表现。这样的干预结果不利于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再现,更不利于学习行为的迁移。所以,自闭症儿童的行为是刻板性、强迫性的表现,是被动的塑造。

2.基于神经心理学的干预观。由于缺少对感知觉信息进行完整的整合能力,导致自闭症儿童无法获取完整的外界信息,影响自闭症儿童对信息的判断和处理。因此,神经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就是利用图片交换策略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实际研究中发现,图片支持策略有效发挥自闭症儿童的视觉偏好,提高自闭症儿童对环境的理解能力、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表达能力、积极调节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6]。图片交换策略可以有效提升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能力,大幅度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交功能以及人际关系[7][8]。不仅如此,其他相关研究中也发现,利用图片交换策略,可以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行为问题[9][10]。

但是,对于图片的使用方面,要着重关注图片内容的呈现方式、图片大小、图片内容的颜色,因为自闭症儿童对红色和绿色的图片有积极的突显[11]。同时,结构化教学对于障碍程度较重的自闭症儿童则需要较多的结构设计,增加教师的负担[12];结构化教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儿童的问题行为,大多数自闭症儿童没有达到自理能力或无法参与融合教育[13][14];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新的刻板行为,需要注意不能完全使用程序化的沟通方式[15]。因此,结构化教学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谨慎使用,无论对于自闭症儿童或者对教师而言,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3.基于人本主义的干预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的关键就是在于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和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由人本主义理论衍生而来的教学方法是“地板时光”“人际关系发展干预”。

美国脑神经科医师Greenspan根据多年经验发展了地板时光(floortime)疗法,因儿童的活动通常在地板上进行而得名。在“地板时光”训练中,教师或家长根据儿童的活动和兴趣决定训练的内容,以儿童为主导,父母或老师配合儿童的活动,强调和儿童建立情感联系,提倡与儿童进行良好的互动,通过手势、语言和假想性游戏帮助儿童,促进儿童的情绪稳定、情感逐渐健全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1995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葛斯汀(Gutstein)博士提出“人际关系发展干预”。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够着眼于自闭症儿童的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的发展,强调父母的“引导式参与”,在评估儿童当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触发自闭症儿童产生运用社会性技能的动机[16]。

总而言之,自闭症儿童在社会性方面存在问题,导致自闭症儿童无法参与高阶的认知活动,由此而产生的干预方法主要以行为主义、神经心理学和人本主义为主。根据目前的相关研究结论,研究者认为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理念,最好的理念就是“爱”,爱的具体表现就是包容,而不是改变。对此,研究者从关怀伦理学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的伦理观

关怀伦理学揭示理想的关怀关系为:关怀者的关怀是开放地接受对方,并对自己所关怀的对象作出关怀实践的承诺;而受关怀者是在被接纳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表现自己的需求。所以,关怀伦理是以一种尊重怜人的情怀,以一种开放坦诚的方式接纳他人,许可他人与自己建立非选择性的关怀,即平等关怀[17]。基于关怀伦理学的基本观点,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的伦理观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赋予个体人性化的教育关怀。人一出生原本就处在关系之中,并且长期受到照顾与呵护,人才能成长。如此而言,“关怀是人最基本的需要”。每一个人的生命中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来自他人的关心与理解、尊重和认同[18]。但是,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的研究与实践较少甚至没有对自闭症儿童生命的内在性问题进行深层关注,没有给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发展留有余地,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空间被知识、技能和能力这些看起来很“实在”的东西遮蔽了。不仅说明自闭症儿童未能体验和感受到真正的关怀,同时也说明早期干预的过程中未能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兴趣和动机,缺乏对自闭症儿童内心世界的倾听和了解。所以,应该以关怀作为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的基础,主张在教育理念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在教育内容上,突出“关心”的主题和人为关怀;在教育原则上,应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个性发展;在教育方法上应发挥教育者的榜样示范作用[19]。

(二)给予个体平等性的教育关怀。现代社会中,相对于其他物质和精神利益分配而言,教育利益分配对于每一个人更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如果一个人不能获得有效的、公平的教育利益分配,不能获得一定的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发展水平和资格认定,他就可能丧失一切现有的和未来的发展机会[20]。

关怀伦理学宽容和尊重人的个体差异性,客观强调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习者,能够给予每一个个体平等的学习资源。毋庸置疑,关怀伦理学正视自闭症儿童与常态儿童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并且深信所有的自闭症儿童都是有能力、有价值、有责任的,通过彼此合作产生协调活动,启发自闭症儿童潜在能力,能够让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下有效地学习,达到最大限度且非功利性的教育关怀。

