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体育器械,促进幼儿体能发展

2016-04-12广州市天河第二实验幼儿园正詠雯

师道(教研) 2016年6期
关键词:园本器械区域

文广州市天河第二实验幼儿园  正詠雯

自制体育器械,促进幼儿体能发展

文广州市天河第二实验幼儿园正詠雯

2012年,本园开展了天河区“十一五”重要课题 《自制器械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开发与实施》,探索出了自制器械设计与制作的方法,2014年,在原有课题成果基础上,开展课题 《利用自制器械促进幼儿体能发展的实践研究》,形成了自制器械类体育活动的园本教材,最终发展成具有园本特色的体育课程,很好地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一、自制体育器械园本课程的构建

我们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制体育器械,开展探索特色体育活动,在实践中探索,探索中成长。

1.体育特色环境的创设。在人文环境方面,注重园所体育文化氛围的创设,形成了以 “运动·生活”为核心,“爱运动、爱生活、爱同伴、爱教师、爱探索”的特色园舍体育文化,注重以物质环境营造园所体育文化氛围,以人文环境创设阐释体育特色教育思想;在管理环境方面,建立有效的教科研制度和园本培训制度,注重体育特色课程档案管理和完善;在物质环境方面,户外/运动场地空间多样化,场地地面类型多样化,保护性地面多,硬质地面少,户外/体育活动场地规划科学,已经配备了完善的体育活动功能性场地,室内体育活动空间有统一进行规划与管理,有明确的季节性活动方案。

2.自制器械的投放原则和投放方式。在自制器械投放上,我们遵循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三个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要易于幼儿操作;既能有效促进幼儿运动机能的发展,又能培养幼儿自主性、创造性、合作性。趣味性原则,器械的投放要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玩得尽兴,乐在其中。多样化原则,器械要具有一物多玩、一物多用的功能,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和想象力,还要能定期轮换配搭使用。

3.构建自制体育器械园本教材。幼儿园始终坚持以园为本、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了园本资源、社区资源以及家庭资源,开发了各式体育活动、户外区域活动、室内游戏和器械操,在此基础上划分年龄阶段、器械材质、动作分类以及区域分类,最终构建出自制体育器械的园本教材。

二、自制器械体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1.启发幼儿轮换使用器械,形成良好的运动常规

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规则是保障。也是幼儿安全、愉快地进行户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前提。因此,如何启发幼儿遵循区域活动规则并学会轮换使用器械,是教师指导的重点。

(1)以自制标志牌进行暗示。受场地的限制,幼儿在活动中要学会轮换使用器械。为此,我们在每个区域前设置了区域牌,在牌上标有数字标记,也有形象标识如 “标识手圈”等,对进区人数进行暗示(幼儿离开区域时要将标识手圈挂回区域牌上,以方便后面的幼儿进入该区活动),这一方面保障了区域活动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幼儿建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如轮流玩器械等。每个区至少有一位老师,帮助引导幼儿学会轮流和等待。

(2)以音乐为信号进行暗示。我们以音乐为信号确保户外各体育区活动有序进行。每次活动前,以轻松欢快的音乐暗示幼儿自选自取体育器械;当幼儿在与器械互动时,播放他们熟悉的、欢快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运动氛围;最后以节奏缓慢舒柔的音乐,提示幼儿收拾活动器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进行放松运动。

2.灵活调整器械和场地,支持幼儿的创新运动

对幼儿的活动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并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器械投放,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不断寻求新的活动方式和玩法。例如在赤足区中,我们利用无纺布做成 “小甲虫背包”,幼儿做个旅行家,背着 “小甲虫”走小路、过独木桥、爬山坡。一段时间后,他们不再满足单一的 “旅行”活动,教师启发幼儿表达出对游戏的创新玩法:小甲虫在旅途中可能会遇到玩蹦极、救小动物、摘水果等情况。根据幼儿的想法,教师增加了新的自制器械如蹦蹦床、玩具水果、布球、动物玩偶等,活动中幼儿动静交替、富有情境的内容促使他们产生持续参与运动的兴趣。

3.以器械为桥梁,增强幼儿主动交往意识和能力

在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上,我园有三种:以班为单位的“本班自选式活动”、以年级为单位的 “年级轮换式活动”和以全园为单位的 “全园混龄式活动”,在每种活动形式之间,我们以器械为桥梁,启发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挑战自我,在与新伙伴的合作中发展交往技能。

责任编辑黄日暖

猜你喜欢

园本器械区域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分区域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身器械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