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勤写小练笔  造就大习作

2016-04-12珠海市斗门区实验小学刘斌贤

师道(教研) 2016年6期
关键词:古诗事物习作

文/珠海市斗门区实验小学  刘斌贤

勤写小练笔造就大习作

文/珠海市斗门区实验小学刘斌贤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真情;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那该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习作的教学,让学生 “提起笔来有话可说”或“心中有话能笔下生辉”呢?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运用了 “小练笔”这一形式。

一、随文小练笔,让习作轻装上阵

1.描一描图画,在想象中表达。教材中有许多插图,生动形象,直观有趣,不仅是课文内容的浓缩,而且将观察方法、思维训练蕴涵其中,恰当地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是进行练笔的极好途径。如教学 《少年闰土》一课时,最后讲到“我”与闰土依依惜别,表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深厚。借助文中插图,我让学生想象当时分别的情景,有同学这样写:

天上下着鹅毛般的大雪,闰土穿着单薄的衣服,拿着草帽,正想走,又被我的手紧紧地拽着。我低着头,泪水已模糊了我的眼睛,我难过地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舍不得你走,我还要和你去捕鸟呢!你走了,我们还会再见面吗?求你了,别走,别走啊……”闰土用冰凉的小手拉开我的手,对我说:“别伤心了,我们还会再见面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才有散。况且我们情同手足,老天会给我们机会的。我走了,我会给你带鸟毛和贝壳的。你就别伤心了。”闰土走了,他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地望着我。而我只有呆呆地、目送着他越走越远……

2.仿一仿写法,在模仿中习得。如 《秋天》一文,选取了这个季节里最典型的事物,运用了拟人、比喻等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我教完这首诗后,让学生做一回小诗人,写自己熟悉的另外一个季节。我提醒学生要选取这个季节里最具典型的事物,模仿诗的写法写一两段话。有个学生模仿第二小节这样写道:春风在田野里奔跑,春风在小路上漫步;春风抓一把野花的香气,把冬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

3.补一补空白,在填补中提高。如 《穷人》一课,课文在 “桑娜拉开帐子”中戛然而止,没有了下文,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讨论:他们以后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有哪几种可能?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随着生活负担的加重,桑娜和渔夫不堪重负相继病死;有的说桑娜宁可送自己的孩子去当学徒也要抚养西蒙的孩子;也有的说正当他们生活困窘时,渔夫出海打鱼发生了奇迹,打到了一条会说话的鱼……然后他们再进行续写。

4.改一改诗词,在训练中提升。每册小学语文课本中都编排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些古诗中有学生喜闻乐见的趣事,有诗情画意的景色,也有感人肺腑的故事。教学这些古诗时,我总是指导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将这些古诗词改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这样的古诗每个学期都有,如果老师能抓住机会进行训练,学生不仅能对古诗理解得更加深入,写作的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二、生活小练笔,让习作快乐出发

1.学会观察,在观察中丰富话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并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恰当地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观察,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学生作品 《欢乐的元宵节》: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来到了,我很高兴,因为可以看烟花了。

早早吃过晚饭后,我和姐姐来到广场。广场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我都差点和姐姐走散了。八点一到,顿时炮声隆隆,天空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火箭、紫金花、牡丹花、火龙……说也说不上名字的“图画”在空中飞舞着、闪烁着、欢乐着、歌唱着……夜空成了“花”的海洋……

2.学写体验,在体验中表现自我。只有体验,才会真实。小学生的童年是缤纷的七色花,校里校外,节前节后,总有许多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实践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抓住活动的感受、生活的体验及时地记录下来。如 “六一”游园活动、春游活动、主题班队活动。学生从游园活动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从假日旅游中感受到家乡山水的秀美,建设的步伐之快;从露一手的班队活动中感受到天生我才必有用;从值日生工作感受到同学合作的重要。学生体验了大自然的纯真,体验了成功后的自豪,体验了失败后的自强,启发了习作的灵感,学生便能在体验中畅怀抒写个性之作。

责任编辑魏文琦

猜你喜欢

古诗事物习作
美好的事物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奇妙事物用心看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习作展示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