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西北近代开发史上的三次开发高潮
2016-04-13苗金萍鲁东大学商学院
苗金萍 鲁东大学商学院
略论西北近代开发史上的三次开发高潮
苗金萍鲁东大学商学院
摘要:鸦片战争已还,近代史上的西北地区发生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开发高潮。其一是洋务运动时期左宗棠开发西北的实践活动,其二是发生在清末新政时期,其三是发生于抗战时期。这三次的开发高潮形成的开发背景、推广的具体措施和历史条件、历史后果都有哪些?廓清这些个问题,对于当代中国进一步实施好西部大开发战略,打造现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发展和繁荣“新丝绸之路”沿线经济带的社会经济,将具有极大的示范效用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西北近代开发高潮
引言
西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文明发祥地。西北经济开化较早,历史上的西北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仅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经济亦独领风骚,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宋朝以后,随着全国政治中心的变迁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经济中心亦随之转移。加之历代政府没有及时认识到开发西北的重要性,导致西北经济增长水平开始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曾几何时,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西北经济渐渐式微,并逐步远离了近代工业文明。直至今天,如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差距,仍是横亘在中央人民政府面前的世纪难题。
本文着力截取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断面,探析这一百年的时间里,由中央政府倡导的规模宏大、影响深远、成效卓著的三次西部开发高潮的主要措施和功绩。主要目的在于为我国现时代的西部大开发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正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西北地区开发自远古有人类以来,就从未间断和中止过。但那多是人类出于自身生存、延续发展和戍边的需要而自发进行的。到了近代以后,西北地区经济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差距愈拉愈大,西北地区成为列强尤其是邻国——俄罗斯入侵中国的天然通道,边疆危机逐步加重,西北的国防地位日益上升,人们对西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的认识亦进一步提高。为了戍边、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利用的多重需要,开发西北的呼声越来越高,并纳入了政府的行动纲要中,成为人们自觉、自愿和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此间开拓边疆的第一位值得大书一笔的人就是林则徐。林则徐不仅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还是在近代西北开发的实践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第一人。早在1842年,林则徐被撤职查办遣戍伊犁之前,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一批杰出的爱国思想家,针对当时沙皇俄国企图侵犯我国西北边境的狼子野心,就曾提出了新疆置省、移民实边,以巩固边防、维护国家领土安全的政治主张。
林则徐在新疆任职期间,一方面采取民屯、回屯和军屯等的屯田方式鼓励开荒种地;一方面重视勘察水源,改进和推广新疆人民“坎儿井”的引渠灌溉技术,疏通水渠,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西北边陲的繁荣和稳定,为近代西北开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由于林的在任期间比较短,只有3年,辖制的范围也仅仅局限于新疆,且是以罪官的身份被贬至新疆以示惩戒,所以他的许多正确的治国方略既没有受到朝廷应有的重视,也就难能形成开发西北的普遍热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他毕竟为左宗棠等后来人大张旗鼓地开发西北起到了鸣锣开道的思想启蒙的作用。
中国近代西北开发史上另一位不能忘记的思想启蒙者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暨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在其《实业计划》中着力对我国西北经济开发作了开拓性的理性思考,字里行间透露出以振兴实业来开发西北的决心。
