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古诗词教学初探

2016-04-12江苏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洪艳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32期
关键词:观书方塘朱熹

江苏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 洪艳

小学古诗词教学初探

江苏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 洪艳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学习古诗词,不但能使人更加灵秀,而且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人脱离庸俗和无趣,变得更加文明、有涵养。所以,古诗词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在小学阶段,作为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古诗词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反复诵读,体味古诗韵味美

古诗词的内容极其丰富,春、夏、秋、冬,写景、抒情、咏物、言志……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但无论哪一首古诗、什么内容的古诗,它在遣词造句中都讲究平仄、对仗、韵律。因此,每一首古诗词读起来都是那么朗朗上口,令人意犹未尽。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告诉了我们诵读对于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在教学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时,分为三个步骤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味古诗的韵味美。首先,正确诵读。要求学生读准每个字的读音,把古诗读正确。检查时,教师相机正音“鉴”“徘徊”“为”这几个难读的字音。“为”在诗中意思为“因为”,所以应该读第四声。其次,读出古诗的节奏美。检查朗读时,特别强调了第三句古诗“问渠哪得清如许”后面的标点是问号。古诗中的标点大多运用了逗号和句号,而这里有个特殊的标点问号。所以这句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最后,读出古诗的韵味美。提醒学生关注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诵读发现最后一个字押了ai韵。我告诉学生,音韵有十三道辙,韵母是ai和uai,称为怀来辙,属于柔和级。因此,这首诗读的时候声音要柔和些才好。此时,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读出古诗的韵味美。

二、多管齐下,感受古诗意境美

古诗教学时,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欣赏诗的意境,情感才能得到升华。

1.激发兴趣,使学生进入意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就能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好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

例如,在教学《观书有感》时,我首先出示了三句名言让学生诵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然后告诉大家这三句名言都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说的。学生一下子就对朱熹这个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出示朱熹的人物简介,让学生对作者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我话锋一转,介绍道:朱熹是勤奋读书的典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便出去散散心。他走到一个小池塘边,看到了池塘中清澈的池水。眼前这一潭看似普通的池水,却使他陷入了沉思,引起了他关于读书学习的思考。于是,他情不自禁写出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观书有感》……这样的课堂导入,从名言入手,引出关于作者的资料,再介绍作者写诗的背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让学生对学习古诗有了一定的期待。

2.抓住诗眼,让学生赏析意境

每首诗都有诗眼,抓住诗眼,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中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即诗眼,反复推敲,仔细揣摩,来赏析诗的意境。

《观书有感》这首诗的诗眼就是“清”这个字。课上,我问学生:“你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学生立马发现了整首诗都是在写方塘的。我接追着问:“这半亩方塘有什么特点呢?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学生一下子找到了“清”这个关键字,也就是这首诗的诗眼。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浏览全诗,找一找哪几句诗描绘了方塘清的特点?由此来引导学生认真品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赏析古诗的意境美。

3.想象漫游,让学生深入意境

古诗词有着“诗中有画”的特点。教学时,我从再现诗的画面入手,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来了解诗的大意。品读第一、二句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在学生理解了“鉴”“开”“天光云影”“徘徊”这些关键字词的意思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有感情地诵读这两句时。学生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一幅画面?学生的表现是令人欣喜的,将半亩方塘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无比向往。

三、讨论明理,领悟古诗哲理美

古诗词中,有许多蕴含着丰富哲理性和思想性的佳句,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示。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这些诗句的哲理美,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观书有感》一诗时,我出示了朱熹的另一句名言“读书须有疑,方有长进”。学生读完名言后,教师引导其认真思考:看看这首诗的题目,再读读诗句,你有什么疑问?学生立马提出了心中的疑惑,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诗中却没有写到“书”,更没有写到“观书”。整首诗写的是半亩方塘的优美景色和方塘中清澈的一潭水。我追问:“那不如把诗题改成《观塘有感》怎么样?你们同意吗?”学生纷纷摇头。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明白了诗句中所蕴含的深刻的道理: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使得池塘变得清澈美丽。一个人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才能够使自己心智开阔敏锐。这也正是朱熹这位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想要告诉大家的深刻哲理。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古诗词学习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如何让古诗词教学更吸引学生,展现出古诗词教学独特的魅力,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这些都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不断探索与实践!♪

猜你喜欢

观书方塘朱熹
观书有感(其一)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妙趣横生
观书有感(其一)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武夷山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观书有感
庆功台/荷
“朱子深衣”与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