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精神地标的认知及其建构
——以书店为例
2016-04-12韦殿华王寿丽
韦殿华,王寿丽
(1.青岛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061;2.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266061)
论城市精神地标的认知及其建构
——以书店为例
韦殿华1,王寿丽2
(1.青岛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061;2.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266061)
城市的发展需要精神的指引,时代的变革呼吁文化的力量。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欲加强城市文明建设,提高城市道德水准,必须要有精神的指引。城市“精神地标”的建构既是符合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又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搞好城市“精神地标”建设不仅关乎公民个人素养的提升,同时也关系到城市道德水准的提高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
城市;精神地标;建构
地标是指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标志性地点,能够充分体现该城市的历史风貌或建设特点,个体能够通过该地标识别出所在的地区或城市。例如,长城是中国的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的地标,小桥流水灰瓦白墙是江南的地标。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地标,轻而易举地辨别所在国度、区域乃至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地标所代表的不仅仅是钢筋水泥混合物,也不仅仅是纯自然的客观存在物,更是城市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风貌。它传承着一个城市的文化理念和精神,凸显着一个城市的风貌特点,在人们的头脑中刻下深深的文化烙印。
城市精神地标属于地标的一种类型,而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地标。2014年4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致三联韬奋书店的回信中提到“城市的精神地标”一词,对城市精神地标的建构给予高度的肯定和热切的期盼。这主要是因为精神地标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它不仅影响着个体修为的养成,市民文化水准的提高,同时还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城市“精神地标”的内涵及现状浅析
“地标”一词原先是户外广告的特殊用法,是指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区域或地点,或者能够充分体现该城市风貌及发展建设的区域。个体可以通过地标,辨别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类似北斗星的作用,例如,上海东方明珠、巴黎埃菲尔铁塔、北京故宫和西藏布达拉宫等。而地标本身又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看待,即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物质层面是指建筑物本身,包括高度、材料、外观、地理位置和规模等若干方面;精神层面是指建筑物内在的精神,包括它所蕴含的文化、传达的精神和体现的思想。精神地标便是地标的升华,它不仅包含基本的外在构造,还包括丰富的文化理念、精神韵味和思想动力,能够影响个体素质和城市道德水准的提高,对城市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一方面是物质文明的高度繁荣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道德素质的急剧滑坡和人们精神信仰的严重缺失。
精神地标在繁华的都市中,犹如荒漠里的绿洲,呈现出数量小、关注度低和影响弱等特点。过去几十年,我们习惯于搞经济建设,重视数量而忽略质量,重视物质享受而忽略精神建设,阅读出现了荒漠化、娱乐化的倾向。民营书店生存困难,发展缓慢,低俗刊物畅行无阻,经典文学无人问津,人们精神匮乏、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等现象日益突出,越来越影响到城市道德水准的提高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由此可知,积极构建城市精神地标,引领城市发展方向,凝聚社会共识,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明氛围至关重要。
二、“精神地标”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考量
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盛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重金钱轻情感等不良思想猖獗,人们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也随之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给城市的治安稳定和有序发展带来严峻考验;此外,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西方的文明礼仪、影视制作、政治文明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给本土化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由上可知,打造城市“精神地标”,用知识武装头脑,用优秀本土文化凝聚力量,抵制不良思想侵袭的任务艰巨而急迫。这一任务的完成不仅能够促进城市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对于营造文明的城市氛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精神地标是城市人的精神命脉
精神地标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是城市人的精神命脉和思想动力。[1]一个城市要有自己的精神地标,才能够更加彰显城市的生命力和活跃性。
城市里的书吧、书屋、书店、影院、怀旧屋以及各种各样彰显人文情怀和精神理念的标志性地点和建筑都可以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建筑之内流淌着城市的历史脉络和传统风俗,娱乐之中彰显人文情感,休闲之时感受城市魅力。打造城市精神地标,不仅能够传承历史文化,延续城市精神命脉,还可以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和源泉,为城市人提供一片心灵上的净土和思想上的乐园,帮助人们在这浮躁的社会里找寻到内心的归属。
自古以来,书籍、音乐和影视等文化作品就被赋予了极高的评价,它不仅能够滋润人们的干涸的心灵,还能够为迷失的人类指明方向,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俗话说的好,“腹有诗书气自华”,城市书屋、书吧内高品质的图书质量和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不仅能够激发城市人的阅读兴趣,无形之中还能够培养城市人的书香气息和高雅品质,对提升城市品位和国民素质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明确城市精神地标的重要意义,积极构建城市新的地标,对促进个体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二)精神地标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契机
伴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服务业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打造城市“精神地标”性的场所和建筑,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文化和精神的感召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人的喜爱,鼓励精神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提高城市经济增长点,进而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精神地标的构建,催生新行业的产生,并引导游客和市民注重精神产品的消费,促进城市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富有特色的书屋,例如北京三联韬奋书店、青岛“不是书店”和苏州“猫的天空之城”等若干特点鲜明、内涵丰富的书店,不仅能够为当地人提供舒适安逸的阅读环境,而且逐渐成为一座城市的精神寄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闲暇之际光顾此处,这里不仅受到很多青年学生的喜爱,还有若干城市白领的光顾。因为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安静的阅读场所,更是心灵放松的好去处,为忙碌中的城市人提供一片心灵上的净土。鉴于此,精神地标的建构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的同时,其经济效益和旅游效益也逐步提高,带动了城市旅游业和周边经济的发展。
(三)精神地标是城市文化的传承者
与经济快速发展背道而驰的是,人们的道德素质急剧滑坡,价值信仰严重缺失。重利轻义、忘恩负义和薄情寡义等现象层出不穷。日益发达的物质生活条件在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若干的社会问题,影响着社会治安的稳定和城市道德水准的提高。
