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语言接触研究的新视角
2016-04-12郭云云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广东深圳518172
郭云云(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全球化时代语言接触研究的新视角
郭云云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摘 要:传统的研究语言接触的途径把语言接触现象作了以下分类:包括混杂语(pidgin and creole), 语言转用和语言维持(language shift and language maintenance), 双言现象(diglossia),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等,传统的途径往往遵循结构主义的思想(structuralism)和单一语言主义的取向(monolingual orientation), 在承认语言接触和共同存在的同时,强调语言是一个有着严格界限的抽象的理想化的系统,强调语言之间还是有着严格的界限。本文通过回顾传统的研究语言接触的途径以及详细论述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新的研究语言接触的途径——后结构主义的途径,提出语言接触研究需要采取一些的新的更加适应全球化社会特点的视角。
关键词:语言接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全球化
1 传统的研究语言接触的途径
语言接触指的是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的互动。传统的语言接触研究的发起始于20世纪50和60年代,先驱包括Uriel Weinreich, 他的著作《接触中的语言:发现和问题》(Languages in Contact: Findings and Problems)奠定了语言接触研究的基础[1]。自语言接触研究发起之后,研究者们把语言接触现象大概作了以下分类,包括混杂语(pidgin and creole), 语言转用和语言维持(language shift and language maintenance), 双言现象(diglossia),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现对以上种类的语言接触现象的研究作简要的回顾:
1)混杂语(pidgin and creole)
Vincente对混杂语研究的演变作了以下论述: “混杂语研究始于19世纪以前;但作为一门学科,混杂语研究直到20世纪50和60年代才真正建立起来。迟迟建立的原因在于许多语言学家过去只把混杂语看作一种辅助的语言,在环境有需要的时候才使用,语言学家们没有认真对待混杂语的研究。”[2]但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混杂语研究得到语言学家越来越多的重视,高潮出现在1986年,当年出现了一本专门研究混杂语的杂志:《混杂语研究杂志》(Journal of Pidgin and Creole Languages)。时至今日,《混杂语研究杂志》已经成为了一本有国际影响力的语言学杂志。混杂语的出现与殖民时代的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混杂语指的是由殖民者的语言如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与殖民地土著居民的本地语言接触混合所产生的语言。在混杂语研究中最经常使用的术语包括上层语(superstrate language)和下层语( substrate language). 前者指的是殖民者的语言,后者指的是殖民地土著居民的语言。典型的混杂语研究包括中国学者对洋泾浜英语(pidgin English)的研究[3][4],洋泾浜英语(pidgin English)指的是在鸦片战争期间,讲英语的来华英国商人和中国上海广州本地居民之间由于缺乏共同的交流语言而产生的夹杂英语和汉语特点的混杂语。研究混杂语的学者们主要通过对比和对照混杂语与上层语以及下层语的语言特点来研究上层语和下层语对混杂语的影响。
2)语言转用和语言维持(language shift and language maintenance)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Fishman在1964年发表的论文《作为探索领域的语言转用和语言维持研究》(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Language Shift as a Field of Inquiry)标志着语言转用和语言维持研究的开始[5]。在语言转用和语言维持研究中,其中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语言接触导致语言之间的竞争。常用的学术术语包括:占优势的语言(dominant language),占劣势的语言(dominated language),少数族语言(minority language), 濒临灭绝的语言(endangered language), 死亡的语言(dead language)等。 语言转用和语言维持研究主要探讨以下两个主题:1)占优势的语言是否导致占劣势的语言向其转用(language shift)甚至消失;2)占劣势的语言能否对抗占优势的语言的入侵,维持自身的地位和存在(language maintenance)。在我国,有不少学者研究了少数民族语言在与汉语接触过程中的语言转用和语言维持。戴庆厦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的研究表明:在满语和汉语接触的过程中,汉语是占优势的语言,而满语则是占劣势的语言,满语在汉语的影响下,逐渐走向消亡。[6]
