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语用策略
——在中英拒绝语中的使用
2016-10-17马妍林
马妍林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广东 广州 510507)
跨文化交际语用策略
——在中英拒绝语中的使用
马妍林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广东 广州 510507)
该研究调查了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在使用拒绝语方面的相同和差异。共有10名中美大学生参加了该研究,问卷调查共产生120个拒绝。数据分析了中美大学生使用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的频率,结果显示两组都倾向间接拒绝,但是中国大学生做了更多的努力来避免直接拒绝,并且更在意谈话人的感受,使用了更多的礼貌标记语言来照顾说话人的面子。
拒绝策略;跨文化交际;语用学;面子
一、引言
言语行为(speech act)被认为是话语分析的最小单位[1],是交流的最基本的单位[2]。言语行为包括做出赞美、要求、道歉、请假、介绍和拒绝等。拒绝言语行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行为,它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拒绝别人,也被别人拒绝。拒绝行为包括请求、邀请、建议和提供。不管在中国还是西方,拒绝语都是威胁面子的行为,说话者和聆听者都不愿面对这种尴尬的场面。在跨文化交际中,拒绝言语的使用得当与否会影响到说话人和聆听者之间的关系,如果不能掌握好本族语和目的语在拒绝语方面的异同,将有可能引起误解和语用失误,更为严重的有可能伤害双方情感造成交际失败或终止。所以对中英拒绝语的研究,不仅能让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更好地认识汉语的拒绝言语行为,而且也能让他们了解中英拒绝的异同,更好地培养使用英语的拒绝言语能力,让汉语为本族语的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拒绝言语行为时更加得体和自如。
二、理论框架
托马斯定义语用能力为“高效使用语言来达成某种目的和在情景中理解语言的能力”[3],他区分了语用语言学和社会语用学。语用语言能力是指使用恰当的语言来完成言语行为;而社会语用能力是指在特定场景中言语行为的恰当性。在接电话时说“I am Catherine”而不是说“This is Catherine”就是一个语用语言学的一个错误。一个客人在晚餐时问主人“How much did you house cost?”就是一个社会语用的错误,这在美国社交中被认为是不恰当的。该研究和许多言语行为的研究一样,都把焦点放在语用能力的拒绝言语行为上。
语用能力可以通过研究语用失误来完成。托马斯指出,当一语(L1)说话者错误地理解了二语(L2)说话人想表达的意思,语用错误就会发生。这种错误发生的一个原因就是一语的言语行为在相应的二语的场景中已经不恰当。这种把一语的言语行为策略迁移到二语环境中正是该文的研究关注点。
减少语用错误发生的一个途径就是学习目标语言的语用学[4]。很多教育者指出多数二语教师不教学生语用的信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点,不管是本族语教师还是非本族语教师都缺少这个认识。本族语者经常会原谅二语学习者语音、句法、词汇上的错误,但是会很少原谅他们语用上的错误。他们会把这些错误认为是傲慢、不耐心、粗鲁等。
该研究旨在对比中英拒绝语,因为拒绝语往往威胁到面子,是语用学中最容易犯的错误,使用不当往往会引起不愉快。Brown和Levinson定义“面子”为“每个人都想维护的公共自我形象[5]”。一些言语行为威胁说话人的面子;一些言语行为威胁听话人的面子;还有一些威胁双方的面子。因此研究拒绝策略能保护说话人的面子[6]。
国内外学者对拒绝语已经有一定的研究。国外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英语和其它语种之间,国内关于“拒绝”的中外比研究主要涉及英美拒绝言策略使用的异同对比[7]、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8]、中英商业购物中的拒绝模式对比研究[9]以及英汉拒绝策略语用迁移的对比研究[10],而实证研究比较少。笔者将在中外学者对英汉拒绝策略研究的基础上,从语用学角度和面子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英汉语料的分析,希望找出:中美被试在使用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的频率的异同;中美被试使用的间接策略的异同。
三、研究方法
1.被试
共10名被试参加了此研究:5个美国大学生(华南师范大学的交换生,全部来自美国Emporia State University)和五名华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美国学生的年龄在19到22岁之间,2男,3女;中国学生年龄在23到24岁之间,2男,3女。
2.问卷设计
在此研究中,使用的是Beebe et al提出的DCT(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11]。DCT包括12个要求拒绝的场景:三个要求、三个邀请、三个提供帮助、三个建议。每个情景都包括三类拒绝:拒绝一个长辈、拒绝一个平辈、拒绝一个晚辈。
3.数据分析
根据Beebe,Takahashi,和Uliss-Weltz[11],拒绝策略分类见表1:
表1 拒绝策略的分类:(Beebe et al.,1990)
在拒绝策略的分类中(见表1.),Beebe把“我不行”,“我不能”,“我不这么认为”分为直接拒绝策略,把给出原因、照顾说话人感受、暗示愿意等认为是间接拒绝策略。
研究问题1
