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政策话语中的关系研究

2016-04-12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身份建构人际关系

陈 群

宁德师范学院外语系,福建宁德,352100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政策话语中的关系研究

陈群

宁德师范学院外语系,福建宁德,352100

摘要: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和全球化发展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出现高等教育政策新话语。基于“语言学转向”的学术趋势,语言学渗透到高等教育政策话语研究,并为其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认为话语与社会存在辩证的相互建构关系。基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通过研究中国高等教育话语秩序在话语及体裁方面出现嫁接、杂糅、渗透以及殖民等变化特点,揭示出中国高等教育政策话语重新建构一组二元的高教身份和人际关系。中国高等教育是教育产业,拥有充当教育服务企业的高校,充当务实员工的教师和标榜教育成果的学生;中国高等教育也是教育产品,由高校作为教育生产基地中业务素质兼优的教师提供给拥有购买力的学生。政府与市场作为宏观指导者和实际掌舵者,在教育改革中展开权力博弈。

关键词:人际关系;身份建构;批评话语分析;话语秩序;中国高等教育政策话语

1关系研究、身份建构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

关系,即人际关系,指在社会交际中,个体或者群体使用语言进行身份和人际关系构建。Brown等探讨人际关系与语言选择之间的关系,即语言可以表现人际关系中的权势关系和亲密关系。Poynton指出,言语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其在言语活动中磋商的结果,并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模式——“权势”“距离”和“情感”[1]。随后人际关系研究转向社会身份建构理论,探讨个体或机构团体如何通过语言建构身份和社会关系。身份和社会关系指“在文化语境中人们对于个人经历和社会地位的阐释和建构,揭示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2]。身份建构指“一系列自我定义和对自我建构不断修正的过程”,是在权力起支配参与作用的话语活动中,人们进行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的反复定义、修正的磋商过程,是一个“随时变化、随时建构身份的动态过程”[3]。由此可见,语言不仅是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而且是接受权力支配,参与社会实践、建构身份并能够提高个人乃至团体自我身份意识的一种动态的社会实践形式。

身份建构理论对语言的社会实践性和社会建构作用的关注,与批评话语分析不谋而合。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clysis,简称CDA)是一种着重研究话语对社会的互相建构作用的话语分析范式,通过对语言表现形式以及话语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分析揭示语言的社会实践性以及语言与社会事件存在的互相建构作用[4],同时,批评话语分析是“以问题为取向的、跨学科的研究方法”[5],是进行多学科、多方法的研究。Fairclough提出“语言与社会的互构理论”,认为语言“受社会影响,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对社会具有构建作用”。语言对社会建构体现以下3种:第一,语言建构个体或者社会群体的身份;第二,语言建构人际间的社会关系;第三,语言建构各类知识和信仰[6]。

高等教育话语研究引进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促成高等教育研究与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多学科研究热潮。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话语研究体现话语的社会实践性,反映出话语变化与社会变革、社会身份与社会关系再建构的辩证互动关系。Fairclough采用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和话语-社会互构的三维分析模式,研究英国社会转型中的公共话语,以教育话语为例,发现在英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家高等教育话语出现技术化、民主化、商业化等话语变迁特点,与倡导新自由主义思想的英国社会变革存在一种辩证的建构关系。他指出,高教参与者,诸如国家政府、高校、教师、学生等,在话语变迁中重塑身份和重构人际关系,顺应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英国社会变革[6]。Jane Mulderrig基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采用语料库、关键词检索等统计分析工具,结合细致的语言理论,如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关注英国由新自由主义到新工党主义的社会变革,针对性研究英国国家高等教育政策话语特点[7-10],指出英国国家高等教育政策话语反映英国该阶段的社会转变,隐含包括政府、高校、教师、学生等在内的教育参与者出现身份的重构和高教人际关系的重塑。Thomas[11]、Sandra Taylor[12]和Sue Thomas[13]对澳大利亚国家教育政策文本进行批评话语分析,解析澳大利亚国家教育政策话语中所隐含的教育参与者的身份建构和高教人际关系的新特点。在国内,徐涛等[14]采用社会建构理论搭建机构身份再构建理论框架,分析南开大学1979年与1999年校长的校庆讲话稿,发现高等教育话语在话语、体裁等方面出现变化,传递异质的语言功能,重新建构高校的机构身份(由象牙塔转变为现代企业的形象)。徐涛认为,机构话语的“越界”现象反映出当代中国高校办学理念的变化,并建构一组包括高校似商界企业、教师如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学生像教育服务的消费者等机构身份[15]。

