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物的普遍联系观点看志书如何贯通
——对志书贯通问题的几点粗浅看法
2016-04-12王景忠
王景忠
从事物的普遍联系观点看志书如何贯通
——对志书贯通问题的几点粗浅看法
王景忠
从目前出版的志书现状看,在部分志书中存在割裂门类联系的现象。著述过程中由于缺乏贯通的写作技巧,使得读者看到的志书是门类间各自为政的组合体,没有全面反映出一地的全貌,区域深层次的东西没有体现、记述出来。志书编纂过程中,编者应抓住一地的“社会、生态、地方特点”三条经络,发挥“概述”在志书中的提要钩玄、鸟瞰全志作用,以此达到全面真实地记述一地的自然和社会、历史与现状,展现给读者一个全面、客观的立体历史画卷。
贯通;三条“经络”;概述
十八大报告中对文化产业作出全面阐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国家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志,从它的结构看,在篇目设置上,表面上似乎各个门类之间都是独立栏界,但仔细研读、思考后不难看出,事实上各门类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裂的联系,也即是说一部志书存有贯通的线索。
作为记述一方地域的资料性著述,是要体现各门类间的独立栏界,还是要有所贯通?已成为志书编纂者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一、志书贯通成为新方志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纵观已出版的中国各朝代旧志以及新编的某些志书,各篇章之间看不出明显的关联关系。以“自然、社会”两大部类的关系为例,一方的自然环境为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人们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物质财富,这一联系在客观上是显然的。然而在志书中却茫然了,体现在志书地理篇记述中,编纂者只是把“自然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写的头头是道,可在“农业篇”记述中,只能看出一部分土地经过垦殖变成了耕地,却看不出不同水平的生产力、不同的社会制度,使整个行政地域内的生态系统(大环境)和土壤生态系统(小环境)发生的变化;而在“水利篇”记述中,只能看出本行政区域内主要流域开发和水利工程的建设,却看不出全部水利资源利用程度、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变化以及可资永续利用的状况;在“种植业和养殖业”章节记述中,同属于广义的农业,可谓是“近缘”,但在“畜牧业”篇记述中却看不出畜牧业为农业提供的畜力、肥料以及为社会提供的畜产品生活资料的情况。以上实例说明,客观存在的农业与畜牧业有着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在地方志的著述中编纂者却人为地把它们割裂开来,原本关联依存的关系,在志书的著述中却变成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胡乔木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指出:“过去的地方志,别的问题且不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在各个门类之间看不出相互间的影响和逻辑关系”。并要求:“新的地方志应该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改善。我们不仅要门类设得比较合理,在门类的叙述上比较得当,而且要力求表现出多门类间的相互关系。”①胡乔木在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针对旧志、某些新方志存在的上述问题,新方志编纂者们也曾在这方面作出过有益探索并尝试着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在认知上的几种倾向:一是把割裂篇章之间联系的根源归咎于志书编纂的基本原则——“述而不论”,主张采用议论的方式来著述,以此来加强各门类间联系。二是改变志书的编排方式,由“横排门类”的体式改为“纵分法”来解决。三是采用大志体设编立目,增设综述篇章,以加强志书的整体联系。笔者认为,第三种方式较为妥切,并且此类著述法在新方志中经常采用。以《井陉县志》为例,该志在继承“三宝体”框架基础上予以创新,以述、记、志、传、图、表、录等7种体裁,按“地”先于“人”存在,“事”由“人”所为排列内容,体现人在大自然界中的主导地位和价值。在“人”的方面单设“居民篇”,与“人物篇”并列前置,以此体现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各篇章中记述工作与任务兼顾,着墨各有侧重,全志贯穿“人本理念”,兼顾历史与现实,达到“地、人、事”的有机统一;设“资源篇”,除记述钙镁资源、产量外,还记述了相关的如加工业、运输业、下岗人员安置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利用等情况,把有内在联系的行业串联起来,力求反映篇章间的关联;设“经济总览篇”,将事关全县宏观、整体且带有共性的内容,按照“事以类聚、类为一志、横排竖写”的原则,把井陉县经济发展状况呈现给读者,无疑是新方志中体现贯通手法的典范。例浙江《天台县志》,该志以天台山文化为主线,兼用特点线,志书卷首采用郑板桥《仙竹图》、张大千《石梁飞瀑图》。但从二人籍贯看似乎与天台山都不搭边,表面上看志书只是借用名人影响而已,但仔细阅读不难发现,郑板桥《仙竹图》题写的是“竹得此中仙境界,天台走过石梁桥”,张大千画的标题是《石梁飞瀑图》,二者与天台山文化紧密相联。志书另设置“天台山文化”“风景旅游”篇,添加专记10个、附记6个作为补充,与专志遥相呼应,相互映衬,彰显天台山以佛、道为特色的名山文化,做活天台山文化这篇大文章。由此可见:志书门类割裂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贯通。要解决这个问题,需探寻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来展现志书的整体性和内在逻辑关系,使整部志书前后贯通、左右兼顾,浑然一体。