为了回答第一个研究问题,中美大学生使用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的策略频率有所不同吗?我们对比了两组学生使用间接策略和直接策略的平均数,见图1。
图1 中英大学生使用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的策略
从图1可以看出,所有的中国大学生只使用了间接拒绝策略,然而美国大学生既使用了直接拒绝策略又使用了间接拒绝策略,只是间接拒绝策略的使用频数大大超出了直接拒绝策略。这个表明中美大学生都非常显著地倾向使用间接拒绝策略。这同中国人重视面子的心理息息相关,在同别人交往过程中尽可能顾及对方的面子,通过间接拒绝的方式来调节和挽救面子威胁的后果。
研究问题2
因为直接拒绝只有一种,所以论文只研究两组使用间接拒绝策略的频数来回答研究问题2:中美大学生使用不同的间接拒绝策略如图2所示:
图2 间接拒绝策略
根据图2,中美大学生间接策略使用情况主要有以下7个发现:
(1)中美学生都主要使用的4种间接拒绝策略:原因、暗示愿意、让说话人脱身和回避。
(2)中美学生都倾向使用说明原因的方式拒绝,频率一样都出现了33次。
(3)中国大学生使用考虑说话人感受的策略拒绝,频率出现了4次,中国大学生更注意照顾说话人的感受,会说一些话来软化拒绝带来的尴尬,例如:“不好意思,…”“感谢您的建议,我会参考的”,但是美国大学生没有一个使用这个间接拒绝策略。
(4)美国大学生在拒绝时会使用阐述原则的策略,而中国大学生没有使用这种策略的。例如场景9,一位美国学生向你借上课笔记,你不愿意借给他,说道“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我的职责”。
(5)另一个发现是中国大学生不会批判要求者,但是美国大学生则会,频率出现2次。在场景9中,一位同学向你借上课笔记,你不愿意借给他,一位美国大学生答到“我又不是你妈妈,问别人借去吧。”
(6)一个有趣的发现是,美国学生在使用其它间接拒绝策略中,使用了开玩笑的方式。例如:在场景8中,父亲建议在电脑旁5个小时的儿子出去锻炼身体,一个美国学生很幽默地回答“我正在锻炼我的大脑呢!”
(7)中国大学生也使用了一个其它间接拒绝策略那就是找借口。例如场景9,一位学生向你借上课笔记,你不愿意借给他,一位中国答到“我已经借给别人了。”
影响说话者拒绝策略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交际双方的亲疏关系、相对地位、情感、性格、年龄、性别等;客观因素包括说话时的语境以及拒绝事件本身的难易程度等。概括地说,这些因素归结为社会距离、社会地位、情感、年龄、性别、行为难易程度等。其中的社会距离、社会地位、行为难易程度、情感这四种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四、讨论与结论
中美拒绝语的对比体现了中美文化在礼貌方面的语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文化特有的。因为在面子问题上的差异,礼貌问题也深深植入中美这两种语言,因此在交流方面,中美两国人持有不同的社会语用学,这也体现在社会文化的拒绝言语行为方面。首先,这两组中美学生在拒绝方面表现出了相似的语义范畴。其次,也放映出了文化的变体和差异。中美大学生在拒绝方面所体现的相同策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中美大学生都倾向使用间接的拒绝策略。总体上中国大学生的间接拒绝比美国大学生更加软化和更加间接。他们在问卷的所有场景中都避免直接拒绝,避免直接说“不”。虽然中西文化有差异,但是交际时遵循礼貌原则维护对方的面子,是普遍性的。
其二,中美被试都主要使用的4种间接拒绝策略:原因、暗示愿意、让说话人脱身和回避。中国大学生表现出对说话人情绪的照顾,使用了礼貌标志性语言和提供了更具体的原因。因为拒绝在交际时对对方面子的威胁很大,即使是间接拒绝。所以无论中美被试都倾向给出拒绝的理由,解释拒绝的原因,这非常有助于维护被拒绝者的面子,尽管有时候给出的理由并非真实可信,但是可以维护对方面子,缓解拒绝时场面的尴尬,不使对方难堪下不来台,使拒绝更合情合理,从而达到积极的交际效果。
不同之处也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美国大学生拒绝长辈、同辈、晚辈不同地位的人时,拒绝方式几乎没有区别;而中国学生在拒绝长辈和同辈时,态度比较委婉。这些拒绝策略的差异反应了文化方面的不同。美国被试在拒绝时显得更轻松,会使用幽默的方式避免拒绝的尴尬,即使是对长辈对上级,他们在拒绝时显得更自然无压力。而对同辈拒绝这种委婉语用的相对较少。这种差异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等级思想与美国文化中的平等思想的不同。中国被试在拒绝时包含着等级思想,对不同人的拒绝态度会不同,这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社会制度息息相关。中国人接受“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的关系;而美国主张自由民主,其思想也较为平等、开放。在拒绝时,他们会一视同仁,不会使用过多委婉语,他们的拒绝更直接,更透明更明确。
其二,中国被试在拒绝时更委婉更客气。中国被试在拒绝时往往很难开口,不仅会使用大量词汇来软化自己的拒绝,例如“不好意思”,“恐怕…”,而且他们有时候会编制一些借口来拒绝。拒绝言语行为本身是一种面子威胁行为,普遍认为很难实施,怕冒犯怕引起不快[12]。但不同文化对其感知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这也折射出中美文化的差异,美国遵循的是个人主义,更加注重个人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如果你的要求让对方觉得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他们会明确拒绝,甚至会指责。他们会遵循直来直去的交往模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更简单明了,而我们中国来自集体主义文化,注重集体关系的和谐,更加维护彼此的面子。因此中国被试感觉拒绝他人更难,而美国被试感到容易些。
