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趋势
2016-04-13谭青青
谭青青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趋势
谭青青
摘要: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全球贸易,形成以出口为导向的战略模式,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经济危机余波的影响,以大量廉价劳动力为代价的低端制造出口型经济难以为继,许多国家的进口需求、居民消费能力等都在逐渐减小,这大大影响了我国的产品出口。与此同时,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破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促使人们不得不对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进行审视,以有效探索一条转型的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文将以当下国内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思考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今后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几个方向。
关键词:经济模式国民经济低碳排放建议
一、引言
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体系快速完善、能源消费总量逐渐提升的工业化初级阶段,不仅能源消费结构、工业发展结构不合理,而且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产出较低,碳排放控制水平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关于发展中国家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定量关系研究开展较早,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总量和经济增长成正相关的关系,并且认为经济发展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总量提升的重要来源。基于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走势将如何,下文将展开探讨。
二、当前国内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出现的问题
(一)贸易出口形式日渐严峻。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全球贸易,形成以出口为导向的战略模式,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经济危机余波的影响,以大量廉价劳动力为代价的低端制造出口型经济难以为继,许多国家的进口需求、居民消费能力等都在逐渐减小,大大影响了我国产品出口。具体表现在这两方面:第一,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的进口需求大幅减少,导致我国出口规模不断下降,传统出口型经济难以维持;第二,伴随着我国出口成本的不断攀升,贸易保护主义、知识产权争端、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因素对我国的出口形势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国外出口市场的过于集中、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都使我国出口型经济的发展遇到了更大的阻力。
(二)环境资源压力不断增大。我国作为经济总量大、经济增速较快、工业体系和工业规模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攻坚阶段,无论是能源消耗还是各地区每年的碳排放总量都处于快速上升的趋势。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代价、环境代价严重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管政府已经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生态发展目标,但是取得的成效仍然有限。因此,在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必须改变原有的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格局。
(三)经济增长模式出现断层。为了有效解决经济发展的难题,政府投入了大量精力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虽然在短期内这种发展模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伴随这种模式形成的产业结构体系越来越不合理等矛盾日益突出,以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有的地方政府为了追求以GDP为纲的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盲目地吸引投资、扩大生产,在逐年的积累下,造成部分行业产能的严重过剩;还有的地方政府作出过多的行政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市场条件下配置资源的合理性。
三、国内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前景及其发展建议
(一)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全球化是全球资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整合、一体化的动态过程,我国作为世界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以及国际生产分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摆脱过去的以依附型增长模式为主的弊端,必须有效地把握这个关键的战略调整期,及时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位,不断更新对外开放的观念,以便完成发展模式的顺利转型。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影响,为了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国内经济发展必须更加注重改革基础上的开放,通过不断深化开放的水平,形成开放型的自主经济发展模式。
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除了国家政策层面的引导支持,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一是建立适应走出去战略的新体制。建设保障开放经济发展的基本制度,如金融保障制度、政府服务体制;同时健全经济贸易纠纷和摩擦的应对解决机制,解除企业对外发展的后顾之忧。二是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大对跨境电商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简化企业对外投资的申报审批流程;鼓励企业建立海外商务平台,创建自由品牌;特别鼓励“一带一路”战略沿线的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合作。三是鼓励“引进来”和“走出去”相互促进结合。促进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相互配合,形成我国企业和境外企业的良性互动,鼓励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协同发展,分享我国对外发展的成功经验,打造双赢的经济发展局面。
(二)尝试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没有自主创新为支撑,即使用市场也换不到核心技术,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也不会提高。单纯地依靠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和技术移植绝不会成长为一个有强大竞争力的国家。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技术支撑和创新体系建设,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有所作为,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升。须知,创新不仅是技术成长的动力,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过去,为了提高国家的技术水平,我们采取的是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但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构建创新型国家要在创新的环境建设、创新保护机制和创新体系建设上下功夫。
今后,经济快速发展将会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创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就需要在这两方面狠下功夫,一是要加速新兴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过程,让创新型企业在政策上得到更大优惠,制度上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二是要进一步提升卓越人才的质量,促进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让优秀的人力资本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贡献,赋予经济更多的
活力和创造力。三是大力推进促进创新的政策落地。健全鼓励技术创新的机制,鼓励企业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进行创新交流和合作,同时提升自主创新水平。
(三)协调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低碳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发展过程,是能耗小、污染小、排放小的新型经济模式,低碳经济以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能源技术优化和能源产业优化为核心,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和能源经济革命的新方向。低碳循环经济通过能源技术创新和传统工业模式创新,不仅提升了能源利用效能和能源利用效益,也减少了碳排放,优化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见,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循环工业体系、工业生态价值观密不可分,是实现资源节约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经之路。所以,低碳经济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理念创新的有效结合,我国应积极采取产业结构整体优化、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健全碳排放管控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提升经济发展的碳环保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于2014年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出台相关议案,根据国内的经济发展实际和整体工业结构制定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措施,并阐明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路线和基本途径,为今后低碳技术创新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低碳循环经济就是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过程,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快落实:一是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支持资源和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加快发展,如生物、信息技术、高端服务业等,促进整体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实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对传统污染行业加大改造力度,如石油、化工、钢铁等基础产业,推进清洁生产,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对污染企业实施严格的环境检查制度,赋予环保、监察等相关部门实权,切实发挥其监管作用。三是深化低碳环保的国际合作,从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吸取经验教训,共同营造和谐绿色的循环经济发展。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加大低碳环保意识宣传力度,促进社会公众低碳、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四、总结
近些年,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环境恶化等问题成为影响全球政治经济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据相关研究报告指出中国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将提升0.36%,在短期内,这种定量关系可能存在波动性,但是从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长时间尺度来看,这种关系是协整和均衡的。因而推动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笔者亦认为,低碳经济的推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协调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应遵循自然循环之道,积极推广与发展低碳经济理念,设立减少碳排放的目标,提升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在工业生产、汽车能源消费、民用能源消费环节中的碳排放总量,并制定符合经济发展战略的节能减排制度。
参考文献:
[1]杨建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趋势和政策取向[J].经济研究参考,2003(01)
[2]叶春荣.浅谈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科技致富向导,2013(35)
[3]刘长灏,张凯.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14(03)
[4]杨新年,董丹红.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 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03)
[5]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3)
[6]熊春兰.低碳之路 政府先行——浅议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J].我国集体经济,2010(11)
[1]安雪莹.刍议我国会计现状及改革方向[J].商.2013年24期
[2]张先治.晏超.我国会计准则变革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02期
[3]马岚.浅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会计发展的影响[J].会计师.2013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