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利经济智库建设 更好服务水利改革发展——在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成立3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2016-04-12刘宁
加强水利经济智库建设 更好服务水利改革发展
——在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成立3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刘宁
(水利部副部长)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科学谋划“十三五”和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以下简称水经会)成立35周年学术研讨会,回顾水经会35年来的工作,共商新形势下水利经济研究发展大计,探讨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经济问题,非常契合时机。这次研讨会准备充分、安排细致,既有理论层面探讨、又有实践经验交流,既有专题报告、又有热点对话,既有优秀论文代表宣讲、又有与会代表讨论,聚焦热点、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对于这次会议的召开,陈雷部长作出重要批示,从六个方面肯定了水经会35来的工作,即紧紧围绕水利发展大局,服务水利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心组织学术交流,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发挥了重要参谋助手作用;同时,也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即水经会要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按照中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社团改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创新发展思路,突出研究重点,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影响广泛、支撑有力的水利经济研究智库。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水利部和陈雷部长,对水经会成立35周年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的各位代表、理事表示感谢!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水经会积极服务水利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8年,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同志倡导,经水利部原部长钱正英等领导批示,决定成立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1980年11月,水经会正式成立。35年来,水经会围绕水利中心工作,致力于服务水利改革发展大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35年的历程,水经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2000年):开创与发展时期
这一阶段,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都在改革探索。众所周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建设大量的工程,其中水利工程是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相对于其他工程,有其独特性,其连接着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一方面,工程要与自然生态紧密融合,但工程的存在又不同于自然物的存在,在遵守自然物内在的必然因果规律的同时,还具有人的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工程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其又为当时的经济社会服务,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体现着当时的技术水平,内涵着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结构特征,因此水利工程更有与众不同的地位。同时,工程是一个或者多个利益相关者共同体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期望,也有着不同的收益和成本。因此,需要开展关于水利工程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以厘清工程规划、建设、管理、运行期间涉及的资金、人力、土地、环境、信息等要素的贡献和收益,以便合理配置资源。水电部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定,成立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新成立的水经会围绕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利事业的发展,围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和重要产业,开创性地推动了水利经济研究。一是水利经济研究组织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水利经济研究会的成立产生了巨大的带动作用,一些水利经济研究平台如全国水利经济科学技术情报网、流域机构和一些省(市、自治区)水利厅(局)水利经济研究会先后成立,河海大学设立了水利经济研究所和水利经济专业,初步形成了国家、流域、省和大专院校水利经济研究组织体系,为开展水利经济研究活动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开展了大量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出了水利工程供水成本与价格改革的理论依据,组织编辑出版了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等水利经济丛书,完成了丹江口水利枢纽等水利工程后评价研究工作,在项目论证、项目规划、水利动能经济等方面都大量融入和渗透着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为以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很好的经济论证基础。这20年的开创与发展,呈现出勇于开拓、积极探索的特点,为水经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2000—2014年):拓展研究领域时期
这一阶段,水利改革发展经历了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再到民生水利的转变,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不断丰富完善。顺应水利工作思路的调整,水经会不断开拓研究方向和调整工作重点,进一步融入了对水资源本身的经济性、社会性的论证研究,从侧重工程技术经济效益,扩展到资源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从体制、机制、政策研究等方面服务水利改革发展。在充分认识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基础上,从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为出发点,以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的理念积极拓宽研究领域和空间,开展了大量的前瞻性研究。一是围绕水利产业政策、水权水价水市场、水管体制改革、水利工程投入产出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促进了水利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化。二是围绕水价改革、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水利现代化、水生态文明、水利风景区等问题,组织开展或参与了多项专题调研和课题研究,在水利改革政策出台、重点制度落实、专项规划评估、改革试点跟踪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参谋助手作用。三是围绕水行政许可、水行政执法、水利经营管理等工作,组织承办了一系列培训,有力地支撑了相关领域的业务工作。四是调整了挂靠单位。2010年,水经会的挂靠单位由水利部综合事业局调整为发展研究中心,为水经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这10余年的工作,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为服务水利改革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支撑作用。
