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偏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2016-04-13董燕
董燕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偏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董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指导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正确思想。本文对“以人为本”体育教育思想渊源进行了探究,阐明了“以人为本”体育教育思想的内涵,分析了当下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偏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原因。研究结果:1.全面理解“以人为本”体育课程理念;2.淡化体育课程学科化教学模式;3.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4.抛弃实用主义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 体育课程 学生
“以人为本”体育教育理念的渊源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了,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
“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思想虽由来已久,但其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发展过程中,核心思想与价值观念存在不同的差别。新中国成立之时,因连年战乱,人民生活疾苦,特别是青少年体质明显偏差,党和国家把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放在了改善青少年健康上。毛泽东就多次在不同场合要求要努力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之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也制定了若干改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规章制度。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根据对全国青少年体质的现状,明确指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严重偏差,把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青少年强健体魄作为重大任务。但由于历史原因,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慢,所以,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学校体育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上。进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家也加大了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不再是单纯地改善学生体质,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这就使得学校体育进入更加高级的阶段。
2007年,教育部根据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面向全国学校颁布实施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要求要突出强调在体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尊重教师与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育课程要把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形成坚韧不拔、坚强、勇敢的良好意志品质,从而积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标准》正式明确把“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作为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体育教育理念的内涵
1.坚持以学生为本
体育课程的对象是学生,体育课程目的是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身心发展,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学生是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体育教师是主导,在进行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发挥出来。所以,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目标要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遵循科学规律,使得学生身心良性发展,并使学生的个性充分获得自由与发挥。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尊重学生选择体育内容的自主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积极参与锻炼的能动性。
2.坚持以教师为本
体育教师在课程中要起主导作用。虽然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与自主权,但并不是体育课堂就应该是学生“说了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否则体育课程就学会流于形式,难以实现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建立终身体育观念。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坚持依靠教师、相信教师,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自主权以及学术决策权。教师在课堂中不被动、不消极,其创造性与主动性应受到尊重,假如没有教师主动探究有效课堂的动力与精神,也不可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教育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教师在体育课堂中的作用,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本的教育理念。
3.坚持学生“健康第一”为本
体育课程最终以为人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无论什么样的课程改革,这一主线不能偏离,如果抛弃“健康第一”的目标任务,体育课程的功能也会随之丧失。因此,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专家学者,都要把“健康第一”作为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围绕“健康第一”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这样既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可以保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偏离“以人为本”的原因分析
1.对“以人为本”缺乏全面认识
与知识结构相对简单的小学语文教学不同,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要更为繁杂,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要求也更为严格。如果还是采用过去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只会逐渐打消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创新,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根本出发点,以便能够提高教学质量。面对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具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作用。
为了摆脱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唯技术论的错误做法,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去唯技术论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让体育课堂回归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基于此,很多高校进行了很多体育课程改革,比如,较为普遍的改革措施是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与“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授课时间),这两种较为成功的改革办法,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但很多课程管理者对“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缺乏全面认识,简单认为“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就是要完全根据学生爱好设置课程内容,这显然又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完全发挥出来。这也是很多高校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与“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2.以学科为中心的陈旧教学指导思想
在解放初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主要按照前苏联学科教育体系,体育课程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系统,高等体育课程以体育学科为主线,运动相关理论、运动技术等都包含在一本教材当中,教师根据教材先从运动基础理论开始授课,在进行运动专项理论教学,最后进行运动技术教学。教师严格按照这一固化模式进行体育教学。该模式使得体育课程独立于大学其他课程体系之外,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被人为阻隔。改革开放之后,专家学者与教育主管部门意识到高校体育课程学科化的弊端,进行了一系列去学科化的改革,但仍有很多教师固执地认为,体育课程就应该把教授运动理论与技术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这显然忽视了高校体育课程对人的服务功能。因此,一部分教师固化的思维模式,以学科化作为课程指导思想是限制“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推行的主要原因。
3.忽视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
现代学校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是要为人的全面与持续发展服务。学校体育的目的,一方面是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习惯与意识。这也是全面贯彻我国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要求,让学生养成并熟练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基本技能,养成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体会运动带来的乐趣。由于对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缺乏考查与评价的办法,大部分高校体育课程只是围绕第一个目标进行体育教学,使得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成为空谈。所以,忽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偏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原因。
4.课程指导思想混乱
对策
1.全面理解“以人为本”体育课程理念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先、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理念要求,体育课程要为学生的健康服务,帮助学生建立起终身锻炼的意识,并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完整健全的人。体育课程的目标也要围绕这三个方面,不能把完成运动技术教授,学生练习了多少量作为体育课程的目的与要求。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求、地位,以及教师在课堂中学术裁决权等权利。
2.淡化体育课程学科化教学模式
学科化的教学活动,适应于进行学术研究,不适应本科、高职学生学习,体育学科也是如此,这是高校体育课程沦为专项训练课的主要原因。把公共体育课看作一个独立的学科,沿袭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专业运动技能的授课模式。这样陈旧的学科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诉求、教师在工作当中的创造性等,教学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所以,高校体育课程要淡化学科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3.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要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关键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变被动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为主动学习,这是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前提条件。运动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只有人对参与的运动有兴趣,大脑皮层才容易产生兴奋,运动的记忆也较为深刻。所以,教师要创设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体育技能的情景课堂,采取新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主动探究参与运动,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4.抛弃实用主义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近年来,高职体育课程出现了,诸如:职业导向、工作过程等为主的体育课程指导思想,这些理论认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要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要围绕提升学生专业技能(非体育运动技能)服务,这些观点迎合了高职院校办学思想,但严重忽视了体育课程本身的功能与要求,也忽视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要求。所以,要坚决抛弃这一形而上学式的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结语
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指导理念,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为本、学生“健康第一”为本。要全面、正确理解“以人为本”体育课程理念,淡化体育课程学科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抛弃实用主义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1]白富强:《体育教学应注重以人为本》,《陕西教育》2012年第3期,第25-26页。
[2]党玮玺、张学忠:《论我国体育课程文化当中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第45-47页。
[3]吴洁、王欣:《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现实缺失及对策》,《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第79-81页。
[4]张宏伟、沈辉:《生命哲学视域下体育课程评价特征分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74-79页。
[5]陈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发展走向及改革对策的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103-104页。
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