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构建小组打造高效课堂
2016-04-12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中学王利
文/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中学 王利
科学构建小组打造高效课堂
文/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中学 王利
在2016年高考中,我校上重点本科人数达70人,是区教育局预测目标的218%,创我校历史记录。上本科人数达525人,大学上线率达98.24%,均为历史新高。三线大幅度超额完成广州市和增城区教育局对我校高考的预测目标,在全区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课改三年来,我校立足校本培训,扎实推进课改,尤其是学习小组的创建,极大地促进了高效课堂的产生。
一、狠抓常规,落实集备
每周各备课组进行两次备课组活动。在科组和备课组内主动落实公开课说课、听课、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实行“学科分单元协作研讨——个人备课——资源共享——个性化使用”的备课模式,实行备课资源的适度共享。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把教案送到组内教师手中,组内教师认真研读并提出改进意见,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完善教案设计,经过认真修改后再使用。
集体备课强化“6+1”高效课堂模式。各备课组非常重视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效益。每周备课坚持中心发言人制度,集中备课时按照“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统一教学要素,规范教学行为,重视重难点的突破,重视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科学有序,创建小组
科学合理的组建学习小组是实施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学习小组的组建要班主任协同任课教师科学考虑商量后进行分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原则一:同组异质,异组同质。主要依据学习成绩,初建学习小组,在学生相互并不了解的基础上,依据成绩采取一条龙的形式分组,每组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原则二:每组人数以4-6人为宜,一般为AA-BB-CC。每个班级一般分为6个学习小组。原则三:除成绩外班主任老师还要考虑男女同学的搭配、学生的性格以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习小组组建完成后,需要选择组长、副组长、记分员等小组机构。组长在学习小组中的作用既相当于“班主任”,要管理组员;同时又相当于“教师”,要组织组员进行课前预习和课上展示。
组长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首先考虑学习成绩,成绩在小组内要处于中上等,但并不一定时学习最好的,一般由A或B层次的学生担任。2.其次考虑其组织能力、责任心和威信等因素。小组文化的建设正如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一样,能够起到凝聚、团结小组的作用。小组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小组组建后,要求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创新性地给小组起名、设计组徽、制定小组宣言以及奋斗目标(个人、小组、班级)。小组评价在整个小组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和对抗;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小组评价节节有反馈、日日有评价、周周有总结、月月有表彰。
课堂上,积极开展学生间互助和“师生互动”活动。每个班按每组4—6人分组,同组异质,进行自学、互助和展示活动。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生由以前的被动接受知识变成现在的主动探求和自主探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并开始向“我会学”、“我乐学”的方向发展。
三、师生和谐,高效课堂
在学校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每个科组又制定了总模式下的学科模式,倡导个性课堂的建构。比如语文教学,把名著请进课堂,在课堂上开展“作文提升步步高”、“美文赏析课”、“时事演讲辩论课”等,多向交流中吸收文化营养。在课堂上,学生敢于向课本质疑,敢于和老师辩论,老师不再是一言九鼎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理化生课,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历史课,学生把历史故事编成历史剧,课堂教学改革精彩纷呈。
同时,重视搭建平台,促进教师成长,三年来,我们先后邀请10多位专家、名师到校作报告。学校先后派出130余名教师前往省内外学习交流。今后,我们将坚持科学创建学习小组,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构建高效课堂,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而继续努力。
(注:本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构建的研究》(1201543497)研究成果。有删改。)
责任编辑 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