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2016-04-13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脂联素急性心肌梗死

袁 蕾

(河北省固安县人民医院, 河北 廊坊, 065599)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袁蕾

(河北省固安县人民医院, 河北 廊坊, 065599)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方案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HDL、TG、TC等血脂水平指标变化及hs-CRP、IL-6、IL-8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血清抵抗素、脂联素变化。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TG、TC等血脂指标水平、IL-8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脂联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脂联素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症水平,提高脂联素水平。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炎症因子; 脂联素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冠状动脉急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常常出现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心电图变化、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甚至死亡[1]。该病多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冠状动脉痉挛,最终可导致心肌缺血坏死[2]。本研究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3]中关于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且排除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研究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45~73岁;对照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46~75岁。整个研究均在患者的知情同意下进行,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主要给予抗凝、溶栓、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具体为口服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J20030047,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剂量为40 mg, 1次/d,治疗周期为8周。治疗前后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 加入含EDTA的抗凝管后,离心、冷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脂联素以及血清抵抗素;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脂、hs-CRP等,所有检测试剂盒均由美国公司提供。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患者肌痛、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HDL、TG、TC等血脂水平指标变化; 2组患者的hs-CRP、IL-6、IL-8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血清抵抗素、脂联素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标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 对照组为2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14,P=0.0183), 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的HDL、TG、TC、LDL等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而研究组患者的TG、TC、LDL等血脂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P<0.05。

2.3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 2组患者的hs-CRP、IL-6、IL-8、MMP-9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而研究组患者的hs-CRP、IL-6、IL-8、MMP-9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P<0.05。

2.4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抵抗素、脂联素比较

治疗后, 2组患者的血清抵抗素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脂联素均有显著提高;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显著低于对照组,脂联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5。

表5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抵抗素、脂联素比较 μg/L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有过劳、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便秘、吸烟、大量饮酒等,临床上常以高血脂、高胆固醇等症出现[4]。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常常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等,该药物耐受性较好[5-7]。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而常规用药方案治疗后,患者出现的转氨酶升高、肌痛、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较多。本研究结果发现,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而常规方案为28.2%,说明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本研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HDL、TG、TC、LDL等血脂水平进行了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是由磷脂、载脂蛋白、胆固醇和脂肪酸组成,临床上显示,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对健康较有利。通常当患者出现冠心病、脑血管病、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肝功能损害等疾病时,HDL含量有所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作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可以作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8-10]。血清总胆固醇(TC)是血液中脂蛋白所含的胆固醇之和,该物质的血清浓度用来提示脂代谢的正常与否。临床上,血总胆固醇增高时,常称为高胆固醇血症。研究[11-13]发现,TC与HDL二者的比值很重要,比值越低时,心脑血管就越健康。甘油三酯(TG)在人体内含量较多,可分解用于机体供能。TG含量升高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诱因,所以严格控制甘油三酯含量,可以减少中老年人群冠心病的发作。低密度脂蛋白(LDL)主要是用来转运胆固醇到外围组织,并且起到调节作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方法是防止TG氧化。本研究发现,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HDL降低,TG、TC、LDL升高。治疗后,两种方案下患者的HDL、TG、TC、LDL等血脂水平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而采用阿托伐他汀方案治疗后,患者的HDL、TG、TC、LDL等血脂水平指标分别为(1.18±0.23)、(1.20±0.18)、(3.87±0.40)、(2.01±0.32) mmol/L, 而常规方案下患者的血脂水平分别为(1.15±0.17)、(1.30±0.20)、(4.63±0.43)、(2.85±0.40) mmol/L, 说明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TG、TC、LDL含量,提高患者的HDL, 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

