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演变
——以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为背景

2016-04-13吴丽宁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优先改革开放公平

吴丽宁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部,广东 广州 510053)

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演变
——以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为背景

吴丽宁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部,广东 广州 510053)

我国对公平与效率之间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次演变,改革开放前的只注重公平不注重效率,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八大后提出了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根据历史的发展和当前的社会形势需要,只有贯彻公平优先原则,才能接近公平与效率相互平衡的理想状态。

公平;效率;演变

1 改革开放前的只注重公平不注重效率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公有制的计划经济模式,资源配置高度集中,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虽然1982年的宪法提出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但在实践中从没落实过,而是逐渐演变成了平均主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通过农村土地改革和城市调整工商业等方针政策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实行农业合作社,分配上做到利益均等;工商业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模式,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手工业方面实行“赎买”政策,走合作化道路,将资产阶级团结起来。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公平。

1956年我国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第一个五年计划落实,社会经济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1958年起的三年“大跃进”时期不顾生产力发展规律盲目追求生产高指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造成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发展不平衡,国民经济发展停滞,此后开展的“文化大革命”更使国民经济困难重重。文革时期既无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无法保障人们的基本权利。政府不重视生产效率,对于收入分配平均主义倾向严重,由此造成许多劳动者心理不平衡,劳动付出和劳动收入不成正比,于是滋生了大量的懒惰者,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平均主义使劳动生产效率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从而导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停滞,人民生活贫困。

2 改革开放后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改革开放前过度追求公平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为改变平均主义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以“效率优先”为指导原则,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克服平均主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分析了平均主义的危害,提出利用先富带动后富,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人走向共同富裕。这一阶段的改革将效率放在优先地位,通过适当拉开收入差距,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经济发展。然而“效率优先”在实践中逐渐演变成片面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导致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激化了社会矛盾。于是党的十三大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可以同时并存”,表明了社会公平已经引起重视。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个提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原则对克服平均主义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之后党的十五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根据国情提出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并提出要处理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发展“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分配原则。十六大在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调节收入差距”。

3 十八大后的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3.1 公平优先促使个人价值的实现

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以自由为目的的自觉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人们确立满足自己需要的具体目标,根据客观规律改造外部世界,满足自己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需求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实现这一需求需要创造公平的环境。工作是大多数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选择,要想在工作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既要靠个人努力也需要社会提供公平的就业发展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下,每个人能够进入适合自己的岗位,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使人各尽其能,各取所需。在公平的环境下,每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不会受到过多的外部条件的限制,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因此应加强社会制度建设,为每个人营造公平的外部环境和发展空间,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3.2 公平优先原则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只有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长期站在自身的角度来发展生产力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发展经济片面地追求效率,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正确的做法是在关注人类自身需求的同时考虑环境的可承受力,统筹兼顾各种发展要素。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率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收入差距过大的格局下,一方面许多社会成员不能满足生活需要,而另一方面生产过剩,不得不中断生产过程,浪费了劳动力和资源。因此,为了实现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就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公平分配社会财富。公平优先原则的顺利实行需要法律的保障,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并严格执行。为了提高经济效率而忽视社会公平,片面发展经济从而阻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才会因为受到法律制裁而得到遏制,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得到保障。

3.3 公平优先原则保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提出,“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表明公平原则处于优先地位。从公平优先到效率优先再到公平优先,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无论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个人的自我实现都需要公平。改革开放后出现了许多受益者,但也有许多人因公平缺失而利益受损。如果不及时控制贫富差距,财富只会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而大多数人会愈加贫困。贫富差距悬殊使社会两极分化,形成对立的利益阶层,甚至引发激烈的社会矛盾。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社会结构和利益机制多元化发展,社会公平日益失衡,导致人们贫富差距悬殊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财富分配不公,社会上的仇富现象就是由于不公正待遇而出现的病态心理,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多发,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实现公平最主要的是缩小收入差距,包含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以及行业差距,时刻关心民情和了解民意。

4 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理想状态与现实选择

4.1 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理想状态

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理想状态是公平与效率的平衡,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的动态平衡过程,并不能一步到位,也不能逐步完善,而是处于不停地变化。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过程首先体现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处于变化之中,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公平与效率两者所占的主导地位不同,在公平与效率内部占主导地位的原则也不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效率,与此对应,在公平与效率内部占主导地位的原则是按贡献平等分配。然而,一方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另一方,一方的实现不应以牺牲另一方为代价。虽然在实现公平与效率平衡的过程中矛盾双方总会有一方处于主导地位,但必须统筹兼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在经济领域,通过非法压低、克扣劳动者工资和福利待遇来降低生产成本的恶性竞争,应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和惩罚。那些钻国家法律和制度空子的一夜暴富,必须受到有效打击。在追求经济高效率的同时也要保障社会公平。在社会领域中,社会公平占主导地位,但对社会公平的追求要考虑到社会服务和产品的有效供应,追求有效的公平。如果对社会服务和产品的公平分配会降低社会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应,那么这种公平的分配方式就应该改正。因为社会服务和产品的公平分配可能会减弱其生产者的积极性,有效供应得不到保证。现实中我们要做的是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

4.2 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现实选择

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状态即二者的平衡很难达到,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就算达到了也很难持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状态只能在局部或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实现。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节二者的关系,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不能用理想状态代替现实选择。公平与效率何者应该放在优先地位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社会缺乏效率时,就应该优先强调效率,但还要兼顾公平;当社会需要公平时,公平便要占优先地位,但又不能忽视效率,二者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忽视了效率,公平便走向极端演变成了平均。回顾历史的发展,充分考虑现实的需要能让我们做出正确的现实选择。这比盲目追求公平和效率的理想状态,将二者的平衡状态作为硬性指标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和现实可操作性。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应该将它们结合起来同时也有所侧重。

5 结束语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我国的改革实践中进行了多次转换与演变,从公平优先、效率优先再到公平优先,经过了否定之否定的上升过程。当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时,大力发展生产力,强调效率优先,但不能忽略公平。当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时,强调公平优先,还要兼顾效率。公平与效率同样重要,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要有所侧重,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把握好二者的平衡点,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至关重要。总结我国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实践经验,不能抽象谈论二者的关系,而应适应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实践中把握二者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2]谭扬芳.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反思[J].探索,2009,(1).

[3]李延明.从效率优先到更加注重公平[J].生产力研究,2009,(8).

[4]何大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演变及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0,(12).

[5]陈文兰.为什么要注重社会公平[J].求知,2005,(247).

[6]冯庆龙.和谐社会观: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1).

[7]刘新年.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J].理论学习,2007,(5).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 ship between Fairness and Efficiency——Taking Reform and Opening up after 1978as the Background

WU Lining
(Graduate Department,Party School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Commit tee,Guangzhou Guangdong510053)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three evolution,before reform and opening up,it only focused on equity,thirty years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it focuses on both fairness and efficiency.After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stressed while efficiency-concerned was proposed, which aimed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to resolve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so as to promote the overall free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 and let all the people share the fruit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Fairness;Efficiency;Evolution

D63

A

1672-2094(2016)05-0001-03

责任编辑:邓荣华

2016-08-12

吴丽宁(1993-),女,广东深圳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部2015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哲学。

猜你喜欢

优先改革开放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40年,教育优先
多端传播,何者优先?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公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