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IS探究西北陇东地区新农村建设演进

2016-04-12关惠元

甘肃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关惠元,曹 军

(1.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2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30)



基于GIS探究西北陇东地区新农村建设演进

关惠元1,曹军2

(1.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2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迅速发展的形势,文章着重分析了西北陇东地区小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选取西北陇东地区崇信县黄寨乡10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农村示范点为研究对象,选取Google Earth和DEM影像图2000年和2015年数据,从坡度、海拔、道路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各因子对于新农村建设布局影响权重,对西北其他类似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陇东地区;新农村建设;GIS;布局因素

由于历史渊源,自然条件,生活习俗的原因,农民居民点的布局长期处在农民的自发选择状态,农村许多居民点存在脏乱差的问题[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这种布局散乱的农村居民点不仅占据了大量的宝贵的耕地资源,而且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农业生产。本研究选取西北陇东地区崇信县黄寨乡10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村示范点为研究对象,从坡度、海拔、道路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各因子对于新农村建设布局影响权重,为以后西北陇东地区小城镇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1 研究区概况

黄寨乡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西北部,东接柏树乡,南邻锦屏镇,西连崆峒区大寨乡,北依崆峒区白水乡,东西长17.5km,南北宽11.2km。总面积96km2,其中:耕地面积5.2万hm2,人均耕地4.8hm2。到2015年10月为止已修建屈家洼、黄土、张明洼、茜洼、黄寨、北沟、甘庄、马寨、水泉洼、大麦沟10个新农村点。平均海拔在1310~1686m之间,年平均气温为9.7℃,年降水量为400~600mm,为雨养纯种农业区。新农村覆盖面达到了81.8%。近年来随着新农村的修建,经济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协调发展,对于分析研究小城镇新农村建设布局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图1所示。

图1 黄寨乡区位图

2 影响新农村建设布局的动力机制

2.1坡度

坡度表示地表斜面对水平面的斜程度,是地表形态的重要表示之一,对居民点的分布有较大影响[2]。数据来自Google Earth和DEM影像图,DEM的分辨率为30m。本项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手段分别处理2000年和2015年的DEM影像图生成坡度图,分为0~5°、5°~9°、9°~12°、12°~15°、15°~20°、20°~ 28°、28°~40°、40°~56°的8个等级,将分析好的坡度图与居民点分布图矢量叠加分析,得到不同坡度级别居民点的分布情况,见表1~2,如图2~3所示。

图2 2000年不同坡度居民点分布图

图3 2015年不同坡度居民点分布图

表1 2000年不同坡度居民点面积统计表(m2)

表2 2015年不同坡度居民点面积统计表(m2)

通过观察表1与表2可知,2000年和2015年的居民点都分布在0~28°,尤其大多的居民点分布在0~5°。2000年0~5°的居民点分布占总面积54%,2015年0~5°的居民点分布占总面积72%,由于坡度小,更容易建设基础设施,房屋改造,工程建设中成本相对较少,居民点分布集中,规模大。2000年和2015年5°~9°的居民点占地面积相对持平,这些居民点在10年期间没有大面积的搬迁,减少了政府财政的支出。2000年9°~28°的居民点分布占总面积24%,2015年9°~28°的居民点分布占总面积6%,居民点急剧地减少,大量的居民点搬迁到海拔较低处。不仅加强了居民之间的凝聚力,交通便利,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节约了大量的耕地、林地,保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2.2海拔

通过对DEM数据的分析,海拔最低为1127m,海拔最高为1674m。根据本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把海拔分为1127~1250m、1250~1330m、1330~1370m、1370~1400m、1400~1430m、1430~1470m、1470~1500m、1500~1674m8个等级。将分析好的高程图与居民点分布图矢量叠加分析,得到不同海拔级别居民点的分布情况。见表3,4,如图4,5所示。

图4 2000年不同海拔居民点分布

图5 2015年不同海拔居民点分布图

表3 2000年不同海拔居民点面积统计表(m2)

表4 2015年不同海拔居民点面积统计表(m2)