孙中山关于西部开发的战略构想,比较完整而系统地涵盖了西部开发建设中需照顾到的各个方面,为未来西北的前景描绘了一幅美丽又宏伟的蓝图。其中具体内容主要涉及到移民支边;进行以交通、通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西北铁路网;因地制宜,依托地方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以铁、煤、石油、铜和特殊矿种为重点的采矿业等相关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等等。
孙中山的西部开发的宏伟设想,体现了大交通、大开放、大开发的宏伟气魄,不愧为我国近代西部开发史上一朵熠熠生辉的奇葩和宝贵的思想遗产,中山先生更无愧为20世纪倡议西北开发的又一思想先锋。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在1919年,虽则距离1939年近代西北第三次开发高潮的来临算来有20年时间,但可以相信,假若没有中山先生的高屋建瓴,第三次西北开发高潮将因失去开发目标、方针、手段等的正确指引,而至少要迟到20年。尽管这一战略构想由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和中山先生的英年早逝,及随后军阀割据混战等主客观原因,而未能及时付诸实施,但它无疑为中国近代西北第三次开发热潮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对后来历届政府和有识之士进行西部开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甚至于对今天我国人民政府所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历史分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截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短短的一百年里,先后出现有若干次西北开发的浪潮。其中,由朝廷或是中央政府出面组织的,规模较大,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绩效较为卓著的有三次:一次是19世纪60、7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由左宗棠坐镇西北主持并发起的,一次是在清末新政时期,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这三次开发形成西北近代开发史上的三次高潮,已为经济史学界所公认。
一、洋务运动时期左宗棠开发西北的实践活动(1866——1880)
1862年,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下,西北爆发了陕甘回族人民的反清起义。1866年,清政府委任左宗棠为陕甘总督,率军镇压陕甘回民起义。1875年,新疆喀什准噶尔以西的中亚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趁火打劫,勾结英俄帝国主义悍然入侵中国,控制了中国的南疆地区。左宗棠奉命督办新疆军务,出兵收复沙俄侵占的伊犁河谷。一时间烽烟四起,西北陷入深深的民族分裂和边疆危机中,清政府在西北地区的统治名存实亡,清廷岌岌可危。左在新疆督办军务历时14年,在任期间,他从开发西北经济建设、支援军事建设的需要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开发措施,堪称清代统治上层中倡议西北开发的代表人物和实干家。他的主要开发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农业方面,屯田招垦,提倡种粮,试种稻谷,推广桑棉,禁种罂粟
1.提倡植桑种棉,推广农业技术
左宗棠早在青年时代,就倾心于经世致用之学,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他引经据典地论证西北在古代是种桑的故地,认为陕甘一带十分适宜改养山蚕,就鼓励种桑养蚕,“移浙之桑,种于西域,亦开辟奇迹”。如两次从湖州运桑秧到新疆栽种移接,并请专人到新疆传授养蚕、缫丝、织造等技术。在甘肃的肃州和兰州,也栽种桑树千余株,“十年之后,衣被陇中”。
鸦片战争之后,西北民间广种罂粟、生产烟土,对当地农业生产和国家危害极大。左宗棠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痛心,就严厉禁止。在经过调查研究后,发现一亩之田收获好的,可得棉花十多公斤,以每公斤市价2000文计,所得足可超过种罂粟所获之利,就大力提倡种植棉花。并编印《棉书》、《种棉十要》等书介绍种植棉花的基本要领,又在皋兰县举办纺织局,专门给民间妇女传习纺织技术。
左宗棠还十分注重推广农业技术。当时在甘肃中部的干旱地区,老百姓发明了砂田,通过压砂来保墒,可以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左宗棠得知后,就专门从财政上拨款,让农民都在旱地铺砂,改良土质。此外,左看到陇东地区亩产低,粮食品种单一,就让试验改种新品种。
2.垦荒屯田,安抚民心
左宗棠长期驻兵新疆,军粮供应实为心腹之患。而要解决戍边将士的供给,屯田制无疑是终南捷径。为此,左宗棠积极倡行屯田,有民屯、军屯和回屯。关于民屯的管理办法,左宗棠从广大穷苦百姓的切实利益出发,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为广大屯民所拥护的优惠政策,深得民心。
3.引种水稻,兴修水利
