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地情详备人文厚重的鸿篇巨制
——评《肥东县志》(1986—2005)
2016-04-12李昌志
李昌志
一部地情详备人文厚重的鸿篇巨制
——评《肥东县志》(1986—2005)
李昌志
《肥东县志》(1986—2005),“概述”精粹、概而不疏,结构合理、篇目创新,注重人文、兼备文史,图表相宜、诸体并用,增设补遗、重视索引,既增强了志书的可读性,又提高了方志的文化品位,值得很好的学习和借鉴。
《肥东县志》(1986—2005);地情详备;人文厚重
2014年7月,肥东历史上继1990年版县志后续修的第二部志书,《肥东县志》(1986—2005)由方志出版社正式出版问世。此志承接前志,横及百科,内容宏富,工程浩大,总字数达290余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出版,是二轮修志以来县级志书中规模较大的鸿篇巨制。
2016年年初,笔者有幸接读此部巨著,深觉此志的编者“历时十三载”,广征博采,辛勤笔耕,结出硕果,来之不易。初读之后,总的印象是,全志体例完备,资料翔实,特色突出,图文并茂,并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可以看出,编者较好地吸取了首轮修志特别是二轮续志以来志书编纂的成功经验,重视了充实志书门类的内容,注意了从各方面体现改革开放发生的巨大变化,突破了目前续修志书中普遍存在的篇目难新,记述深度不够,信息含量低等问题。尤其是该志详备县情、突出一方、“注重人文、兼备文史”,既增强了志书的可读性,又提高了方志的文化品位,值得学习和借鉴。
“概述”精萃 概而不疏
先说“概述”。志书卷首设“概述”,是对一部志书主要内容和一方基本情况的概括和阐述。概述要求:一要概括全书大要,二要勾勒一方大势,三要点明本地特点。《肥东县志》(1986—2005)概述,采取“纵述”与“横剖”、夹叙与夹议、彰往与昭来相结合的写法,提纲挈领,择精纳萃,突出强项,写出优势,显得概而不疏,述而有要。
综观全篇概述,编者仅以8个部分、31个自然段、约15000字的篇幅,就将肥东的基本面貌、主要轮廓、大略大势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尚未览读全志就从总体上、宏观上对肥东改革开放20年断限内的历史和现状“大致了了”。其中第一部分,编者首先以4个自然段概括地记述了肥东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第二部分以3个自然段扼要地记述了肥东的行政区划和历史沿革。第三部分,以8个自然段重点记述了肥东英才辈出,人文荟萃,古迹众多。第四、五、六、七部分,以16个自然段,分别记述了肥东改革开放后在农业、工交、文化、科教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生的深刻变化。最后部分展示了肥东人民凝心聚力,再创辉煌,决心实现小康梦想的光明前景。这8个部分,首尾连贯,前后照应,在记事中提起要,在纂言中勾其玄,其成功之处,我以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记取:
一是概而有要,述而得体。志书概述重在记述一地的基本面貌,反映一方的大略大势。众所周知,肥东地处江淮之间,居皖中腹地,向有“吴楚要冲,包公故里、皖省首县”之称。正如概述前言所说,此地“临湖枕山,物产丰饶,是一方如诗如画,弥漫着自然生机的沃土;是八方通达,崇文尚武,一块如梦如幻,散发着人文魅力的宝地”。应该说编写《肥东县志》(1986—2005)概述是一个巨大的宏观展示,是县志之纲。只有对县情全面掌握,在深入研究、认真消化的基础上,才能成竹在胸,篇成乃作。然而县志的编者提要勾玄,仅以有限的篇幅就囊括了肥东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其变革之迹,兴废之由,成就之巨,便跃然纸上,一目了然。从总体上看,通篇概述都按照肥东历史发展轨迹,择其全县最精彩、最耀眼、最具影响的事例浓墨记述。如对肥东区位优势的记述,概述明确点出这里“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是“长三角西南延伸的七省通衢”,是“省委省政府打造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纵深腹地”,又是一个“一山两水六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县和多民族杂居区。境内“群山环翠、沟壑竞秀、湖河交汇、水村山郭”,“春温暖而多阴雨,夏炎热而少酷暑,秋凉爽而多晴朗,冬阴冷而少严寒”的地方。以此表明肥东不同于其他县域的特殊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又如对农、工、商业的记述,概述明确指出肥东曾先后获得“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油料生产重点县”“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国渔业致富先进县”“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先进县”“全国中部地区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十强县”“全省乡镇企业工作先进县”“安徽省建筑劳务输出县”等称号。