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2016-04-13万德年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卫生

万德年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评估中心,湖北 黄冈 438000)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万德年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评估中心,湖北 黄冈 438000)

对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调研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口健康数据库建设,促进数据互通互联,注意保护居民健康信息的安全,推广居民健康卡的应用,提升卫生机构的执业能力,强化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等建设策略。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对策

区域卫生信息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方、接受方、支付方、管理方以及医疗卫生产品供应商,提供医疗卫生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处理和表达,建立新型数字化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业务流程,改造、创新传统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进而全面优化、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区域内各医疗卫生系统之间信息的网上交换、集中存储与管理、资源的共享[1],从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和质量,降低医疗卫生服务成本。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可分为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基于医疗业务协同的、基于政府监督管理的、基于卫生监测的和包含上述所有内容的综合区域卫生信息化等几种类型,其中又以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和基于医疗业务协同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意义较大[2]。

1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持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3]。区域卫生信息化一般是以区域内卫生信息共享为基础和前提,以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为核心,实现多途径、多渠道的动态、智能化采集健康信息,涵盖到各类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并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以满足医疗、保健、健康决策、居民健康管理和自我保健的需要。它涉及到政府卫生管理部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险机构、居民等多方面的参与,需要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统筹协调,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做好“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顶层设计,并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4]。

“纵向到底”一是要依托国家公用数据网,建立连接乡镇、县(区)、地(市)、省、国家五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双向信息传输网络,形成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虚拟专网;二是要建立地(市)、省、国家建立三级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5]。“横向到边”是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和属地管理原则,在区域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区域内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要求,依托国家公用数据网接入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形成区域卫生信息网络。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都建立了内部的卫生信息化应用系统,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以及计划生育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加强了对医疗卫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特别是各级医院都完成了基于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很多地域的省、市、县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才刚刚起步。

2014年,国家卫计委在昆明召开的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上提出了国家卫生、计生资源整合顶层设计规划--“4631-2工程”。其中,4级卫生信息平台分别是:国家级人口健康管理平台,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地市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及区县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6项业务应用分别是: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计划生育、综合管理;3个基础数据库分别是: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和全员人口个案数据库;1个融合网络是人口健康统一网络;2个体系分别是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4631-2工程”依托中西医协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医疗健康公共服务系统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国家卫生计生资源体系。我国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正在从各自为政的单体建设逐渐向区域级甚至国家级建设发展。

2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2.1 投入不足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机制不健全,建设体制不完善,在医疗系统内部对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很高,但外部参与力度较小,缺乏全社会参与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抑制了人口健康信息产业的良性发展。

2.2 技术人才短缺

信息化专业队伍从数量和质量上尚不能满足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缺乏既懂卫生计生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人才。同时,信息化从业人员在医疗机构中被视为从事“非主流”业务,在培训、进修、职称评定、职位升迁等方面缺少倾斜和保护性政策,也导致这类人才发展动力不足,流失严重。

2.3 信息化标准不统一

信息标准化是区域信息化平台数据准确性的保证。我国卫生信息系统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标准的建立,因阶段性发展条件以及信息标准应用滞后等原因,造成了众多信息系统各自为政,分别制定了各自的标准体系。一些纵向信息系统建设也客观上导致大量存在“孤岛”和“烟囱”现象。医疗卫生各信息系统之间因数据来源不同、统计方法不同、分析算法不同,导致数据的完整性和差异性较大,影响了数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制约了区域卫生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抑制了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从而降低了区域卫生信息系统优势的发挥。

2.4 医院信息系统相互独立

由于各个医疗机构相对独立开展业务,因此,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也相对独立,彼此之间相互封闭,没有数据的互通和交换,数据信息分散,连续性和协调性差。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医疗、公共卫生、卫生行政等多个方面,既需要医院信息系统的互通互联,也需要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才能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而此类机构建设也并不完善。

2.5 纵向信息系统形成了众多“信息孤岛”

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各业务处室按照各自的职能进行信息化建设,如免疫系统、血液系统、妇幼保健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等,大大提高了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但是,各纵向信息系统的垂直建设,也导致各个卫生系统之间更加不兼容,信息沟通上更为复杂化,从而形成大量“信息烟囱”和“信息孤岛”[6],影响了区域卫生信息的整合和共享。

3 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 摸清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为了真实反映黄冈市卫生信息化现状,了解项目团队联合黄冈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信息科、黄冈市中心医院信息科开展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工作。

调研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了解区域内医院信息化基本情况、硬件建设情况、软件建设情况、信息化安全情况、信息化人员专业与学历情况、信息化技术规范情况、医护人员信息化能力要求情况、信息化投入及规划发展情况等内容。通过调研,了解区域内医院信息系统的使用状况及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摸清医疗卫生行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水平、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化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把握辖区内卫生信息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做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打下基础[7]。

3.2 做好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全面推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从源头上统筹协调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在国家级层面,国家卫计委于2014年出台了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4631-2工程”的顶层设计规划,各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建设方案,从而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做好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顶层设计方案,有利于各地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逐步实施。

