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关于产业支撑问题思考
2016-04-13李宝玲
◇李宝玲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关于产业支撑问题思考
◇李宝玲
摘要:本文以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为视角,结合城镇化发展基本理论,分析了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揭示了当前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更好地发展产业,通过产业充分发挥对城镇化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农民市民化
10.13999/j.cnki.scyj.2016.06.00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出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当前新型城镇化更关键的是要避免产业和城市的空心化,让农民进城有生活的依托和落脚点,因此产业支撑在城镇化进程中尤为重要。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实现城镇化的关键是通过产业的集聚带来人口的集聚,解决人口的就业问题,推动农民真正转变为市民,否则没有产业的拉动,城市的发展就是空谈。
一、产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
1.产业发展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发展不同阶段的演进,第一产业将从传统的农业转变为现代集约规模经营的农业,为农民就地城镇化积累资金和资本。同时农业的现代化能促进农产品、食品加工业的发展。而工业的发展能为城镇化带来充足的资金,工业的发展好比强大的火车头,能够对城镇化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第三产业能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劲的后续动力,特别是第三产业在城镇化进程中能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形成对工业发展的有益补充,同时第三产业也为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完善提供了基础条件,为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推动,这样使产业结构随着城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演进而逐渐优化和合理,可以促进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机器和资本在农业中的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因素是收入和教育状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给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红利。农业的快速发展能够推动本地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同时只有工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为资源和要素的集中提供条件,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促进人口的集聚,解决城镇化过程中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根据研究表明,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就业呈高度正相关的关系,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能极大提升人口的集聚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特别是发展一些现代服务业,比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文化旅游、创意会展等产业形态,这些产业对于吸纳人口、拉动就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能有效解决城镇化就业问题。
3.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怎么建”的问题
城市或者城镇的建设应更多地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通过产业发展和布局确定城市建设的基本定位,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结合产业规划和园区发展规划,特别是要综合分析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产业特点和产业分工等因素,不断优化城市规划,促进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另外,城市基础设施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设计和建设要具有前瞻性,既能够保证城镇化的基本运行,也能为产业的集聚提供有利条件,凸显其综合效益,促进产业企业向中心区域集中集聚,增强城镇化建设的承载力和聚合力。
二、问题导向视野下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城镇化以低水平和高速的发展引起世界的关注,中国的城市目前增加到658个,建制镇的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城镇化率从1982年的21%发展到2014年的54.77%,发展令人瞩目。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单纯依靠建设速度和廉价土地劳动力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在发展过程中问题不断显现。
1.城镇化规划滞后无序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但是在旧有的发展思路和框架下,我国缺乏专业的城镇化发展的规范立法,大部分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缺乏详细具体的指导细则,因此长期以来城镇化并没有统一完整的发展规划,导致了在发展过程中城镇化更多的是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的附属品,没有发挥整体规划的指导和方向作用,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规划缺乏长远考量,提出不切实际的发展框架和想法,盲目攀比跟风,没有根据本地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产业规划,即使有了简单规划,执行不到位,缺乏监督,因而长期以来处于一种规划滞后无序的发展状态,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2.城镇化过程“有城无业”现象突出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一些地方盲目建新城,这些新城缺乏产业支撑,出现了更多的空城、鬼城。特别是我国小城镇数量多,由于发展基础导致本地缺乏公共财政和税收的支持,因而产业发展滞后,很多地区发展特色不突出,集聚能力差,产业带动能力弱,致使很多农民无业可就,出现了大量的半城镇化两栖状态的农民,更加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此外,因提出介子理论而成为日本首位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汤川秀树(1907-1981)在回顾一生的研究时指出:“和其它物理学家不同,对我来说,长年累月吸引我,给我最深影响的是老、庄等人的思想。它虽是一种东方思想,但在我思考有关物理学问题时,它仍不知不觉地进入其中。”[30]他确实和很多学者不同,不仅欣赏,而且在思考物理学问题时应用了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类比法,并给以高度评价。
3.产业发展低质单一难以支撑城镇化
很多地区产业发展总量不足,产业结构单一,不能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大量劳动力不能在本地就业,使得劳动人口大量外出。同时由于原有产业面临衰退和优胜劣汰,没有接续和替代产业,使得产业竞争力不断下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发展单一化问题严重,特别是一些产业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呈现出高污染、高能耗、高投入、低效益的情况,加之产业转型升级不及时不到位,导致产业发展不可持续,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
4.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当前中国土地城镇化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设、扩大城市空间的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快速使用使得中国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33平方米,大大超过了国际上80~120平方米的标准,从1990年到2011年,我国的城市人口从3.02亿发展到6.9亿,增长了2.28倍。但是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2855平方公里发展到了43603平方公里,增长了3.39倍。土地的快速使用处于一种浪费状态,被占用的土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却形成了高房价等一系列问题,土地的低效使用更拉长了空间的距离,形成了更多的睡城,增加了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的发生,与此同时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例如教育医疗机构等公共资源不足的问题。
三、以产业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
1.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成熟的产业结构能够支撑城镇化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占比要在60%以上,而我国当前第三产业占比仅不到50%,因此要积极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改造传统服务业,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创新管理模式、法治思维等促使诸如商贸流通、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提质增效,树立新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通过环境优化、政策扶持、规划引导等方式推进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工业制造业。通过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流程再造等方式,促进工业发展的层次提档和竞争力升级,特别是不断注重产业集群和园区的培育和发展,从而为城镇化提供充足的资金。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发展的规模和集约效应,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农业与休闲观光产业的融合,带动城镇化发展。
2.培育壮大支柱产业
根据本地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不断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针对支柱产业要促进其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上下游产品和服务的研发,通过产品和产业的衍生,提升附加值,增加效益,促进自主产业壮大,同时注重支柱产业不能一条腿走路,应该形成多点支撑的局面。增加企业在科技研发的投入和资助,政府通过出台鼓励政策,促进企业多出创新成果,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和研究机构相结合,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市场体系建设,促进竞争力强、资源项目好的企业进行联合发展,不断促进科技改造成果的应用,提升企业发展空间。
3.提升产业就业吸纳能力
根据统计数据,近年来服务业成为吸纳城镇人口就业的最主要产业,服务业与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系数达到0.933,是解决城镇转移人口的主要产业形态,因此为更好地解决从农业和工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必须积极发展服务业,筑牢城镇化建设的根基。服务业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社会化水平和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而且可以有效促进劳动力就业。特别是以商务会展、文化旅游、信息咨询管理、保险金融、创意制作、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对于就业的带动作用更明显,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城镇现代服务业比重。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推进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与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有机结合。引导以物流、金融、保险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密集区域及中心城镇集聚,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不断拓展服务业新业态、新领域,形成城镇化、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良性循环,提高产业发展吸纳就业能力。
4.注重强化要素保障
从表面上看,产业助推新型城镇化是产业的内在运作机理和经济带动作用,而实际上是诸如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复合影响的结果。因此要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不断拓展产业园区和集聚区的融资平台。积极盘活和使用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促进建设用地指标向产业集中区倾斜,得到效益最大化。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和吸引,特别是产业专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强化技术创新,按照现代管理方式不断推动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简新华,何志杨,黄锟.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廖明耕.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J].老区建设,2005(01).
[3]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4]张秋.城乡统筹制度的逆向安排及其矫正[J].财经科学,2009 (10).
作者单位:(辽宁中共朝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