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GO小额信贷绩效多维度评价框架下交互效应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2016-04-13李梦喆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陕西省

刘 珺,李梦喆

(西安财经学院 经济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0)



NGO小额信贷绩效多维度评价框架下交互效应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刘珺,李梦喆

(西安财经学院 经济学院, 陕西 西安710100)

摘要:文章以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陕西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NGO小额信贷多元评价体系下,通过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探讨农民福利水平、小额信贷的覆盖程度、持续性、协同性四方面的交互式效应,同时研究影响绩效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而基于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小额信贸机构创新产品服务,完善内部管理结构;小额信贷供给主体多元化,构建互助和谐金融环境;政府减少对小额信贷机构融资、经营限制及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关键词:NGO小额信贷;陕西省;小额信贷供给主体;TSLS方法

一、引言

在我国,“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国家高度关注,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金融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一直持续。而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制度的创新,专为农村低收入人群提供信贷服务,为有效改变农村地区贫困局面、提高农民福利水平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小额信贷市场的参与者出现了NGO小额信贷与政府小额信贷并存、公益性小额信贷与商业性小额信贷并存、专业性小额信贷公司小额信贷与全能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并存、非正规小额信贷与正规小额信贷并存、微小型机构与大型机构并存的多元化格局。陕西省隶属我国西部主要的欠发达贫困区域,作为全国五个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省份之一,自2006年起至2014年12月,陕西省小额信贷公司从首批挂牌2家试点快速发展至253家, 从业人员增为2660人,实收资本达到217.19亿元,贷款余额规模也扩大至216.63亿元。

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的问题,如覆盖率低、发展持续性差、融资困难等,尤其是原本旨在扶贫的小额信贷机构特别是公益性NGO小额信贷组织,为降低成本尽快实现自负盈亏,逐步向大额信贷转变,渐渐远离贫困农民等低收入人群,背离自己的宗旨和责任。扶贫与持续性孰先孰后?公益与盈利孰重孰轻?如何评价小额信贷的绩效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分析小额信贷的社会与经济双重绩效出发,通过量化指标分析小额信贷覆盖力、持续性、协同性、福利性之间的交互式关系,同时结合陕西省NGO小额信贷发展状况,为评估小额信贷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进一步找出影响小额信贷绩效的主要因素,探寻解决措施,帮助小额信贷实现其发展的目的,提高农民福利水平。

二、文献综述

小额信贷的传统“三角框架”绩效模型主要包括覆盖力、财务上的持续性以及其带来的福利影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Muhammad Yunus提出了小额信贷一般意义上的含义,他认为小额信贷具有普遍性,在任何国家都行得通,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扶贫的重要方式[1]。Rubana Mahjabeen提出除覆盖面之外,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借款人拥有的耐用商品价值、借款人的抵押品价值等因素都会影响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效率,使其持续性经营产生风险[2]。国内学者的研究理论主要有:黄蕊主要研究了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模式,她提出我国小额信贷机构必然要走上商业化的道路,而且主要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促进正规的金融机构如大中型商业银行、农信社等积极开展小额信贷;二是成立专门的经营小贷产品的贷款公司,实现商业化运作[3]。张平也认为小额信贷机构在当下金融环境和行业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面临着与同类机构及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4]。因此,小额信贷机构要增强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同时也要增强风险意识,将潜在的信贷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顾园明、冉庆国认为信用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使我国农村金融步入正轨[5]。武莉莉就如何实现小额信贷的持续经营问题,研究认为如果利率较高有利于小额信贷持续性发展,但可能起不到扶助弱势群体的目的,还可能给推广工作设置障碍[6]。程晓敏研究指出,政府愈加重视金融服务,在三农中实践的背景下,以实践普惠制而建立的邮储银行,在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也体现了很好的成绩,再次重申了小额信贷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7]。佟元琪认为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作为借款人的农民往往生活困苦,即便金融机构将其诉至法院并胜诉,在判决执行环节也很难最终实现自己的利益主张,指明了小额信贷机构在兼顾持续性经营与农民的福利水平两者时所处的尴尬地位[8]。胡宗义、唐李伟、苏静认为农村正规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当期减贫效应,但持续减贫效应不显著。具体表现为仅在缓解农村贫困人口之间收入不平等程度上发挥了积极效应,而对减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和缓解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短缺程度上没有发挥积极效应。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不仅具有较强的当期减贫效应,而且具有长期持续的减贫效应[9]。张权辉提出由于机制不健全和管理不严格,我国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基层金融信贷机构对农户的信用调查往往不够深入与全面,制约了小额信贷扩大其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10]。黄小萍、吴钟彬主要就小额信贷实现其财务上的可持续性时,提出机构网点设置及人员配备应该更加适应村镇间距离的远近、农户数量的多少,力图用尽量少的网点、尽量少的人员来服务尽量多的村镇和农户[11]。胡帮勇、张兵认为扩大农村信贷规模对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效果明显[12]。

