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高职生个性化需求的分类培养探索
——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4-12李建民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分个性化院校

李建民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适应高职生个性化需求的分类培养探索
——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建民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面临着生源多样化、学生发展个性化、社会需求多元化等诸多挑战。探索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以就业、创业、升学为学习目标,以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为基本学习途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职业发展。通过构建多方向专业群,推进层次化课程体系改革,建立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机制,充分保障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个性化需求;分类培养;分层教学

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当前高职院校正面临着生源减少、生源多样、学生基础偏弱、发展需求差异大、企业需求多元等现实挑战。特别是教育部率先在高职院校实施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来,普通招生、单独招生、对口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等等多渠道招生全面试点铺开,高职生源呈现出多样化格局。据统计,2013年全国高职院校通过分类考试招生人数达到144万名,占当年高职招生计划总量的43%[1]。

面对这些新形势、新变化和新挑战,肩负着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命的高职院校,传统的“大一统”人才培养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这些新要求。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全日制在校生12900余名,通过普招、单独招生、对口单招等形式面向全国22个省份招生,生源中有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企业青年、社会青年、复转军人五类群体,其中有藏族、维吾尔族、回族等23个少数民族生350人。生源性质多样,文化背景多元,入学基础不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比较大,个性化需求千差万别。但相同的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同一环境中、接受相同的教育。要把“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办学宗旨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必须改革现有培养方式,分类培养教学改革应用而生。

1 理论追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认为,学习者是以原有的基础知识、认知经验作为背景进行再学习的,施教者不能对学习者作共同起点、共同过程、共同目标进行假设教育。学习者进入学习情境之前,已经固有一些知识储备和经验,教师在施行教学过程中应予以充分重视,绝不能简单地对学习者进行“知识灌输”,而应当把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积累作为他们掌握新知识的生长基点,注重引导学习者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十分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不是被灌输的对象,教师不是“灌输者”而应该是组织者和“向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继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之后又一对当今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学习理论。[2]当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有其局限性,有的学者提出它过于强调主观经验主义、学习者的个体性、知识的情境性等等,任何理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其积极因素,来指导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这本身也是创新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们倡导的“因材施教”理论教学法异曲同工。“因材施教”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考量不同学生的能力基础、知识水平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等因素,有针对地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类培养教学改革探索以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为基础,以满足学生就业、创业、升学和企业用人等多元需求为目标,学生入学分专业大类招生,按照意愿和规定选择专业群内的一个专业学习或跨专业群转专业学习,根据学生个人的基础能力、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自主选择不同难度、不同内容、不同学习量的课程学习,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学校选配学业导师,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2 基础支撑:构建专业集群,多方向分类培养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与其说是选择一所学校不如说选择了一个想学的专业。专业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发展的立足点。近年来,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紧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主动瞄准新产业和新业态增设新专业,主动撤销与地方产业相关度低、就业率低的专业,2015年高职教育专业点数达到47031个[3]。高职院校专业发展有竞争力,不在于专业数多少,关键在与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一个专业没有冲击力,把若干个具有共同的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要求,并能涵盖某一职业技术或服务领域的若干个专业组成集合,形成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链,以“组合拳”形式出击,就会产生强大力量。构建专业集群对加强专业建设有很多益处,依托群体专业比较容易打造专业品牌,能够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竞争力,能够很好解决专业建设优质资源共享的问题,还能够增强学生岗位适应性和职业迁移能力。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建筑行业、徐州市支柱产业、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以及学生职业发展需要,打破原有专业设置思路,进行专业调整和再定位,将52个专业(含专业方向)整合划分为15个专业集群。建筑业是江苏省的支出产业,江苏省提出要实现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目标转变。建筑类专业是学校的主导品牌专业,主动适应建筑业转型升级需求,调整构建了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经济、建筑工程管理、市政工程技术等7个建筑类专业集群,较好地覆盖了全产业链建筑业发展所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动响应徐州市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发展要求,构建4个现代产业类专业集群;徐州是“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借助作为徐州所拥有的国内工程机械生产企业最多、综合规模最大等产业优势,优化整合3个装备制造类专业集群;徐州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覆盖苏鲁豫皖四省14地市),借助淮海经济区域内国家煤炭产业集聚优势,形成1个矿井建设类专业集群。

通过构建专业集群,重新分析、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提高专业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竞争力,解决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匹配度不高的问题,提升了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学生入学按照专业大类招生,学生根据本人意愿和学校相关规定,可以选择专业群内的一个专业学习,可以跨专业群选择专业学习,也可以通过双向选择进入企业学院选择企业专适方向学习,还可以根据本人学习能力,采用辅修方式,加选其他专业方向学习。以专业群为依托,引导学生自我设计和选择成才方向,逐步实现由“批量培养”到“适才施教、多层规格”培养。专业集群构建为实施分类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

