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商业化问题研究

2016-04-13刘嵘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商业化商家社团

刘嵘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商业化问题研究

刘嵘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223003)

校园文化活动是体现高校文化传承、办学水平、育人成效的窗口。随着大学生成为高消费人群,商家越来越重视这一市场,开始通过赞助校园文化活动来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并提升销量。文化活动的商业化越来越突显,存在缺少必要准则和引导、冲击了校园的学术文化、助涨高消费的风气等问题。而如何在商业化下规范校园文化活动成为教育者的面对的一个课题。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商业化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等学校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它作为一个平台充分展现了校园师生的精神面貌和风采,也展现了大学的特色。假如高校没有精彩的文化活动,那么也就失去了本该具有的吸引力。所以,高校不但要传承校园文化,而且还要把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放在重要位置。伴随着经济市场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进入,导致校园文化活动逐渐变得明显,从而使得文化活动的质量受到了影响。正确的对待校园文化活动的商业化,规范管理,对高校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1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1.1缺少必要的准则

首先,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校园越来越像个商品展示厅,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学生社团,它无疑成为了商家争夺名利的首要选择,大多数的商家都看准了教育和学生消费这一块,像五花八门的辅导班、学习教材、运动器材都是因为学生的消费需求才出现的。虽然说学生的消费水平不是很高,但不能忽略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规模和需求能力。

其次,产品的广告代言人都是由学生来做。社团的组成人员也是由能够代表学生利益的人组成的,如果是让社团来代言某家商品,那么这家商品就很容易受到学生的信赖,从而获得好的口碑,给商家带来很大的利润。在我们身边还存在许多广告,它们被商家夸大来欺骗消费者。比如很多辅导班都说自家的辅导资料和押题都能够达到多好多高。很多想要考证的学生抱着相信的态度。很多行业都要求就业者要有技能证书,比如:会计、导游,很多证书都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工作,因此,大多数学生也都一心想着考证,很多机构也就抓住这一点给学生推荐自身的教育产品,对产品夸大其词,这也是很多企业注重大学校园的重要原因。

再次,由于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还不够成熟,很容易被商家利用。学生社团的费用来源有很多,比如:学校资助、商家赞助、社团成员年费等。社团也有很多的费用支出,学校给予的那部分资助条目清晰,使用规范,但是其他渠道得来的费用不明确,社团成员觉得:自己通过“努力”得来的,用起来没必要太明确。正因为如此,导致社团规范不明确、收支不透明,很多学生把通过社团获得的收入当做人生第一笔收入,从而把多数精力都用在社团上。虽然很多社团的费用都是通过拉赞助获得的,这看起来好像和学校没什么关系,可是要记住:学生组织是学校的教育体系的另外一个课堂。对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有积极作用,或者可以这样说:社团经费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很多时候社团经费会出现少了或者被挪用的情况,从而出现所谓的“潜规则”,这就告诫学校必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不能让学生社团“变质”[1]。

1.2缺少正确的引导

大学校园活动商业化主要从经济利益角度考量,则行政化倾向主要从政治利益考量。如果,大学文凭是文化角度考量,再加上校园活动的倾向和诉求,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相互统一,成为部分大学生的综合诉求,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需要反思[2]。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干部成为优秀学生标志,也开始成为新生大学期间规划的重要一步,成为学生心中“具有领导能力”的象征,这些不正确的思想缺少正确的引导。

1.3冲击学术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从某些方面来说,大学充当了很多角色,她在传递文化的同时也积淀文化,创新文化,所以学术文化不仅仅是校园活动的核心,还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学术文化之所以能够产生惊人的创造是因为它的精神是自由而开放的,它允许大家相互讨论、相互探讨。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倡青年和大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校园文化科技活动不仅能够反映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还能够反映出他们的创造能力,所以能够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也是必然趋势。因此,这项活动对于组织者又有很大的挑战,多数的组织者能简就简,为了吸引众多企业参与不得不选择娱乐活动,很多时候甚至会出现一些与初衷不符合的情况出现,从而活动的品味也随之下降。

1.4助长校园高消费的风气

大学生作为社会高消费的一类人,他们无疑成为了商家眼里的金矿。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吃穿用等方面的需求水平不断地提高,只知道追求一些表面上的东西。由于商业广告介入学校,不仅对学生的消费行为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并且还使得这种高消费的心理在学校里盛行起来。校园活动组织者不仅对赞助商缺少鉴别能力,还缺乏一种敢于拒绝的勇气,这一切都是因为组织的活动想得到大家的赞赏,时间久了,最终就致使学生活动组织者之间的攀比。