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肥东就建立了经济开发区——合肥龙岗开发区,继后又陆续建立了肥东新城开发区和合肥工业园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了肥东工业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以此看出肥东繁荣的经济面貌和广阔的开发前景及其在全国、全省所处的地位。这种纵述历史、横陈现状的“概述”记法,简而有要,略而适体,可谓一篇在目,全局在胸。
二是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概述作为志书的开篇之章和点睛之笔,能否抓住特点,突出优势,是衡量全篇质量的关键。《肥东县志》(1986—2005)概述,尽管总采宏收,广征博引,但编者十分重视把握记述的重点,突出县域特色。比如第三部分,编者着力概述了肥东地区人文荟萃,俊彦辈出;国家政要、军事精英,层出不穷;学界巨擘、科技名流,各领风骚;英雄模范、能工巧匠,代不乏人。我们看到,其中古有为官清正、执法如山、妇孺皆知、名满天下的海内第一大清官包拯;有治军严明、能诗善文,被《元史》誉为第一“死节之臣”的元代儒将余阙;有追随朱元璋驰驱云贵、抚慰一方,为大明江山建立不朽功勋的怀远将军、黔国公吴复;有高擎洋务运动大旗,中国对外开放的先驱,官至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掌握清王朝外交、军事和经济大权的重臣李鸿章;有官至民国总理、云贵总督兼云南巡抚的李经羲等。尤其近现代人物迭出,将星璀璨,这里既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吴邦国、张劲夫的故乡,又有为十万安徽劳工争取合法权益、更以抗日反蒋著称的“斧头党”首领王亚樵,有新中国地图学的先驱者和开拓者的吴忠性,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中国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科领军人物刘盛纲,中国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航天测控网主要奠基人之一的工程院院士沈荣骏等。此外,历史上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也都在这里留下金戈铁马的战迹。可以看到,编者这种不惜笔墨的记述,使人一开卷就知道肥东地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鲜明特点。又如第五部分肥东工业经济发展,编者突出记述了肥东是传统的“工匠之乡”、“建筑之乡”这一特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肥东外出的建筑工匠就达8万余人,并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全国建筑劳务输出基地县”;90年代又被安徽省政府命名为首批“安徽省建筑劳务输出基地县”。2005年,全县建筑劳务人员已达15.5万余人,有3500多个建筑公司,建筑队伍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4000多个城市,全县赴亚、欧、非30多个国家的劳务人员多达3000余人,占全省出国建筑劳务人员的三分之二,充分显现了肥东工业发展上的独有经历。再如在文化部分的记述中,编者又特意突出了本县文化艺术中最富地方色彩、堪称“中华一绝”的大邵洋蛇灯,最有特色和影响、堪称“庐剧之乡”的庐剧,以及七次进京,四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民歌手殷光兰等。可以看出,编者始终立足于全县的优势或特色,或宏观展示,或重点把握,或集中概括,或浓墨重彩,都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三是工于著述,富于文采。志书“概述”不是分志的简单浓缩,不是资料的硬性拼凑,加之容量有限,更要工于著述,富于文采,否则只能算作“历史碎片”或“资料汇编”。实践证明,一篇好的“概述”,不仅要概而有要、述而得体、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而且要在语言文字上下硬功夫,使其前后连贯、浑然一体。我们看到《肥东县志》(1986—2005)概述,尽管编者下了不少功夫,但在章法上,尤其是部分与部分、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与转换上有些欠缺,在行文中有些芜杂,特别是农业、工业、交通部分不够精炼。