左宗棠生于江南稻米水乡——湖南湘阴,来到西北之后,发现陕甘的粮食作物只有小麦、糜、谷等,产量低,价格廉,农民终岁劳苦而不得温饱,“因思南方稻谷利似倍之,遂于去岁驻平凉时,令军士试种”。为发展水利事业,他还要求购买西洋掘井、开河机器,并积极培训水利人才。
(二)工矿方面,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兴办新式洋务企业
左宗棠为了满足装备收复新疆的士兵军用之需,首先在西北创办了西安制造局(后迁至兰州)、阿克苏制造局、库车火药局等第一批近代军工企业,主要仿效德国等国的先进武器进行仿造,质优价廉,成为收复新疆清兵的武器装备的主要来源,在打败由英、俄支持的阿古柏侵略军队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次,左宗棠还积极兴办民用工业。为了利用西北的羊毛,使“甘人自享其利”,左在西北创办了国内近代第一家毛纺织厂——兰州机器制呢局。制呢局从德国购买机器,请德国技师作总管,另有德国技工5人,左规定他们在约定任期内要将有关整套技术传授给中国学徒。机器开足后日产毛呢6000匹,产品主要行销市场。
第三,组织西北地矿勘探,开发地下能源。左宗棠特聘德国工程师米海肃到甘肃,负责组织领导勘探地下资源,米海肃不辱使命,先在肃州文珠山发现金矿,后在玉门赤金峡发现石油矿。左在得知肃州附近的祁连山、玉门赤金峡一带出产金沙后,当即决定采购“挖金小号机器一副”,准备开采河西一带黄金。左在采矿中采取官本先开、后招募商股的办法,实行官商合办。
(三)交通方面,整饬西北驿道,改善交通状况
左宗棠在督率大军由潼关向新疆挺进的过程中,深感道路状况远远滞后于调动大队人马、转运军火物资,及传递军情等的特殊军事需要,于是修筑了从潼关开始、横贯陕甘两省并直达新疆的“左公大道”。左在修筑陕甘大道时,还十分注意道旁绿化。从陕西长武到甘肃会宁300多公里,历年种树存活的就有264000株以上。
为方便西征运粮的运输,左又开辟了一条“甘新间道”,越过了从玉门到古城的戈壁、雪山等天然屏障。在新疆境内,左也设法整治道路,使天山南北和交通不便的南疆有道路相联。
(四)文化教育事业方面,兴办书院、学舍,分闱乡试
左宗棠为大力发展西北地区的文教事业起见,在陕、甘、宁、青各州府县广设书院,此外,还命令地方兴办义学,其中著名的有文义学舍和讲义学舍。整个西北地区乡试起初只在陕西西安贡院设有考点,为解陕甘两省赴试者的长途跋涉之苦,左宗棠上书中央,于兰州兴修甘肃贡院,在甘肃另分闱乡试。
二、清末新政前后西北地区的开发(1894—19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军队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遭失败,并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洋务运动无疾而终,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嘎然而止。全国各地的农民斗争此起彼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运动也在酝酿中,清皇朝内部寝食难安。1898年,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被扼杀在襁褓中。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军战败后被迫签定丧失国格的《辛丑条约》,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又勾结八国联军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苟且偷安。此时的清政府已经陷入风雨飘摇的无望的绝境中。
困兽犹斗。清朝皇室为了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在民众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于1901年勉力发布“变法上谕”,即实行新政的基本纲领。在全国实行新政的大背景下,西北地区启动了第二次开发高潮的旋纽。清末西北地区推行新政的主要举措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矿业方面
甲午战争爆发之后,为巩固国防,西北地区先后设立了陕西机器制造局、新疆机器局等一批军工企业,生产枪炮,制造子弹及许多其他军需物品。民用工业方面,1908年恢复了停办多年的兰州机器制呢局,全厂直接参与生产的技师工人有100人,生产机器60多部,均采用蒸汽动力;1904年建立我国第一个用近代方法开采的油田——延长石油官厂,开凿了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从此中国人用上了国产石油及制品。此外,新疆独山子石油公司、塔城金矿、甘肃炼铜厂、陕西制革厂、伊犁玉山巴依制革厂、光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民用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对开发西北工矿业作出了一定贡献。
(二)运输方面
运输方面的主要贡献就是天下黄河第一桥——兰州黄河铁桥的修筑。兰州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市内因黄河间隔,给两岸人们通行和贸易往来带来极大的不便。1906年,清朝兰州地方政府与德国泰来洋行商议修建黄河铁桥。报请清廷批准之后,工程由兰州道彭英甲负责,德商承建,保固期80年。1908年正式开工,1909年8月底完工,桥长233米,宽约7.3米以上,取名黄河铁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42年更名为中山桥。该桥的修建,完善了西北交通网,大大便利了西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力地促进了西北地区经济与贸易的发展。
