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新报》中的南通城市形象建构及启示
2016-04-12何秋红
□ 何秋红
《通海新报》中的南通城市形象建构及启示
□ 何秋红
一、大众传媒对城市形象构建的意义
一般认为大众传媒是城市形象的建构者。城市形象的传播,是连接城市、城市管理者以及公众的重要桥梁,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形象的建构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形象传播的效果。(叶晓滨,2010)城市建设塑造了媒体的物质外观,而大众传媒则主导了城市虚拟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影响公众对城市的认知、评价和总体观念。如果说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比如街道、公路、铁路是在构建沟通的实体空间,那么大众传媒就是在构建意义共享的虚拟空间,这两种空间相互交叉、转化和融合(孙玮,2012)。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中提到国家是一种文化建构,媒体在建构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安德森上述论断中的“国家”,其实也可以换成“城市”,城市也是一种文化建构,媒体对于建构城市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市民还是外地观者的活动空间都是有限的,更多是从大众传媒中获得城市的信息。惟其如此,彼此素不相识的人能对城市有一个“共享的形象”,也即是说公众心目中的城市形象很大程度上来自大众传媒。在媒介化社会的今天,传媒自身的强大功能极大地影响着城市形象。但传媒对城市形象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有所取舍,而这种取舍则在不知不觉中建构着公众头脑中的城市形象。
二、《通海新报》中的南通城市形象建构
《通海新报》是民国时期一份真正意义上由国人在非租界创办的一份商业性报纸,属实业家办报,区别于现有的“政治家办报”和“文人办报”,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然而,目前新闻史著作中提到该报的文字存在史实方面的错误,仅有的评价也较偏颇,例如《中国报学史》和《中国近代报刊名录》均将该报创办时间弄错;《江苏省志:报业志》和《南通报刊史料集·第二集》中关于该报的介绍主要从革命范式解读评析,对该报持基本否定态度。新闻学界有几篇文章提到《通海新报》,但只是略微提及。关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的研究较为丰富,但这些研究只是将《通海新报》作为资料来源,并未将其视为“发生事件中的组成部分”,也未将其看成是历史的一种“主动的力量”。
已有研究没有注意到《通海新报》建构南通城市形象的作用。20世纪初南通以“自治模范”“早期城市现代化先锋”的现代性城市形象闻名全国,乃至在当时世界上亦享有一定知名度。然而南通如此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富有魅力的城市形象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呢?已有相关著述认为是张謇企业集团长足发展的结果。邵勤(Shao Qin)则指出:“中国有很多地方都成立了自治政府,都从事包括兴办工厂和学校在内的各种改革活动,唯独南通变得很有名气”,根本原因在于,南通不仅开展了自治,更在于南通开展了一系列展示性活动,如戏院、公园、博物馆、体育竞赛、公共演说、庆祝活动、宴会、参观旅游、传说,以及印刷文化、仪式、空间布局和地标等,这些机构和现象正是将南通的改革转化为声誉的中介。邵勤在论及印刷物对建构南通声誉建构作用时,主要提到的是《南通地方自治十九年之成绩》《南通工业、教育、慈善、风景》,着重分析张謇如何重视这两本小册子以及这两种小册子的内容及传播途径是如何建构南通城市形象。
本文认为,在论及出版物在建构彼时南通城市形象的作用时,不可不提《通海新报》。如果说上述两本小册子是向南通以外的人宣示南通早期现代化成绩,那么《通海新报》则是向南通及周边地区(报纸发行到的区域)民众传达南通现代性的城市形象。
《通海新报》是当时南通城市形象的建构者,它是南通现代性文化形象的重要承载者,是南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亦是城市形象建构的监测者,还是城市形象的议题设置者。这种建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它在物质可见层面,记录了南通城市在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变化。例如不断兴建的各类工厂与公司、逐步繁荣的商业和金融业以及日渐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种看似客观的记述背后体现出《通海新报》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赞赏之态和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拥抱之姿。《通海新报》在客观记录的同时,也在构建这个城市的现代形象,才有了这个充满现代色彩的“纸上南通”。透过这份报纸,南通早期的现代化给南通城市带来的物质变化清晰可见,尽管南通不像三十年代的上海那样摩登时尚与物欲横流,但依然能从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感受到现代之风。
其次,《通海新报》通过搭建公共交流平台,促进了现代城市管理制度——警察制在南通的发展完善,同时促进了南通城市的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
再次,《通海新报》传播西方现代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南通市民的现代知识素养。该报通过长时间的报道,培育了南通市民公共卫生、时间效率等现代意识观念;该报还绵密地编织进南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比如婚嫁嫁娶,构建一种现代交往方式——报章交往,并引发促成南通市民的现代行为,这其中就包括五四、五卅期间的南通学生爱国运动。
三、《通海新报》中的南通城市形象建构的启示
《通海新报》中南通城市形象建构对今天南通城市形象建构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良好的城市形象离不开有效的传播,《通海新报》所处的年代,正是近代南通早期现代化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百年后的今天,南通城市处于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关键时刻,回顾《通海新报》对彼时南通城市现代性形象的成功建构,这对今天媒体构建南通城市形象,不无裨益。