但从总体上看,编者仍以识见的大笔、志家的气度,择其大者、要者、强者概述了全县各行各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有的从无到有到形成规模,有的从白手起家到形成体系,有的从基础薄弱到全面振兴,形成集团、发展成新的业态,读起来环环紧扣,振奋人心,给人以强烈的新鲜感和时代感。比如20世纪80年代肥东利用近邻合肥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全县形成瓜菜生产“一村一品”基地40多个,县属的元疃镇和肥东新区成了合肥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鸡笼山苗圃成了国家十大花卉基地之一。肥东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农业、订单产业中,全县形成了以食品加工、畜禽加工、粮油加工以及养殖业、林木业、冷冻食品业为主的六大产业群。工业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门类齐全、大中小企业并存的机械加工、新型建材、新型化工、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与此同时,我们在“概述”中还看到改革开放后,肥东从祖祖辈辈留下的“田埂路”到茅草丛生的“机耕路”,从晴通雨阻的“黄土路”到尘土飞扬的“沙石路”,直到今天承启东西、连接南北、路网如织的“水泥路”、高速路,致使肥东道路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肥东纳入合肥都市的“一刻钟交通圈”。县城店埠从一个街道狭窄、建筑零乱的小城,改造成了街道整齐、高楼林立、绿树掩映的新型县城。偌大的肥东成了众多开发商眼中宜商宜居宜业的一块宝地,成了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此外,《肥东县志》(1986—2005)在行文中的另一个亮点是通篇以写实为主,以集粹为工,语言朴实,风格清新,没有大话、套话和空话。有的段落看起来很平实,但在平实中见文彩,在平易中见新奇,在平凡中见深邃,读后确实使人精神一振,深受感动和启迪。
结构合理 篇目创新
地方志作为一方的百科载体,历来要求体例完备、结构严谨、有章有法。也就是说,设计出来的篇目结构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包含了三层意思,即:一要纵述历史,横陈百业,纵能看出一个地方发展的历史轨迹,横能包含各项事业的发展现状,做到基本门类不缺,主要时限不断。二要各个部类、各个专业在全志中所占位置大体合理,所含容量比例要大体适当,所设计的篇目要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脉络清晰、层次清楚、统属有序、详略得当。三要在坚持整体性的同时,又要有相对的独立性,使读者既看到事物的共同性,又看到事物的差异性,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如果一部志书缺项断限、层次混乱、主次不分,就谈不上合理性和科学性。
《肥东县志》(1986—2005)采取章节体式,按篇、章、节、目编次,全志除前置凡例、概述、大事记,后置附录、编后记、索引外,共设24篇、94章、443节及若干条目和子目。而专业分志则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乡镇、丛谈等8个类目依次设置,看起来篇有所领,章有所统,节有所归,层次分明,领属得体。从总体上看,我以为其成功之处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篇目结构。志书的篇目结构,实际上是一个总体设计和谋篇布局的问题。篇目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安排得当,关系到志书质量的优劣。从近年来各地新编出版的续修志书可以看出,其篇目结构大多随着时代发展和地情变化,有所增益和创新,致使门类更加齐全,体例更为完备。尤其对改革开放中新兴的特色经济、变化较大的社会事业,大多开设专篇、专章浓墨重彩。我们看到《肥东县志》(1986—2005)的总体设计和谋篇布局在坚持“事以类从,类为一志”的前提下,打破常规,善于将性质相近的门类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既有复合标题又有单式标题相结合的篇目结构,使那些记述内容有限,既构不成章又难以归并的事物合二为一,归为一志。如政党群团、电力水利、商贸旅游、医疗卫生等。有的合三为一,如人大政府政协、军事公安司法、人事劳动民政、交通邮政电信、财政金融保险、教育科技体育等,合为一篇。看起来都比较自然妥帖,毫无机械相加、生硬拼凑之感。这种做法既未背离“事以类从,类为一志”的原则,又有利于平衡志书的篇幅与优化志书的总体结构。为反映肥东的优势与强项,我们看到县志的编者还特地将素有“工匠之乡”、“建筑之乡”而著称的“建筑业”,从城乡建设篇中独立出来,专设“建筑业”一篇,以3章、11节、5万余字的篇幅,详记了肥东的建筑企业、建筑队伍、建筑设备、建筑工程、建筑装修、建筑劳务输出以及建筑业的经营管理、招标、投标和评标等内容。