二、志书贯通的可能性
志书贯通的可能性,存在于记述对象各种事物普遍联系的客观性之中。
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必然有其前身或者前因。从志书记述的对象、内容看,不管地方志编纂者们如何划分门类,但事物间的普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中矛盾的普遍性,就是联系的普遍性,有联系才有运动,才有规律。正因为如此,恩格斯把揭示事物普遍规律的辩证法,称之为“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21页。
作为地方志编纂工作者,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在志书的编纂过程中,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在熟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筛选出入志资料。经过归纳综合,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取舍,用编纂者的语言表述出来。
新编志书的篇目设置、框架结构,都是按事物的属性来确立的。篇辖章、章辖节,大概念统辖小概念,表明了它们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同时印证了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法,正在被方志界运用并实践着。以志书篇目为例:“自然环境——建制沿革——经济——政治——教育科学文化——民情习俗”等。尽管各篇目的性质不同,但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针对志书贯通问题,在方志界存有争论。有的主张以“社会主线”为“经络”贯通志书;有的认为以“生态主线”为“经络”贯通志书;还有的坚持志书“无主线”观点等。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志书中存在贯通的“经络”且有三条: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95页。社会线;②生态线;③地方特点线。这三条线犹如人体的经络,联结着志书各个篇章,使整部志书中各分志间达到珠联璧合,浑然一体。
下面笔者就三条志书“经络”作简要分析:
1.社会线——是指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说:“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①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第一轮修志工作,把修志的上、下限分别确定为公元1840年前后和1985年。这个时期编修的志书,多是记述中国境内两种不同社会形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主流、时代特点。受社会主要矛盾影响和制约,新编志书在记述的各个地区、行业的发展变化时,应围绕这条“经络”来开展。所以,我们说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由此形成的时代主流,是确立志书主线的依据,这条主线联结志书的各个篇章,贯穿修志全过程,是体现一部志书各项质量的标准。“社会线”因此成为联结志书各个门类的一条“经络”。
2.生态线——是指自然环境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环境形成物质交换过程。生态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各国进行重大社会和经济决策的依据。对此,作为新方志工作者在著述中应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已出版的志书中,地理篇主要是记述自然生态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志书社会部类各个篇章是记述人们在特定生态环境中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倡导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环境相协调。所以说,生态联系不仅存在于地理篇所记述的各环境要素之间,还存在于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渔业等门类,也存在于工业、交通运输、国内贸易等门类,且直接或间接地关乎教育、科学、文化、民俗等门类。地方志把生态线作为贯通志书的“经络”之一,理所当然。笔者认为,作为资料性著述的志书,在编纂过程中不能把生态系统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分割开来,应该将生态线作为志书贯通的一条“经络”。