3 实践突破:建立选学课程,实施分层教学

面对高职生个性化需求多元,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就成为高职院校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践行“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就是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提升等需求得到满足。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专业群由“宽”到“专”,构建由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组成的四大层次化课程平台供学生选学。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加强学生基本素质教育培养,按学生入学测试成绩,分三个层次供学生选学;职业基础课程模块,强化学生职业通用基础培养,按照职业通用能力要求,专业群内各专业必修;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突出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按学生毕业后初次就业岗位的要求,组建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组供学生选修;专业拓展课程模块,突出培养学生职业成长能力,按照拓展就业岗位要求,组建课程组供学生选修。

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能力基础、个性化学习目标等不同需求进行建设,学生按照学习能力、个人特长、发展意愿选择同一模块不同层次的课程学习,通过学分绩点系数,实现不同单独课程间学分转换。为顺利实施分层教学,打破了原有专业、固定班级教学的模式,建立了较科学的选课制度。推行学生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个性化发展规划,自主进行开放课程与教师的选择。以公共基础课为例,将其分为ABC三个层次课程,并明确各层次课程的知识、能力、目标和评价标准,供学生选择,有规定性必修课,也有限定性修读课。学生可根据入学后学校组织的知识测试成绩和对课程内容学习的适应性,自主选择钟意的授课教师和上课时间、地点;也可以根据科目考试成绩,申请在A/B/C三个层次间转换学习;考试注重过程考核,班级实行动态管理,学分按照不同层次的难度系数进行转换。选学课程的建立,让学生根据所需进行组合选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平台建设实现了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在同一平台内可选修适应性课程或限定选修课程。实用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等课程设置学分相当的限制性选修课程,经过入学测试,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意愿,限定性修ABC三类限选课,满足学生选学需要。学校还开设了萃智创新课程、文明修身课程和志愿行动课程,请文化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开设选修课,逐步使各专业选修课学分达到总学分的30%以上。针对我校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情况,学校研究出台了《加强民族生教学管理实施办法》,在授课模式安排上,立足一切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除正常教学计划和进度外,有的专业课程利用课余时间组班或安排专业教师进行单独辅导,强化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提升全体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还要求所有学生在大学三年期间要取得4个学分的创新奖励学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创业观,逐步实现由“批量培养”到“因材施教、多重规格”的转变。

4 机制保障:建立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机制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分类培养改革探索,无论是在学生的专业选择、课程选修,以及学分要求、教学运行等方面,都给高等职业教育传统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建立既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征,又具备开放、灵活、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管理机制,是分类培养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逐步探索建立了较科学的选课制,完善以课程为中心的运行机制;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选配学业导师,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指导学生根据个人发展计划进行开放课程与教师的选择,改变学生管理、师生业绩考核等模式;分级实现具有高职特色的学分制,推动辅修制、全天候排课制等制度改革。

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必须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学校实际情况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新的体系和机制。我校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进行了高职学分制探索,三年制高职总学分控制在160学分左右,按照四大课程平台分配学分,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学校配套制定了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及操作实施细则,实现弹性化学籍管理、全天侯排课、不同层次课程间学分转换。通过探索,突破了刚性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机制,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通过改革实践,围绕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修课程、选择教师,学校出台了“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选择专业管理办法、课程改革指导意见等制度文件和实用英语分层教学、常态化考试指导意见等具体实施方案。通过加强制度规范建设、有效管理机制建立,对专业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学分制管理、专业课程建设、选课选学管理、教学督导评价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突破刚性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和选择权,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为分类培养的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保障。

实施分类培养教学改革探索,也发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校内教学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项目改革的需要,各专业群间的教学资源存在严重不平衡,公共基础课分层教学推进比较顺利而专业课推进难度较大,选课制度、常态化考试制度无形中增加了教学管理者、任课教师的工作量,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督导评价还需跟上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后续的项目改革推进中加大投入,加强研究,进行破解。面对高职生新群体的新情况,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可能创造的一切条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应是高职院校推进教学改革永恒不变的主题。

[1]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 2014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2] 杨维东, 贾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 理论导刊, 2011(5):78.

[3]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2015年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备案结果[EB/OL]. http://www.zyyxzy.cn/gpw/shtml/ bulletin/42.shtml. 2015-04-23.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adapting to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vocational studentsthrough classified cultivation——The Case of 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LI Jianmin
(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Technology,Xuzhou, Jiangsu 221116,P.R. China)

It is proposed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to develop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innovation in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ference held in 2014. There are lots of challenges in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uch as students with various backgrounds, individual needs of student development, diversified social needs and so 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assified cultivation & hierarchical teaching, by taking employment, entrepreneurship, entering a higher level in education as learning goals and taking choosing majors, courses, as well as teachers as the basic learning patterns, and tries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autonomously study and help them make choices in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By building specialties with more major fields and push forward the reform of the hierarchical courses systems, this paper aims at establishing a flexible teach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fully guarantee students’individualized learning need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dividual demands; classified cultivation; hierarchical teaching

G712.0

A

1672-6332(2016)04-0045-04

【责任编辑:羊玲】

2016-06-14

江苏省2014年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分析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10849016Y)

李建民(1980-),男(汉),江苏邳州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研究。E-mail: ljm2328@163.com

猜你喜欢

学分个性化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学分美食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