综观国内外关于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及其绩效评估的相关研究,学者们指明了小额信贷在建立普惠制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覆盖力、财务上的持续性以及社会福利影响对于实现小额信贷组织持续性发展各自的重要性均有不同理解。但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及现有的研究理论未深刻揭示三大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其充分融合、探讨对小额信贷绩效的联动影响,且研究探讨多局限在理论之上,未充分进行实证分析。因此,本文立足于NGO小额信贷对农村地区的福利水平影响,以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中的陕西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联立方程组,将小额信贷与政府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协同关系引进评价体系,建立多维度模型,在农民福利水平、小额信贷的覆盖程度、持续性、协同性四个方面产生的交互式效应下研究小额信贷绩效问题。

三、我国西部地区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直以来,政府实行财政补贴、专项扶贫等措施以解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但长期实践表明,加大政府补贴,发放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并不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良策,只有调动市场机制作用、发挥市场主体自身积极性才是根本解决之道。我国20世纪90年代逐步开始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进行小额信贷探索,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进行分析与模仿,而资金来源主要是国际捐款与政策性贷款;第二阶段是以政府为主导,将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全面推动扶贫目标的实现;第三阶段则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之下,由农村信用社在欠发达地区全面推广小额信贷业务。

通过实施以上改革,有利推动了我国西部地区小额信贷的发展。作为中国传统的小额信贷组织形式,NGO小额信贷组织的数量以及贷款余额等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存较为完善的小额信贷自律性组织——小额信贷联盟,拥有会员数量已达194家,其中以公益性质的NGO小额信贷机构为主。例如,隶属陕西省会员主要有陕西国际计划中国国家办公室、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LAPC项目办公室、陕西省安塞县UNDP项目办、陕西省西乡县妇女发展协会、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委妇联、陕西省蒲城县妇女可持续发展协会等,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良好发展。如图1所示,西乡县妇女发展协会自2005年成立,在2010年度成功实现自负盈亏,至2014年其净利润和贷款余额保持同趋势增长,为陕西省小额信贷机构树立了良好典范。

图1 2005—2014年陕西省西乡县妇女发展协会经营状况

如图2所示,陕西省小额贷款公司的机构数量、从业人数、贷款余额等规模逐年扩大。截至2014年,陕西省不同性质的小额信贷机构已达253家,这说明不仅农村小额信贷的覆盖力正在逐渐扩大,同时小额信贷的供给主体也开始趋于多元化。

图2 2010—2014年陕西省小额贷款机构统计情况

尽管小额信贷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总体看来我国小额信贷市场满足率较低。小额信贷服务覆盖程度还不高,同时面临着机构种类少、绩效低下、理念不明晰,发展商业化,忽略应承担的社会发展目标和社会责任等各种困境。陕西省作为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省份,农业问题突出,推行农户小额信贷,有利于解决农户融资难等问题,但由于所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NGO小额信贷发展时间较短,同样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一)NGO小额信贷供需失衡

小额信贷产品服务单一,与农民经济活动不匹配,无法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多样化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小额信贷产品设计中用途、期限、额度等和农户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使得NGO小额信贷的覆盖面虽有所扩大,但贷款效率低下,持续经营难度加大。

(二)NGO小额信贷的风控能力低

小额信贷专门针对贫困群体,这一群体本身就存在较高的还贷风险,特别是在缺乏配套技术、管理和政策配合的情况下,贷款难以成功发挥原有的作用;同时,一些小额信贷从业人员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风险意识淡薄,在贷款的鉴别和发放以及债务追讨方面都缺乏经验和能力。

