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织全方位立体化校园文化网
——惠州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评析

2016-04-13杨旭鹏

惠州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校训惠州书院

杨旭鹏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 广州 510053)

编织全方位立体化校园文化网
——惠州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评析

杨旭鹏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 广州 510053)

惠州学院追溯自身人文历史积淀,以开放的视野,编织全方位立体化校园文化网,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及制度文化协调发展。凝练校训“阆苑储英,人竞向学”为内核的校园精神文化,科学规划校园物质环境凸显文化内涵,以人为本建构校园行为文化,不断细化和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制度机制。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升级版,惠州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创新性和可复制性。

大学;惠州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全方位立体化

校园文化作为能动的可持续的教育力量,历来受到各大学的重视。校园文化是以校园地域环境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余文化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培育人才为基本价值导向,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区域性群体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能够发挥课堂教学无法触及的价值。近年来,惠州学院追溯自身人文历史积淀,结合历史文化名城惠州市地域文化,以开放的视野,编织全方位立体化校园文化网,“建设体现时代精神、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质的校园文化,促进师生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1]”。惠州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以其创新性和可复制性,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升级版。

一、以文铸魂:围绕历史文化积淀建构校园精神文化

大学经过较长时期对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精神风貌、个性气质和文化品味等各种优秀文化的选择、抽象和沉淀,演进成为校园精神文化,称之为大学精神,乃是大学之魂,是为推进大学师生全面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源泉。基于此理,惠州学院主要在两个方面用力:

首先,校训“阆苑储英,人竞向学”昭示出独到的学术站位与浓厚的人文意蕴。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发生、发展的根本思想,集中体现大学精神文化。一流的大学必有其独具特色的校训,蕴涵历史积淀和文化基因。哈佛大学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凸显了哈佛学子追求真理、独立思想和注重人文的精神。孙中山亲笔题写的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儒家经典《礼记·中庸》中的名句。2010年,惠州学院传承校风,确定校训为“阆苑储英,人竞向学”。“阆苑储英”(阆苑乃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指美丽的花园、书院、校园等,储英即聚集和培养人才)出自清代名儒、丰湖书院山长梁鼎芬为书院撰写的楹联:“水湄山晖,平湖聚秀;春华秋实,阆苑储英。”而“人竞向学”则出自清代惠州知府程含章的《增广丰湖书院膏火碑记》:“进所属俊髦士,延师教之。为之正其趋向,发其志气,增其书舍,厚其膏火,严其考课,亲为讲解文字。于是从者云集,人竞向学矣。”其意为大家踊跃争相求学。“阆苑储英,人竞向学”珠联起来,即以优越的环境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师生以好学笃行精神开展学习与探索[2]。

校训“阆苑储英,人竞向学”高嵌于学院校门之上,具有独到的学术站位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浓缩惠州学院的历史与文化,昭示惠州学院的办学宗旨,彰显惠州学院校园文化的继承性、包容性和开放性。

惠州学院前身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于1946年迁至岭南著名书院——丰湖书院。中国书院历来是承载精神气质和文化使命的标志及平台。“阆苑储英”、“人竞向学”是名人雅仕对丰湖书院的赞许褒扬之词,表明治学严谨、学术氛围浓郁。惠州学院立校训“阆苑储英,人竞向学”,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体现出对于丰湖书院精神气韵的继承性。

蔡元培校长主政北京大学时提出“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宽容自由的学术风气对于北大学子健康理性的学养形成大有裨益。“阆苑储英”与“兼收并蓄”有异曲同工之妙。惠州学院的阆苑储英才,强调的是包容性校园文化,体现了宽松和谐、包容尊重的人文情怀,秉持了前身为师范院校有教无类的普惠精神,以致“从者云集,人竞向学矣”之气象。

大学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校园文化必须从社会文化的高山厚土中汲取营养,借鉴会流,互联互通。惠州学院制定校园文化提升工作方案,规划建设展示孙中山思想(近现代思想广东代表人物)、东江纵队精神(惠州地域革命历史)等的山晖园景区,兴建传承丰湖书院历史的丰湖园景区,体现的就是“阆苑储英”的社会开放性。

大学之大,不在形体,而在精神。以“阆苑储英,人竞向学”校训为价值内核的校园精神文化,潜移默化、稳定持久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师生,内化为惠州学院的精神风骨。