(三)水利事业方面
陕西省在同治初年,因受战乱影响,渠道常年失修,常遭旱灾。而在华州、华阴等地,由于泥沙壅塞,每遇大雨又会发生洪灾,两岸群众饱守其苦。1896年,陕西巡抚魏光焘建议整修关中“二华”水利工程,仅半年就修复成功。另外,他还疏通和修复了泾阳县龙洞渠。
宁夏灵州知府陈必淮于1908年修复了被黄河水冲坏的复猪嘴码头,使黄河水复归故道,还在堤上栽植树木,盘根固堤。在金积堡,张占魁等人在黑泉开新闸对其进行改造,提高了黑泉泄洪排沙的功能。
(四)林业方面,提倡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培土固基
西北地区经济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历史上曾经过度垦伐森林、肆意垦荒,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上游植被减少,水路不通,引致黄河连年水患的发生。因此在黄河流域沿途坡地大面积种植树木,防止土壤被冲刷流入河流,保证黄河畅其流,既能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又是治理黄河水患的根本途径。
左宗棠在甘肃期间,就曾提倡种树植桑。这一时期的陕甘总督陶模借鉴左的成功经验,也大力提倡种植树木,他总结了种树的各种好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还积极带头付诸实践,督促人们提高种树的积极性。如要求绅士、乡民,凡家中富裕者,种植利用率高的经济树木,家贫力薄者,种植一般树木。无主荒地任大家自由种植,谁种归谁受益,国家免征税。另外,他还采取赏罚分明的政策,种树5万株以上,由官府给予奖励;无故伐树一株,罚种两株,富民罚款一千文。上述做法推动了西北林业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第二次西北开发的高潮由于清王朝的最后覆灭而匆匆收尾,但不可否认它毕竟给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带来了许多新的气象,是清王朝在垂死前用尽力气的最后一击,尽管是回光返照,尽管是昙花一现,时间短暂,但毕竟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在人类的历史长空中划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后,徐徐陨落。此后,由于长年的军阀割据和国内革命战争的频仍,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西北开发暂告一段落,发展的主题被淡忘了,企望和平,企求统一成了最大的问题。
三、抗日战争时期对西北的开发(1931—1945)
需要指出的是,在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盘踞西北的各派军阀也曾提出了一些开发西北的政策和主张,无奈各地争战不息,没有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的安定的社会环境,只能搁浅。西北开发实际上跌入了一轮无休止的黑洞和低谷,不停转圈、徘徊不已,没有任何起色。
国民政府于1928年成立后,就确定开发西北、建设西北为要务之一,并相继派出西北科学考察团、西北实业考察团等赴西北进行实地考察,为实施西北开发做准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敌占区。国民政府强调要以西北为复兴基地,遂动工兴建了关中的四大惠渠——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梅惠渠,并提出了各种开发西北的计划和决议。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落到实处的并不多,产生的社会效果也是极其微弱的。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南沿海地区相继沦陷,西北地区成了抗日大后方,并因祸得福,以此为契机,迎来了第三次开发高潮的春天。这一次西北开发,是近代西北开发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开发的力度空前绝后,大大超过了近代史上任何时期。这一时期西北开发所取得的实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交通、通讯事业
西北地区的经济枯竭、文化落后,相当程度上是因为交通闭塞,与世隔绝,缺乏对外的沟通和交流。孙中山曾经作出“交通是实业之母”的科学论断,认为交通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进入抗日战争的非常时期以后,交通便捷与否成为影响军队作战的有力砝码。交通运输事业既关系到后方经济建设,同时极大地影响前线战局变化。因此,八年抗战中,西北地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较快。
1.铁路建设
抗战爆发前陇海铁路已修筑到陕西宝鸡。1935年5月,成立了陇海铁路宝天段工程处,开始修筑宝天线,至1945年12月铺设完成,从此结束了甘肃境内无铁路的历史。修筑宝天路的同时,从1941年开始勘测设计天兰路,1944年完成测量工作。
2.公路建设