3.地方特点线——是指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交融而形成的地方整体特征。笔者在这里只探讨志书所记述的本地方与其它地方不同而又制约当地国计民生发展的整体特征。对于当地某一行业或事业表现出来的诸如名胜、物产、习俗、政事等微观特征,同样属于地方志书记述的地方特点,但与社会整体相比,属于次要的、间接的、局部的联系,在此不再赘述。志书在著述过程中不仅要记述它的前因,还要记述它的后果。只有这样,对地方特点的记述才不会孤立,才能充分展示地域特点与志书各个门类的联系。以《河口区志》及续志为例,两部志书在地理篇中都记述了河口区是石油产区特点,为记述社会部类其它篇章埋下一条联系的“经络”。境内驻有胜利油田二级单位(正县级)9个,其中采油厂就有5家,拥有油气当量占胜利油田总量的近50%,为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的主产区。在河口区,油田企业先于地方政府存在,无论是在土地的开发利用,还是对建区后教育、卫生、司法等社会公益、社会管理机构的设立上,都为地方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同时,“石油”作为地域特点,为两部志书记述社会部类其它篇章埋下一条联系的“经络”。在河口区首部志书中设石油篇,记述了石油勘探开发过程、开发工艺、配套工程、生产管理、机构等内容;在“公安司法、政党群团、政权政协、交通邮电、水利、建设环保、财政金融”等篇中穿插记述了油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地方产生的影响。“石油”作为地方特点线贯穿两部志书的始终,河口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密不可分,存在着因果关系,反映在志书上就成了贯通多个篇章甚至是整部志书的一条“经络”。再如河北《安国县志》,以药业作为地方特点线贯通整部志书。该志在经济篇中设药业章,记述安国县药业的形成、发展、规模,在志书其它相关篇章中穿插记述药业的各个侧面。在政事记略、政务篇、教育篇、谣谚篇、人物篇、文物篇、杂记、民俗等篇目中从不同角度记述药业相关的内容,突出“药业”作为安国县的地方特点,贯穿整部志书。
三、志书贯通的表现形式与辩证艺术
志书的线索与论文、新闻等文体的主题不同。论文、新闻等文体篇幅小、内容单一,主题(线索)贵在鲜明、集中,与主题联系密切。而志书时间跨度长,涉及门类多,篇幅大,在贯通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一条线索者少见,三条并行者居多。一般以社会为主线,以特点、生态为副线;二是从行文上看,线索与文字的关系,有句联、有意联,以意联为主。有的意在叙中,有的意在言外;三是从志书的结构上看,有显有隐,形断实续。显者谓之“明线”,隐者谓之“暗线”。社会变革、自然生态及二者影响结合产生的地方特色,在每个地区都客观存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作为意识形态的产物——志书,对这一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必然的。不管作者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会在志书中烙上时代、生态、地域印记。所区别的是:如果作者是有意识的在志书编纂过程中融会贯通,整部志书甚至各篇章之间就会一脉相承,经纬交错,志书的科学化水平就会更高一些;如果作者缺乏贯通的意识,整部志书就表现得若即若离,志书的科学化水平就显得低一些。
民国方志学家瞿宣颖说过:“一切学问,贯通最难”。①民国方志学家瞿宣颖有关方志言论。志书贯通涉及修志的各个环节,从资料的收集至志书的总体设计,从撰写志稿至编纂成书,从篇、章标题的斟酌确立至篇章内目甚至是子目的设置,每道程序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志书贯通的环节。志书的贯通过程,就是综合运用哲学、史学、政治经济学、生态学、写作学、方志学等理论来认识和再现地情的过程。通过对事实的记述来体现各门类之间的各种联系,所以不能苛求志书篇目上毫无间断和段落上的词句承启,更不需对整部志书现行结构框架进行“脱胎换骨”式地改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笔者就志书的贯通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与史志同仁商榷讨论。
1.从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上,把握地情的整体性。记述地情,必先熟悉、了解地情。只有成为“地方通”,才能写好地方志。纵观已出版的各地志书,聘用本地人作总纂者居多,即使聘用的总纂修志水平较高但不熟悉地情,很难想象所编修的志书是个什么模样。作为地方志的编纂者对地情的了解,不能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尚需上升至理性认识阶段。志书虽然不采用论证的方式来表达,但需有理性的认识作指导。就修志而言,从总体上把握地情,应该了解修志断限内的经济社会发展脉络,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要素状况及其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掌握当地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门类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掌握当地各行业的特殊事物及其成因和对区域的影响作用,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如果不从整体上把握地情,编修的志书就很难贯通,各门类之间、篇章之间的记述就容易出现孤立、片面、肤浅的现象,编修出的志书质量、科学性水平就低。
