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思想品德教学
2016-04-11杨建会
杨建会
一、搭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建立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教学理念遵循以学校为主体的的陈旧教学思想,教师作为管理者担当教学工作中的核心,这样不但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更限制了学生独特个性的形成和多元化的发展,催化了一系列不合理、不和谐的问题。
新教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里“人”的思想突出表现在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尤其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普及民主观念,帮助学生主动完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搭建师生间平等尊重的对话平台,对思想品德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举个我在教学中的例子:有一次在在课堂上,我发现一个平时很活泼的学生突然变得情绪低落起来,我觉得十分反常,我鼓励他大胆说出自己的困惑。原来事情的起因是他家长因为他不懂礼貌批评了他,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帮助他形成良好品格的机会,同时也能为其他同学敲响警钟。我并没有对他的行为做任何评价,而是在班上讲述了我自己小时候和家长闹矛盾的事,并告诉他我对这类事的看法。我鼓励他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约束自己的言语行为。最终,这个同学意识到了自己在整件事情中的过失,而其他同学也汲取了有用的经验教训。
通过这件事情,我认为一个教师只有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切实体会学生的实际需要,搭建师生间平等交流的平台,才能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生命力
当今科技和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对课堂形式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的教学被引入课堂,比如情景教学法、比赛教学法、背诵输入发等,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多种教学形式的实践,增加了学生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一) 应用电教授课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学校基本已经结束了曾经“黑板粉笔”的时代,多媒体等新兴技术手段被引入到课堂教学。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虽然主要源自于生活,但也存在很多比较抽象的概念,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体验,对这些抽象的概念常常理解不到位。另外思想道德课常常涉及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反复的理论灌输会让学生产生厌恶、叛逆的情绪。
图片和视频体能够将教材内容以更形象、更具体、更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相对传统的说教授课,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达成价值观、人生观、处世态度、社会哲理等多层次的提高。
(二)施行比赛教学法
辩论赛、抢答赛等带有竞争性质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积极竞争的意识。同时,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表现自己,张扬独特的个性,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三)创制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强调多感官和情景化的语言氛围,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景中有了感同身受的精神领会和身临其境的实践体验,学习不再枯燥乏味。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具有现实性、感官性、实用性,情景教学法能够更好地体现这些特点。
三、紧跟时代的步伐,增强教学时代感
现行的教育考试体质,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基础上越来越要求学生对知识运用的“灵活度”,各种大考和时事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因此,必须要求教师在思想道德教学中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和社会的趋势,关注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国家大事,在对具体社会问题的具体分析中完成大纲的教学目标。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引述一些材料,观看相关图片、视频,让学生参与分组讨论,再回答材料涉及哪些理论。
综上所述,在思想道德教学中应积极运用多种手段,有理有节、寓教于乐地达成教学任务。小学生思想道德课的教学使命是巨大而艰巨的,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道德素养具有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坚持学生主体的新教改思想,用心体会,深入交流,探索一条有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提升的长青高效之路。
(作者单位:重庆彭水县第一小学)