使读者看到改革开放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个拥有从业人员多、专业门类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市场分布广、经济效益好,长期活跃于国际上、省内外,颇有影响的建筑大军,已成为县域经济一大支柱产业。鉴于乡镇企业改制后,大多转为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经过改制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独立成篇显得资料有些单薄,与其他部类又不便于合编,为此编者又在“建筑业”之后,专设了“乡镇企业·民营经济”一篇,以2章、8节的篇幅,详记了乡镇企业与民营经济的发展与规模。可以看出,这个篇目是从肥东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经过编者的深思熟虑而谋篇布局,精心安排而成的。
二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基本国策立篇。我国首轮修志,正文开篇大多从地理门类入手,将自然环境、建制沿革、行政区划、地质气象、自然灾害等内容作为第一篇,将人口、姓氏、民族单独立篇,将环境保护置于城乡建设篇,将自然资源分设于相关篇章。有的按学科分类,有的按产业分类,有的按界别分类,这是当时的通行做法,也是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但到20世纪后期,全球性的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的环境、资源、人口史观已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级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都把环境、资源、人口作为基本国策,放在一起考虑。近年来,我们看到省内新编出版的《合肥市志》《和县志》等续志的编者也将三大国策作为专篇进行突出记述。鉴于肥东是一个人口大县,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县志的编者高瞻远瞩,与时俱进,坚持在第一篇建置区划之后,毅然将“人口、土地、环境”作为第二篇,以3章、13节、6万余字的篇幅,详述了这三大国策的贯彻实施及其取得的重大成就,这是很有见地的。其中,“人口”章除记述人口的规模、结构和人口控制外,还专设了“人口寿命”一节。“土地”章除记述土地的利用和保护、地籍管理与土地执法监察外,还专设了“建筑用地管理”“矿产资源开采管理”两节。“环境保护”章除记述环境质量、环境监测、污染防治外,还专设了“环保事务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两节。可以看出,编者是在熟知这三大基本国策、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而有意安排的。
三是革新体例,特设“肥东丛谈”专篇。早在清代,方志大师章学诚就首创“三书体”,主张志书由“志”“掌故”“文征”三部分组成。即“仿纪传正史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三书”之外设“丛谈”,用以收录考据、轶事、琐语、异闻等“拦之则不伦,弃之则可惜”的内容。章氏强调“丛谈犹经之别解,史之外传,子之外编”,“三书皆经要,而丛谈为必不可缺之书也”。然章氏之后,并未引起志界重视。我国首轮修志除山西《阳城县志》等少数几部志书设有“丛谈”外,大多认为“丛谈”类似“附录”,志书有了“附录”再设“丛谈”就没有必要了。二轮续志以来,我们看到省内新编的《合肥市志》《当涂县志》续志开始设置“丛谈”。所不同的是《合肥丛谈》有“篇”的形式,篇之下不设章、节,只列专题。《当涂丛谈》有篇有章,但章下无节,只有专题。而《肥东县志》(1986—2005)丛谈,则全按章节体式分章设节记述。整个丛谈共设4章17节,专门收录肥东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包拯和李鸿章的有关史事,以及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渡江战役总前委在瑶岗”和人文重地“六家畈吴氏家族”。其中,第一章包公文化,分设了包公传略、包拯遗迹、包拯戏文、包拯后裔、包拯传说5节。第二章淮军与肥东,分设了淮军诞生、肥东淮军人物、淮军建筑遗存3节。第三章渡江战役总前委在瑶岗,分设了调兵江北、进驻瑶岗、精心组织、横渡长江、横槊赋诗、离开瑶岗6节。第四章六家畈吴氏家族,分设了聚族而居、耕读传家、小镇风情3节。可以看出,这种“丛谈”的设置,直陈事迹,首尾完整,内容真实,既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肥东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又具有较强的史料性和著述性;不仅弥补了前志的不足,而且彰显了肥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四是突出主线,拓展改革开放内容。