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4-13邓秀华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四川院校高职

邓秀华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四川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邓秀华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610000)

四川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过调查发现存在着片面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创新创业专业师资队伍缺乏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树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等途径来实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1 调查基本情况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想让“双创”工作真正具有实效,必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才能让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更好地发挥我国人力资源雄厚的优势。四川要想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必须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作为以培养高技能的实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教育必须肩负起这一神圣的使命。

为了了解四川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特组织了本次调查活动,以期探索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新举措。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四川商务职业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和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85份,回收率98.5%,有效率98.2%。其中女生567人,男生415人,一年级230份,二年级320份,三年级432份。问卷共设计了关于对创新创业概念的理解、创业意愿、课程设置、教育师资等24个问题。访谈了学校主管创新创业教育的负责人、就业工作人员和从事创新创业工作的老师和部分学生,聆听了他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呼声。

2 调查情况分析

2.1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

在问及“你对创新创业概念的理解是”时,51.2%的学生选择“上课期间打工挣钱”;41.2%的学生选择“开个公司或小店”;有7.6%的学生选择“只要不给别人打工,自己开创一份事业都是创新创业”。在调查“你怎样看待大学生创新创业”时,41.3%的学生表示“支持,对社会有积极的影响”;25.4%的学生“反对,应该选择一份稳定可靠的工作”;18.6%的学生“风险大,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不容易”;14.7%的学生表示“不关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追求”。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是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哪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而学生普遍片面的理解创新创业教育,说明我们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应该加大这方面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创新创业教育。

2.2创新创业的意愿

调查显示,有42.1%的学生有创业愿望,认为“打工不如开个小店”,希望自己毕业后根据自己凑集资金的多少来决定创业的规模。对于资金来源38.6%的学生选择“父母”,得到父母资助后,赚得第一桶金就分批还给父母;15.4%的学生选择“自己的储蓄”;24.8%的学生选择“贷款”;21.2%的学生选择“合伙拉赞助”。对于“什么情况下您会选择创业”,选择“拥有了自己的科研成果或专利”的学生有12.4%;选择“就业情况不理想”的学生有25.8%;选择“有资金的投入,没有家庭负担”占38.1%;选择“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学生有23.7%。

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都希望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在社会闯堂一番,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时时激发学生这种创新创业的欲望和动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

2.3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

对于“您对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的了解情况”时,只有5.2%的学生“相当清楚”;47.3%的学生“有所了解”;34.8%得学生“不太清楚”;12.7%的学生表示“完全不知道”。调查“你是否在学校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时,89.1%的学生表示没有接受过,只有11.9%的学生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问及“您最希望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做出什么举措”时,15.7%学生选择“请成功人士讲述其经验”;25.5%学生选择“组织同学去创业基地实地考察”;20.3%学生选择“创立大学生创业基金”;17.4%学生选择“设立大学生创业启动项目”;21.1%学生选择“建立校企联合创业基地”。

调查发现,在国家“双创”政策的影响下,每个学校都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都成立了自己的“创新创业”工作小组。但是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综合性的工作,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师资培养、实践教育基地、资金等方面都要具体落实到位,在现实中仍然大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

2.4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及教学实践

调查中,当问及“该校是否有创新创业教育专用教材”时,15.6%的教师选择“没有专用教材”;25.3%的教师选择“自编教材或讲义”;59.1%的老师选择“使用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由此可见,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具有高职特色的专门教材,很难针对性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学校有着本质的不同,应该专门针对高职特点编写创新创业教材。

当问“该校是否有创业实践基地”时,61.3%的老师都表明学校没有自己的创业实践基地,只有部分专业和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少部分学生可以有机会到企业进行锻炼。对于“您参加过下列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活动吗”,25.3%学生选择“创业大赛”;65.8%学生选择“没有参加过”;8.9%学生选择“其它”。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参与创业实践锻炼的机会很少,而创新创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仅靠单一的课堂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创业的激情。很多学生都希望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创业实践教学。学校应该建立自己的创业园等实践基地,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创业实践体验。

2.5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对于“如果大学开设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您希望”,有25.8%的学生认为“该课程是选修课”;8.7%的学生选择“开设独立的专业”;13.7%的学生选择“改学制使之更倾向于创业实践”;51.8%的学生认为应该“设立成全校的公共课”。而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认为要全面落实“双创”政策,必须要开设课程,而且是全校公共基础课,访谈了10位老师,有9位老师都持这样的观点。可见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已经是四川高职院校师生共同的呼声了。对于“您认为现在所学的专业与将来创业的方向是否相关”,只有9.7%学生认为“完全相关”;28.9%的学生认为“有很高的相关度”;有45.6%学生认为“有一定的关联”;15.8%的学生认为“完全不相关”。