2话语秩序

Fairclough 借用Foucault 的话语秩序来具体演示语言与社会出现互相建构作用。Fairclough认为话语秩序是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实践在话语层面的反映。他还指出话语的民主化、商业化和技术化及其与社会和文化变革之间的关系影响到当今的话语秩序[16]。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尤其是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话语秩序的“越界”尤为显著,表现为原本严格遵循某一话语秩序的话语文本,创造性地增加来自其他类型话语秩序的痕迹,产生新颖或是奇诡对立的话语组合形式[6]。话语秩序的变化,反映出话语背后所隐含的社会关系、社会身份、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变化。

“话语秩序不是由单纯的诸如词和句子之类的语言范畴组成的,而是由介于语言与非语言成分之间的话语实践构成的。”[15]话语秩序的因素主要包括各种“话语”和“体裁”。“话语”是从一定的视角表现某一特定的社会实践的语言使用方式,而“体裁”是与某一社会认可的活动类型相关联的语言使用方式[6]。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各种话语秩序限定其话语和体裁的使用,并使相关的话语实践常规化。但另一方面,语言使用者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或吸纳改变原有的话语、体裁表现形式,实现话语秩序的变异或“越界”[15]。总之,话语秩序能够深刻说明语言使用由社会实践塑造产生,同时话语的变化反映出社会实践的变迁;话语秩序出现越界,反映出社会事实出现相应的跨越式变革。

3实例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前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先后颁布的4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教育政策文本,即《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1985年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简称《1993年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1999年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2010年纲要》)。由于篇幅有限和研究能力的限制,本文主要关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改革情况,因此,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剔除这4份国家教育政策文本中关于其他类型和阶段教育的比较明显的话语部分,保留原有政策文本的基本框架,组建一组中国高等教育政策文本,并命名为《1985年决定-高教》、《1993年纲要-高教》《1999年决定-高教》以及《2010年纲要-高校》。

高等教育作为介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一个社会机构,也有其自身特殊的话语秩序[15]。高等教育政策文本受到多元思潮、国家政治经济政策以及市场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影响,“话语的思维范式发生转型,从以政治话语作为教育政策的权力话语空间转型为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社会公共话语空间”[17]。高等教育政策话语的这种转型,表现为教育政策话语秩序出现明显的越界,具体反映在话语、体裁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嫁接、杂糅、渗透以及殖民现象,因而影响由话语所建构的机构身份和人际关系的再建构。

3.1嫁 接

嫁接原本是植物学的术语,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植物学上的嫁接,与语言学上的合成词(coinage)(构词法之一)有异曲同工之效。嫁接运用于话语分析中更能形象地描述话语变迁以及话语秩序的越界现象。不同语类范畴的词汇,如教育话语与其他领域话语被人工嫁接,并列合成为新的词汇并得以使用,反映教育话语秩序的变化,影响教育参与者的身份建构和人际关系网的建立。

(1)“教育”属于传统教育话语,与经济学、金融学、政治、社会学等话语合并构成一系列具有跨越领域的新型教育话语,例如:

“(高等)教育”(教育话语)+“费用、经费、投入、质量、资源、需求”(经济学话语)

“(高等)教育”(教育话语)+“投资、储蓄、保险、贷款”(金融学话语)

“(高等)教育”(教育话语)+“公平”(社会政治学话语)

这一系列跨领域的教育新话语,不仅体现高等教育话语秩序出现跨越式的变化,而且构建了高等教育的新身份,并诱发高等教育机构中各参与者间的关系出现相应变化。高等教育走出纯粹传授学术知识的象牙塔,走向服务经济、社会的公共服务的发展道路,作为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服务产业,拥有自己的经济金融政治以及社会管理体系。同时,高等教育满足了更多人民群众教育需求,产生了它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属性。

(2)“办学”属于传统教育管理话语,嫁接于来自经济、管理、法律等领域的话语前,构成一组具有特色的高校运行机制话语。

“(高校)办学”(教育话语)+“效益、经费”(经济学话语)

“(高校)办学”(教育话语)+“自主权”(法律学话语)

