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朗读的有效指导
2016-04-12乐昌市城第一小学张友清
文乐昌市城第一小学 张友清
谈朗读的有效指导
文乐昌市城第一小学 张友清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以读为本”的理念似乎已深入人心,大部分语文课都读得热热闹闹。但是教师往往缺乏指导朗读的方法,阅读教学难以真正做到新课标所倡导的“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在语感障碍处范读诱导——该出“手”时就出“手”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朗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走进文本,需要教师的引领。比如在让学生朗读时有些教师只是泛泛地要求学生要“读出感情来”,学生其实很茫然——怎么读才算有感情?当学生的朗读达不到老师标准时,老师该怎么办?这时老师就应抓住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用充满激情的范读来诱发他们心中的情感因素,打动学生的心,用情感来激活学生的情感,用激情感染学生的激情,在老师的“以‘声’作则”的带动下,学生就能辨析自己与老师在语音、语调和情感上的差异,从中领悟正确与偏颇,从而迅速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随着教师动情地朗读,情不自禁地走进文学殿堂,沉浸在佳作的欣赏中,走进作者的心灵,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同时感染学生产生强烈的想读好的欲望,这样语感也就悟出来了,从而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
二、在情感宣泄处引读渲染——润物细无声
引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课堂上,语文教师应是充满激情的,要通过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于激昂处还它个激昂,于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教师要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宣泄处,还要通过语言的描绘,促发学生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把敏锐的心灵和内心的经验情感调动起来,激荡起来,通过朗读充分地宣泄出来。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善于抓住引读的切入口,用情感与语言渲染带路,通过饱含深情的引读,创设一个对话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对话情境之中。学生边听边感悟,思绪与情感随教师的语调、语气、语态的变化而变化,融入当时的情境,使自己的体悟与文本产生共鸣,朗读时就会以“声”解“义”,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
我在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句诗时,我是这样引导的:
师:宋朝政府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对他们盼啊盼啊!
生:读——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写这首诗时,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65年啊,780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啊!
师:一年过去了,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五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六十五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是全诗的“魂”,遗民的苦苦挣扎和对王师的殷殷期盼,作者对遗民的同情和对朝廷的不满尽在其中,我以此为引读的切入口,巧妙地“切割”时间,在老师低沉而激越的引读中,学生入情入境地跟读。六十五年漫长的苦难历史,犹如一幅连绵的画卷在学生的脑海中徐徐展开,这样的诵读声声血,字字泪。遗民们欲哭无泪,权贵们花天酒地的景象如在眼前,凄凉、无奈、悲愤之情深深地刺激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这个诗句也因此被学生用心灵的声音读出来了。
三、在美文喷涌处诵读涵咏——千树万树梨花开
诵读即“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涵咏,其实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即摄取——消化——积累的过程。摄取,就是让学生接受有价值的作品。消化,就是让学生沉浸其中,反复吟咏,细细体味作品意境,从而参透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积累,就是让学生在参透作品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储存记忆。“涵泳”是古人和今人都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从特征上看,朗读不但要有声而且要有情,诵读既为朗读的反复,理应在反复中以传情为本。涵泳则侧重于诵读时“有所思”的心态,强调的是“读者主体意识的参与”,在心理过程上因诵读而起,随诵读深入。诵读的过程其实也正是反复玩味的涵泳过程,二者连用并举,为的就是要达到目口耳脑并用“读”“思”结合、主体意识积极参与的交流状态,只有这样朗读教学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这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科学性。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