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调查

2016-04-13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失地农民回族民族地区

李 苏

(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调查

李苏

(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问题近年凸显,这些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整体较低,适应程度存在个体差异。家庭月收入、失地后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年龄、城市能级、创业意愿、培训经历和市场就业机会是影响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文化不适是影响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回族;宁夏

近年,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1978年,我国城市化率为17.92%,城市人口总量1.72亿人,至2014年末,城市化率上升到54.77%,城镇常住人口达7.49亿[1]。在城市新增人口中,失地农民占一大部分①。按照城市化进程速度估算,每年需要征收250万到300万亩土地,城郊农民人均以0.7亩地计算,那么,每年将增加357万到425万失地农民,10年后,这一人数将达到1亿[2]。宁夏回族自治区2014年城市化率为53.61%,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化过程中很多回族农民失去土地,有效解决回族失地农民问题关系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失地农民成为无地可种、无岗可就、无低保可领的“三无人员”,能否尽快适应城市生活,是极为现实的问题。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有地理空间的适应,还涵盖行为方式、思维习惯的转变以及心理感受上的城市认同。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大致可分为环境适应、经济适应、社会适应和心理适应,已有研究就此作了较多探索[1][3][4],主要针对的问题是再就业、身份认知和社区归属感。

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的表现不同于一般地区,除了上述的环境适应、经济适应、社会适应和心理适应外,他们还面临跨民族交往与文化适应问题,只有在城市就业和定居,行为方式与思维习惯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并在心理上认同自我身份的转变,适应民族之间的交往,才能真正适应城市生活。因此说,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适应性问题不仅存在农民适应城市,还有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文化适应,比一般地区的失地农民适应性问题更复杂,解决起来更缓慢。目前,关于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存境况、身份认同的调查研究[5]、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6]和再就业岗位的提供[7][8]等方面。

尽管现有研究已认识到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搜寻了影响适应性的众多因素,但大多只是对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定性描述,缺乏相关定量分析,尤其缺乏对民族地区失地农民适应性的定量研究。影响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的因素很多,在诸多因素中,哪些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本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民族文化、失地后的培训经历、失地后的创业意愿、市场提供就业机会、城市能级等因素进行分析,判定最显著的影响因素,从而促进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问题研究。

二、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此次调研分别选取了宁夏5个地级市: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和固原市的1个市区、1个市郊的失地农民集中居住的小区。采取配额抽样,每个小区随机抽取60个失地农民家庭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5份,有效率为97.5%。被调查人中,男性339人(58%),女性246人(42%);平均年龄46岁,年龄最小的18岁,最长的76岁;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33人(6%),大专文化程度的65人(12%),高中文化程度的151人(25.81%),初中文化程度的154人(26.32%),文盲40人(6.83%),其余的均为小学文化程度;已婚304人(52%),未婚281人(48%)。

(二)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

1.家庭月收入对失地农民经济适应、社会适应、心理适应影响显著。家庭月收入水平越高,失地农民的经济适应、社会适应、心理适应越强。调研中,家庭月收入在1 000元以下的有127人,占21.7%;1 000元至2 500元的有287人,占49.06%;2 500元至4 000元的有123人,占21.03%;4 000元以上的有48人,占8.21%(如图1)。图2反映出家庭月收入在1 000元至2 500元的比例最大,因此说,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整体偏低,整体适应性较差。归根结底,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的最主要因素。

2.失地农民失地后的职业对经济适应、社会适应有较显著影响。调查显示,从事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的失地农民适应性较差,尤其表现为经济适应和社会适应差,而个体户、政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企职工及继续从事农业的人适应性较强。一般从事个体户的失地农民具有进取精神,容易接受新事物,经商的收入往往比失地前高,从经济上占有了主导优势,容易适应社会。政府、事业单位及国企职工往往在失地前就已从事这些职业,由于我国土地分配制度的稳定性,这些人员往往还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但是早已摆脱了农民身份,失去土地会为其带来可观的土地补偿款,所以适应性很强。个别失地农民会选择租种土地或受雇于农业企业,虽然种植的不是自己的土地,但仍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所以他们的适应性也较强。如图3和图4所示。

3.受教育程度对失地农民的经济适应、社会适应、心理适应影响较为显著。受教育程度同适应性之间是正向促进关系。调查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487人,占83.25%。整体而言,失地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从图5和图6可知,受教育程度越高,自我价值感越强,城市归属感越强,自我认同越倾向于城市,社会适应性越强。

