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2016-04-13许迅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情感功能

许迅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南通 226000)

语文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许迅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南通226000)

对于现代教育而言,每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都具有一定的价值特征以及目标追求。语文教学是我国学生步入学习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从而其本身就具备了特有的功能性以及价值性。因此,我们应该在注重语言课程的整体功能之外,更需要去实现这些功能的特有价值。

语文;教育功能;实现路径;

对于语文教育来说,涵盖了我国学习的各个重要阶段,并且任何一个学习阶段的语言教学任务并不只是通过简单的知识传授来完成学生的应试目标。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我们应该发挥出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建立起相应的自我意识,更好地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让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一、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现实危机分析

语文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是一门较为基础的学科之一,它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形成,还能够从全方位的角度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新课标明确中指出:应该注意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与培养,不要太过于注意语文知识点的系统性以及完整性。这个提示会让一些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误解,让老师产生了是否注重知识的传授在某个层面上会阻碍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我们应该正确地对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正确地解读,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中,从多个维度来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新课标中所提出的这一个要求,并不是要让老师放弃语文知识的传授,而是要要求让学生通过知识来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以此来实现学生能够全面地发展。许多老师都会在这样的一个新要求下,产生一定的疑问,如何才能更好地挖掘出真正有用的语文知识,并且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来实现教育功能。我国在传统的教学形式的影响下,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应试教育的模式,更多的语文教育目标重点都放在了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概括能力等方面,更多地是对语文知识的传授。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在学生当中形成一种竞争意识,无法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当前的语文教育,更多地是通过习题训练的形式,在某个层面还是偏重于学科的知识系统。这样的一种语文教育形式,无法能够满足文学作品对学生的引导以及熏陶作用,从而也丧失了一定的教育功能。比如:我们在传统的语文写作教育过程中,许多老师都会对某种写作技巧进行培养,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不断地练习中来熟练文法、模式、技巧。这样所教育出来的学生,在进行写作创作过程中,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情感元素。在考试过程中,就算是没有丰富的情感,编造故事只要是能够符合老师的教学任务的需求,都可以让学生得到不错的分数。在本质上已经严重地忽略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需求,甚至淡化了语言沉淀以及素养的培养。总之,当前的语文教育,更侧重以习题练习来培养智力,没有从根本意义上来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以及道德养成,而且较为忽视人格养成和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个性,没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人文精神的培养,成为了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现实危机。

二、语文教育功能实现的路径

1.情感关注的方式

在诸多课程里,语文课程是情感最丰富的课程,尤其是语文课程里所包含的文学作品,能带给人们爱憎分明、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将其情感倾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感教育,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化的兴趣,从而增强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语文课程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要让学生对我国的文化传统有所眷恋及认同,对历史上可歌可泣的人或事有所感动,孙中山、谭嗣同、詹天佑、郑成功、范仲淹、文天祥、岳飞、屈原等将成为学生的榜样及人生楷模。非攻与兼爱的墨子、洒脱与深刻的老庄、忧民忧国的孔孟等,能带给学生更多精神的力量及人生的智慧。比如:当学生学习了《最后一课》后,对于在课语文中出现的韩麦尔在黑板下写下“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的情境,表现出了较为感动的情绪。学生在其情绪的带动下,对于我国的语言文字有了重新的认知,同时也培养了其对汉语语法的以及丰富词汇的热爱之情。