其次,认知感知理性三个层面凝练校园精神文化。惠州学院校园精神文化的凝练,涵盖校史、校风、学风等方面,表现为认知、感知、理性三个层面。

认知层面强化校训认同教育。校训体现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对师生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和勉励性。惠州学院注重校训认同教育,引导师生共同践行,将其发扬光大。学院利用校园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介宣传校训精神,并把校训嵌入到实体,如校园内各种标牌、证件磁卡、外宣材料等,都添加上校训内容和标识,培养在校师生浓烈的校训认同氛围。鼓励师生对学院发展积极表达诉求,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从而构成学院的凝聚力和导向力。

感知层面强化历史传承教育。惠州学院的办学历史从1946年广东省立师范学院起始,春华秋实已70载,逐步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层次、从师范院校到综合性大学的转型和升级。坚守为惠州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使命,从学院走向东江两岸、南粤大地乃至五湖四海的十余万毕业生,盛如桃李,蔚成景观。惠州学院充分挖掘历史人文底蕴以资利用,在新生入学阶段随即开展系统的校情、校史教育,组织新生参观引人入胜的校史馆(校史馆展览展示了建校70年历程,内容包括:文承千秋、手传薪火、源溯粤秀、根扎丰湖、凤历涅槃、春催桃李、汗染蓝图、志在千里、惠泽后学、情灌教育、喜观梓楠等11个部分),集中教唱激人奋进的校歌,定期举办各院系校歌唱咏比赛,通过系列有恒的举措,提升在校师生对学院的自豪感。学院还利用校庆、校史馆展出、校友会活动等形式,不断强化学院历史文化教育,从内心深处增进师生荣誉感。

理性层面强化校风学风教育。惠州学院积极营造“人竞向学”的校风学风。校风和学风是一所学校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表征。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校风是一个大学对其传统、精神、校训的文化自觉和习惯[3]。首先,校风建设着重校院领导层的作风建设,其示范榜样作用能够促使广大师生效仿。惠州学院领导层以身先之,开通“校长信箱”、定期举行“校长午餐会”,与学生真情对话,亲近学生,关爱学生。其次,学风是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识。时下一些高校在校学生只关心与日后就业相关的学习内容,而对于思想教育内容不感兴趣,有的甚至不知道校训;一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考试时舞弊作假;还有学生认为读书无用,浑浑噩噩混日子。惠州学院“人竞向学”校风学风教育,不仅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引领了学生的为人处事之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以文塑形:氤氲人文情怀建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乃大学之形,以物化的方式积淀并折射大学的理念。优雅的校园环境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为高尚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条件,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具有实实在在的感染力。

惠州学院旧址丰湖书院,是在宋朝书院潮流盛行时由当时惠州太守赵汝驭创建的“聚贤堂”改名易称而来,因其位于组成惠州西湖的五湖(丰湖、平湖、南湖、鳄湖、菱湖)之一的丰湖而得名。丰湖书院自创立以来一直是惠州的最高学府,也是惠州的名胜。书院楹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是其作为典藏书院情怀的写照(清朝杰出诗人、书法家宋湘主讲丰湖书院期间,曾书刻“丰湖书院”匾额,并为书院撰写了一副楹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上联极誉书院文化昌盛。孟子生于邹国,孔子生于鲁国,旧时以邹鲁作为文教兴盛之地的代称。这是比喻惠州像古代孔孟之邦一样,是文化之邦,礼仪之邦,教育之邦;下联盛赞书院景色秀丽,把“湖山绕几案,花木尽文章”的书院风光比作蓬莱、瀛洲仙岛)。20世纪90年代初期,惠州学院从丰湖书院旧址渐次迁至金山湖新校区,在建设校园物质环境、完善硬件基础设施时,从理念上就潜心传承丰湖书院的人文历史。

首先,建设校园标志景观,设计独特文化名片。惠州学院结合学院历史积淀,建成标志性校园景观群:蓬瀛湖、丰湖广场、山晖园、校园后山,特色鲜明,审美功能、实用功能和教育功能有机统一。通过发掘学院发展历程中的优秀历史人物、标志性事件等,选择具有代表和象征意义的部分,作为校园景观的主体以增加人文气息,如校园人工湖——蓬瀛湖;仿建丰湖书院内有代表性的建筑景观——丰湖牌坊,增强学院历史厚重感,体现学院传承丰湖书院办学精神。校园景观的精心规划和匠心设计,有效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质,犹如清华大学的“荷塘月色”、北京大学的“一塔湖图”,成为校园文化的靓丽名片。还拟建造一条画廊,生动反映学院发展中的历史性事件,具象呈现学院阶段性和特色性的变化,让师生及社会直观而又深入地感受惠州学院的历史文化。