2.6创新创业教育环境

当问及“您认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时,41.2%的学生选择“资金短缺”;31.5%学生选择“能力不够,缺乏社会关系”;21.7%的学生选择“政策支持不够”;5.6%学生选择“家人反对”。说明现实生活中“能力不够”是影响高职生创业的主观因素,而“资金短缺”和“政策支持不够”是影响学生创业的主要客观因素。当问及“您认为四川整体创业环境如何”时,25.3%学生选择“非常好”;31.2%学生选择“好”;34.1%学生选择“一般”;9.4%的学生选择“差”。当问及“您认为在四川创业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时,35.2%学生选择“创业优惠政策多”;21.5%学生选择“市场发育完善”;19.2%学生选择“政府服务优质”;24.1%学生选择“人才资源充足”。

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国家及四川省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的了解仅有8.1%,很多学生想创业但又不敢去尝试,主要是认为创业具有很大的风险,而政府不能对风险进行分化,而有些政策缺乏可操作性,不能适应大学生的创业需求。因而作为政府我们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同时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督促各项政策的落实,资助资金到位,让大学生创业没有后顾之忧,可以甩开膀子干,跌倒了可以再爬起来。

2.7创新创业教育师资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61.2%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不具备“双师”资格,大多数老师不具备企业工作经历,不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没有创业经验,教学过程中基本都是“照本宣科”。并且认为目前落实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创新创业师资”,目前高职院校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立一支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当问及“教师是否应该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时,82.4%的学生认为应该接受创新创业专业培训,1.9%的学生认为教师没必要接受创新创业培训,有15.7%的学生对教师进行创新创业培训持无所谓的态度。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教育老师应该具有企业管理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人。

3 促进四川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3.1树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毕业后应该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比如教师、公务员等。创业既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又有很多市场的不可控因素,很难保证投入就有产出,乃至有时候血本无归,倾家荡产。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产业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国家所需求的人才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技能型的创新型人才,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是我们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学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创新创业,为什么要创新创业,创新创业的价值取向又是什么,并且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进行创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强大的创新创业心理品质,要让学生明白,创业的过程是艰难的,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不要害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失败中我们要吸取教训,爬起来再来,在成功中我们要继续扬帆远航,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辉煌。

3.2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任何教育目标都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课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目标的达成程度。培养目标的确定是进行课程选择的基础,而课程设置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①”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首先要以创新创业为导向,既要有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内容,同时还要有创业实践体验,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其次,创新创业课程要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让学生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同时在创新创业的教育过程中尽可能渗透专业教育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最后,可以邀请企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进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吸纳他们的一些成功管理经验和案例,还可以学习和引进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和优秀课程,让课程体系结构多样化、生动化。

3.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在教师。创新创业教师与一般的专业老师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既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并且还要有创新创业激情和强大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因而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和教育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无疑是最理想的创新创业教师。一方面我们可以聘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企业高层管理者、企业家、成功校友等作为创新创业师资的一部分,他们主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学指导。同时对学校的老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参加一些社会机构组织的高级职业指导师等培训,考取资格证书,并且要求取得资格证书的教师必须到企业进行半年或一年的社会实践锻炼,积累企业工作经验,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3.4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学校和社会各机构,应该为学生搭建多样的实践平台,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首先,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据调查统计六所高职院校都已经形成每年常规的校级创新创业大赛,学生通过书写计划书,来模拟创业团队的组建、项目的选择、项目的实施方案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把竞赛中选拔出来的应用性很强的科技成果,可以通过引进企业资助来进行产业化。其次,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和基地。四川省有创业就业基金,而各高职院校也应该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有创业意向的在校大学生提供2000-10000元资金支持。除此以外,各高职院校还应该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让学生在基地发挥专业特长,做到“教学做合一”,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最后,组织开办创新创业社团和创业论坛。可以定期邀请企业成功人士、知名校友、专家学者来学校为学生开办讲座,并给学校创新创业社团一定的资金资助,鼓励他们去创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就会收到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3.5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发挥地方政府保障功能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除了良好的师资、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学生的个人努力外,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作为我们四川地方政府,在国家大政方针的主导下,积极进行创新创业舆论引导,鼓励大学生创业。同时针对大学生创业出台系列灵活方便、张弛有度的创新创业政策,尽力完善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根本上保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同时,地方政府可以发动民间协会、慈善组织和公益性基金会等为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广泛争取各类资金支持,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

注释:

①李红.创业素质及其培养策略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3.

[1]曹璟.高职院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分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2]吴钦伟,李明霞,张家国.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路径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20).

[3]居珈璇.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4]温静.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

[5]马章良,郑雪英.浙江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14).

责任编辑:邓荣华

G71

A

1672-2094(2016)04-0151-04

2016-03-15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课题《四川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编号:DGW1516ACX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邓秀华(1976-),女,四川南部人,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

猜你喜欢

四川院校高职
A gift I treasure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