本研究中,评价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指标有hs-CRP、IL-6、IL-8、MMP-9, 中hs-CRP是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一种非特异性指标,它可以很好地预测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等[14-15]。当机体出现炎症时,hs-CRP的含量升高。IL-6作为T细胞的淋巴因子,可以刺激B细胞前体产生抗体。IL-8不仅促进血管生成,还可以趋化中性粒细胞,从而调节其炎性反应[16]。MMP-9可以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从而参与血管形成。本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hs-CRP、IL-6、IL-8、MMP-9等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患者病情较严重,而经两种方案治疗后,各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患者的hs-CRP、IL-6、IL-8、MMP-9分别为(6.38±0.63)μg/mL、(15.67±10.36) μg/mL、(11.32±1.89) ng/L、(417.2±87.3) ng/mL, 常规方案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分别为(10.38±0.58)μg/mL、(20.46±10.32) μg/mL、(16.47±1.38) ng/L、(468.1±85.3) ng/mL。两种方案对比,采用阿托伐他汀给药方案治疗后患者的血清炎性反应显著降低,患者预后恢复效果良好。本实验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抵抗素、脂联素水平进行了研究,其中脂联素是指脂肪细胞分泌的活性多肽或者蛋白质,临床上发现该物质不仅具有改善小鼠的动脉硬化症的作用,而且可以很好地预测人类Ⅱ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病情,有抗动脉粥样、抗糖尿病、抗炎症的效果[17]。血清抵抗素在冠心病、心肌梗死以及糖尿病等疾病中含量升高,对机体损害较大。本研究发现,两种方案治疗后患者

的血清抵抗素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脂联素均有提高,而采用阿托伐他汀方案治疗后患者的血清抵抗素、脂联素水平分别为(13.8±3.5)、(9.7±2.5) μg/L, 常规给药方案下为(21.0±3.2)、(8.2±2.2) μg/L。两种方案对比,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血清抵抗素明显低于常规方案,而脂联素水平明显提高,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恢复和炎症控制。

参考文献

[1]石蕊, 姜铁民, 赵季红, 等.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23): 2619.

[2]陈翀昊, 王广燕, 苏衡, 等.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3, 29(2): 126.

[3]闫杰, 宋玉娥. 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2, 41(6): 749.

[4]Wang Q M, Wei Y, Zheng Y, et al. Efficacy of combined atorvastatin and sildenafil in promoting recovery after ischemic stroke in mice[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2013, 92(2): 143.

[5]艾民, 张清华, 颜昌福, 等. 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1): 105.

[6]樊清波, 简立国.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PCI患者血清骨桥蛋白的影响[J]. 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2, 47(6): 869.

[7]Handal J A, John T K, Goldstein D T, et al. Effect of atorvastatin on the cortical bones of corticosteroid treated rabbits[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 2012, 30(6): 872.

[8]李敬, 孟亮, 杨帆, 等.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11): 2970.

[9]许研, 刘娜, 董爱芝, 等. 负荷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19): 3219.

[10]邱丽君, 丁玉静, 崔亚斌, 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J]. 广东医学, 2012, 33(1): 72.

[11]张文勇.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0例临床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 2011, 40(7): 873.

[12]陈来特, 张怀勤, 林以诺, 等.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致应激性高血糖的干预作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5): 718.

[13]Pradum P I, Nilesh A B, Hitendra S M, et al. Atorvastatin-Loaded Oleic Acid Nanoglobules for Oral Administration: In Vitro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pharmaceutical Evaluation[J]. Current Nanoscience, 2013, 9(2): 202.

[14]刘浩, 武刚, 翟雪芹, 等. 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11): 1205.

[15]邱曼, 孙乐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的研究[J]. 重庆医学, 2012, 41(26): 2765.

[16]宋秀霞, 姜涛, 姚晓爱, 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 2012, 27(1): 21.

[17]朱继红, 汪砚雨.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8): 1582.

Influence of atorvastatin o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adiponect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YUAN Lei

(ThePeople′sHospitalofGu′anCounty,Langfang,Hebei, 065599)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atorvastatin o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adiponect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A total of 78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torvastati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levels of blood lipid indexes such as HDL, TG and TC, levels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such as hs-CRP, IL-6 and IL-8 as well as serum resistin and adiponecti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TG, TC, IL-8 and serum adiponecti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levels of blood lipid indexes,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adiponectin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Atorvastati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evels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increase adiponectin leve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KEYWORDS:atorvastat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adiponectin

中图分类号:R 5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5-004-03

DOI:10.7619/jcmp.201605002

收稿日期:2015-12-05

猜你喜欢

阿托伐他汀脂联素急性心肌梗死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脂联素生物学与消化系统肿瘤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
脂联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