通过观察表3与表4可知,居民点大多分布在海拔为1330~1674m处,尤其大多居民点分布在1470~1500m,2000年1470~1500m的居民点分布占总面积74%,2015年1470~1500m的居民点分布占总面积76%,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建立,交通便利,方便供应天然气,沼泽等绿色能源,不仅有效地保护环境,而且可以做到废物再利用。2000年1400~ 1470m的居民点分布占总面积21%,2015年1400~ 1470m的居民点分布占总面积17%,居民点大幅度的减少,从黄土塬面边缘及附近山坡、沟谷处的居民点大面积的搬迁到海拔较高,平坦的源面处,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同时从DEM影像图中可知,2015年居民点呈现条状和块状共存分布,布局相对集中,适合居民的居住、出行。但是山区的居民点仍呈零星分布状态,占用面积大,浪费了大量的耕地,林地。

2.3道路

道路是致富的先行官,他对居民点建设布局具有重要影响[3]。一般人们喜欢将居住场所布局在人们方便出行的地方,因此本研究选取乡级道路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道路与居民点的分布因素。首先提取GoogleEarth中2000年和2015年道路分布图层,用ArcGIS以50m为间隔对其进行缓冲区处理,将结果与居民点进行叠加处理,得到不同道路缓冲区居民点分布情况。见表5,6,如图6,7所示。

图6 2000年不同道路居民点分布图

图7 2015年不同道路居民点分布图

表5 2000年不同道路居民点面积统计表

表6 2015年不同道路居民点面积统计表(m2)

通过观察表5与表6可知,居民点分布面积大小与距离道路的远近密切相关,随着道路距离的增加,居民点分布面积越来越少。对比表5和表6可知,在缓冲区0~50m,2000年的居民点分布占总面积22%,,2015年的居民点分布占总面积38%,居民点面积增加,在缓冲区200m外,2000年的居民点分布占总面积50%,2015年的居民点分布占总面积25%,居民点面积减少,大量的居民从黄土塬面边缘及附近山坡、沟谷处搬到距离交通近的区域,居民点分布密集,规模大,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居建设选择沿乡间公路或村间大道两侧集中布局居民点的模式,旧居改造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配套设施完善工作,现民居布局在空间上基本呈条带状和块状共存分布。便利的交通条件可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方便,同时有利于村内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

3 结论

散居民居是长时期由于自然条件和居民心理影响形成的社会产物[4],通常以单户居民独居或居民小家族聚居形式存在。散居限制了农村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民居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5]。

新农村建设的统一指导思想是变原来的散居聚落为聚居居民点[6],因此新农村的村舍建设选取地势平坦,面积较大的开阔土地。项目新农村点,居民旧居多散居分布于黄土塬面边缘及附近山坡、沟谷处,甚至有些居民点坐落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这样的分布格局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林地,加剧了水土流失,打破了生态平衡,而且造成交通不便,在生产、生活方面严重阻碍了居民之间的联系,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同时给政府管理带来了很大不便。所以建设小城镇新农村的时候,应该根据全乡各村地形条件,结合当地居民实际需求,把以前特别偏远的黄土塬面边缘山坡、沟谷处的居民点集中搬迁,选取平坦开阔区域,集中修建居民点,加强了居民点之间的凝聚力。

本文通过自然条件对研究区居民点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居民点的规模逐渐的减少;随着高程的增加,居民点的规模逐渐的增加,当高程增加到一定高度时,居民点的规模逐渐的减少;随着道路缓冲半径的增加,居民点的规模逐渐的减少,居民点建设布局在空间上从呈零星状分布变换到呈条带状和块状共存分布。通过社会经济条件对研究区居民点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定性分析,综合分析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布局的各种因素,研究表明:从黄土塬面边缘及附近山坡、沟谷处的窑洞式的居民点布局到黄土塬上聚居组团式布局,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不仅加强了居民之间的凝聚力,交通便利,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节约了大量的耕地、林地,保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志青,王余丁,张晓军.新农村建设中新民居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19):398-399.

[2]涂晓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规划[J].地方政府, 2009(6):78-80.

[3]颜弘,肖继林.散居村落:制约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瓶颈[J].农村济,2009(7):54-56.

[4]马芒.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J].中国发展观察,2006.

[5]王振宇.陇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周优化[J].甘肃农业,2011(6):6-8.

[6]王瑾.陕南山区村庄布点及空间布局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中图分类号:F301.24

猜你喜欢

新农村建设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