第三阶段(2014年以后):强化服务支撑时期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水利改革发展步伐加快,改革中不断涌现出新的经济问题亟待研究解决。这一时期,水经会在总结历史经验、分析性质与定位的基础上,积极谋划新时期发展思路。一是在2015年5月召开的八届八次常务理事会上,提出了“精品服务、智慧支撑”的发展目标,确立了“一个主线、两个突破、三个保障、四个着力点、五个依靠”的发展思路,明确了新时期水利经济研究工作的方向和任务。二是紧紧围绕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热点经济问题,组织开展了项目储备、课题遴选、绩效评价、主题征文等工作,进一步突出水利经济主线,在打造品牌、提升能力方面开始起步、积累。三是加强了制度建设,开展了财务管理、会员管理等相关制度的制定与修订工作,发展完善水利经济研究平台。四是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水利经济研究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启动了水经会五年发展纲要编制,并提交本次会议讨论。这一阶段的工作,呈现出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的特点,水经会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二、准确把握水利经济研究的服务对象与支撑重点
水经会成立以来,水利经济研究从注重实体经济和更多关注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向充分发挥水资源管理效益研究拓展,进而又开始向水安全保障效益研究迈进;由自身研究为主,向打造研究平台、引领全国水利经济创新研究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水利经济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新时期的水利经济研究工作要按照陈雷部长的批示精神,以“精品服务、智慧支撑”为目标,更加准确地把握水利经济研究的服务对象与支撑重点。
(一)服务水资源管理,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并重,提出必须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全党上下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步变为现实。2015年9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有偿出让制度、资源环境税费改革、生态补偿机制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制度都是利用经济手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是重要的生态要素,水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水资源约束趋紧、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是否适合建立这些制度、如何建立以及对现行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影响等迫切需要回答的新问题,都与水利经济研究密切相关。水经会要站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围绕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建立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热点经济问题组织开展研究与学术交流,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支撑。
(二)服务水安全保障,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安全问题,“十三五”规划建议将防范水资源风险纳入九大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水灾害频繁发生,水短缺矛盾加剧,水污染问题突出,水生态退化严重,生存发展环境受到挤压的新老水问题交织在一起,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使水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十三五”时期是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至关重要的5年,要解决新老水问题、防范水安全风险,应对水安全挑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建立健全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水权交易市场、合理制定水价、推行合同节水管理等深化水利改革的新要求。这些要求是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利用经济手段和法制手段促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保障水安全的重要举措。这些改革措施都与水利经济研究密切相关,但目前在理论上、法律上、认识上以及实践上都有待于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迫切需要加强研究论证。水经会要站在服务水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围绕改革中亟待破解的水权水价水市场等热点经济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为加快水利改革进程、保障水安全提供对策支撑。
(三)服务民生水利,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把“水利”列入拓展八大基础设施网络之首。今后一段时间,加快推进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防汛抗旱薄弱环节建设等改善民生水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要完成这些艰巨任务,一个突出问题是水利建设投资面临着较大缺口。目前水利投资主要以财政投入为主,80%以上的水利资金都来自于各级财政,银行贷款和社会投入加起来不足20%。“十二五”时期落实水利投资1.8万亿元,“十三五”期间规划水利投资2.5万亿元,迫切要求整合资金、开拓投资渠道、健全多元化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如何加大各级公共财政对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建立水利建设基金;如何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对水利建设信贷投入的财政贴息机制,延长贷款期限;如何制定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水利的优惠政策,推动地方政府和水利建设企业开展债券融资等,这些问题都与水利经济研究密切相关。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多课题需要研究、突破,水经会要站在服务民生水利、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跟踪分析重大水利工程、人饮工程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投融资等热点经济问题,深入研究政策措施,为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供对策支撑。