城市精神地标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媒介,在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引领社会共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对个体道德修养、思想水平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良好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现代化城市不应该仅仅是高楼大厦的代名词,还应该融入本土文化,彰显城市特色和人文历史景观。城市内集中了书店、博物馆、影院、歌剧院、创业产业园和雕塑建筑等文化设施和艺术精品[2],这些建筑雕塑和城市地点不应该仅仅是钢筋水泥的混合物和盈利赚钱的工具,更应该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为提升城市人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城市空间文化环境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精神地标”的构建路径初探——以书店为例
打造城市“精神地标”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市民、政府和社会各要素平衡发展,共同参与的结果。城市精神地标的构建既需要外在的客观存在物的建设,又需要有内在的精神支撑,同时还需要城市居民的共同参与和认可。一个不被认可的建筑物或地点,不能够称之为城市地标,因为它不带有标志性的意义,不能够很好地辨识和被认可;一个不蕴含精神信念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或地点,不能够称之为城市精神地标,因为它不能够通过自身的文化感召力和精神引导力为城市居民提供心灵上的滋润和灵魂上的安慰。
概括而言,城市精神地标的构建一定要具有可识别性、认可性和典型性,同时还要彰显其独特的精神价值,能够代表一个城市的独特风格和文化韵味,为市民提供正能量。而这一工作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接下来以书店为例,分析城市精神地标构建的途径。
(一)实施以人为本的差异化战略,凸显书店独特风格
李克强总理在“世界读书日”中曾指出,“不打烊书店”、“深夜书房”很有创意,希望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城市的精神地标。将书店提升到城市精神地标的高度,凸显了书籍、文学对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精神支撑和思想动力,是一个城市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
书店是知识、是文学、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地标。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可以有优雅的环境、时尚的街区、精致的建筑和发达的经济,然而真正能够体现一座城市内涵和底蕴的却是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韵味。
城市精神地标的构建不是简单的书店的建造,它需要有书店这个外在的传播载体,更重要的是要符合城市人的阅读品位和习惯。书店经营者不仅要精心挑选高质量的书籍,定期开展咖啡、古文学和茶道等知识讲座,还要在书店设计、产品陈列、服务体系、读者管理和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展现出自己的特点,别具一格,与众不同。[3]一方面,书店经营者要善于想象,用心设计书店装修风格和摆设艺术,为读者提供舒适自然的阅读环境和休息场所;另一方面,书店经营者要善于学习,用心发现书箱的独特魅力,精选挑选符合读者口味、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积极健康的阅读材料,营造书店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此外,书店经营者还要妥善经营管理,与同行之间交流合作,探讨新的经营方式和理念,用诚意留住读者、留住客户。只有这样,书店才能够得以维持生存和发展,城市精神地标也才会有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可能。
(二)采取多方合作的联动机制,加大书店的社会渗透力度
民营书店财政支持少、盈利空间窄、经营规模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步履维艰,缓慢发展。欲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不是一项简单的售卖工作,这需要各部门、机构和组织的联合参与,才能够真正发挥书店在引领城市潮流,凝聚市民共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市民提供一处精神寄托和心灵放松的闲暇场所。
首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书店的发展。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充分利用创业产业园和文化创意区的优势,为小微企业提供发展的空间和资源帮助,为民营书店减负,切实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其次,与民间组织、文化部门协调,加大宣传力度和引导力度,使文化的触角遍布城市发展的各个角落,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再次,书店推出各种文化活动、优惠措施和名人讲座,充分吸纳各知识分子、有识之士的参与,打造读者交流互动的沟通平台,让利于读者,服务于读者,真正体现书店的服务性和福利性。
(三)创建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为书店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时代的变革呼唤“全民阅读”,用知识武装头脑;文化的传承需要“全民阅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的复兴亟待“全民阅读”,构筑精神高地。书店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只有营造市民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才能够为书店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也才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思想动力。
鼓励人们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必须从娃娃抓起,鼓励孩子从小开始热爱读书,深刻领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超高境界。此外,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也需要从读书做起,因为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通过读书人们可以体会世间酸甜苦辣,品尝人间百味,凝练社会体验,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态度和思想意识,指导自己的一生。同时,也只有个体精神世界的纯洁,才能够谈及城市整体道德水准的提高。综上所述,只有养成人人读书、时时读书、处处读书的良好习惯,书店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作为城市精神地标的作用。
因此,城市精神地标的构建不是简单的数学叠加,书店数量的多少不能够等同于城市精神地标数量的多少,更不能够等同于城市精神地标导向作用的强度。一座城市精神地标的构建,既需要有书店这样的客观存在物为载体,同时又要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居民的广泛参与,只有这样城市精神地标才得以存在和发展,延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历史和中国人优良的道德品格。
[1]温莹蕾.城市文化: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M].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2006:277.
[2]陈柳钦.城市文化:城市发展的内驱力[J].理论学习,2011(01):48.
[3]张文律.我国民营书店战略探讨[J].出版科学,2009(05):72.
On cogni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spiritual landmarks——taking bookstore as an example
WEI Dianhua1,WANG Shouli2
(1.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061;2.Marxism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requires spiritual guidance,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calls for the power of culture. Facing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social environment and emerging social problems, if we wan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civilization and improve the morality of the city, we must have the spirit of the guidelines. "City landmark spirit construction is not only meet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can provide a steady stream of ideological impetus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refore, do a good job in construction of urban "landmark spiri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enhance the citizen personal qualitie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realization of moral standards in the city raise and the Chinese nation great rejuvenation dream.
City; spiritual landmark; construction
C91
A
2095-7327(2016)-03-0073-04
韦殿华(1961-),男,山东青岛人,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崔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