(三)NGO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单一

一般性的小额信贷公益组织主要的资金来源是捐赠收入,趋向于商业性质的NGO小额信贷组织也要遵循“只贷不存”原则,只能依靠初始股本。主要的农村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也有限,这使得小额信贷机构无法获得持续稳定的现金流,严重影响到其放贷范围及规模。此外,相比国外,我国的小额信贷利率偏低,陕西省NGO小额信贷的利率平均仅在9%左右,低利率不能补偿小额信贷的业务成本和融资成本,不利于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也阻碍了其他正规金融机构发展小额信贷业务的积极性。

存在上述种种问题的情况下,NGO小额信贷针对贫穷群体的金融服务面临挑战。挑战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的群体的金融需求扩展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不断挖掘更贫困和更偏远地区的客户群体;降低客户群体和金融服务提供者双方的成本即如何实现社会业绩(目标群体受益)和经济业绩(机构体系可持续发展)双重最佳。

针对陕西省NGO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NGO小额信贷的绩效进行量化测评,从而为寻找迎接挑战的有效途径,实现其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为深化“微型金融正规化、正规金融微型化”的普惠金融新理念,将小额信贷公司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同性引入研究中,即将覆盖力、可持续性、协同性作为三大中介衡量指标,福利水平影响设定为最终衡量指标,建构多维度评价模型,从NGO小额信贷的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两方面进行评估,并从中找出显著影响因素,由主至次,有所侧重,为创新型金融体系的建立有层次提出政策建议。

四、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描述

本文将以陕西省为例,选择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陕西省NGO小额信贷组织,陕西省佳县妇女可持续发展协会、陕西省蒲城县妇女可持续发展协会、陕西西乡县妇女发展协会等机构的2005—2014年度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运用Eviews软件利用进行回归分析,评估陕西省NGO小额信贷绩效。

选取陕西省农村居民每年人均收入作为变量Y,以此指标来衡量小额信贷的社会绩效。选用陕西省NGO小额信贷的有效客户人均持有量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来测量小额信贷覆盖力,用x1来表示。人均信贷扶贫额和人均财政扶持金额作为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分别用x2、x3来表示。以NGO小额信贷组织的资产回报率作为变量x4来衡量NGO小额信贷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由于农民的人均收入下降必将使其还贷能力减弱,这对于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的NGO小额信贷组织的资金流动性必将造成很大的威胁,直接影响NGO组织的经营状况,主要反映为机构的资产利润率下降,即变量Y会对变量x4造成影响。而机构的财务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又决定了扩大信贷范围的能力,也即变量x1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变量Y、x4,现有的理论未研究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传统的单一多元方程模型也无法进行实证研究变量间的交互关系,因此,本文将采用联立方程组对多个变量间互为因果的联立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二) 模型建立与估计

实证采用的相关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陕西省2005-2014年度相关变量数据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小额信贷同盟网站,由作者整理。

以x2、x3、Y(-1)为前定变量,即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Y、x1、x4作为内生变量,建立如下联立方程组模型(1)至模型(3):

Y=a0+a1x1+a2x2+a3x3+e1

(1)

x1=b0+b1Y+b2x4+e2

(2)

x4=g0+g1Y+g2Y(-1)+e3

(3)

其中内生变量受前定变量的影响,ε1、ε2、ε3为随机误差项,描述变量以外的因素对模型的影响。

首先,进行模型估计之前,应保证此模型设置的合理性,故先运用秩条件对此模型的可识别性进行判断。判断原理为:在有M个内生变量M个方程的完整联立方程模型中,当且仅当一个方程所排斥(不包含)的变量的参数矩阵的秩等于M-1时,该方程可以识别。先将上述结构性模型转化为标准形式,用公式(4)至公式(6)表示:

e1=-a0-a1x1-a2x2-a3x3+Y

(4)

e2=-b0-b1Y-b2x4+x1

(5)

e3=-g0-g1Y-g2Y(-1)+x4

(6)

据标准形式公式(4)、公式(5)、公式(6)写出该联立方程组模型的系数矩阵。

(7)

由公式(7)分别得出模型中公式(1)、公式(2)、公式(3)的系数矩阵(划去方程所在行以及划去该行中非0系数所在列)。

(8)

