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之花在课堂绽放
2016-04-12江苏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董丽霞
江苏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 董丽霞
让生活之花在课堂绽放
江苏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 董丽霞
新课程倡导让课堂成为学生们真正领略生活的天地。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兴趣,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一、在生活的反差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除了对新奇的、没见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外,还对和他们的生活体验有反差的东西也特别感兴趣。在教学中,我通过钻研教材,首先抓住教材中的内容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放小鸟》时,我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一谈:“假如你有一只很漂亮的小鸟,你会怎样来照顾它?”学生说了很多:“我会每天都给它有营养的食物吃!”“我会把它放在笼子里,不让小狗欺负它!”“我还会给它梳理羽毛,它寂寞了我还会唱歌给它听……”这时我话锋一转:“可是就有这么一个小孩,他也很喜欢鸟,却把鸟放了,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样一问,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被激发起来了,他们急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因,都投入认真的读书活动中去了。经过朗读、理解,学生们都认识到:真正爱鸟的人是不会把鸟占为己有的,而是把小鸟放回大自然,让它过上自己所喜欢的生活。
教材与生活的强烈反差也是学生产生求知欲的主要因素,它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更客观地认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在教学《世界多美呀》时,课文中小鸡钻出蛋壳后看到了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草地……发出了赞美:世界多美呀!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世界的美,我又让学生想象:小鸡还会看到什么呢?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了很多:“小鸡还看到了到处都是美丽的花和绿油油的农田,空气多新鲜啊!”“小鸡来到了山冈上,看到了灿烂的朝霞,还看到了美丽的日出!”“小鸡还跑到巴黎,看到了埃菲尔铁塔呢!”……正当我为学生这些精彩的回答暗暗高兴,想做一个总结时,一位同学站了起来:“小鸡来到了草地上,草地上到处都是垃圾;它又来到小河边,看到河里的水黄黄的,上面还有几只死鱼……”学生的回答让我震惊,我忙问:“你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上次去奶奶家,他们那里就是这样的!”是啊!童言无忌!经过一番思考后,我沉重地说:“由于人为的原因,地球妈妈已失去了她原来的面目,你打算怎样让地球妈妈恢复她美丽的面容呢?”此时,学生都很激动,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要呼吁所有的人都来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我长大后要治理河水,让所有的小河都变成清清的!”……这样利用学生生活实际和教材之间的反差进行教学,不仅加深了情感体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并相机地渗透了环保教育。
二、在生活的体验中调动学生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狐狸和乌鸦》是一篇老课文,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了乌鸦找到了一片肉,站在大树上,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在教学时,学生提出了个问题:“乌鸦为什么要站在树枝上?他如果回家了,不就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了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立刻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是啊!他为什么不回家?假如你有一天,你经过自己的努力,做了一件在你看来很了不起的事,你会怎么做?”学生立刻回答:“我会告诉老师!或者妈妈,让他们都来表扬我!”“那小朋友们想一想,乌鸦此刻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经过这样一点拨,思路立刻就开阔起来了:“乌鸦站在树枝上也许就是为了向别人炫耀一下自己多有本事,找到了这么大的一块肉!”“乌鸦也许会想:我站在这儿,馋一馋没有东西吃的人!”这样也为理解乌鸦爱听好话而受骗上当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还是以《狐狸和乌鸦》这课为例。当乌鸦的肉被骗走后,大多数同学都表示乌鸦的肉被狐狸骗走了是他爱听好话的结果。这时,一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的意见:“我很同情乌鸦!”说着她的头低了下来,“我很喜欢唱歌,但是唱得不好听,我常常只敢一个人唱。可妈妈知道后,她对我说‘孩子,你的歌唱得很好听’,我知道她只是在安慰我,可我却很高兴。乌鸦多可怜呀,别人从来也不表扬他,当他听到狐狸说的好话后,能不激动吗?”这位同学联系她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了这么一番话,引起了我的深思。学生的看法也许是片面的,但你能否定他的这种想法吗?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文的寓意。我让学生把“妈妈的好话”与“狐狸的好话”进行了比较。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狐狸说这么多好话只是为了骗到肉,而妈妈的善意的谎言是为了使我能有勇气唱歌,他们的目的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比较,学生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想象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以生活为辐射陶冶学生的情操。
生活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有意识地把生活辐射进课堂,那么她的教育效果比单纯说教的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家》是一首儿童诗,通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让学生体会到“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在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让学生体会到“蓝天和白云、树林和小鸟、泥土和种子、小河和鱼儿”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再让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__是__的家。”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的万物都有自己的家。然后,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家。此时,学生兴致勃勃,都把自己的家描绘得非常美。正当学生说得起劲时,我拿出了中国地图,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你们还有一个大家呢!快看!”这时,学生都被吸引了,“呀!中国地图!”接着我又将祖国各地的风光做成课件放给学生看,学生在欣赏时不断地发出赞叹声“真美!……”一种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学完课文后,我还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家长会,邀请家长到学校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这样就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爱父母、爱自己的家、爱祖国的情感。阅读教学要想成为一种情感交流,就必须把文本世界和学生体验世界结合起来,把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统一起来,把课内外统一起来。
“留心处处皆学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成倍提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