为推进湖北省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鄂卫生计生发〔2015〕2号)、《关于开展市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软件部署试点工作的通知》(鄂卫生计生办发〔2014〕225号)、《关于做好市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应用软件部署工作的通知》(鄂卫生计生函〔2015〕17号)、《关于做好与省人口健康信息综合平台首批对接工作的通知》(鄂卫生计生函〔2015〕216号)等文件,计划用两年时间建立省、市、区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与国家平台联通并推进省内各级各类计生机构的信息互联,实现主要功能并开展重点应用。

为加快推进黄冈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市卫生计生委出台了《黄冈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对市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工作目标、建设内容、工作安排进行了部署,并召开了相应的建设工作协调推进会,就相关建设进行协调和督办。

3.3 加大区域卫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一般应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做好顶层设计,并分步实施。然而,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各级医院已经先期完成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落后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从而加大了各级医疗机构的建设投入。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应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才能确保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7]。

3.4 强化人口健康数据库建设

加快全员人口数据库的建设,根据地域特点,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更新制度,确保数据及时更新、充分共享,构建安全可靠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一方面要综合利用卫生计生信息专网、政务外网、国际互联网,构建高效、稳定、安全的人口健康信息网络,为推动各级信息平台与各类卫生计生机构的互联互通、共享交换和业务协同打开基础。另一方面,统筹建设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基础资源数据库和决策支持数据库,为计划生育、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管理、医疗保障、综合管理等六大重点业务的应用提供支撑和保障。

3.5 加强数据信息的互通互联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间数据标准和格式规范各不相同,要实现互通互联,一是要建立上行和下行的数据标准,保证数据的格式统一。如市级平台通过省平台部署在各地市的前置机提供的接口服务,或者直接将数据按省平台数据标准组包后,将符合标准的摘要信息推送到市平台前置机,省平台传输采集程序自动将数据传输到省平台中心前置机,并经过数据清洗后存入到中心数据库。市级平台提供健康记录访问接口服务,由省平台在健康档案访问时调用,获取存储在市平台数据库中的该记录详细信息。二是明确数据传输方式。可实行实时数据上行和定时数据上行。定时数据上行主要是将本市州摘要数据定时上传到市平台交换库中,省平台将数据汇入到省平台中;及其它市州明细数据定时上传到省平台交换库中。实时数据上行是当省平台调阅市级居民健康档案数据时,通过市级提供的服务上传本市居民个人的明细数据。三是要着力消除影响健康信息互通互联的因素。各医疗机构不愿意将病人就诊信息共享,更多是受制于本单位经济利益的驱动,政府和行政管理部门要想办法克服这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在短期内积极推进数据的共享和互通。

3.6 确保居民健康信息的安全

居民健康信息是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各级医疗机构对病人就医信息采取了多重保护措施,尤其是对病人数据库与外部网络进行了物理隔断,充分保障了病人的隐私权。而一旦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在实现健康信息共享的同时,病人信息泄漏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强。因此,重视数据安全建设,建全人口健康信息化安全体系,确保信息安全。

3.7 推进居民健康“一卡”通用

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居民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积极推广使用居民健康卡,实现在区域范围内居民健康“一卡”通用,有效共享全员人口、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实现跨区域跨机构就医和费用结算,促进居民电子健康信息动态实时更新,强化个人健康与疾病监测管理,构建优化、规范、共享、互信的诊疗流程。

3.8 倒逼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执业能力

建立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各类医疗信息数据就会上传到平台的资源中心存储。一方面确保了居民健康信息共享,另一方面,也会将医生的诊疗记录保存下来,使病人的电子病历更加透明化。同时,一旦发生医患纠纷,病人可以从区域健康信息平台中调取相关的诊治信息进行举证,使病人的权益更容易得到维护。

3.9 强化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在社区和乡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居民健康信息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和乡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上门统计和清查,才能真正建立起全民健康信息档案。国家为此每年拨付专项资金开展这项工作,投入资金量还在逐年增加。然而,我国中小型城市和广大乡镇对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有名无实,一方面是中小型城市的居民健康档案建设与社区卫生机构脱节,人力、物力、财力相互不对应,档案建设没有覆盖到户、到人;另一方面,乡镇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短缺,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多是专业不对口,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很多工作落不到实处,基层的卫生服务能力弱化,达不到乡镇基层居民对卫生健康的需求。

因此,强化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完善和提高社区和乡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能力,才能有效改善居民的健康水平。

[1]全宇,佡剑非,郭启勇.构建区域协同医疗平台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6):54-56.

[2]任连仲.区域医疗协同信息系统的和体系结构分布[J].信息通讯技术,2008(2):6-10.

[3]滕建荣,戚英,何炜.地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1,8(5):81-82.

[4]万德年,蔡吉林,王斯蕾,等.黄冈市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5,24(3):59-61.

[5]金水高.中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与问题[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09,6(1):13-17.

[6]林刚,高泽发.北京市东城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1,8(6):71-74.

[7]王斯蕾,吴振鹏,蔡吉林,等.黄冈市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分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3):80-84.

责任编辑:张隆辉

C916

A

1672-2094(2016)05-0052-03

2016-06-17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类研究项目“黄冈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编号:2015C2022119)阶段性研究成果。

万德年(1966-),男,湖北浠水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质量和计算机应用。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卫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卫生与健康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卫生歌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