改革开放是续志时限内的时代特色和主旋律,在续志中如何记述改革开放,是设置专篇集中记述还是放到相关篇章分散记述?各地做法不一。《肥东县志》(1986—2005)的编者从县情实际出发,他们的做法是对改革开放不设专篇,而是将改革开放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到各相关篇章作相对集中记述,将改革开放举措和改革成果记述有机结合,全方面反映肥东改革开放的全貌。也就是说,这种篇目结构虽没有对改革开放设置专篇,但全志的相关篇章都贯彻了改革开放这条主线,在每个篇章中都能见到改革开放的时代烙印。如农业篇专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章,下设土地承包责任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税务制度改革4节。工业篇专设了“工业体制改革”和“工业园区”两章,下设了经营体制与产权制度改革、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以及县级经济开发区和乡镇企业聚集区4节。商贸篇专设了流通体制改革一章,下设国有商业体制改革、物资体制改革、供销合作体制改革、粮油贸易体制改革4节。此外,在财税金融篇又设了财政体制改革、银行体制改革;在综合经济篇设了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价格改革;在教育科技篇设了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在卫生医药篇设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其中包括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等。在公安司法篇设了审判制度改革,在人事劳动篇设了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在城乡建设篇设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等。略计一下,全志明确以“改革开放”“开发”为题的章节就多达28个,以“招商引资”“对外经济合作”“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为内容的条目频繁出现,为数甚多。可以看出,这种记法的可贵之处:一是一条主线贯穿全志,以多方面横拓了改革的领域,从多角度去展现改革的新貌,从多层次注入了时代的血液。二是前后对比,因果昭明,将改革举措与改革成果有机结合,既符合志体的要求又便于操作,既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又体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三是纵横结合,宏微俱备,从横的方面看,这是编者对肥东改革开放的奋斗史、经济建设的发展史和各行各业的创业史的一次全面系统的记述;从纵的方面看,它又是编者对肥东20年改革开放的兴起、发展及其走过的艰难历程的认识和概括。这种认识和概括真实地再现了肥东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给人以强烈而又厚重的历史感和成就感。
注重人文 兼备文史
我国古代修志一向注重人文历史,大多在志书中设有人物志、艺文志、选举志、民俗志、胜迹志、乡贤录、耆旧传等,以彰显一方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的特点。新编方志如何传承地方文明,彰显一地的人文特点,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对地方志工作的批示中曾强调:“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载体”。这个批示高屋建瓴,意义重大。我们看到《肥东县志》(1986—2005)在这方面做得很给力,人文色彩十分浓厚,文化内涵相当丰富。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志书充分发挥着教化育人的作用。如“人物篇”长达318页,以3章、16节、45万余字的篇幅,收录了肥东人物4879人。其中,人物传略83人,人物简介174人,人物表录4532人。范围涉及党政军界、经济、教育、科技、卫生各界以及英雄模范、能工巧匠、港澳台及旅外人物。其收录人数之多、范围之广,记述之翔实,信息之密集,在同级志书中是少见的。从中可以看到肥东许多先贤的人文情怀,英模的先进事迹和能工巧匠的艺术成就,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教育。又如艺文篇,编者以3章、11节、18万余字的篇幅,选录肥东宋至民国期间县人撰著出版的著作31种,1949—2005年县人撰著出版的著作211种、碑记14篇、墓志7篇,另有谱序4篇、史考4篇,辑存有唐至民国期间的诗词、歌赋、楹联300余首(篇),散文、寓言24篇,小说4篇。其中包括包拯遗下的奏议10卷,余阙留下的诗文集20卷,李鸿章家族留下的奏议、函稿、诗草、词抄、图说等1000余卷,具有重要的文史价值和资料价值。