“(高校)办学”(教育话语)+“水平”(管理学话语)

该组高校办学新话语构建了这样一个高校身份:能够利用经济政策、管理手段、法律手段完善教育行业的运行机制。Fairclough认为,这种新型教育管理话语,是市场化的公共管理话语介入教育等公共领域[5]的体现,是构建高校作为一名新型的、追求办学效益和办学自主权的教育管理者的机构身份。高校作为社会市场中并存的服务行业,必然引发其他高校参与者的身份和人际关系出现变革。

3.2杂 糅

杂糅体现在一个文本中,不同领域的话语、不同体裁之间的交错融合,而产生不同话语秩序间的交叉跨越。在高等教育政策文本中,杂糅现象主要体现在话语、体裁等方面交互越界的特点。

3.2.1话语杂糅

高等教育政策话语本身作为一种高度制度化的话语,政治话语是其核心的话语形式,但是高等教育政策话语兼顾来自其他领域的话语,构成话语杂糅,如下所示:

政治话语(体现政策本身属性,如教育、办学、教师、学生、党和政府、招生、毕业生等);

经济话语(经济学领域的术语,如质量、效益、投入、投资、创业、创新、价值、产业、董事会、供需见面会等);

管理话语(企业管理领域的术语,如人才、考核、招聘、就业、待遇、收费、缴费、聘任制、业务、评估、津贴、绩效、工资、监督等);

法律话语(法律法规领域的术语,如,自主权、主动性、合同、委托、用人单位、委托单位、劳动者、法人实体、法人登记、合法权益等);

教育学话语(教育学理论的术语,主要来自《2010年纲要-高校》,如“以人为本”、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等);

行业话语(行业机构的话语,如实习基地、校办产业、研究基地、科技企业、研究中心、社会力量等,其中基地来源于军事话语)。

以上各种范畴的话语被大量、交叉地放置在高等教育政策话语中,体现话语秩序在话语方面交互的特点。这种话语杂糅突显出高教参与者的身份和人际关系出现全新的二元建构。高校关注教育质量、办学效益,通过多种渠道筹集投资、投入,作为一种独立的法人实体,拥有日益扩大的办学自主权,俨然作为一种服务市场经济社会的教育服务行业存在。同时,高校建设校办产业、科技企业、研究基地等转换科技成果的机构,与社会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等各方面紧密联系,又充当一种生产教育服务产品的生产基地。而学生作为人才,受到党和政府乃至国际的重视,是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具有劳动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的劳动者,是高校作为教育服务产业最为自豪的成果;同时,学生通过缴费,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体现出学生为未来的职业趋向作超前投资和消费,掌握学生作为教育产品的消费者的主动权。相应地,高校教师必须接受高校完善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聘任制、考核制度等制约和管理,具备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业务水平,包括教学水平、学术水平、科研成果转换能力等考核、评定要求,担任高校教育产业中务实的员工;同时,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仅要表现为人师表的师范表率,还要以人为本,“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1999年决定-高教》),体现在消费文化[6]面前,师道尊严让步于“顾客至上”理念,屈尊为学生获得教育服务的提供者。

3.2.2体裁杂糅

除了严肃的官方政策宣传体裁外,高等教育政策还杂糅其他体裁,如广告宣传、企业经营理念、法律法规、教育学理念普及等。

广告宣传体裁突出夺目、夸耀的宣传效果,体现在使用众多绚丽、富有文采的修饰词,如具有多重修饰的、突出夸张程度的、回味无穷的形容词以及引人注目、印象深刻的名词等。在4份高等教育政策文本中,广告宣传体裁主要体现在使用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形容词来修饰名词,其中对“大学和学科”“人才”“教师”的修辞表达尤为突出。

例如,“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等表达,体现出大学和学科在行业排行上做足工夫,应用人民群众对教育品牌吸附的心理效应,吸引人民群众购买适合的教育产品。

又如,“高级专门人才、高质量专门人才、高层次专门人才、多种规格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等表达体现了学生的二元身份建构。学生作为高校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成果——人才,必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未来社会扩展需要,学生通过购买教育服务获得教育需求的满足。

再如,“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待遇较高的师资队伍”等表述,体现出教师被建构成高校遵照企业管理模式下的员工[5]。