由公式(8)可得模型中三个方程的系数矩阵的秩Rank(1)=Rank(2)=Rank(3)=2=M-1,所以此模型中的三个方程均为恰好识别类型。首先,可以利用TSLS对此联立方程组进行估计。其次,分别利用二段最小二乘法(TSLS)对模型中公式1,公式2 ,公式3进行估计,结果如公式(9)所示:

(9)

t=(5.7875)(0.8627)(0.1690)(7.3406)

R2=0.9869F=76.0014

从公式(9)可知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变量x1与Y呈正向变动关系,前者变动1%会引起后者变动0.024%;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变量x2增长1%,Y增加0.475%;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变量x3增长1%,Y增加0.759%,由此也要验证了NGO小额信贷的社会效应,使得农民人均年收入有了提高。从估计结果也可看出公式(9)的拟合优度R2良好达至0.9869,经查表F统计量(6,6)=4.28<76.0014,说明回归方程是显著的,三个变量联合对Y影响是显著的,但是三个变量各自的t检验不显著,特别是变量x1、x2,这可能是由于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造成,因此对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检验。

表2 变量x1、x2、x3之间的相关关系

由表2可知,三者之间确实存在相关关系,其中x1与x2反向变动,说明NGO小额信贷发放对于政府以及其引导正规金融机构进行的信贷扶持之间有替代作用,间接也验证了NGO小额信贷机构与政府之间的协同关系也会影响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同时x1与x3之间很大程度上正向变动关系突出,说明我国现行NGO组织的融资来源多依靠政府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程度的提高也倾向于依赖政府的财政支出。

(10)

t=(-3.1624)(3.0348)(3.8940)

R2=0.901F=18.0495

由公式(10)可知,NGO小额信贷人均持有量与农民当年人均收入水平及NGO机构的资产利润率呈正向变动关系。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Y增长1%,x1增长2.9867%;而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x4对x1影响更是巨大。通过R2与F统计量的检验该回归方程显著,而各个变量也通过t检验,说明不仅Y与x4对x1的联合影响显著,各自对于x1的影响也显著。

利用TSLS直接对公式(3)进行估计,得出结果拟合优度R2很低,F统计量也只有1.179远远小于临界值水平,显然不符合模型假定,此方程出现很大偏差,原因主要有:选择变量中Y、Y(-1)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或者有重要解释变量未被引入原模型。因此,运用StepwiseRegression方法对其进行修正,得出公式(11):

(11)

t=(1.4477)(-0.4664)(0.8807)(-3.6822)

R2=0.8925F=13.8416

修正后的方程加入了新的变量x2,拟合优度R2有了很大的提高,整个方程也通过了F检验,证明此估计形式设置合理。由公式(11)分析得出,NGO小额信贷的资产利润率与当期农民人均年收入呈反向变动关系而与前一期人均年收入水平正向变动。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变量Y增长1%,x4降低0.0012%;而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Y(-1)每增长1%,x4增加0.0028%。

总体来说,模型中公式(1)、公式(2)拟合优度较好,公式(3)拟合优度较低,但是作为一个结构性方程组,主要利用其进行研究变量相互之间的影响变动关系,且预测结果与理论意义相符,后经修正有效地提高了公式(3)的拟合优度,增强了联立方程组的准确度,因此此模型合理。可以得知NGO小额信贷覆盖力、持续性、社会福利三方面相辅相成。由公式(9)可以看,出农民当年的人均收入与NGO小额信贷的社会效益息息相关,NGO小额信贷的覆盖力、财务可持续性、以及与政府和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同性共同影响着小额信贷最终目标的实现,即提高农民等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改善其社会福利状况。而公式(10)反映出农民社会福利的提高有助于NGO小额信贷机构实现持续性发展,同时政府的财政支撑也有益于NGO小额信贷的经营。除此之外,由公式(11)可知,维持前一期人均年收入水平可以保证借款人的偿付能力,实现较高还贷率;另一方面,前一期积累收入使得当期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减少当期借贷行为,造成NGO小额信贷资产利润率下降。而资产利润率与人均信贷扶持额之间是反向变动关系,同时在表2中可以看出NGO小额信贷有效客户人均贷款余额与政府信贷扶持之间呈负相关,说明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由于政府以及正规金融组织对于NGO小额信贷组织有替代作用。

