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农民问题看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

2016-04-13冒林波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共同富裕基础设施

蒋 雷,冒林波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从农民问题看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

蒋雷,冒林波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但在这过程中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扩大而引起的两极分化的现象和一系列问题。解决农民民生问题正是脱贫工作最基础的。只有政府高度保持对农民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妥善处理好农民教育就业问题,才能促使整个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更加顺利。

共同富裕;脱贫;民生

1 农民的民生问题是现阶段脱贫工作的基本问题

改革以来,我国的脱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就是自1978年起,我国政府就已经下决心有组织,有计划的面向全国进行了脱贫工作。特别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都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三农问题之中,农民问题是最基础的。农民问题,主要是民生问题。民生,就是民众的生计,生活。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中对民生作了定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农民的民生问题,不仅包括农民的衣、食、住、行,还包括农民就业,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交通和环境等一系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只有解决好这些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助农民脱贫,有效的减少贫富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国贫困乡村多在深山、边远地区一带,群众居住分散,自然环境差,交通运输不便,村里用水设施经常老化失修,居民平均用电质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一些山区和边远地区自然灾害频繁,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普遍比较弱,行路难、用水难、用电难、上学就业难、就医养老难、居住环境差等问题突出。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而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都有待加强,这也是解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的一种途径。全国大多数贫困村在山区和边远地区,交通阻塞,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特别一些公共基础设施仍然滞后,因多年以来重视不足,投入不够,村里道路年久失修,村民用水水管年久失修,用电电线老化失修。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乡村卫生院医疗体制落后,乡村小学教学设施严重短缺,教学资源严重匮乏。这只是全国千万贫困村的一个缩影。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或是缺乏足够的重视及相对应的投入,使得这些贫困村、贫困人口长时期保持现状,严重阻碍农村的脱贫工作。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由上至下,做好相关信息政策的传达工作,落实好政策和计划的实施和组织工作,完善好各项工作的监督机制。还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创新资金运管机制,建立逐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规范扶贫开发互助资金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多种政策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统筹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类资源,优先解决贫困地区道路不畅通、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电力质量不高、信息落后等突出问题。健全社会服务体系,规范乡村医疗机构,改善医疗设备、农村学校教育硬件设施,丰富农村教学资源,政府不仅要加大投入建设资金,还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人力监督,逐层建立健全的建设监管机制,落实责任管理,杜绝浪费现象和松懈失管现象。只有提高重视,加大投入,做好监管工作,才能有效地落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虽然我国已经在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了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试点,但真正意义上社保体系在农村仍然没有影响力。至今农村的社保体系和城镇比,差距很大;或者说,相对于完善的城镇社保机制,农村的社保机制基本没变化,原因是政府对这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集体意识不强,个人对社会保障又缺乏认识,管理体制不完善。国家不能将农村与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统一起来,城乡二元化明显,尤其一些倾斜政策,使政府将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到了城镇社保体制当中,忽视了本来就发展羸弱的农村保障体制。导致农村与城镇社保制度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许多不规范,该保障的地方未保障现象普遍存在。加上管理效率低下和监管机制不全面,克扣,截留等现象不时发生,导致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失去耐心,对其公信力下降,影响了农村社保的进一步发展。

要解决农村社保所存在的问题,必须对其制度进行有效改革和完善。建立农村社保制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大政府对其的相关投入,要保证量和质的有效统一。投入多而不浪费,用在实处,不做盲目投入。可用城镇最先进的社保制度为参照,以乡效城,但不按部就班,要结合乡村的特点,最好先开放试点,观其成效,再由点及面地开展。最终目的是减小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差距。另外还要重视和加强农村社保的监管机制。监管一定要起到由上至下层层把关的作用,并要对整个农村社保制度的正常运转直接负责,严格负责。打击腐败浪费现象的同时,也要增强农村社保制度在广大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在农民参与互动过程中完善农村社保制度。

4 妥善处理农民就业和农村教育问题

农民就业和农村教育问题,也是关乎解决农民民生问题的重要环节。现代化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开发区的扩张,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常年耕作的土地,由于农民的生产,生活行为方式与市民的生产,生活行为方式差别比较大,许多地方难以及时转换和适应,加上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导致了农民在社会上的就业问题难。

解决农民就业问题,要结合失地农民自身的实际情况,抓住问题主要矛盾。在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农民对文化知识掌握相对匮乏,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多少力不从心。就算参与竞争,也会因为自身文化素质得不到用人单位肯定而遭到拒绝。所以,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关键。

而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可以根据时间和空间的转移分成具体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农村教育阶段;第二个阶段则是城镇培训阶段。农村教育阶段主要是针对农民子女小学阶段的教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农村教育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教育投入不大,教学质量不高。“再穷不能穷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以政府的投入为主。农村教育经费有限,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在社会上筹集教育经费,改善教学环境,为孩子们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引进优秀老师,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做好农民子女的早期文化素质培养。

到了第二个阶段,主要是针对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就业属于自谋职业,基本没有明确的就业指导。大部分农民都不具备去现代企业就业的技能,即使就业,也只能从事简单的,报酬低的,极不稳定的体力型劳动,就业质量不高。要解决农民就业问题,重要的是做好进城就业的农民工专业技能教育培训,增强农民适应现代社会的就业、创业能力。当前,应建立以政府主导,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各行业、各企业广泛参与的社会培训。政府应投入一部分培训资金,保证基本培训费用。培训部门要科学安排教育内容,并要根据农民现有文化水平和就业需要,合理安排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培训。还要在培训过程中,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增强创新意识。落实好这两个阶段的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保障农民顺利就业。

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整个实现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甚至出现两极分化这种与共同富裕的原本宗旨相悖现象。但共同富裕之路是科学正确的,只有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在共同富裕的前进道路上之路扫清障碍。做好脱贫工作是关键,而解决农民民生问题正是脱贫工作中最基本的任务。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0.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与大事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刘海生.按劳分配与共同富裕[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72.

责任编辑:邓荣华

F124.7

A

1672-2094(2016)04-0040-02

2016-04-16

蒋雷(1989-),男,江苏南京人,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冒林波(1992-),男,江苏南通人,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共同富裕基础设施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