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办报育人,在新闻实践中弘扬大学文化

2016-04-12宋君波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校报办报校友

宋君波

(山东大学报社,山东济南250100)

办报育人,在新闻实践中弘扬大学文化

宋君波

(山东大学报社,山东济南250100)

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一种生活方式传播的过程。传承与创新文化是大学的第四种功能,大学生是文化传承、传播与创新的生力军,是引领未来民族与社会文化风尚的中坚力量。传承文化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在一种生活方式下同其好恶。从传媒的角度来看,一张报纸就是一所大学,这所大学为学生记者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资源和舞台。特别是,学生记者通过参与办报增强了对家国天下的关心,提高了知识者的责任,培养了参与文化建设的能力。

大学第四功能;校报;办报育人

一、大学文化及文化功能

教育,教导、教授、化育、培育;教学,有教有学,言传身教,学而时习之,造次必如是,颠沛必如是,孔颜乐处,其实就是知识的传播,生活方式的沿袭,风尚气候的流布,文化的传播,就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

孟达克(Murdock)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学习过程与社会二者的交互影响,在每个人群里产生一套借社会来传递的适应行为。这套适应行为是超乎各个人的[2]。

文化构成民族的生态环境,文化是社会的信息化映照,是联系社会事务和各成员之间的纽带,是此一社群的共相标识。文化涵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涵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一般而言,大学文化是指一所大学创办以来所形成的文化。大学是个特殊群体的机构,其主要活动包括教育教学、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服务国家与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大学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以及教辅工作人员形成共同的文化遵循、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形成共同的好尚,就是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之所以成为这所大学的标志,是大学人共同的胎记和遗传基因。

事实上,大学具备文化功能是与生俱来的,不言而喻的。大学有用,或者说有功能,并因此受到世人特别是上层社会的青睐,大学藉此而招致人才,因此而获得社会地位。从现代大学的历史上看,大学,既有教会和僧侣需要的大学,也有实业家、政治家需要的大学,更有学者和学生需要的大学。特别是,大学通过培养人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精英阶层与中坚力量,大学通过学术研究与探索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智库资讯;大学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与企业合作、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服务社会并参与社会生活,把大学的文化传播到国家与社会的各个层面。毫无疑问,因为大学能影响较高层面的决策与价值选择,大学文化在社会文化的组成中位居高端部分,是民族文化先进性的一种保障。

文化创新是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化创新包涵三个方面:其一是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创新,亦即通过对历史传统的研究、梳理,发掘出优良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能够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其二是外来文化的选择性创新,亦即对文化全球化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传播进来的外来文化进行甄别,选择适合本国、本地社会文明进步的文化样式吸收创新,实现本土化,洋为中用,创新发展;其三是针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创新生活方式,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领风气之先”而创新。现代史上,以北大、清华等大学倡导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实质是文化全球化的一种应对;当下,在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中华文化走出去亦是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会面临选择、融和、创新和传播路径等问题,大学应该为解决这些问题有所担当。

二、如何看待大学校报、大学文化和学生记者之间的关联

一张报纸就是一所大学。

1、从文化传承和大学文化使命看待大学校报

大学校报是一所大学言行与思想的总记录,是一所大学文化传统与时代脉搏的总记录。硕学名家之情怀,莘莘学子之朝气,都在这样一份传承不息的纽带上复活,让一代又一代的大学人找到自己的文化胎记,以至于,当我们重新翻阅那些泛黄的岁月时,不由得叹一声,阿,原来你也在这里。

19世纪末20世纪初问世的高校校园报刊在初起时就表现出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其一,受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影响,高校校园报刊一问世就成为传播西学和新学的重要载体,具有启蒙报刊的性质。其二,初创时期的校报,一般都很注重政论文章的写作和刊发,报刊旗帜鲜明。其三,初期的校报,创办者身份多样,属性多元,报刊发行面向也呈现多元化面貌。其四,高校报刊的创办为未来社会革新者和新闻工作者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平台[3]。如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湖南省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湘江评论》,遭查封停刊后又担任《新湖南》总编辑。1916年-1917年,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期间,曾任《校风》的总经理兼编辑部纪事类主任。毕业后,又创办《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林语堂、邹韬奋等都曾经是圣约翰大学的校报《约翰声》的编辑、记者[4]。