在商贸旅游篇,编者还专设了“旅游资源”一节,详记了肥东的风景名胜、历史古迹,显示了肥东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建筑景观和自然景观。专设土特名产、地方名肴,有着名扬四海的饮食文化。在文化篇,专设了“文物”一节,详记了县境有不可移动的文物764处,其中有古遗迹208处、古墓葬127处、石刻8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7处和大量馆藏文物。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肥东县志》(1986—2005)记载如此众多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尤为可贵的是该志的“社会生活”篇,还专设了“姓氏、宗祠、家谱”一章,详记了县内有271个姓氏、39姓51个宗祠、74姓183部家谱,以及王、张、李、陈、刘、杨、吴、黄、许、周等10个大姓家族的来源。其中对51个宗祠的坐落地点、修建时间、建筑式样、建筑面积、几进开间、发脉地及保存现况,均逐一列表作了翔实记述。对183部家谱的谱名、修谱时间、修谱次数、册书、郡名、堂号、领修人及宗祠所在地,编者也都不惜笔墨,下足了功夫。《肥东县志》(1986—2005)的这种做法,尤其对县域家族世系及历史事迹的家谱的记述,对于研究地方人口变迁和家族的发源、生息和繁衍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人文价值和史料价值。
此外,在“附录”中编者还专设了“名人轶事”和“杂记”。详记了“包拯轶事四则”“余阙轶事二则”“李鸿章轶事六则”“王亚樵轶事五则”。在“杂记”中记述了“肥东村庄何以多称郢”“寻根问祖瓦屑坝”“毛泽东为她文章批按语”“烈士归来兮”“书法奇人杜绍兴”“农民张淑芳带子上学”“四小凤降农家”等遗闻轶事。杂记,又称杂志、杂录,从杂史衍变而来,重记一事始末或一时见闻,是带掌故性质的史书,主记不宜归属而又有价值的掌故,既富人文,又备文史。如“肥东村庄何以多称郢”这篇杂记,就将肥东以“郢”命名的318个村庄与楚国郢都联系起来。这是因为楚国最初建都的“郢”在今湖北江陵西北,其后楚国曾迁都于鄀、鄢、陈、寿春等地,凡迁都所至,当时都称为“郢”。后来秦伐楚,攻破郢都寿春,楚人逃亡江淮,定居下来,不忘故土,仍用“郢”来命名自己的村落。这种思念故都、热爱祖国、记住乡愁的情结,用掌故的形式记载下来,显得“郢”字由来已久,以“郢”名村,很有人文情怀和史料价值。
图表相宜 诸体并用
首轮修志各地志书在表现形式上,大多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7种体裁,同时坚持“以志为主,诸体并用”的原则,在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效果。二轮修志以来,一些地方大胆探索,创造了不少新的形式。我们看到《肥东县志》(1986—2005)在这方面显得更为灵活,更贴实际。从行文上看,其“述”有从宏观角度,总括一书大要,勾勒一方大势的“概述”。其“记”前有纵记肥东古今大事、要事、新事的“大事记”,中有特设的“专记”和“附记”,后有重记一事始末、一方见闻的“杂记”和“编后记”。其“志”有纵述横排各行各业、各个门类的专业“分志”。其“传”有记载县内古往今来的达官要员、精英硕彦、乡贤名流的“人物传”。加上卷首设置的地图、示意图和随文插置的大量图照和表格以及志后的“附录”,可谓7体俱全,体式完备。其成功之处,尚有以下几端:
一是专记与附记共存。专记,犹如特记,重在专门记述特定情况下的人物和事物,或与其他条目发生交叉、重大事件牵涉到的几个类目无法解决时不得不设的类目。而附记旨在将一些需要入志但又不宜记入正文的内容,附带记述在有关正文之后的条目。专记和附记在旧志中很少见到,近年在新志中逐渐增多。我们看到《肥东县志》(1986—2005)采取专记与附记并存的记法,在一些章、节中设置了不少条目,既增加了志书色彩,又深化了志书内容。如547页“专记卢荣景九上龙泉山”、560页“专记2814项目开发”、565页“专记罗岗能源生态村”、693页“专记朱镕基考察肥东粮食工作”、926页“专记大邵洋蛇灯”、1003页“专记肥东满族的由来”等,不仅取材广泛,而且记述生动,增强了志书的可读性。而“附记”方面,如102页中“附记2005年龙山乡郑元村小孔自然村人口长寿调查”、117页中的“附记环境污染与查处”、290页中的“附记特大交通事故”、293页中的“附记重大火灾”、314页中的“附记调解民事纠纷一案例”、317页中的“附记法律援助案例”、351页中的“附记肥东县光荣院”、701页中的“附记烟草执法案例”、709页中的“附记梁园三市(猪市、牛市、竹木市)”、915页中的“附记宋念祖与浮山盆景园”、1029页中的“附记行酒令”、1030页中的“附记上梁歌”、2038页中的“附记肥东南部丧葬”、1039页中的“附记散花解结科文”、1045页中的“附记常用对联、中堂悬挂联”等。尤其277页至283页中的“附记公安刑事侦察中的六大案例”,记述十分详尽。可以看出,这种记法能够比较系统、集中地反映一个地方发生的重要情况和重大事件,既可避免在一个类目占据过多分量、形成条目之间轻重失衡,又可避免重复记述的弊端。