三、切实加强水利经济研究的组织引领和智库建设
随着水利经济研究服务对象的丰富和支撑重点的拓展,对水利经济研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水经会要通过不断完善研究工作的组织形式和研究方法,破解水利经济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水利经济研究水平。
(一)强化宏观引领,搭好全国水利经济研究平台
作为全国性的水利经济研究社团,水经会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发挥宏观引领作用,搭建可供水利经济研究工作者深入研究、交流观点、展示成果的全国水利经济研究平台。过去通过主题征文、专题调研、学组活动等形式组织开展的水利经济研究工作,都较好地发挥了平台作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利改革发展形势,还要进一步加强宏观引领,采取多种形式,“搭台唱戏”,凝心聚力、协同攻关。可每年或每两年从水利经济热点、难点中遴选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问题,发布重点课题名录,引导水利经济研究方向,吸引理事、会员与水利经济研究工作者共同开展相关研究。可采取合作研究、开放研究、平行研究等多种方式,发挥技术、经济、管理等不同领域和政策研究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不同单位专家学者的优势,促进各种学术思想、政策观点的交流碰撞,为推进我国水利经济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提供动力。
(二)整合研究力量,构建水利经济高端智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启动了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建设,着力建设一批国家亟须、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推动我国智库建设实现新的发展。2015年11月上旬,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大力加强水利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促进水利社团、高校智库发展完善。水经会要充分认识加强水利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按照构建现代水利智库体系的要求,积极开展符合自身特点的咨询服务,充分利用跨行业、跨学科的特点和联系广泛的优势,开展关系水利全局的前沿技术和关键问题研究,参与水利规划、政策法规、科技攻关等方面的咨询论证工作,积极为水利重大决策建言献策。要进一步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搭好研究平台,整合学会资源,选好咨询专家,建设好研究团队。要创新内部治理,加快形成灵活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不断提升支撑决策的能力、服务会员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打造水利经济研究品牌、水利绩效评估评价品牌、水利经济学术交流品牌,成为水利改革发展决策咨询的重要力量,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影响广泛、支撑有力的水利经济研究智库。水经会的挂靠单位部发展研究中心本身是水利部的高级智库。水经会要与发展研究中心及其他研究单位建立紧密联系,形成独具特色、支撑水利经济工作的智囊,提供真知灼见。
(三)改进研究方法,提供水利经济服务支撑
随着水利经济研究问题的深度、广度和难度的增加,要求水利经济研究必须进一步改进研究方法。一要加强经济学理论与水利实际的联系。政策研究没有理论指导就等于没有灵魂。尤其是水利经济问题,没有现成的理论指导,也没有足够的实践支撑,特别需要加强经济学理论与水利实际的联系。既要灵活运用理论解决水利经济热点、难点问题,例如水资源资产产权研究要运用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又要在实践中敢于丰富和发展经济学理论,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二要定性定量分析并重。水利经济研究既要根据具体问题,从逻辑框架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中选取适当方法进行定性分析,例如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带动下游产业发展和投资、促进社会就业和消费的效果等;又要运用大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建立有效的统计样本,用数据说话,例如水价测算、水利工程效益分析、水利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等方面要借助好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计量经济学模型、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量化分析。三要强化自主创新。水利经济研究是一个经济和技术相结合、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成果应该是自主的、原创的,要强化自主创新,避免炒冷饭式的简单重复。水利改革发展积累了许多新经验,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加上水资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特殊性,一些通用理论和普适性的制度遇到了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问题导向、应用导向,敢于提出新概念、新模式,敢于进行新概括、新探索,努力推出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为水利改革攻坚多献创新务实之策。
同志们,水经会已经走过35年历程,这期间有成绩、有经验,也有探索、有不足。进入新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水利经济研究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水经会要紧跟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紧密围绕水利中心工作,组织广大会员集思广益,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目标、任务与措施。要按照陈雷部长的要求,勇于开拓创新,切实承担起新时期水利经济研究的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和创新发展的动力,扎实推进水利经济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服务水利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简讯·
河海大学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河海大学共有2项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河海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朱跃龙教授主持,余钟波教授、许峰教授、杨涛教授、李致家教授、冯钧教授、李士进教授等参与的“海量数据驱动的水文多要素监测预报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将海量数据分析技术和水文机理相结合,提出了多源水文数据挖掘同化新方法,建立了智能化多要素水文预报模型,实现了基于云技术的精细化洪水预报、突发水事件连续监测,推动了水文多要素过程模拟理论发展。
河海大学为主要完成单位,顾冲时教授参与的“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DOI:10.3880/j.issn.1003-9511.2016.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