1917年11月16日,《北京大学日刊》创刊,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史和中国近代报刊史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1918年2月14日,蔡元培任命徐宝璜为经理,孙国璋、沈尹默、胡适、徐宝璜组成编辑部,当月,《新青年》创办者陈独秀也加盟其中。蔡元培执掌北大期间,学术日益繁荣。日刊的“文艺”、“杂录”、“演讲录”等栏目集中刊登国内外来访学者、校内学者的学术文章、演讲稿。蔡元培的新文化运动力作《国文之将来》和文学革命先锋刘复的力作《国语问题中一个大争点》都刊登在日刊上。中国民间文艺学发源性事件、马克思主义进中国等都与《北京大学日刊》所起到的传播作用密切相关[5]。

就国际背景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要解决的文化命题是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主要路径是“请进来”,就是让科学与民主在中国文化社会中唱主角。当下的文化命题依旧是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差别在于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处理好外来文化本土化和本土文化全球化的关系问题,其主要路径除了“请进来”还有“送出去”,即增进世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树立中国人的整体形象,把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文明创新贡献给世界其他民族,为解决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贡献智慧与力量。

2、从资源和平台的角度看大学校报

校报是学校党委主办的党委和行政机关报,弘扬学校发展的意识形态主旋律,反映学校改革发展的大计方针,清晰显示学校发展思路与进展脉络,是学生记者了解学校动态、关心学校发展、增长知识才干、提高主人翁意识和文化参与能力的重要媒体平台。一般而言,普通大学生不太关心学校发展的大计方针,宏观发展,即使关心,也没有学生记者的便利条件亲自参与各种大事的采访报道,了解其内在的逻辑因由和可能的趋势。所以,如果学生记者愿意,他们有机会获取大学的政治政策、行政管理、典章制度、改革创新方面的资源,他们有机会影响某些事件和事务。

大学的所有学科、课程、项目乃至于各种报告、讲座、交流都在校报报道的范畴之内。学生记者有兴趣,可以择其善者采访报道,特别是引起师生关注的学术创新、发展和交流活动,学生记者可以进行深入了解,抓到精彩的东西。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拓宽知识面、积累学术资源的过程。对于不熟悉的学科、学术问题,要采访报道,必须先做功课,逼自己学习、了解。编辑记者之杂家、文人闻人之广博就是在这样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

大学的院士、一级教授、专家学者都是做学问成功的典范,他们都有自己的学术志趣、学术情怀和别具一格的治学方法,都有值得挖掘的学术故事,都有值得推广的学术经验;他们也比较关注学术界、教育界、文化界的大是大非问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学校改革发展问题,有的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职务,他们是大学校报重要的报道源。学生记者采访这些学者的过程,就是拜师学习的过程,就是升华自己的过程。通过采访、了解、报道,学生记者学习到学者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学术观、价值观,学习到他们思考问题的理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采访报道,他们可以和这些知名学者建立友谊,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就业发展积累宝贵的资源。

3、从校友的社会性看大学校报的开放性

大学校报不仅是校内师生员工的报纸,也是广大校友的校报。大学校报通过与校友的联系互动,利用校友的社会性实现自身的开放性。

大学校友既是大学建设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优质资源。校友是联系大学与社会的一条重要的纽带,校友事业成败是检验大学学术研究、学科布局、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成果的实践平台,校友的意见建议是大学各种办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凭据,校友对母校发展所提供的一切资源是大学资源最重要来源之一。校友人生舞台是大学影响社会的延续,大学校报应该关注校友的工作、生活、事业以及与母校的各种交流,并通过校友把母校文化传播到社会,扩大校报影响。作为学生记者,通过与校友的接触交流,更好地了解社会、行业、企事业单位、工种等方面信息,听取校友对大学学习阶段的建议,与校友交朋友,扩大自己的人脉资源。