其次,秉承书院人文情怀,荟萃规划雅致校园。惠州学院的景观设计和功能建筑,秉承书院人文情怀,融合现代建筑时代元素,集思广益规划情趣雅致校园。惠州学院曾召开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征询会(惠州学院于2015年11月专门召开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征询会,分析当前学院校园文化现状,强调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用优秀校园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协商规划多项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包括对校园生活区、道路花径、楼宇建筑、景点命名和改造等。呼应丰湖书院楹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将校友捐建公园命名为“邹鲁园”,与“蓬瀛湖”相对应;公园新建凉亭以丰湖书院澄观楼命名为“澄观亭”;主干道转盘处的孙中山铜像将迁立于山晖园中,原处以丰湖书院之院训“敦重”为景观主体;面向全校师生及广大校友开展“山晖园记”、“丰湖园记”及楹联书法作品征集活动,萃选优秀园记分别铭刻于山晖园和丰湖园;旭日楼前广场拆除主题过时、文化特色不足的不锈钢雕塑,将其改造为便于学生活动的平整大草坪。惠州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意在营造浓厚的学院文化氛围,提振师生精气神,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

再次,完善校园基础设施,潜心突显文化内涵。校园基础设施可以促进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近年来,由于扩大招生的需要及本科教学评估等的推动,惠州学院加大校园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美化装饰校园环境,引进先进实验设备、添置图书,增设图书馆座位,购买学术数据库,在教学楼内创立学生创业中心,生活区设立分时段开放的学生活动区,在图书馆内设置咖啡厅、书吧,实现校园建筑功能多元化,为师生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服务,让师生感受到细致化、人性化的校园关怀。在完善学院基础设施的过程中,着力体现严谨治学、生动活泼的文化内涵,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内的每一个物质实体,大到教学楼、宿舍楼、体育馆、图书馆,小到景观、雕塑、宣传栏、标志牌,乃至一花一草一木,都体现学院的精神文化风貌,既表现自身特色,又突显文化涵养,这使学院历史人文更有温度,情怀追求更有质感。

三、以文化人:贯注以人为本建构校园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学校在创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包括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生活行为,乃大学之本。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人文展示与人格凝结。惠州学院对于校园行为文化的突出探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设立专兼职教师岗位具体指导校园文化活动。“大学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不仅承担为全社会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责,更承担着对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和培养高尚品德的重任[4]”。大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价值表现,是以文化育人,为人师表,授人以渔,行为世范,引领风尚。惠州学院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为教师创设良好环境,鼓励科研创新,发挥教师学术典范作用,推崇高尚的师德、先进的理念、渊博的知识、出众的能力,引领学生创新发展,整体促进学生素质提高。惠州学院力倡教师对引领和主导校园文化的垂范作用,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专兼职教师岗位,具体指导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教师的示范作用带动学生,同时又以学生群体中形成的文化氛围激励教师,教师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教学相长。教师着文雅谦逊、纯朴温和、公正不阿的本真精神,以身作则,感化学生,作用于学生心灵,被吸收融化成他们良好个性的组成部分,使他们获得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感受到一种高尚的文化教养之美,引起仿效的心理效应,化为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其次,以学生社团为平台推动校园行为文化发展。学生社团作为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校园行为文化活动的主要载体,与大学的历史人文、办学传统、治学理念、校园精神等密不可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实质是以文化人。惠州学院着力加强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满足广大在校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校园文化生活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倡导发掘学生个性,积极发展课外教育。学院提倡学生不失个性特长而全面发展的课外教育。课外教育是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课外教育以个人兴趣为导向,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途径,支配自由时间来最大化地发挥个人潜能,以发展个性、社交、情智为核心教育内容,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大学教育重在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育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理应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代表着最前卫的流行文化。课外教育是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好方法,是由封闭型教学转化为开放型教学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开阔视野、个性特质、创新精神的人的有效手段。

鼓励发展学术社团,增强校园学术氛围。惠州学院在巩固完善文艺体育类、公益服务类及兴趣爱好类学生社团的同时,重视发展科技学术类与理论学习类学生社团,使社团活动内容更具丰富性与多样性。学术型社团扮演着活跃校园学术气氛,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生力军的重要角色。如数学系组织成立的“数学建模俱乐部”,就是以“基于学术、用于生活”为主要目标,以“导师指点、同学互促”为活动形式[5]。还有建筑与土木工程系的建筑协会,计算机科学系的计算机协会等。发展学术型社团组织有利于在学院内兴盛浓厚的学术氛围,培育积极向上、创新光荣、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

