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策略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6-04-13王治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策略历史

⌾王治平

问题教学策略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王治平

在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策略的正确运用,有助于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运用问题教学策略时,应依次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评价四个环节进行,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问题教学策略 ; 历史教学;运用

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且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在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策略是帮助学生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善于设疑,为学生创造思考、探究的机会和环境,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为学生持久、深入的学习生成源源不断的动力。实施问题教学策略的主要步骤有:

一、善于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的前提是熟读教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要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是不会发现问题的,人类的一切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是从好奇心和疑问开始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不能被某些所谓的“权威”禁锢自己的思维和智慧,不能一味地盲从书本上现有的结论。人类历史上有些巨大成就,其实就源自于对某些“权威”的挑战。这一方面,人们熟知的一个典型事例就是:16世纪的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在自己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大胆否定了古代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并被当时欧洲教会所维护的“地球中心说”,提出了全然相反的“太阳中心说”,为近代天文学奠定了基础。所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批判性思维方式与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有积极影响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做好了这一步工作,才能顺利进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环节。

二、敢于提出问题

问题是进行探究活动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出问题的主体应该是师生双方,既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预设的问题,也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提出的问题,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而共同生成的问题。现在使用的新课标教材中,编入了许多趣味性和思维性的问题,有时还提供了一些能产生问题的情境材料,通常用“想一想”、“你认为”等形式出现。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材料,精心设计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链,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下面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谈谈如何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总体而言,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征;提出的问题链要有思维上的层次性和梯度,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既不能是过于简单化的“是不是”、“对不对”,也不能让学生跳起来都摸不着;提出的问题应是开放的、有新意的、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而不是那些形式上新颖,本质上却仍然落于俗套的,容易禁锢学生思维且向书本知识寻求答案的问题。具体而言:

首先,要立足现实提出问题。现行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教学“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历史总是前后相承的,今天的时政即明天的历史。从现实出发提出问题,能创设生动的思维情境,拉近甚至消除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既让学生身处其中,又让学生超乎其外,让学生有理可循、有话可说,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兴趣,也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现实空间,让学生觉得历史其实离自己并不遥远。立足现实提出问题也有利于学生摆脱书本的束缚和固定的思维模式,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目的。

其次,要立足能力提出问题。这一点要求教师自己的思维要开放,要敢于打破旧有的依赖教材的思维空间,不要把问题的答案局限在书本知识范围内,让学生按图索骥,生怕超出教材学生解决不了问题,教师不好操作。教师应当既要立足教材的知识体系,又要善于和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中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改革开放前夕,我国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后,能大体上归纳出当时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一系列新的疑问在学生头脑中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取得什么成效?教师把学生的一系列疑问一一列出,让学生进行分析探究,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顺势向前迈进一大步,与当前的时政热点结合起来,提出能力型的新问题: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描述了未来中国农村的美好前景。在现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问题将现实热点与历史知识相结合,源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其答案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灵活性,因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 交流反馈与评价小结

一个阶段的探究过程完成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在班上交流其探究结果,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整理其探究所得出的结论,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使探究过程中比较模糊、零乱的思维经过整理后显得清晰而条理化,这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通过及时交流探究结果和评价小结,既可展现个人或集体的成绩,也可暴露出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绩的取得及师生的肯定,可以给学生以自信和动力;问题或不足的存在,可以让学生及时得到师生的帮助,从而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

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策略的正确运用,有利于打破旧的教学模式,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要求;有利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有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1]邢尚普.论中学历史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j].文教资料,2008.15.

[2]刘珩.在历史课堂中渲染爱国主义情操.时代教育 ,2009.4.

湖南省衡南县谭子山镇中心学校 421107)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教学策略历史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