抗战开始之后,为了打通国际路线,与苏联等盟国取得联系、接受盟国援助和发展对外贸易,打破日本侵略者对我国沿海的封锁,西北地区重点改善了西兰公路和修建了甘新公路,使之成为贯通西北的国际交通干线。此外,辅以修筑了华双公路、甘川公路、甘青公路、平宁公路、岷夏公路等遍布西北的公路支线,结成了密密的西北交通运输网,对成功的将大批战略物资运抵抗日前线,支援抗战,以及输入人才,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促进经济开发都作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
3.航空运输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交通部与新疆地方当局协商开辟了哈渝航线,1939年3月正式开航。后又同苏联协商开通了哈密至阿拉木图的航线。1941年8月,国民党政府接管了原欧亚航空公司的德国资本,开辟了重庆—成都—兰州—肃州(今酒泉)—乌鲁木齐的航线。
4.邮政通讯业
抗日时期西安成为联络沦陷区、解放区和国统区的通讯枢纽。1938年3月成立的西京军邮收集所,极大地促进了西北邮政事业的发展。到1943年,仅甘肃省有邮差邮路17,627公里,村镇邮路677公里,汽车邮路3,876公里;一等邮局4处,二等邮局14处,三等邮局56处,支局6处,代办所214处,村镇信柜212处,村镇邮站35处。邮政事业的迅猛发展在传递军情、传播战况、团结凝聚人民的力量和鼓舞人民的作战斗志等几个方面都起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二)农业方面
1.设立农业科研机构,普及农业技术
抗战时期,西北的农业科研事业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38年秋,甘肃成立农业改进所,专门负责改进农林畜牧生产技术的工作,到抗战胜利前夕,试验成功了三个适宜于在本省推广的小麦品种:“泾阳302”(冬麦品种),适宜于在陇东、陇南播种;“武功774”和“美国玉皮”(均为春麦品种),适宜于在陇中、河西播种。该所在科学防止春小麦黑穗病这一农业病害面前也取得了重大进展。1940年,甘肃省政府设立农业推广处,专门普及农业科技成果。
2.兴修农田水利
以甘肃为例。1940年张心一出任甘肃省建设厅厅长时期,认识到水利灌溉事业对农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就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在全省开展了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改良畜牧业等工程项目。抗战期间兴修的水利灌溉工程主要有:湟惠渠,引湟水灌溉永登、皋兰两县所属达家川一带田地3万亩;溥济渠,引洮河水灌溉衙下集川田地3.5万亩; 丰渠,引 河水灌溉泾川县田地1万亩等等。为了兴办水利事业,甘肃省水利林牧公司还进行了水利勘察和水文测验。
(三)工矿方面
抗战期间,由于沿海工业大举内迁西北和新的工矿业的纷纷建立,西北各省的近代工业基础有所加强,兴起了一批新的工业城市中心,如西安、咸阳、宝鸡、兰州、西宁、迪化等,奠定了现代工业体系的雏形和基础。
1.重工业
机械制造工业方面,西安作为西北重要工业基地,新成立的机械制造厂就有13家。甘肃省为开发玉门油田,成立了最早的石油机械企业——玉门石油机械厂。
化工业方面,西安将1933年投资建成的集成三酸厂扩建成西北最大的化学工业企业。1939年,青海省地方实力派筹款兴办了三酸厂、玻璃厂、火柴厂等所谓“八大工厂”,合称海阳化工厂,揭开了开发利用当地化工原料的序幕,对青海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石油工业方面,1941年正式成立甘肃油矿局,并开始开采玉门石油,成为当时全国石油工业的基地。甘肃油矿局既为抗日战争服务,保证军队运输所需,又满足了后方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这一时期新疆独山子石油厂在前苏联的帮助下,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
电力工业方面,由于政府和大量工厂学校内迁,电力工业发展严重不足,制约了西部开发。为此,国民政府采取了整顿修复旧有电厂和新建电厂两种办法加以解决。这一期间建成的电力工业企业有:陕西西京电厂、甘肃玉门电厂、兰州电厂、天水电厂、西宁电厂,1945年在西宁附近的湟水建成水力发电厂。新疆也先后建成迪化、伊犁、吐鲁番、塔城、乌什等地电灯厂,给天山南北带来一片光明。
2.轻工业
抗战时期,由于军事民用的需要,棉毛纺织品十分紧俏,面米市场产品匮乏,给西部地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发展条件。陕西成为西北最大的棉纺业基地,其拥有的纱锭约占大后方总量的30%。毛纺织业以甘肃为基地,利用西北的原料优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多家面粉厂纷纷设立。到1943年,陕西全省有纺织企业106家,占全国总数的43%。火柴业、制革业和造纸业也一派欣欣向荣,崛起了许多火柴厂、制革厂、造纸厂,其中不乏规模较大、经营管理较为先进的近代企业。如刘海楼在西安开办的中南火柴公司,后改称中南兴记火柴股份有限公司。
(四)教育科学文化方面
抗战时期,一些学校内迁,大批专门人才流入。教育部颁布的《总动员时后方服务组织与训练办法大纲》,使西北教育开发在有章可循的战时环境下仍迈上了新的台阶。
1.扩充高等教育
