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环境下突发自然灾难报道中的煽情传播现象研究——以2016年南方洪灾事件报道为例
2016-04-12张嘉懿
□ 张嘉懿
新媒介环境下突发自然灾难报道中的煽情传播现象研究——以2016年南方洪灾事件报道为例
□ 张嘉懿
以2016年7月初发生的南方洪灾事件为例,探讨突发自然灾难新闻报道中的煽情传播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网络舆论危机。新媒介环境下,新闻报道中的煽情传播现象,从短暂满足受众情感需求而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由于偏离了媒体应该持有的中立态度,会逐渐降低了信息透明度,削弱受众信任程度,引发次生舆论危机。
新媒介;煽情新闻;自然灾难报道;南方洪灾;舆论危机
2016年6月底至7月初我国南方强降水带来持续汛情。连日遭暴雨袭击的武汉成为媒体灾情报道的舆论爆点,截至7月2日17时,导致市区35万人受灾。百度新闻搜索“南方洪灾”,会看到各大媒体每天第一时间报道灾情最新情况,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因讯息传播迅速,成为舆论发酵的主要信息源。
一、概念界定
(一)煽情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将“煽情”解释为“煽动人的感情或情绪”。煽情手法经常在各新闻媒体中运用,即通过刺激读者的感官、营造特定氛围,以期吸引注意、增加点击率或博取同情。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其中第四部分“导向”的第二十七条规定:“对重大事件、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的报道,应注意把握分寸、时机、力度,释疑解惑,积极引导。不通过炒作和蓄意制造舆论‘热点’,误导受众。”①
(二)煽情新闻
煽情新闻最早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廉价报刊时期。随着新闻媒介变迁和传播技术的革新,我国媒体在对一些事件的报道中开始从标题、内容、表达方式(语言夸张,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图像具有视觉冲击力)上运用煽情传播。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介社会学学者之一舒德森曾指出,以煽情手段吸引普通民众阅读新闻,有助于民众通过阅读了解社会,进而融人社会,参与政治民主。②
(三)突发自然灾难报道
中国是一个灾难频发的国家,灾难新闻自然成了受众的宠儿。突发自然灾难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人类无法抗拒的力量或因素而导致的来自自然界的灾害事件(如地震、海啸、台风、洪水、旱灾、泥石流和火山爆发等)的采访报道。灾难报道具备了所有的新闻价值要素,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很容易激起受众的新闻欲望。
突发自然灾难报道题材非常广泛,既包括灾难发生、发展的进程的报道和人类救灾、抗灾的内容,也包括报道灾难原因和问责,以及灾后重建工作的后续追踪报道。
二、分析
(一)煽情新闻存在的合理性
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煽情新闻也一样,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1.符合西方新闻价值理论对煽情的认识
早期西方新闻价值理论,指出新闻价值的五个要素是及时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人情味。③其中人情味肯定了新闻价值要素与读者兴趣之间存在一致性。这种理论的提出,指出了新闻煽情的存在依据,人情味所具有的可读性和故事性是新闻价值大小判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煽情新闻所具有的故事性正是它吸引读者的地方。
2.从受众角度而言,实现了受众的情感宣泄和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发现,对于受众,他们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煽情化的报道方式使观众被其中的故事情节和情感所吸引,满足和补偿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在故事中受到教益,在情感中得到洗练。
(二)煽情新闻传播效果的局限
西方新闻传播研究者Maria Elizabeth Grabe等借用“煽情”这样一个名词来批判电视新闻以视觉文本刺激感官来强化传播效果,也有研究者指出现代电视叙事对视听感官刺激的高度依赖导致了信息内容浅薄化、降低受众对媒介判断力、信任度等传播效果局限问题。④
例如,7月3日《合肥晚报》的官方微信刊发了《你的脚,刺痛我们柔软的心!暴雨中,他们朝着最危险的地方前进!致敬最可爱的人!》,报道了一支奔赴安庆市平山镇抗洪的战士,配图是一名叫焦磊的战士一双被洪水连续浸泡19小时,已经失去肉色和知觉的大脚。随后7月6号《人民日报》微信客户端转发并配文《大脚和睡姿刷屏!许多人一边转发一边落泪……》,呼吁一起向他们致敬。仅仅两天,这条微博已经被转发了6000余次,收获点赞5890次,触动了很多人柔软的内心。7月8日《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报道《与洪水赤赤搏的他们,脱下军装,也只是十七岁的孩子》,煽情地写到:“这些日夜奋战在抗洪一线的抗洪战士,用身体铸成了人墙保卫你我家园,但脱下军装,他们也还只是十七八岁的孩子”,并同时在文中配了几张视觉冲击力很强的年轻战士图片。随着南方汛情的有效控制,7月16日的宣城新闻网持续关注灾后情况,并在网站发布报道《安徽抗洪部队撤离郎溪再现“十送红军”场景》,报道了7月16日上午,宣城市郎溪县,在抗洪最前沿奋战了近一个月的第十二集团军某旅的500名官兵胜利返程时,郎溪县各行各业的群众赶到街头欢送人民子弟兵的情景。随后,人民网、新民网、大河网等多家网站及众多微博、微信公众号开始纷纷转载和转发这篇报道,标题变成更加煽情化的“兵哥哥,我会想你的!抗洪部队撤离再现‘十送红军’场景”,配图转载原报道中的图片,有穿着色彩鲜亮、统一服装的大妈们的秧歌队,她们翘首以盼部队开拔的英姿;有小朋友们挥动国旗欢送部队返程,战士们挥手感谢;郎溪的女孩子打出了“兵哥哥,我会想你的”标语,再现了当年“十送红军”的场景。洪水险情暂时得到控制,战士们勇挑重担、不畏艰难抗洪救灾的精神理应得到歌颂,但灾难发生的同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抚慰、安顿受灾群众,做好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或许才是重点。