3)双言现象(diglossia)
社会语言学家Ferguson在1959发表的论文《双言现象》(Diglossia)标志着双言现象研究的开始。Ferguson对双言现象作了以下定义:双言现象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语言形势,在这种语言形势中,除了有一种语言的主要方言以外,还存在这种语言的高度编码化的一个语体(highly codified variety)。这个高度编码化的语体通常有着较为复杂的语法,作为高端的书面文学作品的承载体,人们只能通过正规的教育才能学习,通常用在书面和正规的演说场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对话中很少使用。[7]双言现象研究常用的学术术语包括两个:高级语体(high variety)和低级语体(low variety)。 前者指的是在正式场合如公共演说,宗教,教育等正式场合使用的语体,后者指的是在非正规场合如日常对话,笑话中使用的语体。双言现象研究主要探讨以下主题:1)高级语体和低级语体各自的功能;2)高级语体和低级语体各自的地位;3)高级语体和低级语体各自的语言特点;4)导致高级语体和低级语体差别的原因。Snow的研究指出:在香港地区,随着中国政府对香港的接管,普通话成为了高级语体,充分在各种正式场合使用,而香港本地居民的方言——粤语则成为了低级语体,主要在非正式场合中使用。[8]
4)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
语码转换研究可以说是各种语言接触现象中得到最多关注的一种。Haugen 把语码转换定义为“双语人(bilingual)在他的使用一种语言的话语中插入一个来自其它语言的完全没有融入这种语言的单词或短语”。[9]语码转换研究学者把语码转换的结构细分为两种情况:句内语码转换(intra-sentential code-switching)和句间语码转换(inter-sentential code-switching)。前者指的是在一个句子之内出现两种不同语言的成分,后者指的是在同属于一段语篇的两个句子之间出现两个不同语言的成分。语码转换研究学者根据成分的轻重,把占据主要的地位的语言称为“矩阵语言”(matrix language),把占据次要地位的语言称为“嵌入语言”(embedded language)。语码转换研究学者主要探讨语码转化在发生在句子的哪些位置,著名的语码转换研究学者包括Poplack[10],Myers-Scotton[11]等,在国内语码转换研究学者主要研究在各种体裁中出现的英语和汉语语码转换现象,如网络语言[12],英语课堂教学[13],新闻报道[14]等。
2 传统的语言接触研究的指导思想
通过对以上四种语言接触现象研究的简要回顾,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的语言接触研究遵循结构主义的思想(structuralism)和单一语言主义的取向(monolingual orientation), 在承认语言接触和共同存在的同时,强调语言是一个有着严格界限的抽象的理想化的系统,强调语言之间还是有着严格的界限。如在混杂语研究中,学者采用的术语“上层语”(superstrate language)和“下层语”(substrate language)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把殖民者的语言放在了远远高于殖民地本土居民语言的地位,人为构建起了殖民者和殖民地本土居民之间的文化两分对立;再如语言转用和语言维持研究中使用的术语“占优势的语言”(dominant language),“占劣势的语言”(dominated language)等,认为语言与语言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严格界限,语言与语言之间总是处在一种你死我亡的竞争对立关系,否定语言与语言之间重叠,交叉和混合的可能性;而双言现象研究中使用的术语“高级语体”(high variety)和“低级语体”(low variety)虽然没有突出语言与语言之间的你死我亡的竞争对立关系,但是强调了语言与语言之间的静态共存(static coexistence),也没有反映语言与语言之间重叠,交叉和混合的可能性。以上的传统的语言接触研究术语正好体现了结构主义的思想,认为语言有着严谨的结构,语言结构是静态的,语言接触虽然带来了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共存,但语言与语言之间还是有着严格的界限。本文笔者认为,传统的语言接触研究对语言学研究有着很大贡献,因为传统的语言接触研究使得语言学研究摆脱研究单一语言的局限(monolingualism),迈向研究双语现象(bilingual phenomena), 但传统的语言接触研究所遵循的结构主义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已经不能适应在如今全球化社会大环境中出现的新的语言接触现象。因此,本文笔者认为,语言接触研究应该采用一些新的指导思想,视角和术语,以能更好研究新的语言接触现象。本文以下部分将对此作出详细描述。