三、更新办报理念,创新办报模式,培养文化新人

当下,校报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新情况,不利的因素带来压力与挑战,有利的因素带来动力和机遇。跟踪世界文化潮流,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发挥大学第四功能,更新办报理念,创新办报模式,培养文化新人,创造大学校报的新辉煌。

大学校报所遇到的挑战来自不同层面。其一,来自于网络新闻模式的挑战。大学校报最快的是周报,而网络可以随时报道和更新新闻,网络新闻也没有字数篇幅限制。因为这些原因,读者养成了从网络上了解信息的习惯,各单位投新闻稿件也主要投给新闻网站。校外媒体获取新闻线索主要联系渠道是网站。其二,旧的办报体制约束。大学校报限校内采访报道,限校内发行,在体制层面限制了校报的发育成长。特别是在获取办报资源与发挥办报效益方面,校报一直处于初级阶段。其三,校报被合并,不能坚持新闻规律和办报理念,报纸日趋僵化。其四,队伍老化。其六,学生记者队伍建设没有系统设计,缺乏长期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大学校报在办报理念上要有几个意识。一是大局意识,文化意识。在坚定政治立场的同时,观察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了解世界文化大趋势,深刻了解国家民族崛起需要,把握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二是资源意识,战略意识。大学校报不是社长主编办报,也不是编辑记者办报,而是一所大学来办报,是用一所大学所能调动的一切资源来办报;把大学校报当成体现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战略要地。三是合作办报意识。合作,既有跟校内媒体、新闻学院各单位之间的合作,也有与校友企业、社会媒体的合作,甚至包括跟国外大学、国外媒体机构的合作。四是人才意识。校报管理与运作存在行政化倾向,而忽略其专业性,忽视人才的作用,也不注重队伍建设,在调动编辑记者、学生记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如何拓展大学报社业务?

(一)创办新报新刊

1、围绕人类文明发展、文化全球化交融、中国文化输入输出等产生的各种问题之解决创办一份文化报。其目标是面对各种全球化问题、面对困扰人类生存发展问题、面对中国崛起问题招致中国知识界关注、思考、发言,提出中国知识界自己的理论、方法和主张。先国内发行,待时机成熟时,向国外发行。

2、围绕大学利用社会资源、对外合作办学、校友校友企业等创办一份大学文化报。校报本身的读者以校内师生为主,反映的主要是校内生活信息,对校外读者而言,可读性较差。其目标是解决大学举什么样的办学旗帜、树什么样的公众形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解决什么社会问题、争取什么社会资源办学等问题。办报经费主要募集校友校友企业资助。

3、整合校内报刊,统一创办大学生活报。校内有些部门长期出版内部交流刊物,说明两件事,一件是有需要,二件是有经费来源。不足之处是报刊不规范、质量有缺憾、办报效益低等。通过整合,把各报刊的需求容纳在一份生活资讯报中,接地气,贴生活,与校报构成互补相益关系。

4、与校外媒体合作办报办刊。主要利用大学人文与学术资源来完成校外媒体需要的版面、专栏等工作。

(二)建立新闻与文化传播实践基地

学生记者是校报子弟兵,是报纸主要新闻与文艺稿件创源之一,是贯彻报社深度报道的主力,也是体现校报创新风格的生力军。校报精彩与否,和学生记者密切相关。调动学生记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办好校报极其重要。学生记者是编辑老师的学生,报人传统,老师技艺,士子使命,都在日积月累的办报过程中耳濡目染,薪火相传。这就是校报文化。

1、办报育人,搞好校报的职能拓展。办报育人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普遍意义上的对广大师生读者在思想道德、文化追求、时事资讯、公共品质等方面有育人效应;一个是对参与校报活动的学生记者的育人效应。针对第二种育人效应,报社应该往教学实践方面靠拢,担当一些职能和任务,获得报社建设的资源。