2 校园文化活动商业化的对策

对于商家走进校园可以说是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重点不在与如何防止商家进入校园,而在于怎样才能更好的管理好校园文化活动。而对于商家进入校园带来的不好的影响,应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加强商家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

2.1贯彻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思想,确保质量和品位

教育部、团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文件指出:要想建设好校园文化,不仅要实行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手段,要围绕着校风、教风以及学风,把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看做是重中之重,鼓励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扬中华民族的主旋律,加强学生的管理,并且要不断地积累,要与时俱进,争取做到能够与大学生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同步,争取为培育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努力奋斗。还要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开展活动的内容要丰富、组织形式要新颖、还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此同时,还应该把德智体美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使得大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学到很多知识,这也是推动校园文化前进的政策。所以,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需要拉赞助的时候,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不能因为商家的介入而改变原有的主题;第二,把学校放在首要位置,其次才是商家企业;第三,在开展的文化活动中,要不断的发扬和继承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只有这样,校园文化活动才回保持在原有的轨道不偏离。

2.2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商家赞助校园文化活动的有序运作

为了防止商业文化进入校园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应该加强对校园活动拉赞助的管理,否则就会变得没有底线,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这些问题,应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把责任明确到各部门,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且加强监管力度,主要交给审批部门检查。其次,学校加强对文化活动的监督,及时改正活动过程中不好的商业因素。校园文化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项目,它包括了计划、组织、实施、最后是完成,这就告诉我们:要想达到预想的目标,不仅仅是要监督项目的整个过程,也不是审批部门审批之后就没事了的,还要看他们是否是按照审批的要求来完成的。再次,要想不断地让文化活动得到更好地管理,就离不开学校的主管部门。要建立能够推动校园文化运转的机构,比如:中介组织。中介组织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可以促进校园文化中商业因素的运转,并对商业文化进行监督,在一定方面还可以代替有关部门,针对于不同的商业文化可以制定不同的方案,对于赞助的的资金也要制定合理的使用方向,协调双方合作中出现的争议。中介组织还可以依靠在平时生活中拉赞助来解决平时学生日常活动中的补贴,最后,为了校园文化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可以从“活动经费”、“活动条件”这几个方方面来提供大力支持。

2.3顺应趋势,主动介入,正确引导,有所选择

为了更好地管理校园文化中介入的商业因素,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于一些违法行为要严格执行,依法追究其责任。从某些方面来讲,最好的监督者便是学生,正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学校应该设立一些举报途径,对违规现象严加管理。校园文化也作为学生的另外一个课堂,那么他们违规的话就相当于一门选修课不过关,如果说是持着认真教育的想法,那就没必要把事情搞得那么严重,即使是这样,相对应的责任还是要追究的,因此,相关的规定也是要建立的[4]。二审批机关也要对于申请这件事情进行严加管理,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校园文化活动开始之前都应该做好周密的计划,与此同时,还要和组织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做好沟通工作,不能出现像一下诸如此类的问题,最好立下条约,比如:在活动期间,不能够有任何的虚假宣传,不能够推荐任何产品和服务,如果违背了以上的条约,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在根源上保证了社团的品质。从而保证了学生活动更好地发展下去。三要注重活动的质量,我们可以这样做:让学生和院系教师对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进行监督,看看是否有违反条约。为了确保社团不被商业化,我们对于那种商业谜底很明显的公司应该及时的制止。另外,还要对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进行相关的教育,增加他们对商业活动的辨别力,帮助并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观、就业观、金钱观、权力观。

[1]赵锦权.高校学生社团商业化行政化与应对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33-234.

[2]许述敏.浅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商业化倾向及其规范管理[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4):124-126.

[3]程秀仙,刘杨敏,李奎.高校校园氛围商业化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0):244-245.

[4]刘杨敏,程秀仙,李奎.高校校园氛围商业化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的调查研究报告[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 154-155.

责任编辑:邓荣华

G64

A

1672-2094(2016)04-00129-03

2016-04-12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文化研究专项课题《商业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刘嵘(1983-),男,江苏盱眙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商业化商家社团
缤纷社团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商家出售假冒商品,消费者获十倍赔偿
No.4 快手电商:已帮助至少50万线下商家恢复生意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社会化和商业化思维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