3 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特点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根本指导思想是:人们的语言实践形式与人们所生活的特定社会的社会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个指导思想,我们可以预见全球化社会大环境中出现的新的语言接触现象与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先探讨一下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特点。尽管一些学者认为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新的社会现象,但现在的全球化时代的确表现出与以往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截然不同的新的社会特点。对现代全球化的一个普遍解读是:全球化等同于西化,即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强大的经济文化力量的影响下,其他的文化会被同化。本文不赞同这个对全球化的解读,这个解读过于狭隘和单一,把全球化简单解读为西方化,没能体现全球化的复杂特点。本文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的社会过程,有着三大相互联系的特点:复杂性,混合性,动态性。
1)复杂性
英国社会学家Urry运用复杂论(the theory of complexity)来阐释当今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特点。Urry认为现今全球化社会的标志为便利的交通和电子通讯技术,便利的交通和电子通讯技术有着巨大的潜力把过去彼此孤立的局限于某个区域的文化资源以复杂的方式结合起来,由此产生许多新的文化元素。这些新的文化元素不同于源文化,而是源文化元素的复杂混合体。[15]Papastergiadis 也认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有着复杂性这个特点,体现在全球化时代为文化与文化之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交流机会,文化元素会打破原有的封闭的旧的结构,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元素进行新的组合。这个打破和组合的过程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过程。[16]对复杂性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发生在中国的文化现象来实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在中国开设分公司,这些跨国企业的中国分公司不但体现他们全球化的文化特点,而且也融入了一些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特点:如星巴克咖啡,在中秋节期间,星巴克推出了星巴克月饼,把星巴克的咖啡文化与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文化结合在一起,“星巴克品牌的月饼”就是全球化时代一个典型的新的复杂文化元素,打破了原本的星巴克纯粹的咖啡文化,也打破了纯粹的中国的传统的中秋节文化,在两种文化之间催生复杂的文化新产物。
2)混合性
混合性指的是全球化的文化力量并不导致同一性和标准化,而是导致全球化文化元素和本土化文化元素的混合,英国社会学家Robertson创立了“glocalization”一词,意思为 “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在全球化文化力量的影响下,本土的文化力量并不完全屈服于全球化的文化力量,而是与全球化的文化力量积极互动。在互动过程中,这两股文化力量彼此交织在一起,结合在一起以产生新的混合的文化元素。[17]“星巴克品牌的月饼”就是全球化时代一个典型的新的混合的文化元素。
3)动态性
动态性指的是在全球化文化元素和本土化文化元素的互动过程中,两种文化元素是一个双向的流动过程,全球化文化元素流入本土文化系统,改变着本土文化系统,同时,本土化文化元素流入全球化文化系统,也改变着全球化文化系统。瑞典人类学家Hannerz提出:“流动”这个概念对我们理解现代全球化社会的文化特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Hannerz提议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动态的概念来理解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特点:包括“汹涌的大河流”(mighty rivers), “涓涓的小河流”(tiny rivulets), “独立的潮流” (separate currents),“合流”(confluences), “漩涡” (whirlpools)等等。Hannerz认为这些带有流动含义的比喻词汇可以表达出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动态的本质,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时处于流动变换的状态。[18]“星巴克品牌的月饼”就表明,无论是星巴克的咖啡文化还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文化都动态变化的,星巴克提供的不仅仅是咖啡,还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月饼,而传统的中秋月饼不再是传统工艺制作的月饼,而是由跨国企业用现代工艺制作的月饼。