2.总体设计要掌握各门类间的纵横联系。从志书的总体设计上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掌握地情的基础上草拟出篇目大纲,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即从具体至抽象;二是在篇目大纲基本定型的前提下,拟定较为详细的编写提纲,完成从理性认识再回到感性认识的转化,即从抽象回归具体,并发生了质的飞跃。作为地方志书的编纂者无论处在哪个阶段,都要深刻认识门类间的纵横联系,注意到三条“经络”的贯通。以河南省《淮滨县志》为例,编纂者在县志“地理篇”第七章中专设“水资源”一节,详细记述了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的数量和保证率,在“水利篇”专设“水资源开发利用”一章,分设三节,各自记述水质、开发利用水量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这样就贯通了地理篇与水利篇以及水利篇与农业、工业、城乡建设、人民生活等门类间的联系。此种记述方法在二轮修志出版的志书中不多见,但该部志书由此而产生的影响和社会效果却非常深远,也折射出著述者在使用贯通手法上的功力。
3.记事要系统、完整。志书的条目采用的是顺时记事,一般不采用倒叙或插叙。顺时是指在志书中有的可以逐年记事,有的可以分期记事,总的要求是“纵不断线”。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写齐全,谓之完整。在志书中,条目是一个“小零件”,并不是可以单独发表的文章,对“六要素”的理解应有所不同。例如志书中“人物”,大多是指群体人物;“事件”在志书中表现为事实(包括事件事实);“结果”在志书中表现为至下限时的现状。志书中除“人物”篇以记述人物为主外,其他篇章以记事为主。就某个条目来说,上述要素不一定面面俱到,但对于若干条目而言,上列要素是不可或缺的。条目的记述完整对志书的贯通至关重要。在志书中记述事实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就必然与社会变革的“经络”相联系;记述事实演变的原因,必须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相联系;记述某一事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就不能不涉及至其它门类。在出版的志书中,因条目要素不全,而造成门类间联系断裂的现象大量存在。另外,条目记述内容系统完整,还须语言表述的准确恰当,否则会造成门类间的断裂,形成志书中明显的“前后不搭”,志书就会成为“风马牛不相及”的特殊组合体。
4.合理的资料著述交叉,是志书贯通的必要手段。交叉,是同类事物在不同交点上的联结,以此展示事物间的联系。志书中的条目交叉之所以不可避免,是由志书的特征所决定。一部质量上乘的志书,断限可能达百年以上,横涉百科,篇幅长、门类繁多。在志书的记述中如不采用合理的交叉记述,令读者很难看出各门类间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从表面看,交叉的资料虽属同类,但经过重新组合,改变了其原形和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就不是简单地重复了。以“土地”为例,土地面积和土地种类是“地理篇”的主体资料,但在“农业篇”中,记述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例,它就变成了背景资料;在“畜牧篇”中记述草原变迁,仍需土地、耕地作为对比资料,在这里,土地、耕地不仅变成了背景资料,而且改变了它的状态,由绝对值变成了相对数的分母。以上例子不胜枚举。
5、发挥“概述”在志书贯通中的作用。概述为“一书之大略、全志之总揽”,在志书中发挥提要钩玄、鸟瞰全志的作用。因志书“偏于横剖”,各门类又横分事类予以记述,各篇、章、节在同一个层次之间,均属并列关系,是相互独立的,单从志书的字面上还是难以反映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志书如果不设置概述,只靠三条“经络”读者还是很难从总体上把握全志所记述内容。概述的设置,使整部志书纵横贯通,各章、节相互衔接,志书记述事物的历史发展脉络更加清晰,一地事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趋势展现在读者面前。它将志书一栏一界各不相通的板块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全志所记述的自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历史与现状的各门类得以融汇贯通。与三条“经络”相互补充,增强了志书的整体性和科学性。同时,概述的设置能把全志所记的历史与现实都置于不断运动、变化的发展之中,从而反映出事物的发展规律。另外,概述还是引导读者阅读整部志书的门径,为人们读志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便利。
K29
王景忠,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地方史志办公室 (山东 257200)
(责任编辑 刘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