“七七事变”后,华北一些高校陆续迁到西北,不仅使西北地区高校数量较快增加,而且改善了西北学校结构,提高了教育水平,推动了西北文化教育的开发进程,为抗战胜利和西北经济开发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1938年教育部设置了国立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医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陕西省亦先后设立省立医学院专科学校、政治学院和西北音乐学院。
2.开展职业教育
芦沟桥事变后,为适应抗战需要和改变西北缺医少药的状况,陕西开办了西北高级医科职业学校,1940年改为西北医专。1938年在17路军汽车修配厂创办了西北高级机械科职业学校。到1946年时,陕西全省举办的职业学校有30所。1940年,宁夏省立初级实用职业学校成立,后来改名为宁夏农业学校。
西北工合运动开始以后,1940年在双名铺、1941年在兰州,分别举办了学制为3年的培黎技工学校,后于1944年冬迁到甘肃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及各种培训班是由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开办的,宗旨在于提高青年合作社员生产技能,增进其合作知识,培植服务精神,启发向上意志。
3.普及中小学义务教育,推广少数民族教育
新疆地方政府增拨教育经费,规定中等学校以上学生实行公费,公立小学免费供给课本、文具。甘肃省政府于1942年制定了边疆中小学实施要则,规定藏民聚集的村庄和中心寺院要建中心学校,各校设小学与民教两部,6岁至15岁的少年儿童无论僧俗均得进小学部,15岁至35岁的失学者入民教部,课本由省上拨给。
青、甘、宁地区的回族教育抗战以后也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截止1945年,青海各县设立回民完小85所,初小245所。甘肃也开办了一批回民学校,如私立兰州西北中学,知行中学,清水(张家川)新民中学和国立陇东伊斯兰师范学校(在平凉)等等。
4.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敦煌莫高窟是我国历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自1900年重见天日至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战争、自然灾害、历史原因、人为破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许多壁画已经被侵蚀剥落殆尽。1941年12月中旬,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参观之后,即向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建议设立敦煌艺术学院。1944年2月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一大批专业人员对莫高窟展开了临摹、记录、测量、考证等工作,最大程度地挽救和防止了对莫高窟的破坏,保护了这一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四、结论
考察中国西北近代开发史上的三次开发高潮产生的动因就会发现,西北地区开发受政策导向十分明显,每一次莫不与当时的特殊的政治、军事需要相挂钩。如第一次开发高潮源于镇压陕甘回民起义及收复新疆的军事需要;第二次是为缓和国内阶级矛盾,遏止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继续发展而遮人耳目,适应了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需要;第三次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半壁江山沦陷,西北成为抗日大后方和抗战建国的基地,国难当头,西北开发成为支持抗战胜利的战略要求。综上可见,历届政府莫不是只有到了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才会临渴掘井,想起重视西北地区开发。而一旦民族危机、政治危机成为过去,开发西北又被抛诸脑后。西北地区每每都是因祸得福,这不能不说是个绝妙的讽刺。
1999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的高度,纵览全局,审时度势,提出了西部大开发这一跨世纪的宏伟发展战略,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差距,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防巩固,必将再次掀起西北开发的又一次高潮,亦必将载入史册,永垂千古,为人称道!让我们积极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建设实战中,为西北地区早日摘掉穷帽子发一份光,放一份热!
参考文献:
[1]汪敬虞(2000),《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下册),人民出版社
[2]周谷城(1987),《中国近代经济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3]郭痒林,张立英(1999),《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4]魏永理,李宗植,张寿彭(1993),《中国西北近代开发史》,甘肃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