2、建设新闻与文化传播实践基地是报社采取的捆绑发展战略,需要学校、有关院系投入相应的资金、设备,需要配备师资,鼓励报社编辑兼职,提高编辑自身素质和跟踪媒体发展趋势、技术,也为提高新闻与文化专业学生、学生记者的实践能力提供了新的平台与保障。

3、举办各类新闻文化与记者培训班。新闻文化培训主要培训对象是学校、学院各部门领导,类似于党校培训,主要是让他们了解重视信息文化时代传媒的重要性。记者培训是对学生记者和通讯员的培训。

(三)搭建与校外媒体的合作交流平台

新闻实践是学生记者提高文化参与能力的一个平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抓手。与校外媒体联合培养学生,为学生记者提供实习媒体,鼓励学生在社会媒体上发表新闻作品、文艺作品、学术作品,参与社会媒体的有关栏目、话题、调查等,都是大学增强大学生新闻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的有效方式。特别是,把大学生到社会媒体的实践活动当成对外合作办学的一个重点,花大气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优化资源,办好事情,逐渐形成大学对外文化传播的良好渠道,持之以恒地加大建设力度,通过实现大学文化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学校的文化地位。

社会媒体的生存与发展也存在大量问题,需要引进大学文化这种优质资源以自新。其一,社会媒体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度解读与报道离不开大学学者;其二,社会媒体要戒除庸俗化报道,代之以新文化、新时尚,需要大学人开风气之先;其三,社会媒体要走国际化道路,离不开大学的才智和转译平台,特别是在选择的有效性、特色性方面应得到大学资源的支持;其四,大学应该成为社会媒体的智库。在大学与社会媒体合作过程中,大学媒人应担当重任,在建功立业的同时,成长成才。

(四)创建网站,扩大大学报社影响力

创建网站的目的是扩大报社影响力,汇聚更多的师生校友和校外读者以吸引人脉和智力资源,为报纸提供更多精品选择奠定基础,为读者交流搭建平台。

社会媒体都有自己的网站,这是网络时代文化传播的必然结果。大学报社创建网站理论上把报社和社会连接在一起,开辟报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新时空。

文化最基本的内涵是一群人的生活方式。大学文化是大学人在共同生活中所创造和传播的“大学自为”的东西。大学校报是一副编织不完的文化长卷,一代代报人老去,一级级新生加入,而所有的辛劳与智慧都将以点点墨香的方式在大学的旷野中绽放,在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舞台上引人观瞻,取法效仿。

[1]刘大钧.林忠军.周易经传白话解[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188.

[2]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三联书店,2002,36.

[3]魏国英.方延明.汤继强.中国高校校报史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6.

[4]魏国英.方延明.汤继强.中国高校校报史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

[5]魏国英.方延明.汤继强.中国高校校报史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8-50.

The newspaper education, promote university culture in the practice of JournalismJunbo song

SONG Junbo
(Shandong University newspaper office ,Jinan Shandong 250100)

A definition of culture is the process of spreading life style. Based on this definition, university has its fourth utility that is inheriting and innovating culture. so undergraduate have t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heriting, spreading, and innovating culture, which is the main element to lead our life style and culture in the future. Influenced by close association should be the best way of inheritance, which the association means culture. For the media, one piece of newspaper could be an university, where supply resources and a stage to student reporters. Especially, student reporters can develop their knowledge and ability to take a response to our society and establish our culture.

the fourth function of University; school newspaper; educate people go through newspaper

G219.25

A

2095-7327(2016)-03-0140-05

宋君波(1964-),男,山东莱阳人,山东大学报社副编审。

冯惟榘

猜你喜欢

校报办报校友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校友风采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校报生存浅议
校友风采
不变与变——政治家办报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路径
近代《私立岭南大学校报》足球报道内容剖析
试论公益活动对办报的促进作用——以《老年日报》为例
新形势下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困境及解决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