二是图照与表格结合。我国传统志书向有“无图不成志,有志必载表”的定例。《肥东县志》(1986—2005)在记事中,运用现代科技和印刷手段,大量设置图、照、表这一最富表现力的形式,用以突出特色,活跃版面,达到图文相宜、化繁为简的目的。总计全书共采用彩色图照230幅,黑白图片897幅,地图、示意图48幅,其数量之多,在新编县志中可以说是罕见的。从“图”来看,其中有行政区划图,县城区图,县境总图,县一、二、三产业百分比变化图,农林牧副渔产值比例示意图,1980—2005年县降水量示意图,县财政收入结构变化图,以及全县14个镇、22个乡的“镇地图”和“乡地图”等。从“照”来看,其中有人物照、碑石照、遗址照、场馆照、雕塑照、牌匾照、宗祠照、民居照、名胜古迹照、古树名木照、名人墨迹照、文艺演出照、会议合影照、重大工程照、生产场景照、风味小吃照、节庆活动照等。尤其人物照颇多,单人物篇就有人物像222幅,有的人物除有人物半身像外,又配有与人物相关的墓碑照、景观照。如“包拯传”,前有包拯衣冠像,又配有包公坐像、包公祠三铡照、包公花园井照等。明初开国功臣“吴复传”,前有吴复衣冠像,又配有吴复墓园照、吴复墓神道照。晚清重臣“李鸿章传”,前有半身正面像,又配有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题字照,北洋水师军舰照,签订丁丑条约照,李鸿章墓园照等,这在新编志书人物传中设照配像之多是十分罕见的。这些图、照紧扣正文,有效地帮助读者拉近时空距离,而成了“无言之史”“无文之书”,多姿多彩,形象直观,足昭征信。从“表”来看,全书共采用各类表格313张,在24个专篇中,篇篇有表。其中份量最大的是人物篇中的人物表,长达187页,采用13种表格,收录人物4531人。这些表格制作精细,要素齐全,数据准确,有些表格具有重要的文史价值和资料价值。如901—912页中的“省军级以上领导墨迹一览表”,收录226位省军级以上领导人在肥东留下的题词墨迹。912—914页中的“名家书画家墨迹一览表”,收录有我国48位著名书画家的墨迹。1008—1011页中的“2005年肥东祠堂一览表”,收录有肥东51座祠堂,其中既有国保、省保文物,又有市保、县保文物。1016—1022页中的“2005年肥东家谱一览表”,收录有清至2005年肥东家谱98部。1022—1026页中的“2006—2009年肥东家谱一览表”,又收录有肥东家谱83部。实践证明,这种选择历史上各个发展阶段具有存史价值的图照和表格,信息含量大、史料价值高、时代气息浓,不仅加深了志书内容记述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增强志书记述历史的厚重感。许多表格通过化繁为简、聚零为整、纵横比较、综合分析的方法,将大量信息资料进行处理,使之系统化,不仅节省了篇幅,而且收到了“文省事明”、“辨物知方”的效果。
三是纪要与纪实同载。“纪”,是旧志体裁之一,也是志体吸收史体的一种表现形式。方志有“纪”始于宋,盛行于明清。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编志书中采用纪体的逐渐增多,诸如“纪略”“纪要”“纪实”“纪事”等多有出现。《肥东县志》(1986—2005)的做法是,在政治部类采取“纪要”的形式,在经济部类采取“纪实”的形式。如政府章中设“施政纪要”,详记了肥东县政府从第九届至十四届人民政府施行的大政大事及其所取得的政绩,每届政府所记内容均择其“大要”有重点、有选择、有力度地进行记述。而经济部类则采取“纪实”的形式,如水利章中设了“防汛抗洪纪实”,分别记述了1987、1989、1991、1996、1998年在县境发生的洪灾、大洪灾、特大洪灾及全县人民奋力抗洪抢险的实况,并在篇后专载了《1991年抗洪救灾纪实》一文。在“防汛抗洪纪实”之后,接着又设了“抗旱纪实”,分别记述了1990、1994、1995、1999、2000年发生在县内3年大旱、两年特大旱灾及全县人民奋力防旱抗旱的实况。所记内容有人物、有活动、有场景、有数据,真实生动,读起来十分感人。从记述上看,一是突破早期政治部类单纯记述机构设置、会议制度、职官更迭的公式化倾向,如实地、动态地体现了政府的施政能力。二是突破了经济部类单纯记产能、记管理、记效益的狭窄范围,从而使读者对一地的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其实从操作上看,在志书中无论采用“纪要体”还是“纪实体”都比其他体裁要灵活得多,宽广得多。