注重社团评价功能,考察学生综合素养。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还有一个评价功能——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社团对学生的考察评价有着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以在一段持续的时间内动态地考察学生,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学生社团建立评价档案,由社团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活动参与实况、性格爱好禀赋、为人处事风格等方面,给予综合的立体评价,记录在案,以供查阅。如此举措,一方面促进学生的社团活动积极性,另一方面给各院系评奖评优、就业推荐提供实据,并将这份评价档案与学籍档案联通,成为升学深造、就业推荐的重要参考。

四、以文善治:注重规范协调建构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主要是指用于规范师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缔结的各种基本关系的制度体系,包括大学的教学、管理、科研及生活的规章制度和准则,谓为大学之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旨在“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化、常态化、规范化,使主动融入校园文化逐渐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6]。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实质是良规善治,建立起使校园日常教育教学职能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首先,细化规章,校园文化建设科学化精细化可操作化。为此,惠州学院加强顶层设计,有计划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强化基础管理,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引导,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条不紊,及时反馈,保证具体任务的有效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惠州学院章程》,在政策上体现出自上而下的统一性,形成引导和规范;《惠州学院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管理办法》指导学生在学习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和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所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社团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院系两级学生社团审批要求、申报程序、机构设置等要求;《惠州学院特别困难学生资助基金管理条例》专门用于帮助家庭经济状况特别困难的学生,以学校的力量整合社会资源让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学业;《关于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规定》规范师生在校园内外如何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还有《新生入学手册》、《学生活动中心使用规定》、《惠州学院档案利用制度》等等。惠州学院细化规章制度使校园文化建设更显科学化、人性化与可操作化。

其次,机制协调,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化实效化可持续化。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各环节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全局性和系统性决定了其实施必须协调合作、统筹兼顾。惠州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从计划设想到组织实施,再到反馈评价,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结构。学院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发展战略,协调各方力量,宣传、团委、后勤和保卫部门既分而治之又沟通协调,体现出有序性和有效性,具体任务靠实职能部门的责任人,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关注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建立校园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将目标完成情况做出量化评价,纳入绩效考察,对各部门工作的完成起监管和指导作用。这种成龙配套、丝丝入扣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表现出规范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五、结语

惠州学院全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意在“打造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目标相适应的文化品牌,切实提升学院文化软实力[7]”。围绕历史人文积淀,凝练校训“阆苑储英,人竞向学”为内核的校园精神文化,使学院的校风学风更上一层楼;科学规划校园实体物质环境凸显文化内涵;以人为本建构校园行为文化,发挥教师垂范作用,引导学生个性发展,使得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社团外延功能更有价值;不断细化和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制度机制,规范校园师生行为,巩固建设成果,使校园文化层次得到跃升。惠州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日臻完善,发挥着浸润心灵,滋养校园,凝心聚力,成风化人的功能,内化为全体师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惠州学院章程[EB/OL].[2016-03-10].http://office.hzu.edu.cn/.

[2]惠州学院简介[EB/OL].[2016-03-10].http://www.hzu.edu.cn/n12c12.shtml.

[3]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4-5.

[4]赵培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J].中国高等教育,2013(Z2):66-68.

[5]惠州学院数学建模俱乐部简介[EB/OL].[2016-03-10].http://math.hzu.edu.cn/n610c69.shtml.

[6]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19.

[7]征集“山晖园记”、“丰湖园记”及书法楹联作品[EB/OL].[2016-03-10].http://news.hzu.edu.cn/n16279c167.shtml.

【责任编辑:孙健】

Weaving an Omnibearing and Three-dimensional Campus Culture Network——A Commen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of Huizhou University

YANG Xu-peng
(Party School of the Guangdong Committee of C.P.C,Guangzhou 510053,Guangdong China)

Huizhou University traces its own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heritage,weaves an omnibearing and three-dimensional campus cultural network in an open field of vision,and harmoniously develops its campus spiritual culture,material culture,behavioral culture and system culture.Huizhou University solidifies its campus spiritual culture with its motto"strenuous pursuit,elegant glory"as the core,highlights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by scientifically planning its campus material environment,constructs its people-oriented campus behavioral culture,and constantly refines and implements the system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As an upgraded version of campus culture,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Huizhou University is innovative and reproductive.

university;Huizhou University;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omnibearing and three-dimension

G641

A

1671-5934(2016)04-0025-05

2016-04-25

杨旭鹏(1992-),男,广东河源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

猜你喜欢

校训惠州书院
奔跑惠州
惠州一绝
校训展示墙
朵云书院黄岩店
校训展示墙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白鹿洞书院记
“健康惠州”助力幸福惠州
“健康惠州”助力幸福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