(三)以关怀建构学习关系。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的灌输为主,而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被动或对立的学习关系。关怀伦理学强调的是关怀的关系性,认为关怀是处于关系中的一种生命状态,例如,“我认为关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21]同时,关怀伦理学中的关系是建立在需要和反应的基础之上。例如,A要有关怀的思想;A要将关怀的思想付诸于实践;B感受到A对自己的关怀并给予回应。教育者作为关怀者,必须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而不是一味地根据关怀者的主观目的而进行强制灌输。正是因为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才要求教育者去关怀学生,花精力去辨别、倾听、体察和引导,适时地提供关怀和帮助,通过一连串的关怀而建构良好的学习关系,进一步引导自闭症儿童控制个人情绪,感受到被关怀的同时能够表达正向积极的行为。所以,关怀伦理学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对每一个个体的需要予以回应,目的是建立并且维护关心关系。[21]即培养关怀之情、保存道德理想、增强道德承诺。

综上所述,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的伦理观大致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即内容、权利、关系。内容方面主要强调要先考量自闭症儿童身体和心理的状态,他们饿不饿,他们累不累;他们的情绪状态是开心的还是焦虑的;还有就是他们的能力,如果当下的肢体动作还没有发展好,让他们玩一个滚球游戏就不是很适合。另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动机,如果是有趣的活动孩子就一定会参与。权利方面主要指自闭症儿童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同样可以享受同等的学习资源,同样可以得到关怀和理解。关系方面主要说明教育者和自闭症儿童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自由的关怀关系,彼此能够从情感层面进行理解和交流,以利学习成效更佳。

三、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的实践取向

早期干预的核心内涵就是给予自闭症儿童相当多的支持。支持就是帮助个体在工作与生活中获得资源、信息和关系,进而提高其独立性、生产性、社区整合性与满足感[22]。因此,自闭症早期干预的实践取向应该体现为平等与公平,即每一个自闭症儿童都能够获得同等的学习资源。但是,平等与公平不代表是“均等分”。所谓的平等与公平是指个体在相对平等或公平的环境下,参与学习活动,并尽个人努力而获取相对多的学习资源。

(一)环境的公平性。环境的公平就是指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下参与学习活动。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希望更多的特殊需要儿童都能够安置在限制较少的顶端;强调特殊需要群体的差异性,倡导将特殊需要儿童和普通儿童放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的方式;强调提供特殊儿童以正常化的教育环境,而非隔离的环境。融合教育思想的最终目的即引导社会关注和理解人类发展进化过程中的多元性,积极地接纳和包融特殊需要群体,认可特殊需要群体的存在。但是,特殊需要儿童究竟该安置在何种地方、享受何等教育资源,还要完全依赖特殊需要群体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而定,只要特殊需要群体能够接受适宜的教育资源皆可。

(二)权利的公平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和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即所谓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干涉或阻挠。这充分说明国家对残疾人都抱有较高的尊重和认可,能够以残疾人的个体发展作为学习资源公平整合的重要基础。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学校除提供特殊教育的直接服务外,学校也需要与障碍者支持服务的相关专业团体与人员建立合作关系,促使对障碍者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支援服务[23]。

从课程的角度而言,由于身心障碍资优生内外表现不一致,所以需要建立支持与认同的环境、执行完整的支援系统介入方案、使用跨学科课程、社会情绪行为的支持、资优与特教的策略[24]。除此以外,还包括教学方法的改变、课程的调整、结构化的社会接触及人力资源[25]。甚至在情感环境方面也要给予支持,因为对于自闭症个体的容忍态度、教师以及同伴的期望都能够促进自闭症个体学习社会互动和沟通[26]。所以,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真正的权利公平是需要学习方法、手段、环境,甚至学校、教师及家长等不同社会资源的支持和协助,才能真正实现对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的自闭症儿童在学习资源配置上予以补偿的目的。虽然这样配置的学习资源对常态人群而言是不平等的,但却是公平的。