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特定的体裁特点:“在形式上,大多以一些简短精炼的平行结构出现;在内容上,强调企业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信念和指导原则,传达的是积极向上、励志奋发的精神。”[15]在文本中,突出体现如下表达:

“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85年决定-高教》)

“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010年纲要-高校》

这种具有企业励志奋发的表述构建高校作为务实的企业形象,鼓励教职工做好培养人才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储备,构建一组高校作为商界企业、教师作为员工、学生作为教育成果的高教关系网。

此外,高等教育政策文本使用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强调高等教育改革重视依法治教,体现法律法规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规范制约作用;高等教育政策文本夹杂若干关于教育学理论的论述,旨在普及教育“以人为本”理念,强化高等教育的改革理念,并更改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建构和关系重建。

3.3渗 透

渗透现象体现在因话语、体裁变化而反映出话语秩序的越界现象呈现逐渐发展的趋势,即话语秩序越界反映在话语、体裁方面出现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的渐变过程。渗透透过话语秩序的越界,反映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渐变过程,体现高等教育参与者身份建构和关系网络构建的逐渐演变过程。

《1985年决定-高教》主要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高校、学生(毕业生、人才)、教师等进行直接行政管理和教育改革指导,并开始政权下放。“自费生、委托单位、合同”等经济、法律词汇较少出现。

《1993年纲要-高教》引入“人才劳务市场、社会中介组织、职业岗位资格考核机构、民办教师、校办企业、岗位责任制、聘任制、物质激励手段、依法治教”等话语,增加经济、企业管理、法律以及社会机构词汇,反映出市场经济以及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的介入和渗透力度加大、党和政府对高校的进一步放权,体现话语秩序达到一定程度的越界,折射出高校参与者的身份和人际关系出现某种程度的变化。

《1999年决定-高教》使用“合作办学”“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教育产业”“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与学生平等相处”“竞争机制”“教育储蓄、教育保险、助学贷款”等经济、金融、管理等领域的话语,进一步扩大市场等社会力量对高校教育的渗透程度,反映高校身份和关系出现更深程度的变化。

《2010年纲要-高校》使用“人民群众”“终身教育”“就业创业教育”“行业”“企业”“校办产业”“家长”“民办学校”“民办教师”“社会各方面”等话语表述,体现出高教作为教育服务产品,迎合各个年龄段的人民群众对教育服务的需求;同时高等教育也吸收更大范围的社会力量的参与。该政策反映来自市场、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的渗透达到一种更为深入的程度,也反映出党与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指导达到更大化。这种更为深入的渗透介入,成功建构了二元的新型高校参与者身份和关系网络:高教(教育产业)-高校(教育基地)-教师(员工)-学生(人才、教育成果)以及高校(教育企业)-高教(教育服务产品)-教师(教育服务的生产者)-学生(教育服务的消费者)。

3.4殖 民

殖民体现由点到面的质变特点,体现出话语、体裁方面出现从若干主题点到大规模内容层面的变化,是嫁接、杂糅和渗透的最大集成。其他语类话语,主要是经济市场、金融、企业管理话语,在高等教育政策话语通过词汇嫁接、话语和体裁间的杂糅以及内涵的渗透,达到其他语类话语在高等教育政策文本呈现大面积的控制,导致高等教育政策话语秩序出现质变的特点,即高等教育市场化、高等教育产业化。

4党与政府和市场/社会力量的身份建构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改革开放已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使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中分析的4份中国高等教育政策文本,反映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从宏观上体现中国党与政府和市场/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的介入出现此消彼长的博弈。中国教育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宗旨,接受社会力量的渗透介入,遵循市场无形力量的调控。与当前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模式相统一,“市场”也成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要求党与政府转变行政职能,权力下放,宏观指导管理。党与政府在这场全国教育改革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而非行政管理主体,给予教育机构宏观指导,提供行政便利以及普及法制、现代教育理念的宣传服务功能,宏观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政府行政权力的下放给高校带来了更多的自主空间,但同时也改变了原先由政府一方投资办教育的局势。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机构不得不考虑市场因素的影响,设法利用强大的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根据自身的长项规划学校的发展前景,引进市场运行机制和竞争机制,吸纳市场运转、企业管理、产业生产发展等企业文化,以创新灵活的创业意识开发优秀的教育项目和服务,以便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市场和社会力量在这次教育变革中起到重要的真正掌舵者的作用,影响高教改革和发展的前进方向,左右高教机构各教育参与者的身份建构和人际关系建构。