五、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理论及模型分析,为提高小额信贷机构绩效,增强其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普惠制微型金融体系下小额信贷与政府、金融机构共同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1.创新产品服务,完善内部管理结构。首先,丰富自身产品的种类,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不同需求层次的借贷者提供正向匹配、标准化信贷产品,减小操作成本,提高贷款效率,在保证客户实际需求下,增强自身竞争力。其次,开展网络化的信贷管理服务系统。小额信贷机构应积极借鉴P2P、无网点银行等新型模式,借助于网络媒介,降低经营成本,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增加盈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2.多元化小额信贷供给主体,构建互助和谐金融环境。由实证分析结果可知小额信贷机构与政府以及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同性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小额信贷机构和正规金融机构之间表现一定的替代关系。因此需要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引导为辅,建立NGO小额信贷组织、小额贷款公司、中小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对民间金融组织在农村信贷中的作用予以政策肯定,建立相互竞争、互补共促发展的模式。

3.减少对小额信贷机构融资、经营限制。出于“只贷不存”、“融资限制”等政策原因,NGO小额信贷机构收入来源仅仅局限于利息收入,无法进行其他增值业务,同时没有足够流动资金。从以上分析可知,利息收入的减少直接降低其资产利润率,从而使机构面临流动性风险,无法实现自负盈亏或者及时满足农户借款需求。因此应放宽政策限制,增加小额信贷的融资、盈利渠道,有利于提高其资金流动性。

4.政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如上分析中,政府财政扶持和小额信贷的覆盖规模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为使得NGO持续长久发展,政府还应继续在财政上大力支持。此外,政府要加强相关政策法规建设,目前我国对于NGO小额信贷的监管条例多处空白,有关管理部门出现重复监管或者职责交叠等现象,这使得小额信贷机构规模很难扩充,甚至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所以政府应迅速填充相关法律空白,明确小额信贷机构的合法地位。

参考文献

[1]Muhammad Yunus. Banker to the poor: micro-lending and the battle against Wwrld poverty [M].New York: Public Affairs,2002:15.

[2]Rubana Mahjabeen. Microfinancing in Bangladesh: impact on households,consumption and welfare [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08(10):22-30.

[3]黄蕊.从国际经验考察中国小额信贷的商业化进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3):88-91.

[4]张平.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68.

[5]顾园明,冉庆国. 农业信贷对我国农民收入影响的地区性差异实证研究——基于 27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18-123.

[6]武莉莉.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分析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0:15.

[7]程晓敏.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化研究[J].时代金融,2011(4):247-248.

[8]佟元琪.吉林省农村小额信贷风险成因分析[J].当代生态农业,2011(3):45.

[9]胡宗义,唐李伟,苏静.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减贫效应——基于PVAR模型的经验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11):52-58.

[10]张权辉.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2):133.

[11]黄小萍,吴钟彬.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视角,2013(3):70.

[12]胡帮勇,张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收入效应研究——基于川渝四个国家级贫困县的面板数据[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3):5-11.

(责任编辑:王晓红)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NGO Microfinance Performance of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Framework:Taking Sha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UJun,LIMeng-zhe

(School of Economics,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Xi’an 7101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takes underdeveloped area in western China as the main object of study, analyses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micro credi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multivariate evaluation system of NGO microfinance, by constructing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 four aspects interactive effects of the farmer welfare level, microfinance coverage degree, sustainability, coordination were discussed. At the same time, studying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level of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result of empirical analysis,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level of NGO microfinance and maximize the welfare of farmers.

Keywords:NGO microfinance; Shaanxi province; provider of microfinance; the method of TSLS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17(2016)02-0027-06

作者简介:刘珺(1969-),女,陕西商洛人,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与保险;李梦喆(1990-),女,河南平顶山人,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与保险。

收稿日期:2015-09-28

猜你喜欢

陕西省
陕西省红色文化教育研究院
陕西省财政53亿余元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统万城〉导读》获批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陕西省多举措深入推动全社会创新创业
陕西省非能源工业增速居全国第2位
7月陕西省工业总产值增长由负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