(三)方法的人性化。人性化的理念是从儿童的动机出发的,所以会使用一些儿童内心比较愿意亲近的物品和活动作为开始。成年人会用事先设计好的可以激起自闭症儿童兴趣的方法来回应儿童自发性的兴趣,例如,成年人会在蹦床上跳来跳去假装自己是一只猴子,目的是迎合自闭症儿童所作出的各种反应。研究者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将自闭症儿童的内心意愿与社交行为联系到一起,从而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性行为。但是,当自闭症儿童对某个物品特别关注时,许多传统的方法都试图转移儿童的兴趣。但是在伦理观视野下的干预方法,则应该将这些兴趣作为进入自闭症儿童世界的途径,通过这个途径形成一种内在联系,为自闭症儿童更多地表现自发性、多变性的社会性行为做准备。

总而言之,通过理论看本质,以关怀伦理学为基石的自闭症早期干预思想,更加具有人性化、自然性的表现,大大地颠覆了行为主义塑造行为的观点和做法;改变了神经心理学借助结构化图示辅助学习的被动行为;深化了人本主义对人性和需求的肯定。所以,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干预,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以关怀为手段,通过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情感触动,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自闭症儿童的能力发展。为此,在伦理观视野下,环境的公平与权利的公平才是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的实践取向。

[1]张鸿燕.关怀伦理学视野中的道德教育[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4):46.

[2]Osterling,J.,Dawson,G.&Munson,J.Early recognition of one year old infa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versus mental retardation:A study of first bithday party home videotapes[J]. Deuelopment of Psycbopatbology,2002(14):239-252.

[3]Klin,A.,Jones,W.,Schultz,R.&Volkmar,F.The enactive mind,or from actions to cognition:lessons from Autism[J].Pbil. Trans.R.Soc.Lond.B,2003(358):345-360.

[4]Kim,J.&Mahoney,G.The effects of mother’s style of interaction on children’s engagement:Implications for using responsive interventions with parents[J].Topicsin Early Cbildbood Special Education,2004(1):31-38.

[5]田静伟,王梅.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方法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0(1):36.

[6]陈凯鸣.视觉策略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应用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01(7):10.

[7]杨珍珍,吴德,唐久来.图片交换训练法对孤独症儿童的应用效果研究[J].安徽医学,2010(10):1147.

[8]李超.视觉支持策略对孤独症儿童干预的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9]连翔.一例孤独症和一例亚斯伯格综合症儿童异常情绪行为问题的矫正研究[C].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年会,重庆,2011.

[10]陈丽,等.利用视觉支架式教学提升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的实证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0(5):44.

[11]林云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颜色视觉突显的眼动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5):57.

[12]陈淑贞.结构化教学之探讨与自闭症学生案例分享[J].国小特殊教育,2001(55):72-86.

[13]李翠鸾,瞿静,杨楹.结构化教育治疗儿童孤独症44例疗效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2):189.

[14]李翠鸾.结构化教育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效果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15]王亚东.应用结构化教学培养孤独症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个案研究[C].北京市第十届残疾康复学术研讨会,北京,2008:324-331.

[16]王梅,张俊之.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11.

[17]鲁明.论“关怀伦理学”视野下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J].中小学校长,2011(10):15.

[18]刘瑶青.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136.

[19]谢飒.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及其德育价值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3.

[20]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19.

[21]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

[22]张文京.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理论与实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43-46.

[23]毛连塭.特殊教育行政[M].台北:五南出版社,1989:63.

[24]Nielsen,M.E.,&Higgins,L.D.The eye of the storm: Services and programs for twice-exceptional learners.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2005(1):8-15.

[25]胡致芬.重度障碍者之统合教育[J].特殊教育季刊,1997(62):16-21.

[26]Harrison,J.Improving learning opportunities in mainstream secondary schools and colleges for students on the autistic spectrum[J].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1998(4):179-183.

[责任编辑 郑丽娟]

Early Intervention with Autism Ethics Based on Caring Ethics

Lian Xiang

(Quanzhou Children’s Normal College,Quanzhou,Fujian 362000)

Education is about human life activities.Early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autistic children relates the future grow th and development.To better achieve result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early interven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e ethics,the researchers explore the views of early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practice orientation.The paper aims to further prove Dimension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of early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from a“caring capacity”to“life care”beyond.And early childhood autism intervention is not only having humane care but also the possibility of ethical practice.

care ethics;autism;early intervention

G766

A

2095-0438(2016)07-0077-05

2016-01-13

连翔(1983-),男,黑龙江牡丹江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澳门城市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自闭症个案的学习支持。

福建省教育厅2015年度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自闭症儿童心路成长的过程与反思研究”(JAS151065)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伦理学自闭症关怀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