5结 语

4份中国高等教育政策文本呈现出高度密集的话语秩序越界现象,建构二元的高等教育机构身份和机构关系网。话语嫁接现象创造新鲜、合成的教育话语,包含教育与经济、金融、政治、社会学等领域的交叉意义,“教育质量、教育需求”等体现高等教育充当教育服务产品功能,满足更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要;“教育资源、教育经费”等话语使高等教育俨然成为促进市场繁荣、社会进步的教育服务行业;“办学效益”等话语给高校一个展现教育服务企业实体形象的机会。话语杂糅和体裁杂糅现象最大程度地建构更加完善的高校机构身份和关系网。经济话语“供需见面会”建构高校和社会用人单位作为人才的供应方与需求方;管理学话语“人才”展示学生作为高校教育服务行业培养成果,具有社会服务能力;管理学话语“缴费、收费”展示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消费者权利;管理学话语“聘任制”建构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服务企业的员工身份;而教育学“以人为本”理念、法律话语“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建构现代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服务产品的授受关系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教师是教育服务产品的提供者,学生是教育服务产品的消费者。高等教育政策文本突破严肃的政策宣传功能,杂糅其他体裁,展示官方政策宣讲、企业广告宣传、行业产品推销、法律法规制约、教育理念普及等多重杂糅的语言功能。渗透现象再度强调话语、体裁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的渐变过程,是具体演示话语秩序越界的逐渐演变过程。而殖民现象体现其他非教育机构的话语秩序对教育政策话语秩序僭越达到由点到面的质变,是嫁接、杂糅和渗透的最终结果。这种二元的高等教育机构身份和机构关系网的建构,应归咎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大变革。中国社会转型要求党和政府转变行政职能、权力下放,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的宏观指导者;同时中国社会转型鼓励市场以及社会力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的真正掌舵者,体现政府与市场在教育改革过程的权力博弈。

参考文献:

[1]宋成方,李祥云.评价意义与人际关系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14(5):25-29

[2]王莹.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1):50-53

[3]项蕴华.身份建构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2009(5):188-192

[4]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前言

[5]Ruth Wodak,Maichael Meyer.批评话语分析方法[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65

[6]Fairclough 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Marketization of Public Discourse:The Universities[J].Discourse & Society,1993,4(2):133-168

[7]Jane Mulderrig.Consuming education: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social actors in New Labour’s education policy [J].Journal for Critical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2003,1(1):96-123

[8]Jane Mulderrig.Using keywords analysis in CDA:evolving discourses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in education[M].Rotterdam:Sense,2008:149-169

[9]Jane Mulderrig.Manufacturing Consent:a corpus-base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New Labour's educational governance [J].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11,43(6):562-578

[10]Jane Mulderrig.The Grammar of Governance [J].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2011b

[11]Thomas Popkewitz.The Denial of Change in Educational Change:Systems of Idea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Policy and Evaluation[J].Educational research,2000,29(1):11-29

[12]Sandra Taylor.Researching Educational Policy and Change in New Times:Us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J].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2004,19(4):433-451

[13]Sue Thomas.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Identities in Educational Policy Documents: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J].Critical Studies in Education,2005,46(2):25-44

[14]徐涛,张迈曾.高等教育话语的新变迁:机构身份再构建的跨学科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3):108-112

[15]徐涛.机构话语的“越界”[J].外语教学,2006,27(3):28-32

[16]Fairclough.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11

[17]张灵芝.话语分析与中国高等教育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14

(责任编辑:刘小阳)

doi:10.3969/j.issn.1673-2006.2016.05.010

收稿日期:2016-02-16

基金项目:宁德师范学院青年教师科研专项资助项目“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政策话语中的关系研究(2013Q19)”和宁德师范学院“服务宁德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专项资助项目“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闽东旅游景区的宣传英译文本分析(2013F38)”。

作者简介:陈群(1987- ),女,福建莆田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批评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16)05-0036-06

猜你喜欢

批评话语分析身份建构人际关系
《穿越雨林之弧》中的创伤与身份建构
游戏中的自我追寻与身份建构
英国执政党网络报对中式教育纪录片评论的批评话语分析
中学英语女教师在课堂中的身份建构
复杂身份建构的见证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及其对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启示意义
新闻语篇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意识形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