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画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016-04-13李建波

视听 2016年1期
关键词:男女平等女性形象

□李建波



电影《画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李建波

摘要:电影《画壁》是一部以女性为主体的电影,华丽的造型、极致的特技、美丽的仙女等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影片中,姑姑的感性愚昧、芍药自我牺牲、丁香等人对男人的低眉顺从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从男权主义的视角出发,把女性刻板地限制在缺乏理性、自我缺失、盲目顺从的低素质、弱者位置上,宣扬传统的女性性别角色(母亲、妻子、弱者、感性等),不利于推进两性和谐和男女平等。

关键词:画壁;女性形象;男女平等

刻板形象,也称刻板印象、角色定型,是一个从心理学引入传播学的研究概念,①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传统的性别观念囿于父权文化,认为女性是柔弱的、依附的、不善思辨和理性思维的等等,塑造了对女性的刻板形象。由香港导演陈嘉上执导的电影《画壁》以离奇的情节、极致的特技以及华丽的造型布景等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但是整部影片,女性形象的刻画被限定在缺乏理性、自我缺失、盲目顺从三类刻板印象上,强化了对传统性别观念的认知,值得我们深思。

一、愚昧的反抗者——“姑姑”

万花林原本是一个和平安静之地,一群美丽的仙女们在其最高统治者“姑姑”的庇护之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她们住着华丽的宫殿,穿着美丽的服饰,吃着美味佳肴,到了生育年龄,喝口母河水,就可以繁衍后代。在这里,一切事情女人都可以自己搞定,不需要男人。然而,事情往往不能如人所愿。这种安静和平的生活,随着赶考书生朱孝廉的到来被打破,矛盾和冲突由此一步步展开。

影片从开始到发展一直没有铺叙“姑姑”之前的感情生活,但她不许仙女们跟男人来往,可以推测这是她对以往伤痛经验的总结,是对女人的保护。然而,事与愿违,尽管“姑姑”用心良苦,但是对于那群根本没有见识过男人,没有经历过感情伤痛的仙女们来说,“姑姑”的话,她们并不能理解,也不愿意接受。

出于好奇心和对人间男欢女爱的向往,跌落凡间的仙女牡丹,把进京赶考的男子朱孝廉带来了。在仙女芍药等人的帮助下,朱孝廉躲过被“姑姑”发现的危险,又顺利返回人间。朱孝廉回到人间后,发现壁画上的仙女牡丹被“姑姑”处罚受苦,出于义气,重返“画壁”世界,试图将其救出。对于“姑姑”偏激做法不甚理解的仙女们,倒转矛头,帮助朱孝廉营救牡丹。得知实情的“姑姑”难以接受,为了挽救她的女儿国,即便是芍药这个自己的最爱护的仙女也一样要受到严苛的惩罚。剧情发展到此,可以看出,“姑姑”与男人势不两立。

显然,“姑姑”高估了自己,不领情的仙女们与之进行了决战。歇斯底里的“姑姑”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亲手毁灭了她苦心营造的一切。空空荡荡的宫殿前,只剩下“姑姑”这个孤独的“胜利者”,此刻她内心是极度失望和困惑的。这是“姑姑”的悲哀,也是影片要展示给我们的女人的愚蠢和不理性。因为至此,这个万花林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这个要与男人势不两立的对抗者,都不明自己做错了什么,而男人的高明也就体现在这儿。拯救女人的男人——不动和尚恰到好处地出现了,这个只在影片开头出现过两三个镜头的男人,轻轻一句“心中有你,如何成佛”,瞬间化解了“姑姑”对男人的所有仇恨,破涕为笑,恢复了她毁灭的一切,随着不动和尚去了。

至此,男人也完成了对女人的救赎,展示了自己聪明、理性、强大等优秀品质,而女人对男人的依附也悄无声息地由“姑姑”这个曾经发起对男人声势浩大的战争的“强势”女人所完成。影片展示了女人看似强大,实则虚弱的特征,流露出制作者对女性依附、缺乏理性的传统性别意识的认同。