4 全球化时代语言接触的新特点
探讨完毕了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特点,我们可以预见全球化社会大环境中出现的新的语言接触现象也会体现以上三个特点。本文以下部分将介绍国际上一些学者对全球化社会大环境中出现的新的语言接触现象的研究,描述这些学者所采用的新术语,展现这些新术语如何反映以上三个特点,并由此提出语言接触研究的新视角和指导思想。
1)语言接触形式的复杂性
针对全球化时代语言接触形式的复杂性,荷兰社会语言学家Blommaert以及他的合作者Collins和Slembrouck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多言空间”(spaces of multilingualism), 这个概念指的是多种语言共同存在的社区,在这个社区里生活的人们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他们日常生活的对话中可能同时使用多种不同的语言,这些语言以复杂的形式夹杂在一起,可能一小段对话就会出现多种的语言成分。 Blommaert, Collins 和Slembrouck举了一下例子来说明“多言空间”(spaces of multilingualism)这个概念:在比利时安特卫普有这样一个社区,社区里面大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包括西非的,摩洛哥的,土耳其的等等。如果一位来自尼日利亚的妇女到一个有土耳其人开的面包店里买面包,他们的对话中可能会使用到以下语言:带有西非口音的英语,带有土耳其口音的英语,还有可能会使用到一些法语和德语,因为法语和德语是安特卫普地区一些土耳其移民使用的通用语。Blommaert,Collins 和Slembrouck 指出:传统的用于研究语言接触的术语如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矩阵语(matrix language),嵌入语(embedded language)已经无法表达以上的对话中出现的复杂混杂的语言成分,而“多言空间”这个新的术语就能更好地表达以上的由各种不同语言复杂混杂在一起的对话。通过“多言空间”这个概念,Blommaert, Collins和Slembrouck 意在表明:在全球化时代,语言与语言的接触可以产生非常复杂的接触形式,不同语言在同一个对话中可能占据不同的位置,各种不同的语言组成的是一个复杂的空间。[19]
2)语言接触形式的混合性
针对全球化时代语言接触形式的混合性,Garcia 提出了 “融语言”(translanguaging)这个新概念,华裔社会语言学家Li Wei和美国语言学家Canagarajah也提出了相似的概念。Garcia指出,“融语言”这个概念指的是操双语者所拥有的是一个统一的语言资源库,从这个语言资源库里,操双语者可以有策略的选出一些语言资源与别人进行有效交流,这些语言资源可能来自不同的语言,但对操双语者来说,这些语言资源已经融合在一起,混合在一起,不分彼此,因此,对于操双语者来说,他们使用的是 “融语言”(translanguaging)。[20]Canagarajah也指出:语言与语言的接触是经常发生的,语言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用不同的语言名称来标签语言的做法是不妥的,语言与语言之间不一定是竞争的关系,语言与语言之间往往是互补的关系。[21]
3)语言接触形式的动态性
针对全球化时代语言接触形式的动态性,Garcia提出了“动态的双语性”(dynamic bilingualism)这个新概念,指出操双语的人的两种语言并不是静态的共存,而是处于一种的动态的使用过程中,操双语的人可以灵活从两种语言中选出不同语言元素,然后结合这些元素来使用。[20]Canagarajah也指出,语言交流最根本的思想是把语言看作动态的资源,语法规则和语言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的新的交际环境中时时刻刻发生动态的变化。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原本属于两种语言的语言成分不再是一种静态的共存关系,不再是一种有着严格边界的抽象系统,而是流动的语言资源,不断被动态地使用和改变。[21]
5 全球化时代语言接触研究的新视角和指导思想:后结构主义
通过以上对全球化时代语言接触新的形式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在语言接触过程中,原本属于不同语言的元素或资源可以动态灵活的混合在一起,组成新的复杂的语言形式。这种新的语言接触现象正好与后结构主义的思想相吻合,后结构主义思想强调的就是中心结构的解体,组成结构的元素在结构解体后能进行新的自由的动态的组合,结构与结构之间不再有着严格的界限。因此,全球化时代语言接触研究应该体现后结构主义的新的指导思想和视角,认为处于接触过程中的语言没有严格的界限,这些语言的元素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可以与其他的语言元素灵活结合,产生复杂的新的语言接触形式。
6 结语
本文通过对比传统的语言接触研究和在全球化时代新的语言接触研究,指出全球化时代新的社会文化特点(复杂性,混合性,动态性)使得传统的结构主义思想已经不太适应语言学研究者研究新的语言接触现象,因此,语言接触研究者需要采取新的后结构主义的视角和指导思想,来研究全球化时代新的语言接触形式。
参考文献:
[1] Weinreich, U. Languages in contact: Findings and problems [M]. New York: Linguistic Circle of New York, 1953.