四是选介与简介并书。运用典型资料进行深层次记述,是深化和丰富志书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古代旧志大多采取平列地、孤立地记述事物的方法,记述范围狭窄。新编方志由于记述内容大大超过旧志,许多地方都在分项记述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先进性、典型性的事物进行重点“选介”或“简介”。《肥东县志》(1986—2005)在这方面比较突出,该志在大量章、节中均设了“选介”或“简介”条目。如农业篇中的“渔场选介”,建筑业篇中的“企业选介”,乡镇企业章中的“乡镇企业选介”,民营经济章中的“民营企业选介”,商贸篇中的“馆店选介”,教育篇中的“幼儿园选介”“学校选介”,社会生活篇中的“文明典型选介”“寺庙选介”“宗祠选介”,人物篇中的“人物简介”等。其所设置,或为一章,或为一节,或为一目,从效果上看,所记多为社会经济中的基层实体,是编者经过选择的具有代表性、先进性、典型性的事物和人物。有的是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或久负盛名的企业、名校或场馆,有的是在某一方面特别优异或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单位或先进人物,有的是文化底蕴深厚、富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寺庙或宗祠,它们都从多侧面、多角度反映了一个县域的风貌与特征,形成了一幅幅生动而又直观的画面,有效地增强了志书的立体感和可信度。
增设补遗 重视索引
我国古代修志在长期的编纂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好传统。就是后代修志总要对前代修志的优劣得失进行评述,或是下一部志书总要对上一部志书的内容体例就其“简略而脱遗者”“祖述而驳杂者”“遗大而识小者”,从总结经验教训出发,采取“续”与“补”的办法,使续修之书既保留前志精华,详备乡邦掌故,又拾遗补缺、考订正误,依据地情变化和发展,而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和地方特色。《肥东县志》(1986—2005)为《肥东县志》(1990年版)的续志。值得注意的是,编者在“附录”中特设了《肥东县志》(1990年版)“补遗”和“勘误”两部分内容,不仅弥补前志之不足,而且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从“补遗”部分看,编者特设了《日本侵略军在肥东暴行》《肥东县“文化大革命”纪实》两项内容。前者以大量血的事实揭露了日本侵略军占领肥东,在沦陷区实行野蛮的法西斯统治,大肆烧杀抢淫,狂轰乱炸,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以之教育人民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后者详记了肥东“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造反夺权”“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整党建党”“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运动”“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全过程,以及党和人民遭到的严重挫折和损失。由于“文化大革命”是一个政治性、敏感性很强的问题,首轮修志大多采取“宜粗不宜细”“宜略不宜详”的记法。对于这场运动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一般都采取回避的态度,分散地、笼统地记在相关篇章中。《肥东县志》(1986—2005)将其客观地、完整地反映出来,以弥补前志之失。此外,该志还对前志114处错讹遗漏之处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勘误”,所有这些都是值得称道与肯定的。
索引,是引导读者查阅志书所需资料信息的检索工具。首轮修志各地新编志书对索引的编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志书都没有编制索引,或只编了人物索引和表格索引。《肥东县志》(1986—2005)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全志以37页的篇幅,分设了主题索引、人物索引、地名索引、表格索引和随文图片索引5大类。其中,编制的主题索引有750条、人物索引272条、地名索引117条、表格索引316条、随文图片索引861条。在5大索引类目中,又以主题索引和随文图片索引数量最多。制作难度最大的是地名索引,其中单是县城店埠一地载入书中的页码就达75个,另有梁园40个、桥头集33个、西塘32个。这些索引均按首字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编起来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耗时多。然而县志的编者为方便读者着想,克服重重困难,终使这部索引系统而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K29
李昌志,安徽省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编审 (安徽 340503)
(责任编辑 陈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