这些煽情报道通过微信、微博平台广泛传播,甚至出现很多“武汉不哭”“众志成城”“武汉挺住”等煽情式传播口号,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力量。但是当不断刷屏时,其煽情内容总有些消费灾难的嫌疑,缺少客观理性的态度。
(三)自然灾难煽情化报道不能忽视网络公共舆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网民群体庞大,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为灾难新闻报道设置议程,引导大众朝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抗灾、救灾方向发展,为抗灾、救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媒介值得深思的问题。
(四)过度的煽情化报道存在的问题
1.过度煽情式的报道使灾难事件转变为“灾难美学”。在今年7月这次南方洪灾事件中部分媒体过度专注于悲情渲染,刻意营造艰苦环境下英雄主义的精神力量,同时“祈祷式”煽情传播现象无处不在,挤压了真实灾情信息的生存空间和传播通道,新闻价值降低,一定程度上会干扰有效信息的获取。
2.受制于信源、采访技巧及追求时效性等因素导致灾难报道存在新闻失实或信息失真现象。例如,7月6日开始,一张解放军战士身穿泥衣在救灾现场一边喝矿泉水一边吃馒头的照片在微博、微信等平台火了,转载中很多网友以为这就是救灾战士日常的伙食,随后质疑和不满引起了不小的舆论风波。媒体甚至没有进行实地调查,就想当然地对军队的后勤保障工作横加批判,不断制造着舆论争议爆点。经过证实当时灾情紧急,为了把有限的时间和人力投入救灾中才吃的馒头。反思对此事件的误解,需要尊重事实,理性判断,不要刻意渲染艰苦和悲情,进行煽情式表态,而要尽可能呈现新闻事实的全貌。
3.过度煽情化报道无关议题,会冲淡与灾情直接相关的议题。灾难发生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媒体便会热衷于报道明星或者企业的捐款行为,赢得公众一致好评和感动,激发网民对捐款排名的关注热情,这样可能会增加新闻的娱乐性,使新闻信息低俗化,同时冲淡像灾区缺少哪些物资、救灾物资真正流向何处等核心问题的关注。
(五)突发自然灾难报道中规避煽情化的主要对策
1.提高媒介从业者的修养,树立正确的新闻报道理念
面对突发自然灾难事件,新闻媒体频频运用煽情主义的新闻报道方式,与媒介从业者自身修养有密切关系。不少记者编辑面对现实的生存压力,往往心浮气躁,个人修养和专业素质不容乐观。这就严重影响了在灾难新闻的采访、报道中,缺乏客观理性的立场,而是以展示悲情、渲染煽情的情绪来进行报道。因此,要在灾难报道中从根本上减少煽情传播现象发生,规避煽情化,必须从根源上入手,加强新闻记者职业培训,注重培训质量,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新闻报道理念,不断提高记者的专业修养。
2.建立与灾难报道传播相关的新闻规范
在建立有效的新闻规范方面,完全可以借鉴西方的媒介管理机制,比如制订法律、成立行业协会、建立评议会和自律制度等。但是在我国,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新闻法》,这就使得灾难报道传播方面缺乏权威的规范、法律约束,如果出现过度煽情化报道行为,就无法得到应有的惩罚。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与灾难报道传播相关的具体、明确、可操作性的新闻规范,还需要建立由大众和其他权力机关参与进来的监督机制。通过媒介自律与外界他律的结合,形成理性的灾难新闻报道氛围,规避过度煽情式报道,保障民众的知情权,传播客观、公正的新闻事实全貌。
3.受众要自觉提升媒介素养,提出批判意见
受众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自觉提升媒介素养。拥有正确理解媒介、辨别分析媒介信息,有选择地接触媒介讯息,运用自己的理性思考,对各类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批评性意见。
三、结语
在新媒介环境下,面对突发自然灾难事件,适度的煽情新闻报道固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新闻工作者也不能忽视其负面效应,以及过度煽情传播带来的网络舆论危机。作为新闻“把关人”的媒介从业者要结合当前新媒体环境的特点,把握灾难报道的力度。同时遵守新闻伦理道德规范,提升自身素质,以合理的素材取舍、合适的报道距离,适度煽情,发挥舆论引导功能,培植促进公民自律的强大社会力量。受众自身也要积极地寻求、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加强自身媒介信息素养教育,抵制过度煽情化的新闻,以正面的传播角色为构建和谐、理性、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贡献绵薄之力。
注释:
①黄艺丰.煽情式表态在网络舆论危机中的局限性——以天津滨海“8·12”爆炸事故为例[J].南方电视学刊, 2016(02):61-65.
②Schudson M.Trust and Participation in a Transformed News Landscape.Rethinking Journalism.[J].2013:191-199.
③徐强.新闻煽情——新闻报道的第二种表达[J].新闻知识,2009(06):47-48.
④Maria Elizabeth Grabe,Shuhua Zhou,Annie Lang,Paul David Bolls.Packaging Television News:The effects of tabloid 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evaluative responses.Journal of Broadcasting&Electronic Media.[J],2000,44(4):581-598.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传播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