二、“伟大”的牺牲者——芍药

从传统的性别视角看,芍药无疑是影片中最打动人心的人物。这个漂亮的姑娘,不仅拥有美丽的外貌,还有一颗正义、真诚的心灵。虽然不爱说话,但她身上却无处不散发着沉稳冷静、知进知退的成熟气质。按理说,她更具备与男权社会抗争的力量,但是影片却并没有这样塑造她。她先帮助牡丹、翠竹掩过“姑姑”耳目,使朱孝廉得以成功返回人间,又帮助朱孝廉等解救出牡丹,使自己身陷囹圄,最后和大家站在一起,与“姑姑”决战。在这些过程中,大家看清了她冷漠外表下面隐藏着的火热真诚的心灵,也是在这些过程中,她与朱孝廉相识、相知、相爱。最后当“姑姑”把万花林的管理权交给她后,她有足够的理由让朱孝廉留下来,与她相携一生,白头到老,可是她没有这样做,她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客观上促成了朱孝廉返回人间考取功名。最后赤裸裸的内心独白,让我们看到芍药不仅是一位敢为朋友牺牲自己的人,也是一位愿为成就男人的事业而不惜牺牲自己情感的女人,那一刻的芍药是如此的“伟大”!她自觉地遵从了中国传统性别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观念,满足了男权社会对女人的角色要求,而最终得到男权社会的认可和赞赏。

与和男权主义战斗的“姑姑”相比,芍药显然从没有拿起过斗争的武器,她安于男权社会给予她的角色定位:女性的、家庭的、依附的,等等。因此,她受到了男人的赞赏。

三、盲目的顺从者——丁香等

如果说芍药是悲哀的,那么以丁香为代表的山贼孟龙潭的几个妻妾可以说下场是悲惨的。这几个女人,对于孟龙潭这个风流成性,看了喜欢的女人就想拥为己有的典型的花花公子,不仅没有丝毫反抗的意思,而且很自觉地维护着腐朽的封建社会给予男人的权利。这几位愚昧的女人,在孟龙潭身陷危难时,挺身而出,想方设法积极营救,而孟龙潭最后却丢下几个老婆和尚未出世的孩子逃走了。而那群舍命挺身救他的女人们的结局,影片没有展示,我们也无从得知。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孟龙潭好像和这个女人世界从没发生过什么似地走了,没有一点儿愧疚和自责的样子,而女人只有认命和顺从,别无他法。

四、讨论

由此可见,《画壁》是一部男权主义的电影。女人在这部影片中虽然进行了反抗,但这种反抗是那么愚昧和偏执,最后还是男人的高明阻止了冲突的进一步恶化和延伸,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影片中,女人们虽然是电影的主体,但却不是电影的主导,她们呈现给了我们一场美丽的视觉盛宴,但却又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沦落到男权主义的温柔陷阱中。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宣传妇女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充分展示妇女参与和推动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成就、价值和贡献。大力宣传妇女中的先进模范人物,引导广大妇女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也首次把“坚持男女平等”写进报告,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男女平等的高度重视。大众媒介具有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渗透力强的特点,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大众传播中的女性刻板形象塑造,既不利于妇女的发展和进步,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要“加强对传媒的正面引导和管理。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传媒培训规划,提高媒体决策和管理者及从业人员的社会性别意识”②,营造有利于两性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注释:

①李军林.电视广告中女性刻板形象研究[J].当代传播,2010(3)

②中国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EB/ 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1-08/08/content_23160230_2.htm,2011年8月8日

参考文献:

1.卜卫.媒介与性别[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男女平等女性形象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原因及对策研究
詹姆斯与科斯塔的家务劳动计酬化思想探析
中国刑法中的男女平等
男女同尊卑:探析江苏常熟两头蹲婚俗中的性别观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