(一)注意发挥传媒打造城市“软实力”的作用
在城市软实力的诸多要素和指标中,“城市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构建城市形象的诸多方法之中,大众传媒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大众传媒是城市的一面镜子,它有时提高事物的价值,有时又予以贬低,人们的耳目所及毕竟有限,对城市形象的认识必须依赖大众传媒这面“镜子”的“再现”。《通海新报》就是当时南通城市的镜子,镜子里的南通城市充满着现代色彩——工厂林立、商业发达、交通完善。其实,当时的南通现代化进程才刚刚开启,《通海新报》无疑是“提高”了南通现代化的一面。相应地,大部分公众经由该报而建构起来的头脑中的“南通城市形象”也充满着现代感。近年来南通市政府不断提出增强城市软实力,应充分发挥传媒在构建城市形象中的作用。
(二)注意“外宣”与“内传”相结合
如果说《南通地方自治十九年之成绩》《南通工业、教育、慈善、风景》是在向南通之外甚至外国人宣示南通形象,那么《通海新报》就是对南通及报纸发行到的周边区域内公众头脑中的南通现代性形象的建构。前者侧重发挥的是“外宣”的作用,后者则偏向发挥“内传”的作用,“外宣”能够让南通以外的公众建立对南通城市的印象,而“内传”则让南通本地公众建立城市认同感,形成“我们的南通”的共识。《通海新报》在南通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出现困难或者问题的时,又充分发挥对内的凝聚力量,帮助形成共识。例如,在《通海新报》的存续期间之内,南通地方的历次灾害赈济中,都是经由该报呈现乃至组织推动,让南通地方的人们通过该报了解灾情,协调行动,共同应对灾情。除了赈灾,《通海新报》还通过捐款修路,呼吁大家投资新办的各种新式工厂,有力地推动了南通当时的现代化建设。今天南通的城市形象建构,在运用央视等大媒体向区域外公众传播南通现代化建设成绩的同时,应注意发挥本地媒体帮助本地公众形成“我们的南通”城市认同观念。
(三)坚持“两面提示”,坚持“塑形”与“矫形”相结合
《通海新报》在积极展现南通城市辉煌发展的同时,也通过揭露一些现象,矫正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在南通大力推进警察制度建设时,《通海新报》发表了大量的正面表扬文章,如《警察获盗得奖》《堪称模范警察》《警察重人道》《警察厅防疫认真》等。同时,其对当时出现的不法现象也及时揭露,发挥媒体对现实纠偏、矫形的功用,比如《警察耶强盗耶》《警察违法受拘》《警察失职》《警察之腐败》《警察殃民》《水警多事之可哂》《警告警察》等,针对警察的舆论监督类文章俯拾即是。《通海新报》通过以塑形(传播城市建设中的成绩)与矫形(指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缺点)为主的“两面提示”,很好地推动了当时南通的现代化进程。传播学研究表明,随着受众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有“一面提示”的正面报道,往往难以取信于众。很多时候,用宣传来夸大成就或掩饰缺点问题,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特别是那些有悖于客观事实、明显违背新闻传播规律的失实宣传,在受众获取信息渠道多元快捷的信息社会,只会得不偿失。明智的做法是坚持“两面提示”,既展现成绩,也不回避缺点,坚持“塑形”与“矫形”相结合。
(四)坚持“集中宣传”与“隐性传播”相结合
《通海新报》用新闻报道的形式记录了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变化,在看似客观记录的背后,隐藏着该报编辑记者一以贯之的倾向性——赞赏工业文明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支持现代化变革。同时,对于某些长期以来形成的负面印象,《通海新报》通过新闻报道与评论等形式,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进行纠正和改进。该报在有关城市日常生活的报道中,没有政府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以及坚硬的话语方式,叙述者所论及的都是日常生活及传统民俗中的细枝末节、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司空见惯之景。然而正是在这些隐而不彰、几乎不为人所注意的民俗及城市生活的细节描写中,城市生活的生动、“城”与普通市民生活的关联才由此得以确立,城市作为市民现实的栖居之地及精神上的指向最终被建构起来。
(五)充分呈现城市自然景观文化的特色
对于任何一个城市的形象而言,其自然的景观文化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使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形象最为直观的反映。《通》对南通自然风貌的建构也较为成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江海文化在《通海新报》上的投影。南通地理位置临海沿江,盐业发达,南通城市发展过程中围海造田种植棉花,天生港港口建设等举措就是围绕这一地理特征进行的特殊设计。与此相对应,《通海新报》的报道内容也多有“江海特色”,比如新闻中有较多关于灶民(盐业)、渔民和保坍会的报道。当时南通江岸崩坍严重,每年坍地约十方里,故南通地方屡有保坍之议。《通海新报》对于南通保坍过程给予了非常多的关注,从选址、筹备集资到建筑都进行了及时报道,南通后来编撰的《保坍会史料》有很多就是来自于《通海新报》。
该报注意结合地域文化及民间风俗唤醒市民对南通城市的归属感。南通属于冲积平原,一马平川,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该地一年四季都有大风,因而有“风都”之谓。既是风都,自然就适合放风筝,放风筝是当地民众常见的一项活动。风筝,古称“纸鸢”,今天的南通,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风筝在天上飘荡。一百年前的《通海新报》也时常有关于风筝的报道,因为放风筝很容易损坏当时新竖起来的电灯、电话等线路,所以经常有禁放风筝、风筝妨碍电线电话线的报道,诸如《禁放纸鸢》《纸鸢有防电线》《一样风筝两样心》之类的新闻报道常常见于该报。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2016年度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编号:2016BNT02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SJB860004;2016年南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