[2] Vicente, V. English-based pidgins and creoles: From social to cognitive hypotheses of acquisition [J]. Revista Virtual de Estudos da Linguagem, 2007, 5 (9), 1-30.
[3] 张南达, 刘隽姬. 洋泾浜英语[J].中国科技翻译,1992(03).
[4] 周毅.洋泾浜英语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历史渊源之探讨[J].中国文化研究, 2005(1).
[5] Fishman, J. 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language shift as a field of inquiry. Linguistics, 1964, 2 (9), 32-70.
[6] 戴庆厦.中国濒危语言研究面临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1).
[7] Ferguson, C. Diglossia [J]. Word, 1959, 15, 325-340.
[8] Snow,D. Hong Kong and modern diglossi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2010, 206, 155-179.
[9] Haugen, E. Bilingualism in the Americas: A bibliography and research guide [M]. Montgomery: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56.
[10] Poplack, S. Sometimes I’ll start a sentence in Spanish y termino en espa-ol: Toward a typology of code-switching [J]. Linguistics, 1981, 18 (7/8), 581-618.
[11] Myers-Scotton, C. Duelling languages: Grammatical structure in codeswitching[M].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3.
[12] 许琪. 浅析微博语篇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J]. 中国科技博览, 2013(18).
[13] 李玲玲. 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2).
[14] 李元颖, 许霄羽. 顺应论视域下中文体育新闻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研究——以篮球体育新闻语料为例[J].金田, 2013(10).
[15] Urry, J. Global complexity[M]. Cambridge: Polity Press,2003.
[16] Papstergiadis, N. Imagining the State with Mobility : Skins,Machines and Complex Systems [A]. Art, City and Politics in an Expanding World: Writings from the 9th International Istanbul Biennial. Istrikal Kultur Sanat Vakfi, 2005.
[17] Robertson, R. Glocalization: Time-space and homogeneityheterogeneity [A], in M. Featherstone, S. Lash and R. Robertson (eds.), Global modernities [C]. London:Sage,1995.
[18] Hannerz, U. . Flows, boundaries, and hybrids: Keywords in transnational anthropology [J], 1997.
[19] Blommaert, J., Collins, J. and Slembrouck, S. Spaces of multilingualism [J].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2005,25, 197-216.
[20] García, O. Bilingu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 global perspective[M]. Malden, MA and Oxford: Basil/ Blackwell, 2009.
[21] Canagarajah, S. Translingual practice: Global Englishes and cosmopolitan relations[M]. London: Routledge, 2013.
【责任编辑:毛蔚】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32(2016)02-0093-06
【收稿日期】2016-04-12
【作者简介】郭云云(1983-),女(汉),河南开封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及应用语言学。E-mail:guoyy@sziit.com.cn
New approach to language contact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GUO Yuny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172, P.R.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language contact categorize the phenomena of language contact into the following types: pidgin and creole, language shift and language maintenance, diglossia, as well as code-switching,etc.. Guiding by the thoughts of structuralism and monolingualism, these traditional approaches admit the contact and coexistence of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emphasize that there is still a distinctive boundary between languages and that a language is an abstract idealized system with strict boundar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bove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language contact and elaborates upon a new approach to language contact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hat is, the poststructuralist approach.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the proposal of a post-structuralist approach which adapts to suit the emerging features of language contact in the era of ever-intensifying globalization.
Keywords:language contact; structuralism; post-structuralism; glob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