该研究尚有不少局限,虽然DCT方式收集语料是语用学经常使用的方式,但是这还不是真实的场景,被试在DCT场景中的反应和真实环境中的反应有可能有差异。另外,本研究被试数量太少,也不能全面展示中美言语行为中拒绝策略的差异,这些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1]SCARLE J.Speech Act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22-26.
[2]COHEN A.Speechacts[A]∥S.Mckay,N.Hornberger: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383-420.
[3]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4):92-112.
[4]HINKEL E.Appropriateness of advice:DCT and multiple choice data[J].Applied Linguistics,1997(18):1-26.
[5]BROWN P.and S.C.Levinson..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61-65.
[6]BEEBE L M.,T.Takahashi..Sociolinguistic variation in face-threatening speech acts[A]∥M.R.Eisenstein:The Dynamic Interlanguage:Empirical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quisition.New York:Plenum Press,1989:199-218.
[7]姚俊.从英汉拒绝策略的语用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J].山东外语教学,2003(1):12-17.
[8]王爱华.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178-185.
[9]朱跃,李家玉.中英商业拒绝言语行为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4(1):15-18.
[10]王绍斌,李玮.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迁移研究——一项实证考察[J].外语学刊,2007(4):77-81.
[11]BEEBE L.M,T.Takahashi,R.Uliss Weltz..Pragmatic transfer in ESL refusals[A]∥R.Scarcella,E.Anderson,S.Krashen,Developing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a Second Language.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55-73.
[12]王爱华,吴贵凉.英汉拒绝言语行社会语用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66-72.
【责任编辑:孙健】
Cross-Culture Pragmatics:Strategy Used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Refusals
MA Yan-lin
(Basic Teaching Department,Guangdong AIB Polytechnic College,Guangzhou 510507,Guangdong China)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university students’refusals using a version of the 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DCT).Five Chinese students resulted in 60 refusals and five American students resulted in other 60 refusals.Data were analyzed to compare the average frequencie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strategies.Results indicate the two groups have a preference for indirect strategies in most cases in the speech act of refusal.Whereas,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made more efforts to avoid employing direct refusals and showed more sensitivity to the feelings of interlocutors by using politeness markers to save the speaker's face.
refusal;tactic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pragmatics
H313
A
1671-5934(2016)04-0115-04
2016-04-25
马妍林(1981-),女,陕西宝鸡人,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