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

2016-04-12深圳市宝安区燕山学校蔡振生

师道(教研) 2016年2期
关键词:海绵垫私心学识

文/深圳市宝安区燕山学校 蔡振生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

文/深圳市宝安区燕山学校蔡振生

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性教育的基石,而且主导着其他的教育,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不可代替的。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能塑造孩子的道德品行、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如何让家教做到有效,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呢?我觉得最关键首先是要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尊重和爱”。

一、学会感恩

心怀感恩,珍惜拥有,是感恩教育的精髓。一个不知足的、贪得无厌的人,常常会觉得一切都不够:有八缺二、有九缺一……怎么能够感恩?反之,知足的人常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1.感恩——身边的人、事、物。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一位妈妈每天都在晚上固定时间打电话给住校的女儿,女儿觉得很不耐烦,告诉同室的同学说:“真希望不要每天接到我妈妈的电话。”没想到那一年的中秋,她的妈妈在一次车祸中去世了。从此,每到晚上九点半,女生就会在宿舍里走来走去,期待一个永远也不会响的电话。

可以引导学生想想:是不是对身边的人熟不拘礼?处在顺境中觉得理所当然?不珍惜随手可得的物品?其实,感恩不须好高骛远,而是在每个当下,善待身边的人、事、物,珍惜所有。

2.感恩——良知。良知有两种。一是对智慧有帮助有朋友,例如学习中有问题,他可以教你解决的方法;人际关系有问题,他可以提供意见;情感、人生路上遭遇挫折,他愿意静心倾听,并守口如瓶。还有一种属于“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类型,有时候会讲一些不中听的话,目的是引导你向善。

3.感恩——逆境。没有经历苦难,人生的获得也就少。遇到困难时,可以选择面对,面对虽然艰苦,纵使解决不了,也比较没有遗憾。让孩子在生活中吃一点苦、经受些磨难,会更好地成长。

4.感恩——天地。人要敬天爱地,才能和乐地生活在天地之间。因此,环保教育应列为优先,教导孩子从随身携带环保杯、环保碗筷,节省水电做起,进而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天地、爱生命。

二、学会尊重

尊重是谦卑、是智慧;放纵是冷漠、是私心。台湾的证严上人说过:“微尘人生,奈米良能。”意思是:当一个人能够尊重他人,就表示他肯缩小自己,小到不会碍到人家的眼睛、小到看不见。就像细菌看不见,却无所不在;正因为无所不在,最具影响力。

具体而言,就是教育孩子——

1.尊重从事卑微工作者或学识能力不如自己者。很多人对于阶级比自己高或学识能力比自己好的人,就会毕恭毕敬;对从事卑微工作者或学识能力不如自己者,就会显露出高傲的心态。

一个真正高尚的人,会去尊重所有的人,对于弱者,会懂得以同情心来对待他们。

2.尊重不同声音、不同见解的人。如果人与人之间都是我对你错,自然会产生摩擦:身体摩擦多了会受伤,心摩擦多了会存在许多芥蒂。学习尊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可以减少很多问题的产生。

3.尊重少数,服从多数,以小我来成就大我。民主与法治,就是一种尊重的教育——多数要尊重少数。但是这个简单的观念,往往一遇到选举就可能会出现错误示范——多数漠视少数的声音、少数则大声去抗争。

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尊重不等于放纵”——尊重是谦卑、是智慧;放纵是冷漠、是私心。

家长对孩子放纵是私心,因为舍不得孩子吃苦,什么都帮孩子做好,甚至孩子在学校出了问题,还要出面“挺他”。老师对学生放纵是冷漠,由于家长说不能打、不能骂,就干脆放任不管。

每个人都希望被接受、被尊重,因此,我们应该要反求诸己,先去尊重、爱与接纳别人。

三、学会爱

自诩为充满爱的海绵垫,而不是拒绝爱的水泥地。如果水代表爱,心要像海绵一样,将源源不断的水通通吸住,使我们成为一个充满爱的海绵垫,而不是拒绝爱的水泥地。

“爱”有自爱、小爱与大爱。自爱是让自己变得可爱——给孩子爱的教育,是让他先学会自爱、学会当一个可爱的人,他才会获得别人的喜爱,也才有能力去爱别人。小爱是心量狭小、有私心的爱。大爱是心胸宽广、不求回报、没有分别心的爱。如果从小教育孩子自爱,并让他懂得付出大爱,那么他或许会有较多的正能量,会正确处理人世间的小爱。

感恩不是口说而是真心;谦卑不是自卑,而是自在;慈悲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希望感恩、尊重、爱可以充满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之中,成为教育的主流。

家庭教育,任重道远。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必须讲究方法,同时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收获幸福。

责任编辑罗峰

猜你喜欢

海绵垫私心学识
为学与做人
做一个有理想有学识有诗意的教师
海绵垫在足球教学中的妙用
高校教师自我学习的方向探究
自制浴床-海绵垫对新生儿沐浴舒适性的影响
熊复的才干与学识——兼及他与胡耀邦的一段交往
长期卧床患者应用自制海绵垫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的体会
大公无私
自制海绵垫在PICC维护中的应用
文化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