4.文化不适对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有影响。调查中,回族失地农民有198人,占33.85%。回族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自古以来,形成了“围寺而居,依坊而守,倚坊而商”的生活模式,构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部分失地农民是政府统一安置的,以尽可能维持回族原有的生活模式,但统一安置的小区可能远离清真寺,回族失地农民上寺做礼拜不太方便,从而造成文化不适和心理上的失落。还有一部分失地农民没有统一安置,自己购买商品楼住宅,这样更不容易与同民族人口聚居及获得文化与精神上的慰藉。因此,由于文化适应问题,回族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比汉族失地农民弱,如图7和图8所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商业意识对失地农民的适应性有利害两方面的影响。回族穆斯林民间历史上有“多读书即远教”的忧虑[9],虽然国家给予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倾斜政策,但仍有很多农村回族孩子初中毕业就去经商、务农或跟随阿訇念经。整体来说,回族失地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导致其适应性较差,这同受教育程度对适应性的影响是完全吻合的。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回族浓厚的商业意识也更容易促使失地农民尽快就业并获得经商收入,使其城市适应性增强。不过在调查中,失地农民经商者所占比例仅为11.97%。

5.年龄对失地农民的经济适应、心理适应有明显影响。此次调查的人口年龄分布均匀,如图9和图10所示。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口适应性最强,30岁至50岁的人口适应性较强,50岁以上的人口适应性较弱。30岁以下的年轻人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从内心很向往成为城市人,而且年轻力壮容易找到工作。30岁至50岁正是人生事业的高峰期,这部分人的收入水平也会达到最高,从而增强了城市生活的适应性,尤其是经济适应性。5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完全习惯了以往的平房生活,住在单元楼里有很多的不习惯,如回族老人上下楼去清真寺里做礼拜等就不如以前方便,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老年人的适应性较差。

6.城市能级对失地农民的环境适应、社会适应、心理适应影响较明显。按照城市非农业人口数量的标准划分,银川为大城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中卫市为中等城市,其中中卫市仅达到中等城市20万非农人口的最低限,固原市为小城市。调查中,固原市失地农民的适应性最强,中卫市其次,吴忠市、石嘴山市较次,银川市最弱。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在于小城市的生活状态更接近于农村,对失地农民而言,小城市在环境、社会、心理等各方面更接近于他们失地前的生活状态,失地农民也就更容易融入城市。

另外,创业意愿、培训经历和市场就业机会与失地农民的适应性有着正向促进关系,有创业意愿、有培训经历的人适应性相对较强,市场提供的就业机会越多,他们的适应性也就越强。

三、研究结论

1.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整体城市适应性水平较低。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在环境适应、社会适应、经济适应、心理适应这四个分指标中都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其中,环境的适应性最强,经济、心理的适应性最弱,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伴随着民族地区进入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解决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问题依然任务艰巨。

2.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有明显个体差异。年龄、民族、家庭月收入、职业、教育程度、创业意愿、培训经历、市场就业机会和城市能级等因素对失地农民的适应性有重要影响。家庭月收入水平高的人适应性较强;失地后工作较稳定、收入较高的人适应性较强;继续从事农业的人适应性较强;受教育程度对失地农民适应性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文化不适对适应性也有影响,回族的适应性弱于汉族;年龄同适应性是反向关系,30岁以下的人适应性强,50岁以上的人适应性差;有创业意愿和创业培训经历的人适应性较强;市场就业机会越多,适应性越强;大城市适应性弱,小城市适应性反而强。性别、婚姻状况等因素对失地农民的适应性无显著影响。

3.文化不适是影响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的深层次因素。对流动少数民族人口而言,文化的同质性与聚居区以及周围民族地区乡村之间在民族、宗教、生活习惯等文化和传统上的类同性,可以拉动流动人口与城市的心理距离[10],他们的心理适应性会增强;这种心理距离如果被破坏,必然使得其适应性减弱。

参考文献:

[1]冀县卿,钱忠好.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1(11).

[2]宋斌文,樊小钢,周慧文.当前失地农民问题的成因及其化解对策[J].经济前沿,2003(12).

[3]王晓刚,陈浩.城郊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差的影响因素——以郑州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3(2).

[4]郭占锋,付少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困境与应对策略——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

[5]李苏.宁夏回族失地农民生产境况及身份认同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2(1).

[6]闻丽英.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4).

[7]阳盼盼.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以湖南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3).

[8]刘先长,赵兴国,张吉.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再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以德宏州为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6).

[9]丁明俊,马俊华.伊斯兰教对民族教育的影响——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10]高翔,张燕,鱼腾飞,宋相奎.流动穆斯林城市社会适应性实证研究——以兰州市回族、东乡族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1(2).

【责任编辑李小凤】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627(2016)02-0138-04

作者简介:李苏(1978-),女,宁夏海原人,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经济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宁夏民族交往与和谐民族关系研究”(14BMZ006);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城市化进程中宁夏回族失地农民生存及社群隔离问题研究”;北方民族大学重点科研项目“新型城镇化下宁夏城市回族人口流动研究”(2015MYB02)

收稿日期:2015-11-20

①土地被征收后,农业户口人均耕种面积少于0.3亩者均被视为失地农民。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回族民族地区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山东淄博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及对策
论失地农民职业化的问题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失地农民体育参与现状调查——以甘肃省为例*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