2.人生态度要关注

教育并培养学生养成自身良好的态度也是语文课程的功能之一,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一,培养学生学习良好的学习态度。学生的本质在于学习,在其进行知识结构建设过程中,老师应该协助其树立起积极、乐观、自信、进取的积极态度。因此,需要结合现代教学理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通过探究、合作、自主的现代教学模式,适应新课程的改革中“自主学习”是最光辉、最赋有生命力、最深刻的思想。在进行“鉴赏与阅读”的学习时,要求学习者通过鉴赏阅读不断培养自身的自主独立性,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让阅读者养成自主独立的阅读习惯,朗读时要把自己最真实的阅读感受及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朗读出来。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要能做到自主、正确的选择。培养学生阅读自主性的同时,还要对其阅读个性进行培养,让学生的阅读与生活相贴近,让其阅读兴趣得到提高。新课程标准中还提到,阅读要注重培养个性,把自身的知识积累及生活体现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阅读中收获更多的情感体验。此外,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表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还需要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其能够结合自身兴趣来进行自主完成。在开展口语交际时,即要保持一定的风度,又要具有自己的个性。张扬其“个性”,能让学生在交际中、表现自我时更加有信心,这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地位的方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态度。一方面是语文课程中有许多的内容是学生的人生榜样,这些不仅是积极的,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对于语文文本的解读,可以产生一定的独特性,让学生的自主性以及热情都能够得到提升。

第二,树立良好的科学态度。所谓科学态度所指的是要以崇尚求实的态度来对待科学知识。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该发挥出其学科所具有的求实功能,培养学生诚实的良好习惯。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说真话这个目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说假话的坏毛病。老师应该加强对自身教育反思,在开展教学时无论是写作练习还是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必须要实话实说。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此来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获取各方面知识的过程中,探究学习至关重要,要让学生主动接受学习,能独立自主的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其特点的开发性、参与性、实践性、问题性得到突出。探究学习的重点在于要能发现问题,并有所思考,从中培养不迷信成见、书本、权威的探究精神。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关注其探究过程,在整个过学习探究过程中对其进行引导,协助其能够树立起良好的科学态度。

第三,培养合作意识。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学习是当前的一种先进学习模式,其模式与独立以及个体学习模式呈现出一定的相对性。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的形式来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明确各小组成员的任务,然后进行共同进行互助学习。合作学习的有效应该具有以下要素:学生团队要有稳定的凝聚力,进行合作时的主题需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整个合作过程需要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各施其责,通过大家的努力来达到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养成与人分享、交往、合作的竞争意识及精神。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交流、智慧共享、优势互补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处理及搜集资料、解读文本等来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引导与培养、语文教学应该与其它学科之间形成交叉性教学,促进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具有综合性,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对于学生而言,其正处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出其教育所具有的功能性,来协助学生来对客观事物价值以及意义进行辨别。不同的价值观影响着其行为方式及人生选择也会有所不同,还会直接的影响到最终的社会价值。人格的健全及正确价值观,对自身未来的人生发展、社会价值等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全的人格,那么这个人的潜能将得不到更发的发展。一个人没有责任感、善心,即使这个人有再高的才智也不能在社会中体现出他真正的价值。人在社会中生存,需要能够与其它人和睦相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自身进行认识与把握。即便其在社会中拥有极高的地位,也需要做到如此,才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安宁以及幸福。曾经有人说过:“信奉的哲学”和“价值观”最直接的影响到语文教学目标中最深层的态度、德育、人文、思想,影响着课文内容的选取,影响着教学选取及语文课程中所涉及到知识、技能、实用技能等。这些话对语文教育培养价值观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想要更发的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观功能,要以语文自身的规律及特点为基础。真、善、美是正确的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人或事,就是培养价值观最好的素材。通过其素材的教育功能,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情感熏陶,协助其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培养时,最好的方法及途径不是一味的灌输品德教条,更重要的是与生活相贴近,注重情感化及形象化。

三、结语

不同学科所具有的教育功能都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于语文而言其教育功能具有多元化的特性。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应该与其它学科进行相互融合渗透为一体。结合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让语文教育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地实现,最终实现文化构建的理想目标。

[1]倪书玲.语文教学中如何教书育人[J].学范教育,2011,(10): 143-144.

[2]尧新瑜.基础教育课程功能的关系和定位[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7,(23):254-255.

[3]吴丽琴.从课程功能改变,谈学生人格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05):197-198.

H191

A

1009-8534(2016)05-0057-02

许迅,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情感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