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畜牧经济的有效措施及效益分析——以通辽市扎鲁特旗为例

2016-04-13布仁门德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全旗牲畜农牧民

布仁门德 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发展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畜牧经济的有效措施及效益分析——以通辽市扎鲁特旗为例

布仁门德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科尔沁草原是内蒙古东部畜牧业发展地区,也是内蒙古最主要的半农半牧区域。合理有效发展科尔沁畜牧业促进农牧区经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对于本地区乃至对整个内蒙古的草原生态及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本文以通辽市扎鲁特旗为例,重点分析和探讨了为了发展科尔沁畜牧业的全面发展和草原生态平衡本地区政府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以及几点启示。

关键词:科尔沁草原畜牧业措施成效

本文获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内蒙古科尔沁农牧区生活方式转变研究》资助,项目编号:NJSY179。

扎鲁特旗(以下简称扎旗)是内蒙古自治区33个重点牧业旗县之一。总土地面积1.75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29.3%,其中草牧场面积1700万亩,占全市草牧场面积的33.1%,牲畜总量居全市第一位,全区第五位,畜牧业在全旗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扎鲁特旗政府紧紧围绕农牧民增收目标,按照生态立旗、畜牧产业富民的思想,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举,统筹发展,大力培育和壮大畜牧主导产业,积极探索并走出了既使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又使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一、措施分析

(一)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之路

扎旗畜牧业生产曾经走过弯路,经历过惨痛教训。2000年以前一直走的是数量增长型、资源消耗型发展道路。由于盲目追求粮食产量和牲畜数量大面积开荒,过度放牧,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土地沙化退化面积逐年增加。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是当时扎旗农牧业生产困局的真实写照。针对这种局面,扎旗政府及时提出了禁牧舍饲、建设养畜的畜牧业发展新思路。他们从生态建设入手,坚持以草定畜、增草增畜的方针,合理确定牲畜规模,大搞灌草产业,大面积改良围封草场,大力转化利用秸秆,制定实施了禁牧舍饲、草畜平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全旗畜牧业步入了生产发展、生态恢复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抓质量做品牌

传统畜牧业生产模式下,扎旗原有牲畜的个体质量差、效益低。2000年,扎旗绵羊个体平均产肉量为13公斤,质量相对较好的罕山白绒山羊个体平均产绒量也不过0.3公斤,科尔沁牛的个体平均产肉量为133.2公斤、产奶量为676公斤。这种情况下,扎旗畜产品在市场上毫无优势,而且禁牧舍饲政策及生态建设成果也难以落实和巩固。为此,2010年以后,扎旗实施了以牲畜改良为重点的“种子工程”建设。先后融资数千万元组织引进了辽宁盖县优质绒山羊、乌珠穆沁、道赛特和萨福克肉羊、荷斯坦奶牛及西门塔尔肉乳兼用型牛等优良畜种。

(三)建设家庭生态牧场

全旗性的禁牧舍饲拉开了畜牧业生产方式变革的序幕,但是“禁”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地“养”、科学地“放”。扎旗的禁牧舍饲立足于当地的草原资源情况、生态环境现状等实际情况,对草牧场面积相对较小的中部农区实行全年禁牧,对草牧场面积较大、草场质量相对较好的北部牧区和南部半农半牧区实行季节性禁牧和划区轮牧,从而促进了生产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以家庭生态牧场为标志的现代草原畜牧业也由此产生和发展起来。家庭生态牧场以草库伦为基础,按水、草、林、机、料、舍六配套标准进行建设,是以科技应用为特点,既要生态、要发展还要效益的新型畜牧业科学发展模式,较适合于草场面积大、牲畜数量多的牧业大户。通过组织发动和典型引导,目前,全旗已发展标准家庭生态牧场1000多处,呈现出浓郁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气息。

二、成效分析

(一)促进了畜牧主导产业发展,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2011年扎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319.16万头(只),比2000年增加184.2万头(只),增长136%。2012年预计完成畜牧业增加值26100万元,占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47.82%,比2000年提高3.67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225元,比2000年增加1829.5元,其中农牧民人均牧业纯收入1365.4元,比2000年增加858元。畜牧养殖业在农牧业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已超出种植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近5个百分点,其主导产业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农牧民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二)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

近几年扎鲁特旗的畜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农牧民的生产观念,而且对他们的生产方式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立草为业、草业先行的思想深入人心。从2001年扎旗开始引草入田、种灌种草,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政策的助推下,全旗灌草产业实现了突破性发展。2011年全旗种植饲用灌木11万亩、种草15.6万亩、种青贮46万亩,饲草面积占全旗粮食播种面积的41.72%,粮经草比重为65.3:5.3:29.4。草业生产成为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产业发展壮大起来,促进了全旗农业经济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草三元结构的历史性跨越。

(三)促进了生态恢复,夯实了发展基础

从2001年开始,在全旗范围因地制宜地实行了禁牧舍饲政策,年均改良草场25万亩,产草量逐年提高。目前天然草场可食产草量已由2001年的60.7公斤/亩提高到现在的72.5公斤/亩,沙化退化草场得到有效恢复,适宜载畜量明显增加。全旗牲畜总量继2004年突破200万头(只)大关之后,2005年又突破了300万头只大关。目前尽管牲畜数量增长势头迅猛,但生态环境却明显恢复和好转,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20.24%提高到现在的24.2%。畜牧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实现了共同进步、双赢发展。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2012年

猜你喜欢

全旗牲畜农牧民
喀喇沁旗气候资源分布特点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鄂托克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开展退化林摸底调查工作
交换牲畜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奋斗在一线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农药毒死牲畜 为何诸多说法
杭锦旗:系列“微”党课初显成效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